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圖形寶寶》課后反思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圖形寶寶》課后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圖形寶寶》課后反思1
星期三的早上我上了語言《圖形寶寶》這課。小朋友對這一課很感興趣,小朋友上的積極性也很高課堂紀律也挺好。這節課的主要目的是讓幼兒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橢圓形、三角形。這節課的效果也挺好。
那天我做了各種形狀的娃娃《圖形娃娃》,我先是把自己變成了圖形寶寶,讓孩子認識我,說我是誰。有很多幼兒都說是:王老師。 我又說:王老師的臉是這種形狀嗎?那現在我的臉是什么形狀啊?小朋友又說:圓形!我又說:對,我就是圓形娃娃!我又用變魔身的方法,引出其它的圖形,小朋友都被我吸引了,看得很認真。小朋友都認識了圖形寶寶以后,我又有用了找朋友的游戲,讓小朋友找到各種形狀的`東西,這個游戲是最簡單的,也是小朋友最喜歡玩的。小朋友找得很仔細,吊扇上面那塊圓形的東西都被他們找到了。這節課下來,小朋友玩得也很開心,這就是游戲和道具的作用吧。以后我會盡量把道具做漂亮一點,把游戲融入課堂中。
《圖形寶寶》課后反思2
數學游戲《圖形寶寶找家》是在認識了圓形、正方形的基礎上開展的活動。在設計本次活動時,考慮到幼兒對圓形、正方形才初步認識過,為此在設計第一環節時將內容放在了鞏固認識圓形和正方形上面。一開始,老師以擬人化的口吻“圖形寶寶來做客”導入,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圓形、正方形,通過觀察、講述來鞏固圖形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礎上,設計了游戲“圖形寶寶捉迷藏”,引導幼兒在各種各樣的圖形中分別找出圓形和正方形。第二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通過游戲“送圖形寶寶回家”引導幼兒認識圖形標記并按標記給圖形分類,并能嘗試用語言講述自己的操作結果。
小班數學游戲看著很簡單,但要真正上好卻并不容易。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我首先考慮到要盡量游戲化,因此活動中也創設了游戲情境,但因為只是有游戲的情境,在實際組織過程中,幼兒并沒有真正地進入游戲,因此仍然是缺少趣味性的,活動有些枯燥、乏味。如何設計游戲,將學習內容真正地融合進游戲中,讓幼兒在有趣的游戲中自然地獲得知識、經驗,是以后活動中要多思考的。
活動中,幼兒有兩次集體操作,第一次操作是要從各種顏色、形狀的圖形片中找出圓形、正方形。這里我提供了兩個小碟子,讓幼兒從放了各種圖形片的碟子中找出圓形、正方形放入另一個空碟子里。第二次操作是將找出來的圓形、正方形進行分類,放到分類盒中。活動前準備材料時,雖然考慮到了如何讓幼兒更方便地拿取操作材料,在實際操作時卻仍然出現了問題:第一次操作過后,多余的碟子沒有及時收走,加上兩個碟子相同,教師在提要求時讓幼兒造成混亂,個別幼兒將找出的圖形片又放回了原來的碟子等。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提供的材料應該便于操作,并且不易過多,否則反而會讓孩子不知道該怎么辦,造成混亂,無法達到操作效果。
造成活動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教師本身對教學的組織能力上。活動中面對多變的情況,要善于調控,及時應變,要能夠牢牢地吸引住幼兒的注意力,充分調動起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對活動內容、活動過程的組織和活動中語言能力的控制等方面,自己今后還要進一步加強。
雖然這次活動不算成功,但通過反思,讓我也更清楚地發現了自己在組織活動中存在的不足,讓我能夠在以后的活動組織中能夠吸取經驗教訓,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圖形寶寶》課后反思】相關文章:
《有趣的圖形》課后反思02-29
《圖形寶寶》反思(精選11篇)03-28
聽課后的反思04-15
課后反思范文11-23
備課的課后反思08-12
家課后反思08-17
春課后反思05-27
白鵝的課后反思04-21
優秀課后反思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