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教案

          時間:2024-07-29 13:21:38 水調歌頭 我要投稿

          關于水調歌頭教案三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調歌頭教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于水調歌頭教案三篇

          水調歌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在多次誦讀中,理解詞作者表達的意思;

            2、在品讀重要詞句中,感受詞作的意境;

            3、在想象與拓展中,獲得樂觀、豁達的人生思考。

            教學重點:在多次誦讀中,理解詞作者表達的意思。

            教學難點:在品讀重要詞句中,感受詞作的意境。

            教學板塊設計:

            一、朗讀詞文,整體感知;二、借月抒情,走進詞境;

            三、名句重讀,讀懂詞情;四、拓展體悟,讀透詞心。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師:說起月亮,幾乎沒有人不喜歡。中國古代文人更是喜歡。有人說,中國人隨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詩集,抖一抖,叮叮當當地會掉下好多“月”字來。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真的,中國詩人眼中的月亮一片冰心,于是千里嬋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蘆花深處是月,小樓吹笙是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啊,好詩多在明月中,詩人都拿月亮來抒發自己的情懷。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與月亮有著不解之緣的蘇軾的《水調歌頭》,看看它將圍繞月亮身我們訴說什么。

            二、誦讀品味

            1、字正腔圓地讀。注意“闕”“不勝”“綺”等字音的準確。

            2、有板有眼地讀。體會聲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讀中的停頓與節奏。

            3、有情有味地讀。這一環節中,學生先聽錄音朗讀感受,然后自由讀,要求讀出味道與感覺來。要達到這一要求必須是在理解詞境理解詞意之后。

            教師預設穿插問題:

            ①解讀從小序入手,問詞中借月亮來抒懷作者怎樣的情懷。讀懂懷子由的思念之情,賞析并誦讀上闕中的前幾句。(補充作者與子由兄弟情深的.資料與詞作)

            ②重點理解“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的含義。

            以“不關我月,是君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對應“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句的對話練習,來充分理解懷子由的離愁別緒。

            ③“兼”字告訴我們作者舉杯對月,還另有一番感慨在其中。小序中沒有介紹,下面老師也給大家讀一次《水調歌頭》,你從詞中去發現。(配樂朗誦)

            ④賞析上闕,抓住“不知”“歸去”讀懂詞人借月懷的內心祈愿,從“欲”“恐”的矛盾中,理解作者的抱負及遭遇,從而體會“寒”字背后的愁苦與幽憤。

            ⑤作者是否一直陷入這樣的幽憤與傷感中?從哪些詞句中可讀出來?(古難全;但愿)

            重點讀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深刻意蘊和曠達情懷。

            (理解:人生的聚散離合如明月的陰晴圓缺一樣,并非人力所能左右,這是人生無法擺脫的遺憾,既然如此就不必傷悲,在這里作者用形象化的語言表達出一種普遍而深刻的道理,體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同時表達了作者的曠達胸襟和樂觀精神,以及美好的祝愿——希望人人年年平安,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

            三、體悟拓展

            1、出示李白的《把酒問月》和《月下獨酌》給大家。

            比較詩句:

            1、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2、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3、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問:比較中發現了什么?

            (有相似或相近的地方。原來《水調歌頭》的問月、舞月、愿月是從“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李白詩中繼承而來,借月亮來抒懷的詞作中它確是屬于頂峰之作了。)

            2、同學們,這讓我想起評論家周嘯天的一句話:“向上看一首詩的繼承,可知推陳出新之妙;向下看一首詩的影響,則可見其衣被百代之力。”衣被百代中的被是動詞,該讀披,披及的意思,換一個成語就是——流芳百世的魅力。想過它為什么會有流芳百世的魅力嗎?

            (從苦悶的悲觀中走出來,到了豁達樂觀的人生境界,一位從失意矛盾中走向胸懷坦蕩的達觀的文人留給后人的溫暖與美好,慰藉著千年來普天下不得意與離恨的人,超脫的靈魂裝著美好的東西就會永世活著。)

            3、詞讀到現在,你肯定相信一種評價了——清代詞評家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千古絕唱的中秋月詞作,用你共鳴感悟到的情感有情有味地再來讀讀這首東坡詞——《水調歌頭》,能背誦就更好了。(配樂朗誦)

            四、結束語:

            優秀的作品優秀的人值得我們一生用心去讀。東坡的這首詞,從千年前的宋代向我們飄來,它的芳香,還將向遙遠的未來飄去……以后無論在何時何地,只要能再一次與它相遇,讓我們都能從心底生發出一個真誠的聲音: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下課,同學們再見!

          水調歌頭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倡學生多讀書、少做題。因此,堅持以讀為本,引導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對閱讀材料進行適度的探究、想象、感悟,是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一種好辦法。本課主要寫了北宋大文豪蘇軾創作名詞《水調歌頭》的經過,屬于“文包詩”類文章。課文用詞豐富傳神,意境深遠而富有美感,字里行間流露出蘇軾對弟弟的思念之情,反映了他“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積極人生態度和廣闊胸襟。這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教材。為此,我運用自主探究與朗讀感悟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采用聯系寫作背景理解重點句段,引導學生轉換角色,想蘇軾所想,悟蘇軾之情,并輔之以有感情的朗讀,可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

            二、主要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引入課題:

            1、同學們,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要來到了,中秋節晚上的月亮特別圓。古代文人都喜歡以月亮為題材寫出了許多優秀的詩篇,你能說幾句嗎?

            2、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一篇與月亮有關的文章。

            (板書:但愿人長久)

            (二)聯系課題,鼓勵提問:

            1、看課題,你最想了解什么?

            2、教師歸納:

            (1)蘇軾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寫這首詞的?他的情感發生了什么變化?

            (2)書上寫的那幾句詞該怎樣理解?表達了蘇軾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初讀課文,抓住情感線(著重圍繞第一個思考題):

            1、學生自讀圈畫(讀的形式可多樣化)。

            2、組織交流,教師板書:

            “心緒不寧——埋怨——寬慰”

            3、引導學生看板書再提問,即蘇軾為什么會心緒不寧?埋怨?寬慰?(重點學習目標)

            (四)轉換師生角色,深入探究課文:

            (學生扮演蘇軾,教師充當四年級的小學生)

            1、學習1—3自然段:

            (1)師:蘇先生,中秋之夜,家家戶戶都在品嘗月餅,欣賞明月,您老為什么如此“心緒不寧”呀?

            (2)學生讀書準備。

            (3)指名回答,要求:注意說話者的身份;回答得有說服力,使人信服。

            (其間穿插多形式的朗讀)

            2、學習第四自然段:

            (1)師:蘇老先生,您在遙遠的他鄉思念弟弟,“每逢佳節倍思親”嗎!這我已經理解了,可您又在“埋怨”誰呀?

            (2)學生說(穿插讀)

            (3)看圖想象(利用多媒體):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什么地方?你在干什么?此時此刻,你在想什么?

            (4)重點讀好: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學生練習讀——指名讀(評點讀)——齊讀第四自然段

            3、學習第五、六自然段:

            (1)師:蘇先生,后來你的心情變了,還吟誦了一首千古名詞,最后五行我已讀過,可我還是不明白這幾行詞怎么能表達你的“寬慰”之情呢?請您給我解釋一下,行嗎?

            (2)學生各自朗讀后兩段。

            (3)鼓勵學生小組(也可同桌)交流,圈畫重點句段,準備回答。

            (4)組織班級交流:

            ①指名說;

            ②小組間相互補充;

            ③學生在書上畫出相關詞的意思:

            (重點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④師生分角色讀(分詞和詞的意思);⑤男女學生輪讀。

            (五)朗讀四、五、六自然段,加深體會作者情感。

            (六)課堂小結(結合板書)。

            三、板書:

            但愿人長久

            心緒不寧:思念弟弟

            埋怨:月圓人不圓

            寬慰:真情留人間

          水調歌頭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知識與技能:了解有關詞的文學常識,理解詞句的含義,背誦全文。

            2、過程與方法:讀——悟——賞。

            3、情感與價值觀:理解詞人超然達觀的思想,及對人間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語句,了解詞意,體會思想感情。

            2、品味精妙的詩歌語言。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說話訓練

            2、欣賞音樂《但愿人長久》

            3、介紹有關詞的知識

            4、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二、朗誦全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注意畫出你認為比較重要的詞語,或不太熟悉的.詞語。

            2、指名朗讀,齊讀。

            3、本詞的上片和下片都寫了什么?又有什么不同?

            三、品析詞句,感悟主題

            1、找出你最感興趣的詞句讀一讀,并說一說其中所蘊涵的感情。(你最喜歡文中哪些語句,為什么?你感觸最深的句子是哪一句,為什么?最能激發你聯想的句子是哪一句?)

            2、思考:作者詠誦的僅僅是天上的明月嗎?

            四、表情朗誦

            1、體會語氣、語調,背誦。

            2、分組比賽。

            五、拓展訓練

            積累有關“詠月”的古詩名句。

            六、小結

            由學生小結學到什么,悟到什么,教師補充。

            七、布置作業

            寫一篇詩詞鑒賞。談談自己的理解,能寫多少算多少。

            附:板書設計

            水調歌頭

            蘇軾

            上片

            借明月 自喻清高

            下片 用圓月 襯托離別

          【水調歌頭教案】相關文章:

          水調歌頭教案07-28

          《水調歌頭》教案07-25

          《水調歌頭》教案07-18

          《水調歌頭》教學教案11-02

          水調歌頭課堂教案09-26

          蘇軾水調歌頭教案09-07

          水調歌頭教案15篇09-17

          水調歌頭教案(精選10篇)05-24

          《水調歌頭》教案(15篇)06-27

          精選水調歌頭教案4篇09-2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一级亚洲一级 | 日韩精品亚洲春色欧美激情 | 中一区二区三区性爱视频 |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三区 | 色婷婷色综合缴情网站 |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