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李賀的簡介

          時間:2024-12-04 15:55:49 李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古代詩人李賀的簡介

            李賀(790~816)  ,中國唐代人。字長吉。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祖籍隴西,自稱隴西長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稱他為李昌谷。李賀為唐宗室鄭王李亮的后裔,但家已沒落。他細瘦通眉,長指爪,童年即能詞章,15、16歲時,已以工詩與先輩齊名。元和三、四年間(808~809),在洛陽,李賀往謁。據說,韓愈與曾一同回訪,賀寫了有名的《高軒過》詩。李賀父名晉肅,晉、進同音,與李賀爭名的人,就說他應避父諱不舉進士,韓愈作《諱辨》鼓勵李賀應試,無奈闔扇未開逢猰犬,那知堅都相草草,禮部官員昏庸草率,李賀雖應舉赴京、卻未能應試,遭饞落第。后來做了三年奉禮郎,郁郁不平。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寫詩上。在京時,居崇義里,與王參元、、權璩、崔植等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騎驢相隨,背一破錦囊。李賀得有詩句,即寫投囊中,歸家后足成完篇。母鄭夫人常說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爾。后辭官歸昌谷,又至潞州(今山西長治)依張徹一個時期。一生體弱多病,27歲逝世。死前曾以詩分為四編,授其友沈子明。死后15年,沈子明囑寫了序。人們出于對李賀的懷念,傳說李賀臨死時,見天帝派緋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樓作記文;又傳其母一夕夢見李賀,說他正為天帝作白瑤宮記文(《李賀小傳》及張讀《宣室志》)。昭宗時,上奏請追賜李賀進士及第,贈補闕、拾遺官職。但因宮廷發生事變,所奏被擱置。  李賀曾自編其集。有《李賀詩歌集注》。生平見李商隱《李賀小傳》,新、舊《唐書》本傳,《宣室志》,《幽閑鼓吹》,《摭言》。

          古代詩人李賀的簡介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又是中唐到晚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歡在神話故事、鬼魅世界里馳騁,以其大膽、詭異的想象力,構造出波譎云詭、迷離惝恍的藝術境界,抒發好景不長、時光易逝的感傷情緒,《文獻通考》中說:宋景文諸公在館,嘗評唐人詩云:‘太白仙才,長吉鬼才。’《歲寒堂詩話》中說:李賀有太白之語,而無太白之才。

            【詩詞特色】

            李賀詩受楚辭、古樂府、齊梁宮體、李杜、韓愈等多方面影響,經自己熔鑄、苦吟,形成非常獨特的風格。李詩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豐富奇特、語言瑰麗奇峭。長吉上訪天河、游月宮;下論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麗、旖旎絢爛。長吉刻意錘煉語言,造語奇雋,凝練峭拔,色彩濃麗。他的筆下有許多精警、奇峭而有獨創性的語言。如羲和敲日玻璃聲(《秦王飲酒》)、銀浦流云學水聲(《天上謠》)、玉輪軋露濕團光(《夢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語,比比皆是。可以說,尚奇是長吉所處的時代、特別是他的良師益友韓愈所代表的韓孟詩派共同的追求。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愛行》、《感諷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

            長吉詩的另一大特點就是較多地寫古體詩、寫樂府,很少寫當時流行的近體詩,現存詩作無一首七律。李賀在樂府詩的繼承和創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貢獻,借古寓今,或諷或嘆,靈活多變,渙然有新意。在同時代的元白、張(籍)、王(建)兩派樂府外,別開境界,獨樹一幟。他特別擅長短篇,如《天上謠》、《夢天》、《帝子歌》等,是后人稱為長吉體的代表作。在唐代,李商隱、的古詩,就是走李賀所開辟的道路。宋人、、、、,元人、,明人,清人、黎簡、,都受到李賀詩的影響。

            杜牧(《李長吉歌詩敘》)贊之為騷之苗裔。王夫之(《唐詩評選》)說:長吉于諷刺,直以聲情動今古,真與供奉()為敵。毛先舒《詩辨坻》說:大歷以后,解樂府遺法者,惟李賀一人。設色濃妙,而詞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語,渾于用意。薛雪(《一瓢詩話》)認為:唐人樂府,首推李、杜,而李奉禮、溫助教(即溫庭筠),尤益另炷瓣香。沈德潛(《唐詩別裁集》):依約楚辭,而意取幽奧,辭取環奇。高棅稱他為天縱奇才(《唐詩品匯》);姚文燮以為他力挽頹風(《昌谷集注凡例》);黎簡甚至說:論長吉每道是鬼才,而其為仙語,乃李白所不及。魯迅先生同情李賀的不幸,且年輕時較愛讀唐朝李賀的詩,在他手書古人的詩文中,李賀是最多的一位。主席與陳毅元帥探討詩詞時也曾說:李賀的詩很值得一讀,不知你有興趣否?(《致陳毅》)

            毋庸諱言,李賀的詩也有不少缺點。一方面由于過分雕琢求奇,有的作品語意晦澀、堆砌詞藻,藝術形象欠完整,情思脈絡欠連貫。杜牧含蓄地說:賀能探尋前事,所以深嘆恨古今未嘗道者,如《金銅仙人辭漢歌》、《還自會稽歌》,求取情狀,離絕遠去筆墨畦徑間,亦殊不能知之。錢鐘書評曰:長吉穿幽入仄,慘淡經營,都在修辭設色,舉凡謀篇命意,均落第二義。[2]《談藝錄》另一方面由于李賀仕進無路,體弱多病,盡管是一個青年詩人,術特色李賀的詩想象力豐富,意境詭異華麗,常用些險韻奇字,作品中出現的死字達20多個﹐老字達50多個,風格同唐朝其他詩人迥然不同。他的詩作內容有一部分承襲了《楚辭》中《山鬼》,《國殤》等篇的傳統,如《神弦曲》、《雁門太守行》、《金銅仙人辭漢歌》等。另一部分則很有現實主義風格,如《老夫采玉歌》,反映了貧民生活的艱苦。同時他的詩中也流露出對好景不常、時光易逝的感傷情緒。貶李者說是牛鬼蛇神太甚(張表臣《珊瑚鉤詩話》),甚至認為是詩之妖(潘德輿《養一齋詩話》)。  用一個過字來簡要概括長吉詩,還是很有道理的。

            【重要箋注】

            1.杜牧《李長吉歌詩敘》

            2.李商隱 《李長吉小傳》

            3.《新唐書 文藝志》(其中記載李賀詩集有五卷本,較之小李杜的記載多出了一卷,為外卷)

            4.北宋五卷本《李賀歌詩編》

            5.南宋本《李長吉文集》

            (主要有鮑欽止本、宣城本、京師本、會稽姚氏本等五種刻本,其中,前三本都是四卷二百一十九首,而后兩本除有四卷本的二百一十九首以外,還多出了一個外集)

            6. 南宋  吳正子《李長吉詩箋注》(這是現存的李賀詩歌的最早注釋本,其中的內容有題解、校勘、注釋、箋疏四個部分,吳氏還詳細論證了鮑欽止本、宣城本、京師本、會稽姚氏本等五種刻本的流變與特點)

            7.《四庫全書》中將評與吳正子評合為一本,題名為《箋注評點李長吉歌詩》,四庫館臣評此二書為:正子此注,但略疏典故所出,而不一一穿鑿其說,猶勝諸家之淆亂。辰翁論詩以幽雋為宗,逗后來竟陵弊體。所評杜詩,每舍其大而求其細。顧極稱之。好惡之偏,殆不可解。惟評賀詩,其宗派見解,乃頗相近,故所得較多。

            8.明代 董懋策 評注的《唐李長吉詩集》

            9.明代 曾益 注釋的《昌谷集》

            10.明代 余光解 《昌谷詩集》

            11.明代 黃淳耀 評注的《李長吉集》

            12.明清之際 由姚佺箋注,邱象升等六人辨注、孫之蔚等七人評注的《李長吉昌谷集句解定本》

            13.清代 姚文燮 注《昌谷集注》

            14.清代 劉嗣奇 輯評之《李長吉詩刪注》

            15.清代 李汝棟 選注《昌谷集注》

            16.清代 王琦  箋注之《李長吉詩匯解》(此作為李賀詩歌評點集大成者,分為校注、匯解兩大部分,錄詩分卷,均依吳正子的注本。明清以來成就最高,流傳最廣。四卷并外集共收詩二百四十一首,又從郭茂倩編的《》中收錄《靜女春曙曲》和《少年樂》,故而凡二百四十三首,為李賀集各種舊注本中存詩最多者)

            17.清代 吳汝綸 評注之《李長吉詩評注》

            18.清代 方世舉  批點之《李長吉詩集批注》(方世舉的評點也值得一讀,所評點的長吉詩,過尋于姚佺等人箋注《李長吉昌谷集句解定本》,凡評詩一百九十首,有總批數則,批語中特以以長吉之近律者與律同為標明)

            19.清代 黎簡 評點黃淳耀評本之《李長吉集》

            20.清代 陳本禮 注《協律鉤玄》

            21.清代 李裕 辯注《昌谷集辯注》

            22.葉蔥奇 疏注之《李賀詩集》(此作十分重要,與南宋吳正子的《李長吉詩箋注》,清代王琦的《李長吉詩匯解》為三座里程碑)

            23. 箋注之《李賀詩校箋證異》

            24.劉斯翰 選注之《李賀詩選》

            25.吳企明、尤振中先析之《李賀詩選析》

            26.楊抱樸 《詩鬼之詩》

            27.傅經順 主編之《李賀詩歌賞析集》

            28.朱自清《李賀年譜》及《補記》

            【傳世精品】

            《高軒過》

            《夢天》

            《雁門太守行》

            《致酒行》

            《李憑箜篌引》

            《金銅仙人辭漢歌并序》

            《秦王飲酒》

            《老夫采玉歌》

            《野歌》

            《苦晝短》

            《馬詩二十三首》

            《仁和里雜敘皇甫湜》

            《感諷五首》

            《楊生青花紫石硯歌》

            《羅浮山人與葛篇》

            《天上謠》

            《浩歌》

            《秋來》

            《蘇小小墓》

          【古代詩人李賀的簡介】相關文章:

          詩人李賀簡介08-02

          浪漫主義詩人李賀簡介09-19

          唐代詩人李賀簡介及其唐詩賞析06-15

          李賀 簡介09-08

          唐朝詩人李賀11-25

          李賀的簡介10-17

          李賀簡介06-05

          詩人李賀的詩08-18

          詩人李賀的相關資料08-06

          唐代詩人李賀的詩句10-0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器 | 亚洲女同国产一区二区 |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 香蕉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你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