- 相關推薦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開會啦第2課時導學案
目標:
知識與能力:結合開會情境,經歷用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解決“還差幾個就同樣多”的簡單問題的過程。
過程與方法:理解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法,并能正確計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會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重點:用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解決“還差幾個就同樣多”的簡單問題的過程。
教學難點:理解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具準備:計數棒,計數器,口算卡片
教法運用:實踐探索和演繹概況
學法指導: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經歷收集加減法的方法
基本環節:教師授課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學習過程(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導入新課:(檢查預習) 口算練習(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3+8= 6+4= 9+6= 10-8= 15-5=
8+7= 4+9= 16-5= 8+8= 5+9=
學生自主完成,并分小組進行比賽。 復習簡單的加減法。
初學新課:(初步探究) 鞏固練習
1、課本第9頁第1、2題。
(考查孩子發現信息的能力,先讓孩子們觀察說一說,然后再列算式。)
2、課本第9頁第3、4、5題。(讓孩子們更進一步掌握20以內的退位減法,加深印象,并提高孩子們的計算水平。)
3、小活動
同伴互相說一說,有關20以內的退位減法。小組比賽。
觀察圖,理解圖意,學生完成習題,并與同桌討論方法。 引起興趣從學生喜歡的分小組入手,進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引導釋疑:(合作學習) 情境導入,回顧再現。
1、看圖說兩個加法算式和兩個減法算式。
讓學生說出算式,其他同學判斷對錯
2、數學游戲:老師:請同桌為一組進行游戲。
方法是:一名同學說出一道加法算式,由另一名同學說出相應的兩個減法算式。然后交換角色進行。
學生進行游戲,教師巡回指導。讓學生說出算式,其他同學判斷對錯,學生探索方法,并同桌之間進行交流,學生進行游戲,教師巡回指導。學生概括總結,既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又反饋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小結點到為止,不給過多的結論性東西,不限制學生的算法。
基本環節:教師授課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學習過程(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拓展學習:(深入探究) 分層練習,強化提高
1、 聽算
12-7 12-4 12-3 14-8 16-9 8+9 13-6 14-5 11-2 15-7
2、找座位
(1)給每個學生一個算式卡片,同時出示5把貼有3、4、6、7、9卡片的椅子,讓學生把卡片放到相的椅子上去,比一比,看哪些同學放得又對又快。
(2)還有沒有送出去的卡片嗎? 那你們想不想也他們找個家呢?請你們想個辦法給它找個家。(學生活動)
3、找朋友活動要求:教師先將書中的題目出示在黑板上,然后請8個小朋友分兩組比賽,看哪一個組的小朋友找的又對又快。 (集體訂正,對于做的又對又快的小組給予鼓勵)學生認真探索四種方法,尋找有效的計算方法。并直接得出答案。 讓學生在玩游戲的輕松氛圍中自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與愿望。
當堂檢測:(學習診斷)自主檢測,評價完善
1、 草地上有13只小兔,跑走了7只,還剩多少只?
2、11-6= 14-6= 13-7= 12-9= 12-8= 11-9= 12-5= 13-4= 13-9= 17-9= 15-9= 18-9= 14-9= 16-9= 學生自主完成,分組討論結果。 學生運用新的方法計算,鞏固新方法。
課堂小結:(梳理歸納)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問題嗎? 學生進行討論,并舉手回答。 學生概括總結,既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又反饋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小結點到為止,不給過多的結論性東西,不限制學生的算法。
作業布置(檢查反饋) 板書設計(突出重點)課本練一練。
課本配套練習:
開會啦,有11人開會,才7把椅子,每人坐一把椅子,夠嗎?
○ ○ ○ ○ ○ ○ ○ ○ ○ ○ ○
△ △ △ △ △ △ △
11-7=4
教學反思:經過幾節課的練習,學生對于退位減法的計算速度有所提高,也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去計算,但對于個別差生來說,運用更多還是數數法,一個一個的數,速度加上正確率不高。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開會啦第2課時導學案】相關文章:
秋天的懷念導學案【大全2篇】03-06
《秋天》導學案12-17
《論語》導學案03-14
《老王》導學案03-07
(精選)《秋天》導學案02-29
《太陽》導學案02-28
棗兒導學案12-16
《樹》導學案11-25
《背影》導學案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