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勸學 教案

          時間:2024-10-16 20:31:58 勸學 我要投稿

          【精品】孫權勸學 教案四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孫權勸學 教案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孫權勸學 教案四篇

          孫權勸學 教案 篇1

            第一課時:學習目標:

            1熟讀全文

            2掌握詞語

            3、疏通文意

            一、導入:有個成語是說讀書對人們大有益處,它能夠概括本文的內容,試問是哪個成語?

            二、了解作者、作品: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陜州夏縣(現在屬山西省)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學家,主持編纂了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資治通鑒》北宋司馬光撰。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

            三 了解主要人物: 孫權:字仲謀,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呂蒙:字子明,三國時孫權的大將。魯肅:字子敬,三國時孫權的謀士。

            四 查字典,弄清下列字讀音

            五 朗讀要求。朗讀文章可分為三步:第一步讀準字音,讀出句讀 第二步讀出句意,讀出節奏,讀出感情 第三步結合內容,自由朗讀,力爭表演 .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注意:斷句 讀音 語氣讀 1、權謂呂蒙曰2、卿今當涂掌事3、蒙辭以軍中多務4、自以為大有所益5、 蒙乃始就學6、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六 齊讀課文,在疑難字詞上做記號

            七 關鍵詞語: 當涂:當道,當權 豈 :難道

            邪 :相當于“耶”表反問語氣 “嗎” 但 :只

            見 :知道 涉獵:瀏覽群書,不作深入研究 才略: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或謀略

            成語 吳下阿蒙: 特指原來不好讀書的呂蒙,后泛指缺少學識、文才的人,比喻才識尚淺。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八 關鍵語句

            1、蒙辭以軍中多務倒裝:蒙以軍中多務辭

            2、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我難道想讓你研究經書當博士嗎!”

            3、“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 士別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長兄知道這件事多么晚啊!”

            九 考考你:

            1、初,權謂呂蒙曰

            今當涂掌事

            蒙辭以軍中多務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但當涉獵

            見往事耳

            孰若孤

            自以為大有所益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古今義。

            a、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

            博士:古義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

            b、但當涉獵

            但:古義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

            c、見往事耳

            見:古義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

            d、既更刮目相待

            更:古義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

            3說說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所表示的語氣:

            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十 結合注釋,分組討論把課文譯成白話文

          孫權勸學 教案 篇2

            課題名稱:《孫權勸學》

            課型: 講讀

            課時安排: 1課時

            內容分析: 本文節選自《資治通鑒》,人物形象孫權、呂蒙、魯肅性格鮮明,各具風韻;人物對話富有情趣,雖然短小,但卻令人尋味。

            學情分析:應引導學生正確的朗讀課文,翻譯課文,并通過朗讀了解文章的創作特色,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本文有關的文學常識;

            2、識記重點字詞及其翻譯;

            能力目標

            準確朗讀課文,正確翻譯課文,并通過文章的朗讀與分析了解

            文章的創作特色,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育目標

            教育學生應該學會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長文化養料;同時,在自己的日常學習與生活中應該認真聽取他人的意見, 并認真的加以改正。

            教學過程

            教 學 內 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導語

            同學們,中國有句古諺:“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見,良藥與苦口,忠言與逆耳總是相伴相隨的。然而,我認為如果講究說話的策略,良言卻可以被包裝上一層甜蜜的外殼,變得易于人們接受,那么將會產生“良藥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的表達效果,這便是語言的藝術與魅力。今天,便讓我們一同來學習《孫權勸學》這一堂課,讓我們共同步入三國時代,來領略一下古人的語言表達的藝術風采。

            導入新課

            聽講

            二、簡介作者生平、創作以及《資治通鑒》的基本情況

            1、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世稱涑水先生。寶元進士。他立志編撰《通志》,作為封建統治者的'借鑒。治平三年撰成戰國迄秦的八卷。神宗時賜書名《資治通鑒》。他反對王安石實行變法。元豐八年哲宗即位,召他入京主國政,數月間盡廢新法。為相八個月病死,追封溫國公。著有《司馬文正集》、《嵇古集》。

            2、《資治通鑒》:北宋司馬光撰。294卷,又考異、目錄30卷。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全書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傳狀、文集、譜錄等222種。內容以政治、軍事為主,略于經濟、文化。全書貫穿1362年史事。有“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世之得失。”

            組織學生進行材料交流并出示板書

            將課后查閱的資料在班內進行交流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本文主要講了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乃始就學”,后其才略突飛猛進而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佳話)

            范讀課文并對學生進行“如何概括段意”的學法指導

            概括段落大意

            三、準確翻譯課文,并識記重點詞語

            1、 師生互動進行掌握文章的基礎知識:學生設疑,教師答疑;

            2、 教師出示板書,檢驗討論結果,并完成“研討與練習”第二題。

            組織、參與學生討論,并進行適時指導

            分組討論:

            1、 設疑;

            2、 翻譯文章

            四、揣摩品味課文

            1、 認真朗讀課文,試回答如下問題:

            1)孫權勸學的過程與結果分別如何?你查到了那些資料可以說明呂蒙學有所成?

            (過程:指出“學”的必要性: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指出“學”的可能性:“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三國演義》第76回“徐公明大戰沔水,關云長敗走麥城”等)

            2、 試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完成板書)

            3、 試分析《孫權勸學》與《傷仲永》兩篇課文在創作風格以及人物形象呂蒙何方仲永的不同?

            (《孫權勸學》:對話為主,言簡意賅;

            《傷仲永》:敘議結合,借事說理。

            呂蒙:年長好學,學有所成;

            方仲永:年幼不學,毫無所成。 )

            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啟發、引導學生完成思考問題

            討論,回答問題,聽講,記筆記

            五、表演課文

            1、 按原文內容表演課文,盡量使用原文的語言進行對話;

            2、 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上進行表演,使用現代漢語進行表演;

            3、 將表演的背景設置為現代社會,可進行合理的想象,中心議題應該展示《孫權勸學》一文的現代意義。

            提出表演的要求與規則,并組織學生進行課文劇的表演

            表演課文,評價表演

            六、總結

            同學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我們可以從中獲取源源不斷的“活水”來充實自己的頭腦,武裝自己的思想。雖然英雄已去,但他們的豪情與才智卻獎被人們永世傳誦。還記得《西江月》這首蕩氣回腸的古詞嗎?讓我們一同來背誦一下,感受歷史,激勵斗志。

            總結全文,背誦《西江月》

            聽講,背誦《西江月》

            七、布置作業

            學完《孫權勸學》一文,想必你一定有所感觸,試結合你對呂蒙的認識寫一篇短文,題材、字數不限。

            布置作業

            記錄作業

            板書設計

            15、孫權勸學

            《資治通鑒》: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

            孫權 → 呂蒙 ← 魯肅

            (善) ↘ (聽) ↓ (證) ↙

            勸

          孫權勸學 教案 篇3

            一、教學設想

            本文是歷史典故,寫的是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佳話。以往的教學中,多以教師翻譯課文,總結中心思想,學生記憶文言詞語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在新課程標準讓學生能“閱讀淺顯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在課堂內外討論問題,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理論指導下,將本課設計為以學生表演故事情節,多角度挖掘文章內涵為主,教師積極參與,適時點撥為輔的教學形式,以達到以下教學目標:(1)學生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詞語;(2)體會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3)使學生懂得“好學”的.重要性。

            二、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師:想必同學們都看過《三國演義》,誰能說出里面稱霸天下的三個梟雄?

            生:(不難回答)

            師:他們是:曹操,劉備和孫權,這三個人不僅僅是軍事家,還是政治家,思想家。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孫權手下有一個草莽英雄呂猛,英勇善戰卻不習文,后經孫權勸告,成為學識英博之士。孫權究竟是怎樣勸學的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把這個故事補充完整。

            (二)、學生自讀課文

            可結合課下注釋,利用工具書或小組討論理解文意,掌握課文的整體內容。對學生理解有困難的詞句,或文中的文言常用詞語,可采用小組互相提問的形式在班內交流,教師適當提示,指導,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文言文知識。

            (三)、探究課文內容

            1,孫權是如何勸學的?

            2,呂猛是如何做的?

            3,魯肅為什么與呂猛“結友”?

            (這些內容的理解也可采用課本劇表演的形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析文中人物的心理,語言,神態,動作,并可加以適當的發揮,進行表演。在編寫劇本,進行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必然會深入研究課文,同時,表演的形式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暢談感受

            1,呂猛的變化對你有什么啟示。

            2,試將本課與《傷仲永》作比較,一個年長好學,學有所成。一個幼年不學,毫無所成。談談你的看法。

            3,你是怎樣看待學習的?

            四、作業

            在日記中寫寫學后感。

          孫權勸學 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2.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3.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4.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主旨。

            教學重點:

            (1)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3)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旨。

            教學難點: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教學時間:兩課時

            課前預習

            閱讀課文,查字典,看注釋試翻譯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三分鐘(課外閱讀讀后感)

            二、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開卷有益"這個成語是說讀書對人們大有益處。本文講了一個有關讀書的故事。三國時,孫權手下的名將呂蒙大字不識幾個。孫權勸他,你現在當權,不可以不讀書。呂蒙聽了孫權的勸告,開始學習,后來果然大有長進。

            1.教師或請學生進行作家作品簡介

            本文選自《資治通鑒》,題目是編者加的。《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來政治家,史學家。

            三、正課

            1.朗讀課文(老師范讀或聽錄音后,學生朗讀)

            2請學生翻譯。(一人譯一句)

            3.課文注釋補充。

            謂……曰:對……說。掌事:掌管國家大事。但:只不過。多務:事情多。孰若:與……相比如何。遂:于是

            4.再次朗讀課文,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完成目標1)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2)"鄧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反問句,強調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經典,當專享經學傳授的學官,而是有別的目的。)

            (3)"卿言多務,孰若孤?"(反問句,否定呂蒙辭以多條的理由。要重讀強調。)

            (4)"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感嘆句,要選出驚訝不解的語氣。)

            (5)"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反問句,指責中帶有自豪的語氣。)

            5.提問:孫權如何以現身說法,勸呂蒙學習?

            討論并歸納:"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6.提問:呂蒙讀后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通過誰的所見所語來寫?

            討論并歸納:"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通過魯肅所見所語來寫。

            7.提問:為什么"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討論并歸納:因為情況是在不斷變化,人也在不斷變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8.提問:請解釋"吳下阿蒙"并造句。(目標3)

            討論并歸納:"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意思是說人沒有學問的意思。現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

            (例句)你還不知道嗎?小黃已貴為經理,可不再是吳下阿蒙了。

            9.提問:請解釋"刮目相待"并造句。(目標3)

            討論并歸納:"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別人,要估計到別人的進步。

            (例句)聽了少管所的"現身說法"報告后,小明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你對他可要刮目相待。

            第二課時

            一、試背誦全文。

            二、復述課文(學生講講文章的內容和背景)

            三、情節表演(分男女兩組,每組三給人,分扮演三個角色)

            四、教師小結(目標4)

            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對話為主,用不多幾句話,就使人受到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五、布置作業

            A.課后練習一、二、三。

            B、背誦全文。

            C、寫寫這篇文章給你的啟示。

            六、說課精要:解決本課重難點要注意講練結合,使學生更好的掌握。

            (附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國家大事,不能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多推辭。孫權說:"我哪里要你攻讀經書成為博士呢!只不過應當刎覽一些書籍,了解過去的歷史。你說事多,比我如何?我經常讀書,自以為大有補益。"呂蒙從此開始讀書。等到適逢魯肅到尋陽,跟呂蒙議論事情,大吃了一驚說:"你現在的才略,不是過去的吳下阿蒙啊!"呂蒙說:"士人離別三天,就應當去掉老眼光來看待,你怎么發現情況這么近呢?"魯肅于是拜見了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成朋友才告別。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課文,認識到讀書學習的重要性。

            2掌握文中的實詞、虛詞,能正確翻譯全文。

            3通過人物的對話,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重點:揣摩體會人物的語言特點。

            難點:理解呂蒙與魯肅對話的含義。

            教學步驟:

          一、看導語、注釋1(作者、作品簡介)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正音

            卿邪孰遂

            2、朗讀課文

            三、看書下注釋,了解全文大意

            1、通假字

            2、古今異義

            3、一字多義

            四、閱讀課文概括情節

            勸學——就學——議論——結友

            五、課文在材料的安排、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六、分析人物對話,體會人物形象

            1、孫權:嚴格要求殷切期望

            以身作則現身說法

            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2、呂蒙:知錯就改虛心好學

            才干謀略大有長進

            七、找出文中成語并解釋

            1、吳下阿蒙

            2、刮目相看

          【孫權勸學 教案】相關文章:

          《孫權勸學》教案10-28

          《孫權勸學》的教案08-18

          孫權勸學教案07-03

          孫權勸學教案08-15

          《孫權勸學》優秀教案07-15

          孫權勸學教學教案08-19

          孫權勸學教案范文08-03

          《孫權勸學》精品教案10-19

          關于孫權勸學教案08-14

          關于《孫權勸學》教案06-1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日韩性欧美中文字幕 | 在线播放日本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免费观看的三级网站 | 中文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 亚洲天堂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