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擊鼓全文講解

          時間:2024-07-17 18:21:48 賽賽 詩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詩經·擊鼓全文講解

            詩經·擊鼓是一篇典型的戰爭詩。詩人以袒露自身與主流意識的背離,宣泄自己對戰爭的抵觸情緒。作品在對人類戰爭本相的透視中,呼喚的是對個體生命具體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細節幸福的獲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詩經·擊鼓全文講解,歡迎閱讀。

          詩經·擊鼓全文講解

            擊鼓

            先秦:佚名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釋

            鏜(tāng同嘡):鼓聲。其鏜,即"鏜鏜"。

            踴躍:雙聲連綿詞,猶言鼓舞。

            兵:武器,刀槍之類。

            土國:或役土功于國;蛘哒f在國內修筑土城.漕:地名。

            孫子仲: 邶國將軍.

            平:和也,和二國之好。謂救陳以調和陳宋關系。

            陳、宋:諸侯國名。

            不我以歸:即不以我歸。

            有忡:忡忡。

            爰(yuán元):本發聲詞,猶言"于是"。

            喪:喪失,此處言跑失。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有不還者,有亡其馬者。

            于以:于何。

            契闊:聚散。契,合;闊,離。

            成說(shuō):成言也猶言誓約,“說”不通“悅”。

            于(xū)嗟(jiē):即"吁嗟",猶言今之哎喲。

            活:借為"佸",相會。

            洵(xún):遠。

            信:一說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說誓約有信。

            譯文

            敲鼓聲音響鏜鏜, 鼓舞士兵上戰場。 人留國內筑漕城, 唯獨我卻奔南方。

            跟從將軍孫子仲, 要去調停陳和宋。 長期不許我回家, 使人愁苦心忡忡。

            安營扎寨有了家, 系馬不牢走失馬。 叫我何處去尋找? 原來馬在樹林下。

            無論聚散與死活, 我曾發誓對你說。 拉著你手緊緊握, 白頭到老與你過。

            嘆息與你久離別, 再難與你來會面。 嘆息相隔太遙遠, 不能實現那誓約。

            賞析

            本詩描寫兵士久戍不得回家的心情,表達渴望歸家與親人團聚的強烈愿望。詩從出征南行寫起,再寫了戰后未歸的痛苦,又寫了當初與親人執手別離相約的回憶,一直到最后發出強烈的控拆,次第寫來,脈絡分明,而情感依次遞進。敘事中推進著情感的表達,抒情中又緊連著情節的發展,相得益彰,而自然天成。

            這是一首著名的愛情詩。該詩敘述了一位征夫對心上人的日夜思念:他想起“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誓言,想如今生死離別,天涯孤苦,豈能不流淚蒙眬,肝腸寸斷!

            創作背景

            《邶風·擊鼓》是一篇典型的戰爭詩,是一位遠征異國、長期不得歸家的士兵唱的一首思鄉之歌。清代方玉潤《詩經原始》認為它是“戍卒思歸不得之詩也”。關于此詩的時代背景有不同說法!睹娦颉吩疲骸啊稉艄摹罚怪萦跻病!薄靶l州吁用兵暴亂,使公孫文仲將而平陳與宋,國人怨其勇而無禮也。”《鄭箋》以《左傳·隱公四年》州吁伐鄭之事實之。魯隱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夏,衛聯合陳、宋、蔡共同伐鄭。許政伯認為是指同年秋,衛國再度伐鄭,搶了鄭國的莊稼。這兩次戰爭間有兵士在陳、宋戍守(《詩探》)。清代姚際恒《詩經通論》則認為:“此乃衛穆公背清丘之盟救陳,為宋所伐,平陳宋之難,數興軍旅,其下怨之而作此詩也。”姚際恒以為《毛詩序》所說“與經不合者六”,此實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師伐陳,衛人救陳”而被晉所伐之事,在衛穆公時期。

            《詩經》簡介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对娊洝吩趦热萆戏譃椤讹L》《雅》《頌》三個部分。手法上分為《賦》《比》《興》!讹L》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孔子曾說“興于《詩》”“《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蹲髠鳌芬喽嘁姙閾。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為《五經》之一。

          【詩經·擊鼓全文講解】相關文章:

          《詩經》全文講解04-27

          《詩經》全文講解 詩經賞析05-25

          詩經擊鼓全文讀音09-23

          詩經擊鼓全文賞析07-26

          詩經邶風擊鼓全文08-02

          詩經全文04-22

          詩經全文目錄06-04

          詩經泉水全文09-23

          風雨詩經全文04-24

          詩經木瓜全文07-2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婷婷色婷婷开心五月 | 中文字幕九九久久 | 夂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中文字幕第78页一区 | 亚洲人成aⅴ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