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愛國事跡

          時間:2024-08-03 17:06:18 魯迅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魯迅的愛國事跡

            1926年夏,魯迅離開北洋軍閥盤踞的北京,南下廈門,擔任廈門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同時兼任國學院教授。1927年初,魯迅又轉赴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擔任了中山大學中文系主任,同時兼任教務主任,一邊從事教育和文學創作,一邊投入新的戰斗。同年4月,魯迅經受了腥風血雨的考驗,因營救學生無果,憤而辭職。在血的教訓面前,魯迅早年形成的社會發展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他嚴厲解剖自己的思想,糾正了過去只信進化論的“偏頗”,從此,他的思想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起點。

          魯迅的愛國事跡

            20年代中期,參與創辦《莽原》周刊、《語絲》周刊和文學社團末名社。1927年初到廣州中山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1927年8月到廈門大學任教授。

            1927年10月,魯迅到了上海,從此定居下來,集中精力從事革命文藝運動。1928年創辦《奔流》雜志。193O年,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他是發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領導人,曾先后主編《萌芽》、《前哨》、《十宇街頭》、《譯文》等重要文學期刊。他參加和領導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等許多革命社團。他主編《前哨》、《奔流》、《萌芽月刊》等許多刊物,團結和領導廣大革命的、進步的文藝工作者,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政府及其御用文人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他堅持韌性戰斗,寫了數百篇雜文。這些雜文,如匕首,似投槍,在反文化“圍剿”中,作出了特殊的貢獻。他與共產黨人交往密切,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他以“竊火者”自喻,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倡導新興木刻運動。他關心青年,培養青年,為青年作家的成長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魯迅的名言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國自己是不肯動彈的。

            以無賴的手段對付無賴,以流氓的手段對付流氓。

            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青年們先可以將中國變成一個有聲的中國。大膽地說話,勇敢地進行,忘掉一切利害,推開了古人,將自己的真心的話發表出來。

          【魯迅的愛國事跡】相關文章:

          魯迅的事跡11-09

          魯迅愛國名言08-26

          魯迅愛國的名言集錦08-23

          魯迅的愛國名言07-07

          有關魯迅的愛國名言11-15

          魯迅生平事跡08-02

          魯迅的主要事跡08-11

          關于魯迅的名人事跡分享09-30

          文天祥的愛國事跡07-15

          文天祥愛國事跡大全08-1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色妞AV永久一区二区国产AV开 | 亚洲欧美在线人成 | 最新手机AV在线不卡 | 亚洲欧美综合一区另类 | 六月丁香婷婷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a∨激情综合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