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的詩詞評析

          時間:2024-08-22 03:42:52 尚民 詩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九月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的詩詞評析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九月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的詩詞評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月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的詩詞評析

            【原文】

            《九月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

            作者:崔曙

            漢文皇帝有高臺,此日登臨曙色開。

            三晉云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

            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注解】:

            1、三晉:戰國時韓、魏、趙三家分晉,號三晉。今屬山西、河南、河北地。

            2、二陵:諫椒幟媳繃繳劍ǘ陵),相距三十五里。山在今河南洛寧縣北,西北接陜縣。

            3、關門句:老子至關,關令尹(名喜)留老子著書,乃成書五千言,關尹也隨他而去。詩中的關指函谷關。

            4、且欲兩句:陶潛辭去彭澤令后,于九月九日無酒,至宅邊菊叢中久坐,逢王弘送酒至,乃醉而后歸。宰:指地方官,這里比劉明府。

            【韻譯】:

            漢文帝在西山構筑的望仙臺,

            今日重陽來此登臨曙色大開。

            三晉高聳入云山嶺向北蜿蜒,

            淆山南北二陵風雨從東而來。

            當年函谷關的令尹有誰相識?

            河上仙翁自此一去回歸難再。

            且在附近尋個象陶潛般的人,

            在菊叢中舉杯同醉歡樂開懷!

            【評析】:

            這是平常的投贈詩,內容仍屬于懷古。詩中并無所謂寄托和感慨的。但詩切時切地切人,卻十分到家。重陽為登高之時,望仙臺為登高之地,登高之俗又與神仙傳說有關,劉明府為投贈對象。全詩圍繞時、地、人三點展開、“一氣轉合,就題有法。”首句直接寫望仙臺,頷聯是寫臺前形勢,北望三晉,東扼二陵。頸聯寫望仙臺為河上翁而筑,因而以仙人關令尹做陪。末聯以陶淵明比劉明府。全詩意在說明登高暢飲,不必遠求神仙,就近尋劉明府即可。詩的意境開闊,結構嚴謹。

            【作品賞析】:

            重九登高,詩人所登的是漢文帝的望仙臺,詩又是贈給縣令的,內容不能不受制約。但詩人有機地契合眼前所見的風景來抒發感情,對縣令的揄揚含而不露,用陶淵明九月九日在宅邊菊叢中逢王弘送酒來的典故,既切又工。

            這是一首登臨兼應酬的七律。崔曙只有這一首七律,但卻是名作,可見詩貴精不貴多。詩人重陽節登臨仙臺,描寫了仙臺雄偉壯麗的景色,指出就近邀友暢飲要比尋訪神仙暢快舒適。這首詩寫景氣勢雄渾,酣暢淋漓,轉承流暢自然。

            此詩主題表達富貴榮華轉瞬即逝,奔波仕途徒勞無功,不如歸隱。全詩圍繞時、地、人三點展開。詩題已點明了這三點,即重陽節為登高之時,望仙臺為登高之地,登高之俗又與神仙傳說有關,劉明府容為詩人的投贈對象。

            首聯言事。作者登臺憑高望遠,看到朝陽,心情頓覺開朗。頷聯字面寫四季變換,“云山皆北向”,是夏天;“風雨自東來”是春天。從漢文帝修筑此臺到作者登臺時,經歷了近千個春夏秋冬。戰國時的三晉,經過秦漢、魏晉、北朝,幾經分合,此時成了一統天下的一個部分。漢代的皇帝,當時多么顯赫,而此刻只能在二陵中,任憑風雨侵襲了。實際上是感嘆;歷史變遷,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頸聯繼續抒發歷史感慨:望仙臺所在地的地方長官,經過多次改朝換代,難以記住他們一個個的名字。當年磻溪垂釣、后來被周文王聘請為宰相的姜尚,也早死了多年,再也不能回來了。真有“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的感慨。尾聯言志。有了前面的鋪墊,既然功名利祿都是過眼云煙,那么就不必拼命走仕途了。不如沿著陶淵明的道路,采菊東籬下,飲酒自娛。

            這首詩前面寫“九日登望仙臺”所見,結尾表達“呈劉明府容”之意,將一首應酬詩寫得有聲有色、不落俗套;語氣上轉承自然,一氣呵成。全詩融寫景、懷古、抒情于一爐,透露出一股濃濃的隱逸氣息,這與詩人曾隱居讀書于太室山等生活經歷是分不開的。

            此詩格律為平起式首句入韻格,韻合十灰。中二聯對仗半工,風雨對云山,河上對關門,都不很工。對仗微有不工,可見靈活,不拘泥,唐詩多如此。

            作者簡介

            崔曙(約704—739),河南登封人,開元二十六年(738年)進士,但只做過河南尉一類的小官。曾隱居河南嵩山。喜交游,與薛據等友善。工詩,人稱其詩言詞款要、情趣悲涼,送別登樓俱堪淚下。傳世之作有《瓢賦》,《全唐詩》存詩一卷凡15首。

          【《九月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的詩詞評析】相關文章:

          唐詩三百首之《九月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賞析08-20

          古詩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帶賞析12-26

          霜降詩詞《九日登李明府北樓》10-24

          《望廬山瀑布》教學實錄及評析08-08

          《登鸛雀樓》的譯文評析07-07

          《出塞》的詩詞評析及注釋09-16

          《風雨》詩詞原文評析05-06

          王之渙《登鸛雀樓》譯文評析05-25

          望岳的詩詞10-02

          杜甫《宿府》詩詞賞析06-2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图片 |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专区一区 | 日本A级按摩片春药在线观看 | 香蕉人成年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永久免费aⅴ在线 午夜少妇特级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