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鄭板橋題字故事
鄭板橋題字故事1
鄭板橋是清代著名的書畫家、文學家,是“揚州八怪”之一。他的書法在當時很有影響,很多人都渴望得到。他的小書童常常趁他不注意,偷他的字出去換錢。后來鄭板橋知道了,就故意寫了“不可隨處小便”幾個字放在書房里,心想這回書童不會再偷了。他假裝有事外出,可等他回到書房時,字已經沒有了。過了幾天經過一家裝裱店時,他看到了那幾個字,不過已經變成了“小處不可隨便”。
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他到山東濰縣(今山東省濰坊市)做縣令。一上任,他穿上便裝,四處走訪,了解民情。在西城橋頭處有一個老漢,人稱皮三,五十多歲了還沒娶上媳婦,在自家門口擺了個修鞋攤子。鄭板橋來到皮三的鞋攤前,假裝要皮三為他修鞋,趁機與他攀談起來。鄭板橋一邊聽著橋下嘩嘩的流水聲,一邊觀望著來往的行人,一邊還熱情地與皮三交談著。
時間長了,二人便熟悉起來。皮三呢,只知道來修鞋的這位是位商人。
有一天,鄭板橋又來到皮三的的攤前,皮三正在吃飯,說是飯,也只是些稀食冷飯。鄭板橋很是心酸,說:“你過得很辛苦,我也粗通筆墨,不如我寫幾個字,你找人裝裱一下掛在門口,或許能為你招徠下生意,多掙點錢,將來說不定還能娶上一房媳婦。”皮三笑笑,只當眼前這位“商人”說玩笑,輕輕地搖了搖頭。鄭板橋見狀,只好說出了自己的身份,這樣穿戴是為了體察民情。皮三這才半信半疑地點點頭。
幾天后,皮三把鄭板橋為他題寫的匾讓人裝裱好了,掛在了門口。只見匾上畫著一座四孔拱形小橋,橋孔的下面寫著一個大大的“波”字,最特別的.是那“波”字的三點“氵”,被鄭板橋夸張之后,猶如三層波浪,又如同數字“三”。這個“波”字有人說就是“水波”的“波”,有人說是“皮三”兩字。奇特的字匾引來了眾多人的圍觀。有人問皮三這匾上的的字是誰寫的,起初皮三不說,最后經不住大家好奇的詢問,皮三只好實話實說。
縣令為皮三題寫匾額的消息傳了出來,越傳越遠,遠近的人都來此修鞋。皮三的生意越來越好,后來皮三生意做大了,就開了間大鞋店,再后來還娶上了媳婦。
鄭板橋任期已滿,要離開濰縣了,突然想起了皮三,就想去看一下他怎么樣了。來到后,見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鄭板橋非常高興。皮三問起當年字匾的含義,鄭板橋捻著胡須笑笑說:“橋孔就是門,門下有水波。‘波’,就是‘皮三’啊。”
讀完了這個故事,鄭板橋實在是太有智慧了,小朋友們是不是也希望能擁有如此的聰明才智呢?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要做一個隨時細心觀察的人,而且要增長自己的見識,才能成為一個充滿學識的人哦!
鄭板橋題字故事2
以畫竹子著稱的清代書畫家鄭板橋,其書法也同樣了得。遠近鄉里鄉親,遇有婚嫁喪喜之事總要請他來討副對聯、題個字幅什么的。板橋像古時大多文人一樣,性情狷傲而耿直,對這些樸實的莊稼人那是有求必應。
某天,來了一個生意人,對板橋神吹海侃。他在板橋面前大談他的生意經,說他如何發達,家中綾羅不計其數,最近他又建起廣廈一座,求板橋賜墨寶一幅掛于堂前,一定會使他蓬蓽生輝云云……板橋本不屑為此類人費墨,但此人又說出是受板橋朋友介紹而來,也不好意思推辭,便問商人寫個什么好呢。商人說:“俺出門在外之人就圖個做生意賺個盆滿缽滿,蔭庇子孫,就寫個福字罷。”鄭板橋聽后便鋪開紙筆,一揮而就交給來人帶回。
當時,這商人也沒細看,待到了家里鋪開,才知道是一個沒有“礻”旁的福字,心中頓時不快,好不容易托人討了個墨寶竟是個沒有邊的福字,彩頭不好啊。不知鄭板橋葫蘆里賣的到底是什么藥,心想要瞅個時機去向鄭板橋討個說法。索性把字幅往壁櫥里一放,不掛了。
一天,朋友到商人家里來玩,也來欣賞一下板橋為商人題的.字幅,但看遍屋上屋下就是不見字幅的影子。便問起緣由來,商人回答:“是一個沒有邊的福字,掛起來不是那個味。”說罷將那個字幅鋪展開來。朋友一看,果然,字寫得龍飛鳳舞,鐵劃銀鉤,稱得上是世間珍品。
這么絕美的字只有半邊確是個遺憾。朋友一時也不知怎么說才好。但他馬上就靈機一動,“福字無邊?豈不是暗含福無邊——幸福無邊無際之意?”朋友將這個意思一說出來,商人的臉立刻就由陰轉晴,心中釋然。
后來朋友向鄭板橋說起這個事,有揚州八怪之稱的鄭板橋哈哈大笑。就像這個朋友所說,把福字少寫一筆,可能是寫的人心生厭惡而作,也可能是另一種祝福的含義,關鍵在于看的人看問題的角度和方法。
【鄭板橋題字故事】相關文章:
鄭板橋集原文及翻譯04-20
育兒故事胎教故事06-02
德育故事:我的德育故事02-08
《故事里的人生》故事03-10
懶蜜蜂肥肥的故事少兒故事08-25
《我的故事》02-27
老樹的故事02-27
飯桌的故事02-08
小貓的故事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