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秋登巴陵》全詩翻譯鑒賞

          時間:2024-07-30 02:51:39 李白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李白《秋登巴陵》全詩翻譯鑒賞

            賞析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李白《秋登巴陵》全詩翻譯鑒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李白《秋登巴陵》全詩翻譯鑒賞

            秋登巴陵望洞庭

            李白

            清晨登巴陵,周覽無不極。

            明湖映天光,徹底見秋色。

            秋色何蒼然,際海俱澄鮮⑵。

            山青滅遠樹,水綠無寒煙。

            來帆出江中,去鳥向日邊。

            風清長沙浦⑶,山空云夢田⑷。

            瞻光惜頹發⑸,閱水悲徂年⑹。

            北渚既蕩漾⑺,東流自潺湲⑻。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蓮。

            聽此更腸斷,憑崖淚如泉⑼。

            注釋:

            ⑴《地理今釋》:洞庭湖,在今湖廣岳州府巴陵縣西南,北接華容、安鄉二縣,西南接常德府龍陽縣,東南接長沙府湘陰縣界,為湖南眾水之匯。

            ⑵謝靈運詩:“空水共澄鮮。”

            ⑶長沙浦,謂自長沙而入洞庭之水。

            ⑷古云夢澤,跨江之南北,自岳州外,凡江夏、漢陽、沔陽、安陸、德安、荊州,皆其兼亙所及。《藝文類聚》:宋玉《小言賦》曰:楚襄王登陽云之臺,命諸大夫景差、唐勒、宋玉等并造《大言賦》。賦畢,而宋玉受賞。曰:有能為《小言賦》者,賜之云夢之田。

            ⑸瞻光,瞻日月之光。

            ⑹閱水,閱逝去之水。《后漢書·馬援傳》:徂年已流,壯情方勇。

            ⑺《楚辭》:“帝子降兮北渚。”江淹詩:“北渚有帝子,蕩漾不可期。”

            ⑻《漢書》:“河蕩蕩兮激潺湲。”顏師古注:“潺湲,激流也。”

            ⑼劉琨詩:“淚下如泉流。”

            翻譯:

            清晨登上巴陵山,四周景色盡收眼底

            明亮的湖水與天光擁抱在一起,秋水澄清,一眼就可以看到湖底

            秋天的景色蒼蒼茫茫,水天之際,湖天鮮明

            青山依舊,樹影隱蔽,湖水清碧,一望無煙

            俯首江中,千帆競渡,仰望鳥兒向著太陽飛去

            清爽的涼風吹向長沙大地,云夢澤的田野與山壑一起空朦寂靜

            看著湖水映照的白發,看著日夜流逝的江水,萬分傷悲

            時光雖然象北邊湖水一樣蕩漾無垠,可是也象疾速東流的江水,畢竟一去不回

            聽那邊郢人在高唱《白雪》,這邊越女清唱《菜蓮》,都是年輕人的世界

            我如今年歲已老,體力衰竭,理想卻還沒有實現,怎么不斷腸,如何不悲傷,背靠山崖,我淚如滴泉

            山青滅遠樹,水綠無寒煙。

            ①滅:淹沒。 ②巴陵:今湖南岳陽。

            這兩句是說,秋日登上巴陵的山頭,眺望周圍的景色,遠處青山疊翠,樹木淹沒在碧山之中,與山峰難以區分;秋高氣爽,洞庭湖水碧綠一片,尚無寒煙生成,目極遠方,碧水青天,水天一色。氣象遼闊,天然景成,運筆自如,韻味很足。

            李白的《秋登巴陵望洞庭》創作于其59歲時,當時作者在湖南湖北一帶呆了不少日子。本詩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飛逝的感慨和對理想的期盼,對未來的期待。

            創作背景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長流夜郎中途獲赦,結束了十五個月的流放生活,重新得到自由。詩人隨即乘舟東下,在江漢一帶逗留了一段時間,然后又南游洞庭、瀟湘。這首詩就是作于這一年秋天。

            鑒賞

            詩的開頭“清晨登巴陵,周覽無不極”寫在秋天的一個早晨,詩人登上巴丘山,眺望洞庭湖的美麗景色:“明湖映天光,徹底見秋色。”居高臨下,湖光山色,無不盡收眼底。清澈的湖水和明朗的天空交相映照,充分顯示了天高氣爽的秋色之美。詩人對之不禁贊嘆不已:“秋色何蒼然,際海俱澄鮮。”

            開頭六句是寫意,是概括的描寫,淡淡幾筆勾勒出大致的輪廓。接著六句則是工筆,用鮮明的色彩細致地加以刻畫。“山青滅遠樹,水綠無寒煙”兩句寫靜態:山青樹也青,遠看山和樹簡直渾然一體。水是碧綠的,沒有被朦朧的寒冷的暮靄所籠罩。“來帆出江中,去鳥向日邊”兩句寫動態:湖面上突然出現風帆,原來是過往的船只;天空中鳥兒翱翔而過,朝著日出的方向飛去,逐漸消失了。“風清長沙浦,山空云夢田”兩句寫洞庭湖周圍的秋景:長沙浦水凈風清,云夢澤的田野蒙上一層白霜是那樣空明。

            “瞻光惜頹發,閱水悲徂年。北渚既蕩漾,東流自潺湲。”這四句觸景生情,抒發身世之感。詩人看到水流不息,聯想到那已經過往的歲月和消逝的年華,不禁感慨萬端,悲從中來。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蓮。聽此更腸斷,憑崖淚如泉。”這里運用了“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意思是說,無論是善于唱歌的歌手唱起《白雪歌》,或者是越地的女子唱起《采蓮曲》,都無法使作者高興起來,反而更加悲傷。詩到這里,戛然而止。“淚如泉”的原因,詩人沒說,留給讀者去聯想,去思索。

            此詩為五言古詩,而語言工致,對用對仗,可見是吸取了近體詩的特點。李白詩歌素以雄奇奔放、豪邁不羈著稱,但這首詩表現出李白詩歌精細工致的另一面。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秋登巴陵》全詩翻譯鑒賞】相關文章:

          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全詩翻譯賞析07-31

          李白《高句麗》全詩鑒賞10-17

          李白《秋下荊門》全詩翻譯與賞析10-19

          《秋下荊門》李白全詩翻譯及賞析10-12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詩翻譯鑒賞06-15

          李白《秋日登揚州西靈塔》全詩翻譯賞析08-09

          李白《贈別從甥高五》全詩翻譯鑒賞09-29

          李白《登錦城散花樓》全詩賞析與注釋翻譯06-01

          李白《送張舍人之江東》全詩翻譯鑒賞10-17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全詩翻譯賞析09-1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五月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每日更新 | 亚洲精品萝福利莉在线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 | 亚洲欭美日韩颜射在线 | 亚洲日本欧美在线不卡黑配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