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愛蓮說》《陋室銘》教學設計

          時間:2020-07-27 11:48:17 陋室銘 我要投稿

          短文兩篇《愛蓮說》《陋室銘》教學設計

            (A)

          短文兩篇《愛蓮說》《陋室銘》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兩篇短文是古今傳頌的名篇,內容都具有典型意義,所反映的思想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陋室銘>輕松活潑,清新別致,表現了作者高雅的情趣。<愛蓮說>描繪蓮花形神兼備,作者借蓮花自況,表現了高潔的節操。

            教學設想

            1、把握課文內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這對于了解古代社會的狀況和作者的思想傾向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對于認識今天的社會,陶冶自己的情操也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2、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最好通過比較閱讀,找出兩篇短文在內容和形式上的異同,從而突出特點,加深印象。

            3、感悟、理解和積累語言。文學作品是通過語言表情達意的,而語言又是思維的外殼,因此指導學生感悟、理解和積累語言,是學文言文的重中之重。

            4、進一步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掌握學習規律。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善于和同學們切磋探究,質疑解惑,提高學習能力。

            教學目的

            1、背誦默寫,理解課文內容及其寓意。

            2、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3、認識作品的現實意義,提高生活情趣。

            教學重點

            1、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準備

            熟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陋室銘>

            教學設計

            一、導入課文

            出示掛圖,提問:這是什么花?大家喜歡不喜歡這種花?為什么?(根據回答情況適當引導。)蓮花是一種姿態優美品性高潔的花,因此深得人們喜愛。它很早就出現在我國文人的筆下。在他們的作品中,蓮花或與天真純潔的少女結下不解之緣,或被用作清高脫俗品格的象征,或被贊為百美并陳、無私奉獻的化身。可以這樣說,對蓮的喜愛,已成為我國人民的一種文化心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宋朝哲學家周敦頤的名篇《愛蓮說》,看他是怎樣贊美蓮花并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的。

            解釋:說是古文的一種文體。

            可以敘事,可以議論,但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

            二、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分讀后集體朗讀。

            三、研讀課文。

            1.讓學生對照注釋,疏通課文。稍作準備后指名學生講述第1段意思。

            教師講評,強調實詞蕃、染、植的意義,要求同樣以沾染為意,說出一個帶染字的成語。(答:一塵不染。)

            提問:作者贊美蓮的這些句子包含了蓮的

            哪幾方面的特點?

            討論后歸納:不同流合污,不妖艷媚俗,剛正不阿,傲然堅貞。

            齊讀第1段,試將贊美蓮的句子背出來。

            2.學生自讀第2段。

            提問:這一段寫了幾層意思?

            明確:兩層,第一層,是作者對三種花的評價;第二層,是作者的.感慨。

            提問:兩個層次的句式分別有什么特點?

            明確:第一層三個并列分句,句末都有一個也字,這是文言文中常見的句式,句末的也是幫助表示判斷的語氣詞。這種句子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呀的形式,也等于呀表示感嘆。

            第二層,句式基本相同,但語氣各不相同:第一句陳述,第二句設問,第三句感嘆。想一想:這三個句子作者用不同語氣來表達,其中有什么道理?

            分析:第一句表明像陶淵明那樣愛菊花的人不多,語氣比較平穩,所以用陳述。第二句要突出自己的與眾不同,所以用問句形式加強語氣。第三句是說愛牡丹的人很多,言下之意是說世上追求富貴的人多,這里隱含著作者對當時不正世風的批判,感情強烈,所以要用感嘆語氣。

            強調:鮮,這里讀作xin,意思是少。這種用法在現代漢語里也有,如鮮為人知的鮮就是這種用法。

            思考:這一段兩層意思之間有什么聯系?

            明確:第一層以三個比喻來評價菊、牡丹和蓮三種花,這里雖然沒有貶褒之詞,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三者之中,君子最為高尚。第二層作者發表感慨,突出自己對蓮的喜愛。前后聯系,我們不難理解,作者愛蓮,是要以蓮自況,表明自己是一個像蓮那樣品格高潔的君子。這就是托物言志的寫法。

            齊讀第2段,試背誦。

            四、總結課文。

            1.教師歸納: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課文第1段主要用記敘句法描述了蓮花優美的姿態,突出它的高潔品格,表明自己對蓮花的喜愛。第2段先用議論對三種花進行評價;再抒發感慨,婉曲地批判了當時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不良世風。真正體現了言簡意豐、文筆多變。

            2.提問:本文題為《愛蓮說》,主要是表達作者對蓮花的喜愛之情,可為什么要把菊和牡丹跟蓮放在一起談論呢?

            明確:這是一種映襯的寫法。如果不提菊和特丹,只是一味贊頌蓮是多么美好,多么高尚,自己對它是多么喜愛,文章就顯得單調,意思不容易表達得深刻。而把菊和牡丹跟蓮來比較著寫,就更能突出蓮花的可貴。這就是映襯手法的好處。另外,映襯還有正襯和反襯之分,這里菊是正襯,牡丹是反襯,它們有什么不同,我們可在課后認真地加以揣摩。

            3.評價:作者生活在封建社會里,面對當時的不良世風,能做到不同流合污,努力追求高潔的品格,這是難能可貴的。當然,他因為憤世嫉俗而流露的那種目空一切,自視清高的思想是有片面性的,也是不足取的。

            五、布置作業。

            1.解釋下列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2)香遠益清,亭亭凈植(3)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4)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2.熟讀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愛蓮說>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解釋課題和作者

            同學們學過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首七言律詩,知道作者是誰呢?明確:劉禹錫。這首詩里有一句富有哲理流傳至今的名言大家還記得嗎?明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那么,我們能不能把這首詩再背一遍呢?(要求學生背齊,老師提示第一句,學生背完好老師給予稱贊)。

            像這樣好的作品和好的詩人都是流芳千古的。劉禹錫不僅在詩歌領域大有作為,而且在散文方面也頗有成就。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陋室銘》就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佳作。(板書題目)

            所謂陋室,顧名思義就是簡陋的房子。銘,古代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補充其特點:①篇幅短小②一般是押韻的。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人,自幼好學,21歲中進士,官至監察御史。劉禹錫是中唐時期政治上的激進派,主張改革,但是遭到保守派的排擠,一再被貶,因而作此銘文,自剖肝膽,表達了自己處陋居窮而不改人格與德操的信念。

            二、明確教學目標。

            三、檢查預習情況:

            (1)給下列字注音。

            禹yu錫xi馨xin鴻hóng 儒rú牘dú

            (2)學生結合課文注釋試讀課文

            四、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層次。

            再讀課文,如果給課文分三個層次,該怎樣劃分?

            明確:

            第一層從開頭到唯吾德馨,第二層從苔痕上階綠到無案牘之勞形,第三層為文章結尾。

            五、研讀課文

            劉禹錫身居陋室,反說陋室不陋,那么我們就來看看這間陋室有那些獨到之處呢?請同學們在文中找一找那些地方是寫陋室之美的,在找以前,請同學們再讀一遍課文。.

            1、明確: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學生翻譯,答案見書本。老師重復解釋,隨后提出疑問:這兩句詩著重在于哪兩個字呢?

            2、明確:綠和青.

            我們能不能想象一下這樣一個景況:遠看,一個小木屋隱藏在青山綠水之間,若隱若現;近觀,小木屋四周綠樹環繞,郁郁蔥蔥.再走近一點,可以看到碧綠的苔痕鋪滿石階,青蔥的草地撒滿陽光,草色映入眼簾,也使小屋充滿青綠之色。同學們想一想生活在這樣一種景色之中會有一種什么樣的心境呢?

            明確:安靜,祥和,令人爽心悅目,心曠神怡。正如<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芳草鮮美,落花繽紛,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黃發垂髻,并怡然自樂。這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樂土,是一個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作為一個情致高雅之人何不喜居于此呢?何不鐘情于這個小木屋呢?板書:景色清幽

            但是同學們在想一想,作者喜愛陋室,說陋室不陋僅僅是因為景色優美嗎?明確:當然不是,還是陋室中的生活。

            3.請一位同學讀出文中描寫陋室生活的語句,然后全班齊讀。

            4.我們來看一看劉禹錫都在和哪些人交往?

            明確:鴻儒。鴻儒:博學之人。白丁;沒有學問的人,淺薄之人。

            5.學生翻譯此句。

            6.老師補充翻譯:只和博學之人來往,不結交那些世俗淺薄之人,可見作者志趣之高雅,品德之高尚。板書:友人博學。

            7.那么除了交友之外,作者還有那些生活情趣呢?

            明確:彈琴,讀經。素琴:不加裝飾的琴。金經:佛經。

            8.從素琴我們可以看出什么呢?

            明確:聯系生活中的琴,可見作者不喜奢華。

            9.那么該怎樣理解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呢?

            明確:絲竹:琴、瑟、簫管等樂器,這里指奏樂的聲音。案牘:書桌和木簡,這里指官府的公文。

            10、為什么作者一方面調素琴,一方面又認為樂聲亂耳?

            明確:劉禹錫是憎惡官僚權貴的。他不隨波逐流,不同流合污。生活在陋室之中,和博學之人談笑,彈彈素琴,讀讀經書,而不是聲色犬馬,活得怡然自得,高雅脫俗。能夠在紛擾世俗的社會中保持一份高潔傲岸的節操,在看似簡陋的屋子里卻活得逍遙自在,安貧樂道。板書:情志高尚

            11、由此可見,陋室雖然簡陋,但關鍵看是誰住了。同學們說一說什么樣的人住進去才不感到簡陋呢?

            明確:像劉禹錫那樣品德高尚之人。

            12、這正是應驗了哪一句話呢?能不能在文中找出一句話來概括主題?明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學生翻譯此句。

            板書:惟吾德馨。并重譯此句,加強印象。

            13、那么文章到此已經告訴讀者,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那為何還要寫前面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呢?那不顯得多余嗎?這兩句話和緊接在后面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什么關系呢?我們找一位同學把這三句話連在一起翻譯一遍看一看,然后再讀一讀,仔細體會一下,這三句話到底有何關聯。

            明確:山不在于有多高,只要有仙就有名了。水不在有多深,只要有龍就成為靈異的水了。同樣,房子不在乎簡陋,只要住屋的人品德高尚就不顯得簡陋了。我們可以發現,這三句話在表達上極其類似,由前兩句話可以很快的導入到本文的主題。我們把這種形式稱之為類比引題。

            14、與此相類似,我們還可以看一看后面還有一句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這句話又是什么意思?有何作用呢?

            明確:南陽諸葛亮的茅草屋,西蜀揚子云的亭子都很簡陋破舊,但因為住的人赫赫有名,所以同樣被人們景仰。

            我們這一課是講劉禹錫的陋室,干嘛又提到諸葛廬和子云亭呢?它們之間又有何聯系呢?

            明確:這兩句話是再一次證明了我們的主題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前面開頭是用山和水來證明,后面結尾是用歷史人物來證明,中間是作者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會。因此劉禹錫在最后能夠水到渠成地引用大圣人孔子的話何陋之有來結束全文。抒發了一種追求高尚情趣,不慕榮華,安貧樂道的志向。因此我們把這種寫法稱之為托物言志(板書)。

            15、學生一齊大聲朗讀此文。

            16、當堂背誦《陋室銘》。

            六、布置作業。

            1、默寫這篇短文。

            2、由劉禹錫我們可以想到很多,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們有較好的物質生活和經濟條件,那么我們該怎樣正確地對待生活學習條件呢?同學們能不能發表自己的觀點。

            七、板書設計

            景色清幽

            陋室不陋

            友人博學

            惟吾德馨

            情志高尚

          【短文兩篇《愛蓮說》《陋室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短文兩篇之陋室銘》教學設計12-16

          韓愈短文兩篇教學設計10-27

          韓愈短文兩篇的教學設計10-28

          韓愈短文兩篇教學設計范文10-27

          《陋室銘》《愛蓮說》閱讀練習及答案07-14

          《韓愈短文兩篇》教案09-14

          韓愈短文兩篇教案11-17

          陋室銘教學設計(15篇)09-03

          陋室銘教學設計15篇09-03

          《韓愈短文兩篇》教案模板11-1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码 |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婷久久 | 日本高级黄区免费 | 亚洲成a人片在线 | 亚洲精品最新国产自在自 | 亚洲中亚洲中文字幕乱码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