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手抄報三年級上冊知識點

          時間:2024-09-14 13:05:04 板報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數學手抄報三年級上冊知識點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從周圍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并不斷努力提高綜合應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數學手抄報三年級上冊知識點,歡迎大家分享。

            數學手抄報三年級上冊知識點

            數學手抄報三年級上冊知識點

            第1單元測量

            1、在生活中,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做單位;測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單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長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長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幣、尺子、磁卡、小紐扣、鑰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4、在計算長度時,只有相同的長度單位才能相加減。

            小技巧:換算長度單位時,把大單位換成小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添加0(關系式中有幾個0,就添幾個0);把小單位換成大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去掉0(關系式中有幾個0,就去掉幾個0)。

            5、長度單位的關系式有:( 每兩個相鄰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① 進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進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進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 = 1公里

            6、當我們表示物體有多重時,通常要用到(質量單位)。在生活中,稱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可以用(克)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質量,常用(千克)做單位;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做單位。

            小技巧:在“噸”與“千克”的換算中,把噸換算成千克,是在數字的末尾加上3個0;

            把千克換算成噸,是在數字的末尾去掉3個0。

            7、相鄰兩個質量單位進率是1000。

            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 1噸1000克=1千克

            第2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1、認識整千數(記憶:10個一千是一萬)

            2、讀數和寫數(讀數時寫漢字寫數時寫阿拉伯數字)

            ①一個數的末尾不管有一個0或幾個0,這個0都不讀。

            ②一個數的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的兩個0,都只讀一個0。

            3、數的大小比較:

            ①位數不同的數比較大小,位數多的數大。

            ②位數相同的數比較大小,先比較這兩個數的最高位上的數,如果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下一位,以此類推。

            4、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記憶: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則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數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數是100,最大的四位數是9999,最小的四位數是1000。

            最大的三位數比最小的四位數小1。

            5、被減數是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運算步驟:

            ① 列豎式時相同數位一定要對齊;

            ② 減法時,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從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則再從前一位退1。

            6、在做題時,我們要注意中間的0,因為是連續退位的,所以從百位退1到十位當10后,還要從十位退1當10,借給個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兩個三位數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數,也有可能是四位數。)

            7、公式被減數=減數+差和=加數+另一個加數

            減數=被減數-差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差=被減數-減數

            第3單元四邊形

            1、有4條直的邊和4個角封閉圖形我們叫它四邊形。

            2、四邊形的特點:有四條直的邊,有四個角。

            3、長方形的特點:長方形有兩條長,兩條寬,四個直角,對邊相等。

            4、正方形的.特點:有4個直角,4條邊相等。

            5、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6、平行四邊形的特點:①對邊相等、對角相等。

            ②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三角形不容易變形)

            7、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8、公式。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長方形的長=周長÷2-寬,正方形的邊長=周長÷4,長方形的寬=周長÷2-長

            第4單元有余數的除法

            1、余數和除數之間的關系:進行有余數的除法計算時,結果中的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2.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中:

            ①商和余數都有單位;

            ②商和余數的單位名稱有可能不一樣。

            3、公式。被除數=除數×商+余數除數=被除數÷商-余數

            商=被除數÷除數-余數

            第5單元時 分 秒

            1、鐘面上有3根針,它們是(時針)、(分針)、(秒針),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針),走得最慢的是(時針)。

            2、鐘面上有(12)個數字,(12)個大格,(60)個小格;每兩個數間是(1)個大格,也就是(5)個小格。

            3、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1大格是(5)分鐘,走1小格是(1)分鐘;秒針走1大格是(5)秒鐘,走1小格是(1)秒鐘。

            4、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1)圈,分針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時。時針走1圈,分針要走(12)圈。

            5、分針走1小格,秒針正好走(1)圈,秒針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鐘。

            6、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1小時)。分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5分鐘)。秒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5秒鐘)。

            7、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正好成直角的時間有:(3點整)、(9點整)。

            8、公式。(每兩個相鄰的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是60)

            1時=60分1分=60秒半時=30分60分=1時60秒=1分30分=半時

            第6單元多位數乘一位數

            1、估算 。(先求出多位數的近似數,再進行計算。如497×7≈3500)

            2、①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

            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數相乘還得原來的數。

            3、因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4、三位數乘一位數:積有可能是三位數,也有可能是四位數。

            公式:速度×時間=路程每節車廂的人數×車廂的數量=全車的人數

            5、(關于“大約)應用題:

            ①條件中出現“大約”,而問題中沒有“大約”,求準確數。→(=)

            ②條件中沒有,而問題中出現“大約”。求近似數,用估算。→(≈)

            ③條件和問題中都有“大約”,求近似數,用估算。→(≈)

            第7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

            1、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這個物體或圖形的幾分之幾。

            2、把一個整體平均分得的份數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數就越小。

            3、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數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數反而小。

            ②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數就大,分子小的分數就小。

            4、①相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和分子相加、減。

            ②1與分數相減: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數。

            第8單元可能性

            1、‘不可能和一定’都表示確定的現象。‘可能’表示不確定的現象。

            2、請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說一說。

            ① 一定:太陽一定從東邊升起;月亮一定繞著地球轉;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轉動;每天一定都有人出生;人一定要喝水……

            ② 可能:三天后可能下雨;花可能是香的;明天可能有風;下周可能會考試。……

            ③ 不可能:太陽不可能從西邊升起;地球不可能繞著月亮轉;鯉魚不可能在陸地上生活;

            我不可能從出生到現在沒吃過一點東西;空中不可能蓋樓房;我不可能比姐姐大……

            第9單元數學廣角【搭配】

            無論是物體搭配,還是數字搭配,都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和規律依次進行搭配。

            【排列】和【組合】的一些基本方法:圖解、連線、列表、計算等

            【擲一擲】:統計方法:①畫“正”字統計②畫條形統計圖統計

            可能性:誰的數量多誰摸到的可能性就大(經常、偶爾 、差不多)

            三年級數學上冊重要知識點整理

            一、學習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長度概念,會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

            2.較透徹地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連續進位的加法題;

            3.初步認識四邊形,了解四邊形的特點,并能根據四邊形的特點對四邊形進行分類;

            4.知道有余數除法的含義,體會有余數出發的實際背景;

            5.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時間的簡單計算;初步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6.掌握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會進行相應的口算;知道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的簡便算法;

            7.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

            8.理解一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法。

            二、學習難點:

            1.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知道1分=60秒,會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2.知道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來自生活中;

            3.根據四邊形的特點對四邊形進行分類;

            4.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5.認識長度單位毫米,會用毫米度量物體長度。

            三、知識點概括總結:

            1.毫米:毫米是長度單位和降雨量單位,英文縮寫mm。

            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2.厘米:是一個長度計量單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長度單位,符號為cm.,1厘米=1/100米。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3.分米:是長度的公制單位之一,1分米相當于1米的十分之一。

            0.0001千米(km)=1分米

            0.1米(m)=1分米

            10厘米(cm)=1分米

            100毫米(mm)=1分米

            4.千米:千米又稱公里,是長度單位,通常用于衡量兩地之間的距離。是一個國際標準長度計量單位,符號km。

            1千米(公里)=1,000米(公尺)=100,000厘米(公分)=1,000,000毫米(公厘)

            5.噸:質量單位,公制一噸等于1000公斤。

            6.加法:基本的四則運算之一,它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量的計算。

            表達加法的符號為加號(+)。

            進行加法時以加號將各項連接起來,把和放在等號(=)之后,例:1、2和3之和是6,就寫成︰1+2+3=6.

            加法各部分名稱:“+”是加號,加號前面和后面的數是加數,“=”是等于號,等于號后面的數是和。

            例:100(加數)+(加號)300(加數)=(等于號)400(和)

            加法性質:(1)加法交換律:a+b=b+a

            (2)加法結合律:a+b+c=a+(b+c)

            7.減法:四則運算之一,將一個數或量從另一個數或量中減去的運算叫做減法。

            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做減法。

            減法的性質:減去一個數,等于加這個數的相反數。

            8.驗算:算題算好以后,再通過逆運算(如減法算題用加法,除法算題用乘法)演算一遍,檢驗以前運算的結果是否正確。

            驗算的作用:驗算能夠有效地檢查出計算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但對解題思維上的錯誤無太大用處,通過驗算(用結果來推導條件)所得的數據與原數據比較來建議運算是否正確。

            9.四邊形:由不在同一直線上四條線段依次首尾相接圍成的封閉的立體圖形叫四邊形。由凸四邊形和凹四邊形組成。

            10.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11.周長:環繞有限面積的區域邊緣的長度積分,叫做周長,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周長的長度因此亦相等于圖形所有邊的和。

            12.估計:根據情況,對事物的性質、數量、變化等做大概的推斷。

            13.余數:在整數的除法中,只有能整除與不能整除兩種情況。當不能整除時,就產生余數,取余數運算:1.指整數除法中被除數未被除盡部分。

            例:27除以6,商數為4,余數為3.

            余數的性質:余數有如下一些重要性質(a,b,c均為自然數):

            (1)余數小于除數;

            (2)被除數=除數×商+余數。

            除數=(被除數-余數)÷商;

            商=(被除數-余數)÷除數;

            余數=被除數-除數×商。

            14.秒:時間單位時間單位秒(second)是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符號是s。

            15.分:時間單位,等于1/60小時,或60秒。

            16.乘法:將相同的數加法起來的快捷方式。其運算結果稱為積。

            乘法算式中各數的名稱:“×”是乘號,乘號前面和后面的數叫做因數,“=”是等于號,等于號后面的數叫做積。

            例:10(因數)×(乘號)200(因數)=(等于號)2000(積)

            18.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分數。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叫分數單位。

            分子在上分母在下,也可以把它當做除法來看,用分子除以分母,相反乘法也可以改為用分數表示。

            19.分數線、分子、分母:分數中間的一條橫線叫做分數線,分數線上面的數叫做分子,分數線下面的數叫做分母。讀作幾分之幾。

            分數可以表述成一個除法算式:如二分之一等于1除以2,其中,1分子等于被除數,分數線等于除號,2分母等于除數,而0.5分數值則等于商。

            20.分數由來:分數在我們中國很早就有了,最初分數的表現形式跟現在不一樣。后來,印度出現了和我國相似的分數表示法。再往后,阿拉伯人發明了分數線,分數的表示法就成為現在這樣了。

            200多年前,瑞士數學家歐拉,在《通用算術》一書中說,要想把7米長的一根繩子分成三等份是不可能的,因為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數來表示它。如果我們把它分成三等份,每份是7/3米,像7/3就是一種新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分數。

            21.可能性:可能性是指事物發生的概率,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預示著事物發展趨勢的量化指標。

          【數學手抄報三年級上冊知識點】相關文章:

          數學手抄報五年級上冊1.2單元知識點02-06

          數學手抄報五年級上冊的內容02-06

          數學手抄報五年級上冊簡單又漂亮07-11

          數學手抄報四年級上冊資料01-18

          數學手抄報內容四年級上冊01-31

          數學手抄報五年級上冊小數除法02-07

          數學手抄報內容六年級上冊01-11

          數學手抄報六年級上冊資料03-28

          數學手抄報四年級上冊內容03-1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字幕在线综合亚洲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 日韩激情乱码精品在线 | 亚洲Aⅴ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自拍另类片 | 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