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端午的詞語

          時間:2020-08-27 09:17:11 好詞好句 我要投稿

          描寫端午的詞語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

          描寫端午的詞語

            描寫端午的詞語篇一:

            龍舟競渡 屈志從俗 食古不化 粽子飄香

            五月端陽 風雨端陽 重五山村 重五惡日

            描寫端午的詞語篇二:

            【屈艷班香】:屈:指屈原;班:指班固。象《楚辭》、漢賦那樣詞藻艷麗,情味濃郁。稱贊詩文優美。

            【騷人墨客】:騷人:屈原作《離騷》,因此稱屈原或《楚辭》的作者為騷人。墨客:文人。指詩人、作家等風雅的文人。

            【衙官屈宋】:衙官:軍府的屬官;屈:屈原;宋:宋玉。要以屈原、宋玉為屬官。原為自夸文章好。后也用以稱贊別人的文采。

            【才過屈宋】:屈、宋:戰國楚文學家屈原和宋玉。比喻文才極高。唐·杜甫《醉時歌》“先生有道出羲黃,先生有才過屈宋。”宋·林正大《括酹江月》詞:“道出羲黃,才過屈宋,空有名垂古。”

            【屈志從俗】:1.指抑制意愿遷就世俗。2.屈原因志投江,紀念他吃粽子,成為風俗習慣。

            【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金鼓齊鳴】:古時軍隊演習、作戰時用以助軍威、壯聲勢的金鐘和戰鼓。金鐘戰鼓一齊鳴響。形容戰斗激烈;士氣高昂。

            【震耳欲聾】: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

            【鑼鼓喧天】:喧:聲音大。鑼鼓震天響。原指作戰時敲鑼擊鼓指揮進退。后多形容喜慶、歡樂的景象。

            【爭先恐后】:搶著向前,唯恐落后。

            【川流不息】:川:河流;流:流動;息:停止。1. 比喻時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運行永無休止。2. 亦形容行人、車馬、船只等往來不絕。

            【人群熙攘】:同于“熙熙攘攘”,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擁擠。

            【人聲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騰。形容人群的聲音吵吵嚷嚷,就象煮開了鍋一樣。

            【龍舟競渡】:龍舟競渡又稱賽龍舟、劃龍船、龍船賽會等,是中國歷史上一種具有濃郁的漢族民俗文化色彩的群眾性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有利于增強人民體質,培養勇往直前、堅毅果敢精神的體育運動。

            【敲鑼打鼓】:①指歡慶祝賀。②形容大造聲勢,大肆進行輿論宣揚。

            【同舟共濟】舟:船;濟:渡,過河。意思:坐一條船比喻在困難時,大家同心協力,共同渡過難關。也作“同舟而濟”。

            【戮力同心】勠力:并力,合力;同心:思想一致,很齊心。指齊心合力,團結一致。

            【逆水行舟】逆著水流的方向行船。

            【齊心協力】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齊心,同心;協,共同合作。

            拓展閱讀:描寫端午的句子

            1. 在我的眼中端午節是一個美妙的節日,他充滿了先人的智慧和良好愿望,有一種溫馨浪漫的氣息。每次看到那青色的粽子,嗅著濃濃的甜香,都會有一種情懷滋生。

            2.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極其隆重的節日,她是為了紀念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而誕生的。可以說,在人類的歷史上,還沒有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像我們中華民族一樣二千多年來,每年都以一個隆重的節日來紀念一個詩人的逝世。

            3.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會末期。

            4. 第一次去崇福公園是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同學回家過端午邀我去公園小聚,我竟然驚問公園在哪里,問的同學一臉的驚愕和迷茫。那晚的公園沒有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許是只顧著和同學談那些過往忽略了身邊的風景?只模糊記得那里人很多,站在湖邊一陣風吹過時居然有一絲涼意。

            5.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

            6. 今天之所以放假,是因為今天是中國傳統的佳節端午節。

            7. 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屈原。這種說法流傳的最廣。楚王在寵信奸臣,排斥忠良,屈原屢勸不改,反被流放。在放逐途中,屈原聽到秦國連敗楚國,國家命運危在旦夕,于是在五月五日投河,就有了現在的端午節。

            8. 端午中國的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們過節的習俗卻大同小異。

            9. 賽龍舟比賽真是有趣極了。端午節這個傳統的節日,因為有了這些活動而顯得更加有意義了。

            10. 每到端午節,秭歸人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紀念屈原,端午詩會吟屈原、賽龍舟紀念屈原、舉行儀式公祭屈原,此外還有掛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飲雄黃酒等。

            11. 中國歷史悠久有許多傳統節日,如:元旦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其他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因為我端午節過得最快樂。

            12.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

            13.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有許多的活動,如包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草、熏蒼術、喝雄黃酒……據說是為了辟邪。至今,端午節在中國人民心中仍是一個十分隆重的節日。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賽龍舟。

            14. 我們邊吃邊聽老師給我們介紹端午節的由來,據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我還知道端午節有包粽子、做香袋、插菖蒲、賽龍舟等習俗呢!

            15. 端午節在中國人民中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而死。

            16. 除祖國大陸在端午節有賽龍舟的風俗外,清朝乾隆年間,臺灣也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農歷五月初五,都舉行龍舟競賽。而在香港、澳門等地,端午節龍舟競渡的風俗。

            17. 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18. 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于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19. 中國的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們過節的習俗卻大同小異。

            20. 端午節幸福守則:以休息放松為中心,把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心情舒暢是關鍵,游山玩水當調節,逛街購物是消遣,問候祝福是甜點,別忙別閑,端午快樂!

          【描寫端午的詞語】相關文章:

          描寫竹子的詞語02-22

          描寫月亮的詞語12-15

          描寫老師的詞語12-08

          描寫手的詞語12-08

          描寫星空的詞語12-08

          描寫拿的詞語11-10

          描寫春天樹的詞語12-30

          描寫人物心理的詞語12-13

          有關描寫雨的詞語07-20

          描寫時間的詞語摘抄12-0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网站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 | 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Hd | 亚洲资源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在线a亚洲v天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