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尋南溪常道士》賞析

          時間:2025-07-24 15:06:13 銀鳳 劉長卿 我要投稿

          劉長卿《尋南溪常道士》賞析

            引導語:《尋南溪常道士》是唐代詩人劉長卿的作品,詩之意在于情與景,情景交融,相對忘言。全詩如下:

            尋南溪常道士

            劉長卿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屐痕。

            白云依靜渚,芳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解注

            (1)南溪:地名,今四川南溪縣。常道士:人名。

            (2)經行:走過。

            (3)莓:苔的一種。莓苔,即指苔。屐(ji基):木頭鞋,古人游山常穿這樣的鞋。這里是指足跡。

            (4)渚:水中的小洲。

            (5)閉:指芳草遮沒了。

            (6)過雨:即雨后。

            (7)隨山:沿著山地。

            (8)禪意:禪理。佛教指清寂凝定的思想境界。

            (9)忘言:《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這里是說,彼此相對已會意,就不必言傳了。

            譯文

            為請教常道士我一路尋找而來,

            苔痕中可清晰辨認出我的足跡。

            白云依傍著水中清靜的小洲渚,

            閑適的柴門卻被奇花瑤草遮閉。

            山雨過后欣賞山中蒼松的翠色,

            沿著山勢行走來到溪流發源地。

            溪中花影和禪意我全都能領悟,

            見到常道士默然相對忘了話題。

            賞析

            這是作者尋南溪道士不遇的詩,寫得別有深趣。這首詩雖步禪趣,但寫來生意盎然,自然清新。“尋”字為詩眼,是全詩的抒情線索。全詩大意是說,我一路漫步前行,只見莓苔上印著清晰的足跡。大概常道土出游去了吧,當我快要走到他的住地時,放眼望去,那絮絮白云,依戀著水中洲渚,萋萋芳草,遮掩了閑靜的門庭,一片清幽的景象。這說明道士已經出去很久了。尋人不見,便觀覽周圍景色,以景襯人。

            通過環境的描寫便可了解常道士之為人,亦可折射出作者的精神境界。那雨后青松,顯得更加蒼翠可愛;趁興沿著山路走到水源,飽覽了一番這山中的秀麗景色。果然溪花開放,自然舒展,光鮮燦爛,靜靜地臨溪而立,不求人賞,頗有禪意。我與溪花相對靜觀,似亦參悟,萬慮俱寂。

            在這清幽靜寂中,早已心領神會,何必去言傳呢?一片禪機妙悟,包含了多少世滄桑的意蘊。這雖是舊時逃避現實的消極思想,但也寫出了一種靜寂而澄澈的境界,清新可喜。中間兩聯,寫景如畫,情致自然。全詩情景交融,景為情趨,情由景生,妙合無垠,自然渾成,結構上也獨具匠心,趣味天成。“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全詩之意在于情與景,情景交融,相對忘言。

            作者簡介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詩歌賞析

            首聯:“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詩歌開篇緊扣 “尋” 字,詩人沿著山路前行,一路上人跡罕至,唯有青苔上留下的履痕,暗示著常道士常從此處往來。這兩句語言淺淡質樸,卻生動地描繪出了清幽的環境,也讓讀者跟隨詩人的腳步,一同踏上探尋之旅,同時引發對即將見到道士的期待。

            頷聯:“白云依靜渚,春草閉閑門”。詩人遠望,只見白云悠悠,依偎著安靜的小洲,畫面寧靜而悠遠,一個 “依” 字賦予白云以人的情感,使景色更具詩意;近看,春草繁茂,環繞著緊閉的門,“閉” 字既寫出了道士居所的靜謐,也暗示了道士不在家。此聯通過遠景與近景的描繪,營造出了一種靜穆淡逸的氛圍,讓詩人在尋而未遇的情況下,心境也逐漸變得平靜閑適。

            頸聯:“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這里既可以理解為詩人在尋找道士的過程中,恰逢雨后,欣賞到了松樹在雨水洗禮后更加青翠的顏色,又沿著山路探尋到了水源;也可看作是詩人在尋而不遇后,繼續在山中游覽。“過雨” 二字不僅點出了當時的天氣狀況,還讓讀者仿佛能感受到雨后清新的空氣和濕潤的氣息。“隨山” 則生動地表現出山路蜿蜒曲折,詩人在山林中穿梭的情景,同時也引導著讀者的視線,一同領略山間的美景。

            尾聯:“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詩人最終看到了溪邊的花朵,此時,他的內心涌起了一種難以言表的禪意。在這寧靜的自然環境中,詩人與溪花相對,仿佛達到了一種無需言語便能心領神會的境界。這兩句詩巧妙地將自然景物與禪意相融合,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對人生的深刻感悟,也讓整首詩的意境得到了升華。

            藝術特色

            情景交融:整首詩圍繞 “尋” 字展開,將詩人尋道士不遇的過程與沿途的自然景色緊密結合。詩人通過對白云、靜渚、春草、閑門、松色、水源、溪花等景物的描寫,不僅展現了南溪一帶清幽寧靜的自然風光,還將自己在尋找過程中的心境變化融入其中,情與景相互交融,渾然一體。

            結構嚴謹:詩歌從沿著履痕尋道開始,到看到道士居所周圍的景色,再到繼續探尋山中景致,最后在溪邊領悟禪意,層次分明,結構緊湊。每一句都承接上一句,環環相扣,使整首詩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

            語言清新自然:劉長卿以簡潔明快、質樸自然的語言描繪出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詩中沒有華麗的辭藻堆砌,卻能讓讀者如臨其境,感受到南溪的清幽之美,體會到詩人內心的寧靜與超脫。這種清新自然的語言風格,正是劉長卿詩歌的獨特魅力所在。

            主旨情感

            這首詩通過描寫詩人尋訪常道士不遇的經歷,展現了南溪一帶清幽寧靜的自然環境,表達了詩人對這種寧靜閑適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山水的熱愛之情。同時,詩人在尋道過程中從自然景物中領悟到了禪意,體現了他在動蕩時代中對內心平靜與精神超脫的追求,以及對道家、佛家思想的深刻感悟。

          【劉長卿《尋南溪常道士》賞析】相關文章:

          劉長卿 《尋南溪常道士》11-02

          劉長卿《尋南溪常道士》的翻譯賞析09-16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 尋南溪常道士_劉長卿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6-12

          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賞析08-06

          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閱讀答案及賞析08-31

          劉長卿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11-26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劉長卿01-21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劉長卿09-11

          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09-21

          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4-2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VAV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国产 | 免费激情小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第一在线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