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黃鳥

          時間:2024-08-19 06:03:10 詩經 我要投稿

          詩經:黃鳥

            《國風·秦風·黃鳥》為先秦時代華夏族民歌。是《詩經》中的一篇詩歌。全詩三章,每章十二句。是春秋時秦人諷刺秦穆公以人殉葬,悲惋秦國優秀人才——子車氏三子的挽詩。此詩在藝術上的主要特點是雙關語的運用,增強了凄慘悲涼氣氛,渲染了以人為殉的慘象,從而控訴了人殉制的罪惡。以下是小編分享的詩經:黃鳥,歡迎大家閱讀!

          詩經:黃鳥

            《詩經:黃鳥》

            交交黃鳥,止于棘。

            誰從穆公?子車奄息。

            維此奄息,百夫之特。

            臨其穴,惴惴其栗。

            彼蒼者天,殲我良人!

            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交交黃鳥,止于桑。

            誰從穆公?子車仲行。

            維此仲行,百夫之防。

            臨其穴,惴惴其栗。

            彼蒼者天,殲我良人!

            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交交黃鳥,止于楚。

            誰從穆公?子車針虎。

            維此針虎,百夫之御。

            臨其穴,惴惴其栗。

            彼蒼者天,殲我良人!

            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注釋:

            1、交交:鳥鳴聲。馬瑞辰《毛傳箋通釋》:“交交,通作‘咬咬’,鳥聲也。”黃鳥:即黃雀。

            2、棘:酸棗樹。一種落葉喬木。枝上多剌,果小味酸。棘之言“急”,雙關語。

            3、從:從死,即殉葬。穆公:春秋時秦國國君,姓嬴,名任好。

            4、子車:復姓。奄息:人名。下文子車仲行、子車針(zhēn)虎同此。

            5、特:杰出的人材。

            6、“臨其穴”二句:鄭箋:“謂秦人哀傷其死,臨視其壙,皆為之悼栗。”

            7、彼蒼者天:悲哀至極的呼號之語,猶今語“老天爺哪”。

            8、良人:好人。

            9、人百其身:猶言用一百人贖其一命。

            10、桑:桑樹。桑之言“喪”,雙關語。

            11、防:抵當。鄭箋:“防,猶當也。言此一人當百夫。”

            12、楚:荊樹。楚之言“痛楚”。亦為雙關。

            譯文:

            交交黃鳥鳴聲哀,棗樹枝上停下來。

            是誰殉葬從穆公?子車奄息命運乖。

            誰不贊許好奄息,百夫之中一俊才。

            眾人悼殉臨墓穴,膽戰心驚痛活埋。

            蒼天在上請開眼,坑殺好人該不該!

            如若可贖代他死,百人甘愿赴泉臺。

            交交黃鳥鳴聲哀,桑樹枝上歇下來。

            是誰殉葬伴穆公?子車仲行遭禍災。

            誰不稱美好仲行,百夫之中一干才。

            眾人悼殉臨墓穴,膽戰心驚痛活埋。

            蒼天在上請開眼,坑殺好人該不該!

            如若可贖代他死,百人甘愿化塵埃。

            交交黃鳥鳴聲哀,荊樹枝上落下來。

            是誰殉葬陪穆公?子車針虎遭殘害。

            誰不夸獎好針虎,百夫之中輔弼才。

            眾人悼殉臨墓穴,膽戰心驚痛活埋。

            蒼天在上請開眼,坑殺好人該不該!

            如若可贖代他死,百人甘愿葬蒿萊。

            賞析:

            《左傳-文公六年》載:“秦伯任好卒(卒于公元前621年,即周襄王三十一年),以子車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針虎為殉,皆秦之良也。國人哀之,為之賦《黃鳥》。”據此,不僅詩的本事有信史可征,作詩年代亦有據可考。《史記-秦本紀》亦載其事:“繆(穆)公卒,從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輿(車)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針虎,亦在從死之中。秦人哀之,為作歌《黃鳥》之詩。”殉葬,是奴隸社會的一種惡習,被殉的不僅是奴隸,還有統治者生前最親近的人,秦穆公以“三良”從死,就是一例。《黃鳥》一詩只哀悼“三良”之死而不及其余,由此可知,那174人均為奴隸。

            詩分三章。第一章悼惜奄息,分為三層來寫。首二句用“交交黃鳥,止于棘”起興,以黃鳥的悲鳴興起子車奄息被殉之事。據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的解釋,“棘”之言“急”,是語音相諧的雙關語,給此詩渲染出一種緊迫、悲哀、凄苦的氛圍,為全詩的主旨定下了哀傷的基調。中間四句,點明要以子車奄息殉葬穆公之事,并指出當權者所殉的是一位才智超群的“百夫之特”,從而表現秦人對奄息遭殉的無比悼惜。詩的后六句為第三層,寫秦人為奄息臨穴送殉的悲慘惶恐的情狀。“惴惴其栗”一語,就充分描寫了秦人目睹活埋慘象的惶恐情景。這慘絕人寰的景象,滅絕人性的行為,使目睹者發出憤怒的呼號,質問蒼天為什么要“殲我良人”。這是對當權者的譴責,也是對時代的質詢。如果可以贖回奄息的性命,即使用百人相代也是甘心情愿的啊!由此可見,秦人對“百夫之特”的奄息的悼惜之情了。第二章悼惜仲行,第三章悼惜針虎,重章疊句,結構與首章一樣,只是更改數字而已。

            秦穆公用殉177人,而作者只痛悼“三良”,那174個奴隸之死卻只字未提,則此詩作者的身分地位不言而喻。殉葬的惡習,春秋時代各國都有,相沿成習,不以為非。《墨子-節葬》篇即云:“天子殺殉,眾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不過到了秦穆公的時代,人們已清醒地認識到人殉制度是一種極不人道的殘暴行為,《黃鳥》一詩,就是一個證據。盡管此詩作者僅為“三良”遭遇大鳴不平,但仍然是歷史的一大進步。

          【詩經:黃鳥】相關文章:

          詩經小雅《黃鳥》11-28

          詩經·小雅:《黃鳥》07-15

          詩經黃鳥全文10-08

          詩經·秦風《黃鳥》11-29

          詩經·國風·秦風·黃鳥05-22

          詩經·小雅·祈父之什·黃鳥11-13

          《小雅·黃鳥》詩詞賞析09-10

          黃鳥童話故事10-04

          詩經05-27

          《詩經》08-0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一本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 伊人久久婷婷综合五月97色 | 日本无遮真人祼交视频 |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 | 天天精品资源在线观看 | 一级似看大片中文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