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教學案例

          時間:2024-09-11 06:47:02 化石吟 我要投稿

          化石吟教學案例

            《化石吟》通過對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進化的科學觀點,所謂上帝創造萬物的說法是不符合客觀事實的。以下是yjbys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化石吟教學案例,更多相關信息請訪問(m.laquenouille.com/wenxue)。

          化石吟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理解、積累詞語,感知詩歌內容。

            2、了解化石展現的億萬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3、體會詩歌的節奏韻律之美和前后照應的結構特點。

            4、掌握詩歌中使用的修辭手法,理解其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習快速默讀、篩選、概括要點的閱讀方法。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對生物進化的興趣,激發學生愛科學愛文學的熱情。

            【教學重難點】

            1、抓關鍵性語句整體感知課文,賞析文句,體會、理解課文所蘊涵的科學精神。

            2、組織指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加強對文章的深刻理解體驗,培養學生的創造想象力。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設想】

            以朗讀幫助理解,在熟讀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積累的生物知識和豐富的想象力,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和音樂美,激發學生愛科學愛文學的熱情。再品析語言,了解這首詩的主要手法,理解其作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課文

            1、借助工具書,給生字新詞注音釋義。

            2、朗讀課文,思考課后“研討與練習”。

            二、導入新課:

            (展示魚、樹葉、始祖鳥、猛犸、恐龍等化石圖片)

            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隨著自然環境的變遷,許多物種雖然相繼滅絕,但它們的生命信息卻被化石保存了下來。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這些化石,從中窺見了億萬年前像奇幻的神話一樣的生物世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贊美化石的詩歌《化石吟》。

            三、誦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錄音。

            2、各自練習誦讀。(要求學生注意音節的停頓,語調的變化,體會文章的節奏韻律美。)

            如: 最早的/魚兒/怎么/沒/下巴?

            最早的/鳥兒/怎么/嘴/長牙?

            最早/登陸的/魚兒/怎么/沒有/腿?

            最早的/樹兒/怎么/不/開花?

            3、學生在小組內朗讀。

            4、每小組找一名學生朗讀,師生共同評價。(在朗讀中要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對讀的出色的進行表揚,給予掌聲。)

            5、讓2—4名學生說出自己讀完這首詩后的初步印象、第一感受。(學生只要敢說,就多鼓勵,讓學生大膽發言。)

            6、學生思考下列問題:

            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詩的主要內容。

           、谠姼璞磉_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墼姼杩梢苑譃槟膸讉層次?結構上有何特點?大意如何概括?

            小組討論,交流明確:

            ①本詩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

            ②詩歌表達了作者對科學神奇與人類偉大的贊美之情。

           、墼姼璺譃槿龑樱

            (1-2) 通過發問引發聯想 總

            (3-6) 具體抒寫化石講述的內容 分

            (7) 回應發問,照應開頭 總

            發問想象——遐思飛躍——回答呼應

            四、再讀課文,問題探究

            1、集體誦讀1-2-7節

            2、思考:

            (1)第一、二節連續用了六個問號,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討論并歸納:

            (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思考。使用了排比的修辭,通過連續的六個問句,增強語勢,富有強烈的節奏感,也表現出作者對科學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連續不斷地問句引發讀者的思考和想象,也打開了作者思維的閘門,使讀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億萬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傾聽化石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2)詩的最后一節和第二節構成什么關系,這樣寫好在哪里? 詩歌把化石稱為“你”有什么好處?

            討論并歸納:

            (讓學生體會詩歌的節奏美以及前后照應的結構特點。)“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照應“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話”,照應“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這兩節的后兩句也互相照應?梢哉f,第7節是對第2節的回答。使全詩結構完整,有放有收,有問有答, 首尾圓和。這首詩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作者將化石當作可以說話的人,并用第一人稱,感覺親切。

            五、結束本節課

            “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什么話?“奇幻的神話”是什么?你們想知道嗎?下一節課我們來共同探討,把謎底揭曉。

            六、布置作業:

            1、抄寫課后詞語。

            2、 閱讀3—6節,通過豐富的想象把“奇幻的神話”變成自己的文字。寫寫“蘇醒的化石”到底說了什么話。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節課內容,交流作業成果

            1、學生齊讀課文,再次理解文章的前后照應和總分總的結構以及對化石的贊美之情。

            2、學生交流自己寫作的文字(寫“蘇醒的化石”到底說了什么話),擇優到講臺上朗讀自己的作品。

            二、研讀3—6節,探究問題

            1、“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一句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

            (文中的思緒引向遠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現了作者的思路。)

            2、怎樣理解“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造物主即是上帝,否定造物主的存在就是否定上帝的存在,也就是說否定世間萬物是由上帝所造的觀點。平凡的真理指的是達爾文在《物種起源》所說的生物是由低級向高級,低等向高等進化而來的觀點。)

            拓展閱讀:化石吟說課稿

            本節課我要完成如下幾個目標 :

            (1)教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2)讓學生理清詩歌結構,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

            (3)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把握文章的教學重點,本文教學重點是: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體會詩歌節奏之美;調動學生的課外積累,發揮學生豐富的想像力。

            我的教學過程是這樣設計的:共分了導入新課、整體感知、重點研討、質疑釋疑、拓展延伸、 小結、布置作業六個環節。

            1、導入新課

            導語如下:大家聽說過“滄海桑田”這個詞嗎?這個詞什么意思呀?晉代葛洪《神仙傳 王遠》中寫道:“麻姑自說云,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大海變為桑田,桑田變為大海。在地球的歷史上,真的如此嗎?如果真的這樣,何以為證呢?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隨著自然環境的變遷,許多物種雖然相繼滅絕,但它們的生命信息卻被化石保存了下來?茖W家們通過研究這些化石,從中窺見了億萬年前像奇幻的神話一樣的生物世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贊美化石的詩歌——《化石吟》。

            2、整體感知

            在進行整體感知的時候我先出示學習目標(即教學目標,投影顯示),然后范讀課文(或用錄音帶)。學生聽讀時要思考下列問題。(投影顯示)(1)概括詩歌的主要內容。(2)詩歌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3)詩歌可以分為哪幾個層次?結構上有何特點?

            然后和學生一起討論課文內容,特別講解詩歌的幾個層次,理清詩歌結構。

            因為這首詩歌比較長,學生在整體把握的時候,有一定難度。所以我建議在講解這一部分的時候。要進行分層。第1、2節為一層,通過問句的形式,引發讀者的想像;第3——6節為第二層,具體抒寫暇思的內容;第七節為第三層,回應第1、2節。結構上首尾響應。

            最后讓學生自由、大聲的朗讀課文兩遍,體會詩歌的特點。

            3、重點研討

            為了更好的讓學生把握文章主旨,在進行重點研討的時候,我設計了這么幾個問題:

            (1)“你能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一句在全詩中起了什么樣的作用?

            (2)怎樣理解“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一句。

            (3)“時光在你臉上刻下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你是怎樣理解的?

            然后組織學生四人一組進行討論,小組為單位起來發言。(其他的小組成員可以做補充發言),可能學生的回答不會很完善,這時教師就要適當提醒,幫其完善。

            4、質疑釋疑

            在這個環節,我主要采用學生討論的方式。四人一組進行探討,將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提交全班討論。(可以采用記者招待會的方式)。對于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理解。

            5、拓展延伸

            以“交流會”方式,讓學生將自己課前收集的有關化石的圖片、光盤、書籍等內容展示給大家,互相交流。通過這個環節可以使學生了解更多的關于化石的信息,有助于學生拓寬知識面。

            6、小結

            布置作業。

          【化石吟教學案例】相關文章:

          《化石吟》的教學案例11-20

          《化石吟》 教學案例09-24

          《化石吟》教學案例模板08-13

          初中化石吟教學案例10-04

          《化石吟 》教學設計優秀案例07-23

          《化石吟》教學案例范文10-15

          《化石吟》教學案例與課題研究09-20

          《化石吟》課文教學案例07-21

          化石吟課文教學案例07-08

          《化石吟》公開課教學案例07-1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自产精品视频 |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色婷婷综合精品中文在线 | 亚洲午夜高清乱码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 | 欧美国产亚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