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承天寺夜游課文解讀

          時間:2024-09-08 05:31:17 記承天寺夜游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記承天寺夜游課文解讀

            《記承天寺夜游》是蘇軾所寫的一篇小品文,蘇軾有著滿腹才華,也滿懷著報國之志,但是非常可惜的是他不能夠被當權者的重用。

            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開衣服想睡覺時,月光從窗口射進來,我愉快地起來行走。想到沒有可與自己一起游樂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縱橫交叉,都是綠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沒有月光,哪里沒有綠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兩個這樣的閑人。

            注釋:

            選自<<東坡志林>>。此文寫于作者貶官黃州期間。承天寺,在今湖北黃岡市南。

            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元豐,宋神宗年號。當者被貶黃州已經四年。

            解:把系著的腰帶解開。

            欲:想要,準備。

            月色:月光。

            入:照入,映入。

            戶:堂屋的門;單扇的門。

            起:起身。

            欣然:高興、愉快的樣子。欣,高興,愉快。然,……的樣子。

            行:出行。

            念無與為樂者:想到沒有和我一起游樂的人。念,想到。 無與為樂者,沒有可以共同交談(游樂或賞月)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尋:尋找。

            張懷民:作者的朋友。名夢得,字懷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豐六年貶謫到黃州,寄居承天寺。

            亦:也。

            寢:睡,臥。

            相與步于中庭:(我們)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與,共同,一同。步,散步。于:在。中庭,庭院里。

            空明:清澈透明。

            藻荇:泛指生長在水中的綠色植物。藻,藻類植物。荇,荇菜。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

            寫作技巧:

            1.比喻傳神: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正面/側面描寫相結合: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3.抓住了瞬間的感受: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4.虛實(動、靜)結合:把竹柏(實、靜)比作了水中的荇藻(虛、動)。

            文章寫作特點:

            1.信筆疏意,隨物賦形。

            2.描寫月色,如詩如畫。

            3.語言凝練含蓄,饒有余味。

            細化賞析:

            “月色入戶”:寒夜寂寥,“解衣欲睡”,這當兒,月光悄悄地進了門。“入戶”二字,把月光擬人化。月光似乎懂得這位遷客的孤獨寂寞,主動來與他做伴。

            “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應;寫出他睡意頓消,披衣而起,見月光如見久違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一個被朝廷所貶謫的“罪人”,我們可以想見他這時交游斷絕、門庭冷落的境況;只有月光毫無勢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來拜訪他。四字寫出了作者的喜悅和興奮。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作者與張懷民同是被貶之人,于是作者便想到了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作者與張懷民心有靈犀,及其友情之深厚。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一是感慨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負了良辰美景,二是表現了作者安閑自適的心境,三是透露出自己不能為朝廷盡忠的抱怨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此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將澄澈的月光比成積水,用交錯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虛實相生,相映成趣,化無形為有形。“積水空明”寫出了月光的皎潔,空靈,“藻荇交橫”寫出了竹柏倒影的清麗淡雅。前者給人以一池春水的靜謐之感,后者則具有水草搖曳的動態之美,整個意境靜中有動,動中愈見其靜,一正寫,一側寫,從而創造出一個冰清玉潔的透明世界,也折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胸無塵俗的襟懷。作者以高度凝練的筆墨,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記承天寺夜游課文解讀】相關文章:

          《記承天寺夜游》分層解讀07-18

          記承天寺夜游課文翻譯09-23

          《記承天寺夜游》課文翻譯08-26

          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全文翻譯解讀06-13

          記承天寺夜游11-01

          《記承天寺夜游》10-25

          記承天寺夜游02-20

          記承天寺夜游課文課堂流程記錄10-30

          記承天寺夜游-記承天夜游文言現象09-15

          記承天寺夜游 / 記承天夜游原文翻譯及賞析08-1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五月天福利国产视频 | 亚洲日本无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无线乱码 | 亚洲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 亚洲人成午夜网站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