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導學案及檢測題

          時間:2024-11-05 05:45:40 觀滄海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觀滄海》導學案及檢測題

            引言:《觀滄海》全詩表達了作者自己渴望建功立業,統一中原的雄心偉志和寬廣的胸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觀滄海》導學案及閱讀檢測題,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觀滄海》導學案

            一、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品味詩歌語言,培養語感;

            3、體會詩人昂揚奮發的精神,培養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學習方法:

            朗讀法、品味法、情境聯想法、討論探究法、

            三、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青春我做主,走進《觀滄海》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1)預習:資料鏈接:①背景:《觀滄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烏桓時所作。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②作家作品:曹操今存詩二十首,都是樂府詩。其詩內容較為豐富,風格蒼勁悲涼。有反映戰亂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個人政治抱負的《短歌行》;有寫景的《觀滄海》和抒情的《龜雖壽》等。其散文《讓縣自明本志令》表現了一個成熟的政治家的雄偉氣魄和深謀遠慮。行文通脫,揮灑自如,對魏晉南北朝的文風有積極影響。

            給加點的字注音:碣石、澹澹、竦峙;解釋實詞“東、何、至”和虛詞“以、之、其”

            (2)思考本詩朗讀的節奏、重讀、語氣、語調(在書上標記);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品讀詩歌。

            (1)讀前兩句,找出詩歌用哪個字領起景物描寫的.?默讀全詩,說說全詩描寫了那些景物?都是實寫嗎?

            (2)分析詩中的形容詞和動詞,說說滄海的整體特點。并體會詩人在詩歌中表達的感情。

            (3)用近義替換法推敲品味詩歌的語言,培養語感。

            例如:“觀滄海”改為“觀大海”好不好?最后一句改為“幸甚至哉,一統天下”好不好?

            用還原替換法推敲品味詩歌語言,培養語感。

            例如:將“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還原為秋風下實際所見的“樹木凋零,百草枯敝。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可好些?

            溫馨提示: 解放思想,深入地品讀詩歌;有困惑寫下來;大膽地與同學、老師討論你的感悟和困惑,擴大視野,加深對詩歌的解讀。

            (二)交流展示------課堂亮劍,解讀《觀滄海》

            展示經典成果,展示青春,展示自己!相信自己,最棒的就是你!

            1. 朗讀展示。 2.詩歌解讀展示。 3.學習感悟與困惑展示。

            (三)激情背誦-----落霞與孤鶩齊飛

            (四)檢測與提高------牛刀小試

            1、名句賞析:“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漢燦爛, 若出其里”。

            2、拓展:請找出2~3例登高觀景的詩句或文段。

            3、質疑與研究:將你依然存在的疑問寫下來,并繼續探究。

            《觀滄海》閱讀檢測題

            曹操《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全詩是以哪個字展開? 觀

            2、詩中哪幾個詩句是寫現實的?哪幾個詩句是寫想象的?

            答案:現實之景:“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想象之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3、詩中哪幾個詩句最能體現詩人博大的胸懷?

            答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4、“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一句中的“臨”是“登上”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C )

            A.《觀滄海》是樂府詩《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

            B.“山島竦峙”一句中“竦”與“聳”同義,為“高”的意思

            C.本詩結尾兩句,與正文的內容有直接關系,起深化主題的作用

            D.建安文學時的“三曹”包括本詩作者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

            6、賞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答案:描繪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漢的壯闊景象,表現詩人開闊的胸懷和宏大的抱負。

          【《觀滄海》導學案及檢測題】相關文章:

          《觀滄海》優秀導學案10-03

          《觀滄海》導學案及鑒賞08-25

          《觀滄海》導學案及習題(精選5篇)09-21

          《觀滄海》導學案(通用11篇)11-12

          《觀滄海》導學案及課后練習09-19

          《觀滄海》教材分析及檢測題08-05

          《觀潮》導學案及閱讀鞏固題10-13

          《觀滄海》學案12-21

          《觀滄海》教學案07-18

          離騷的導學案06-2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 | 香蕉97人人乳视频观看 | 亚洲911国产精品 | 污网站上在线观看免费视频中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不卡 | 日本一本区免费中文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