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學備案:賞析詩歌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主題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2學習對比的寫法,領會以形象化的`語言說理的特色。
3感受詩歌的韻律,了解本詩嚴謹的結構、節奏與韻律
4理解本詩所表達的生死的關系。
教學方法:
1.誦讀感悟法。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從語言入手,充分入境
2.評析欣賞法。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發揮其主體作用,暢所欲言。
本詩的內容和主題教師略作點撥,學生應不難理解。但要真正貼近詩人的'心靈,引起共鳴,可能還有距離。只有多誦讀,在讀中去感受、去領悟,也許比分析更有效。詩中的哲理較易理解,但學生往往忽視形象的語言,須注意指導賞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設計
1.學生:齊背魯迅先生的、名言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血。
2.師:魯迅先生以他對人民的深沉博大的愛,為人民犧牲獻身的精神,贏得了無數人的崇敬和愛戴。在他逝世后,許多人以各種方式懷念他、贊頌他。1949年10月19日,是魯迅先生逝世13周年紀念日,詩人臧克家參觀了北京的魯迅先生的故居后,情不自禁,揮筆寫下了。
二.研習課文
1.誦讀全詩,整體把握
a教師范讀(也可放音帶),以自己真摯的感情感染學生。
b學生放聲朗讀。要求讀得流暢,讀出節奏,讀出感情,在讀中感知詩歌內容。
c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其他學生邊聽邊就語調、語速、語氣、重音、停連等作標記,感受全詩洋溢著的音樂美。
明確:
語調:應讀得鏗鏘有力,每節詩的前兩句和后兩句應一抑一揚。27節的前兩句還應讀出諷刺的意味。
重音:如
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啊,我多偉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d思考:
詩中表達了詩人的什么感情?
這是一首哲理詩,你能初步談談自己的認識嗎?
將詩歌劃分為三個層次。
詩歌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詩歌教學應從誦讀入手,只有完全融化到詩里,一讀一思,一思一得,最后達到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義皆出于吾之心的目的。四個思考題,從內容到形式,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對全詩把握。詩的層次與手法較為淺顯,故在整體感知這一步解決。學生的表述可形式多樣,提倡借用古詩文表達,以提高學生的欣賞品味。
2.具體研習,突出重點。
方法:朗讀,討論,明確
朗讀第一小節,說說活和死有什么不同的含義。
明確:前兩句指的是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褔的人,于他人于社會毫無益處,他們的生命毫無價值,雖生猶死;后兩句指的是,一生為人民的人,他們的生命雖不復存在,但他們將永遠為人民所銘記,他們的思想與精神將永駐人間。這正是這首詩
朗讀24小節,討論:
a讀了這幾節詩,你聯想起了哪些歷史人物?
b詩中從哪些方面把兩種截然不同的人作了對比?
c教師介紹魯迅先生的.和后,請學生談談對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和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這兩句詩的理解。
d找出這幾節詩中生動而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加以評析。
明確:當牛馬、作野草這兩個意象形象地體現了魯迅先生那種徹底的獻身精神,無我的人生境界,這樣的人,雖死猶生,人民將會永遠記住他們,懷念他們。這正是詩中所要歌頌的。
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如騎、俯,前者活畫出那些自私自利,不可一世,在人民面前作威作褔者的驕狂之態,后者則鮮明地展現出魯迅先生甘愿獻身于人民的徹底的犧牲精神,對比鮮明,詩人的褒貶不言自明。
教師點撥:詩人發揮詩歌的特點,運用形象化的比喻和鮮明的對比,將深刻的哲理寓于形象之中,極富感染力,這著詩堪稱說理詩的成功范例,值得同學們在平常習作中學習。
選取重點段落品讀,強化對文章的感悟欣賞,優化學生的情感和感悟能力,重視學生的自我感受,使課堂真正成為培養學生情知對稱的人格和智能雙向發展的綠洲。
3.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三.課堂訓練
讀過這首詩,一定觸發了你對生與死的一點思考,談談你的感受
【教學備案:賞析詩歌】相關文章:
岑參賞析詩歌賞析08-31
蝶戀花詩歌賞析10-01
韓愈詩歌賞析06-15
《卜居》詩歌賞析11-15
詩歌《懸掛》賞析06-26
詩歌《帆》賞析09-11
詩歌《春日》賞析09-27
《餞行》詩歌賞析07-20
夏夜詩歌賞析09-24
《水調歌頭》詩歌賞析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