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教案

          時間:2024-06-05 21:07:31 水調歌頭 我要投稿

          關于水調歌頭教案集錦7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調歌頭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水調歌頭教案集錦7篇

          水調歌頭教案 篇1

            導入:

            許多古人,每見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臨洞庭憂蒼生,歐陽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們心為山動,情為水發,錦文華章噴薄而出,留下許多千古絕唱。宋代詞人蘇東坡來到歷經滄桑的赤壁古戰場,同樣情難自已,醉書一曲《念奴嬌》,讓世人傳唱。

            有關常識:

            詞,詩歌的一種,起源于南北朝,成于唐,盛于宋。詞有很多別稱,如“長短句”、“詩余”、“曲子詞”、“曲詞”、“樂章”、“歌詞”等。詞按字數的多少可分為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字至90字)和長調(91字以上)三大類。按詞的段落的多少又分成:全詞只有一段的叫“單詞”,二段的叫“雙調”,三段的叫“三疊”,四段的叫“四疊”。詞的段落叫“闋”或“片”,從上片到下片講究銜接貫穿,意思前后相承,叫“過片”。下片的首句句式不同的叫“換頭”或“過變”。依照已有的詞調寫的叫“填詞”或“依聲填詞”,自己譜曲自己寫詞的叫“自度曲”,《揚州慢》屬后一類。詞常見有“令”、“引”、“近”、“慢”的分別,“令”即小令,“引”是正歌之前引歌,“近”又稱“近拍”,相當于“引”,“慢”是慢曲子的省稱,指節拍較慢,聲調延長。慢詞的字數較令、引、近的詞字數要多些。宋代詞風可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婉約派主要詞人有柳永、周邦彥、李清照、姜夔等,他們認為“詞為艷科”、“詩莊而詞媚”,多寫情愁別緒、個人遭遇,特別講究音律格律,風格清麗婉媚。豪放派以蘇、辛為代表,主張“以詩為詞”、“無言不可入,無事不可言”,不肯損害意思以遷就音律,“故為豪放不羈之語”,格調高昂、取材廣泛。

            朗讀全詞,疏通文字。

            1、念奴嬌:詞牌名。后人還以《大江東去》、《大江東》、《酹江月》作為《念奴嬌》的代名。

            2、小喬:吳國喬玄有兩個女兒,都美貌出眾,人稱“二喬”!按髥獭奔藿o孫權的哥哥孫策, “小 喬”嫁給周瑜。唐代詩人杜牧有“銅雀春深鎖二喬”的詩句,指曹操筑銅雀臺,打算滅吳后將“二喬”擄為己有的典故。

            3、檣櫓:檣是船上的桅桿,櫓是搖船的工具。這里是以局部代全體的借代修辭方法,用檣櫓代全部戰船,再引申整個水軍。有的本子作“強虜”,那就直指曹操的軍隊了;灰飛煙滅:被焚燒成灰和煙飛散消逝掉,形容曹操的軍隊遭火攻后的慘敗。

            討論分析課文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曾與父蘇洵、弟蘇轍進京,并與蘇轍同科進士及第,父子三人文名大震,號稱“三蘇”。他的政治思想比較保守,宋神宗時,王安石當政,行新法,他極力反對,出任杭州等處地方官。又因作詩得罪朝廷,被捕入獄,構成文字獄“烏臺詩案”,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時,舊黨當權,召還為翰林學士;新黨再度秉政后,又貶惠州,遠徙瓊州,后死于常州。

            蘇軾的詞意境和風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詞不糾纏于男女之情,也不喜歡寫那些春愁秋恨的濫調,一掃晚唐五代以來文人詞的柔靡纖細的氣息,創造出高遠清新的意境和豪邁奔放的風格。

            蘇軾的詞強烈地反映著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觀的矛盾。他政治上長期失意,一生經歷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樂觀豪邁的精神,不時發出健旺爽朗的笑聲;另一方面作者在達觀瀟灑的風度里潛伏著一種濃厚的,逃避現實追求解脫的老莊思想,用來寄托自己對政治現實不滿的心情。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蘇軾謫居黃州游赤壁時寫的。這時作者47歲,自覺功名事業還沒有成就,就借懷古以抒發自己的懷抱。

            聽讀課文的錄音。

            講讀上片。

            1、正面描寫赤壁景色的有哪些句子?

            六、七、八句。

            2、用了哪些富有表現力的字詞描寫了赤壁怎樣的景色?用了什么修辭?從幾個角度?基調怎樣?

          字詞



          特點



          角度



          修辭



          基調





          險怪





          夸張



          豪邁奔放



          穿



          高峭





          洶涌





          比擬





          水石相擊





          狂瀾奔騰





          比喻





          水色純白





            3、赤壁之景的描寫有什么作用?

            姿態、聲音、色彩,無不逼真,描繪了一幅奇險雄偉的畫面;并暗寫赤壁之戰驚心動魄的場面和英雄豪杰們的雄姿,表現了作者的豪邁奮發。

            4、一、二、三句歷來被人們稱道,有誰說說它的好處在哪里?

            詞一開篇就境界開闊,氣象恢宏,大江東去,淘空一切,“浪”怎能沖洗千古風流人物呢?是作者的感情在起作用,使無數杰出人物在詩人的視野里都如滾滾長江水一去不復返。由江水的流逝想到歲月的'無情,產生對歷史和人生的思索。

            5、四、五句寫赤壁為何要假借他人之口?

            “人道是”三字用得極巧,點明此處赤壁并不一定是赤壁之戰的所在地詩人只是借此抒發感情,并不想做考據家。

            6、上闕末句有何作用?

            承上啟下。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時俊杰之土。三國時期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關云長過五關斬六將,猛張飛一聲斷喝長板陂上,俊呂布方天畫戟無人能敵,諸葛亮運籌帷幄世所難當。在諸多英雄中,作者選擇了誰作為詠誦的對象?

            7、學生齊讀上片,體會景中之情,總結內容。

            描寫赤壁景象,引起對古代英雄的緬懷,充溢著對建功立業的渴望。

            講讀下片。

            1、閱讀下片前六句,討論刻畫了周瑜什么樣的形象?基調怎樣?作者自身的狀況又是怎樣的?基調怎樣?

            描寫了周瑜雄姿英發風流俊雅的英雄形象。“小喬初嫁”美人襯英雄,寫盡俊偉風姿。據史書記載,喬玄把自己美麗的次女嫁給周瑜,不久吳主孫權又拜周瑜為大都督,這時周瑜才二十四歲。突出地表現周瑜少年得志建立功業的形象!坝鹕染]巾”,描寫周瑜手握羽扇,頭戴綸巾,從容閑雅,一派儒將風度。“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以曹操水軍的慘敗襯托周瑜指揮若定蔑視強敵的氣概。

            “故國神游”,道出了對英雄時代、英雄人物的向往。這種向往在兩鬢斑白功業無成的現實面前變得可笑!岸嗲閼ξ摇笔堑寡b句,須解作:應笑我多情。

          項目



          周瑜



          蘇軾



          年齡



          24歲



          47歲



          婚姻



          幸福美滿



          屢遭不幸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華發



          職位



          東吳都督



          團練副使



          際遇



          功成名就



          功業未就



          基調



          感奮



          感傷



            2、怎樣理解這一矛盾(感奮與感傷)?

            詞表現了蘇軾復雜矛盾的思想。蘇軾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響,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諸葛亮等經世濟時的人物,渴望建功立業;一方面又酷愛陶潛,追慕老莊,在險惡的政治逆境中能夠保持超然物外的曠達態度。又跟和尚親密往來,精通禪學。儒、道、佛三家思想,本來是矛盾的,從而構成了蘇軾世界觀中既有積極進取的精神,又交織著對人生的虛無態度。

            本首詞是詞人經歷了烏臺詩案,幾乎被殺,幾經周折被貶黃州,“魂飛湯火命如雞”,經過這樣的憂患被貶到黃州來,他內心有他的憂患和悲慨,蘇軾的感傷是由于建功立業的激切熱望不能實現而萌發的,但是詞中壯麗江山、英雄業績,既激起了他豪邁奮發之情,他把這種悲慨融合在開闊博大的景色之中,而且融合在古往今來的歷史之中,“奮”壓倒了“傷”。本首詞主要表達了詞人悲慨之中的曠達和豪放。對周瑜的追述表現的是一種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種現實,感情基調的矛盾實際反映的是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3、作者又是如何解決這種矛盾的?

           。ā笆耪呷缢狗颉,人生美好卻短暫,于是有人嘆息不已,“人生苦短”;有人及時行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有人借酒消愁,“與爾同消萬古愁”;也有人玩世不恭,“一場游戲一場夢”。那么,蘇軾又是如何對待的呢?)

            “人生如夢”,英雄人物,豐功偉績,全都是過眼煙云,稍縱即逝,人生是短暫的虛幻的,又何必執著?灑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萬古愁懷隨江而去。感慨和動作中現出一種超脫與曠達。

            4、朗讀下片,總結。

            下片第一層寫周瑜形象,第二層抒發對身世的感嘆,詠史、抒情自然結合。

            比較閱讀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歸結這兩首詞的共同特征,即豪放詞的特征。

          角度



          特點



          思想



          積極、樂觀



          意境



          高遠、壯闊



          風格



          奔放、灑脫



            附錄:歷代評論家對本首詞的評價和相關資料:

            大藝術家即便錯,也會錯出些魅力來。

            蘇東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給黃州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這種意味,使無生命的自然形式變成美。因此不妨說蘇東坡不僅是黃州自然美的發現者,而且也是黃州自然美的確定者構建者。 《蘇東坡突圍》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引導千古杰作前奏已經奏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馬上就要誕生。 《蘇東坡突圍》

            一個人是要在憂患艱危之中,才能看到他的感情品格操守的。 【加拿大】葉嘉瑩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李煜《烏夜啼》(只有悲哀沒有反省和超脫)

            舉杯邀明月,對影三人。 李白(是寂寞悲哀之中的飛揚)

            水調歌頭蘇軾

            導入新課

            古往今來,不少文人騷客以中秋月亮為題材來吟詩賦詞,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等。同樣的,蘇東坡也以中秋月亮為題材,寫下了這首千古絕調。我們來看看后人對這首詞的評價:清朝詞評家胡仔在《菬溪漁隱業話集》里曾道: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

            水調歌頭是詞牌名。此詞是蘇軾41歲時所作,當時蘇軾與其弟蘇轍已經六七年不見了,他們之間一直是手足情深。

            1、 小序,有何作用?

            詞前小序,述作詞緣由(懷念子由)。

            2、 上下兩闋主要寫什么?

            (提示:中國古代的詩詞,大都先寫景,后抒情,我們來看看這首詞是否也具有此特點。)

            上闋----望月(寫景)

            下闋----懷人(抒情)

            3、 上闋哪些是實景,哪些是虛景?

            實景:明月、酒、青天、風、清影

            虛景:宮闕(瓊樓玉宇)

            4、描寫虛景運用了什么方法?想象中的月宮生活是怎樣的?

            想象。月宮生活幸福美滿,不知“今夕是何年”,沒有煩惱,想要“乘風歸去”,美妙圣潔,“瓊樓玉宇”,然而高而寒冷。

            5、上闋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

            上天,是作者對理想的追求、失意的苦悶,是超塵出世的消極思想的反映;下地,是作者對人間生活的留戀和熱愛,是超然達觀思想的反映。所以,上闋是作者“遁世”與“入世”思想的矛盾,但入世思想戰勝了遁世思想。

           。1)、 對人生的感悟體現在哪些詞句上?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2)、“懷子由” 體現在詞中哪句?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3)、“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寫出了什么?

            月“轉”“低”表示夜深,“無眠”表示離情正濃。

            主題:

            這首詞表達了詩人的曠達胸襟和對親人的懷念。

          水調歌頭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倡學生多讀書、少做題。因此,堅持以讀為本,引導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對閱讀材料進行適度的探究、想象、感悟,是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一種好辦法。本課主要寫了北宋大文豪蘇軾創作名詞《水調歌頭》的經過,屬于“文包詩”類文章。課文用詞豐富傳神,意境深遠而富有美感,字里行間流露出蘇軾對弟弟的思念之情,反映了他“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積極人生態度和廣闊胸襟。這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教材。為此,我運用自主探究與朗讀感悟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采用聯系寫作背景理解重點句段,引導學生轉換角色,想蘇軾所想,悟蘇軾之情,并輔之以有感情的朗讀,可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

            二、主要教學過程:

           。ㄒ唬⿴熒勗挘胝n題:

            1、同學們,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要來到了,中秋節晚上的月亮特別圓。古代文人都喜歡以月亮為題材寫出了許多優秀的詩篇,你能說幾句嗎?

            2、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一篇與月亮有關的文章。

           。ò鍟旱溉碎L久)

           。ǘ┞撓嫡n題,鼓勵提問:

            1、看課題,你最想了解什么?

            2、教師歸納:

           。1)蘇軾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寫這首詞的?他的情感發生了什么變化?

           。2)書上寫的那幾句詞該怎樣理解?表達了蘇軾怎樣的思想感情?

           。ㄈ┏踝x課文,抓住情感線(著重圍繞第一個思考題):

            1、學生自讀圈畫(讀的形式可多樣化)。

            2、組織交流,教師板書:

            “心緒不寧——埋怨——寬慰”

            3、引導學生看板書再提問,即蘇軾為什么會心緒不寧?埋怨?寬慰?(重點學習目標)

           。ㄋ模┺D換師生角色,深入探究課文:

           。▽W生扮演蘇軾,教師充當四年級的小學生)

            1、學習1—3自然段:

           。1)師:蘇先生,中秋之夜,家家戶戶都在品嘗月餅,欣賞明月,您老為什么如此“心緒不寧”呀?

           。2)學生讀書準備。

            (3)指名回答,要求:注意說話者的身份;回答得有說服力,使人信服。

           。ㄆ溟g穿插多形式的朗讀)

            2、學習第四自然段:

            (1)師:蘇老先生,您在遙遠的他鄉思念弟弟,“每逢佳節倍思親”嗎!這我已經理解了,可您又在“埋怨”誰呀?

            (2)學生說(穿插讀)

            (3)看圖想象(利用多媒體):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什么地方?你在干什么?此時此刻,你在想什么?

           。4)重點讀好: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學生練習讀——指名讀(評點讀)——齊讀第四自然段

            3、學習第五、六自然段:

            (1)師:蘇先生,后來你的心情變了,還吟誦了一首千古名詞,最后五行我已讀過,可我還是不明白這幾行詞怎么能表達你的“寬慰”之情呢?請您給我解釋一下,行嗎?

           。2)學生各自朗讀后兩段。

            (3)鼓勵學生小組(也可同桌)交流,圈畫重點句段,準備回答。

            (4)組織班級交流:

            ①指名說;

            ②小組間相互補充;

            ③學生在書上畫出相關詞的意思:

            (重點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④師生分角色讀(分詞和詞的意思);⑤男女學生輪讀。

           。ㄎ澹├首x四、五、六自然段,加深體會作者情感。

           。┱n堂小結(結合板書)。

            三、板書:

            但愿人長久

            心緒不寧:思念弟弟

            埋怨:月圓人不圓

            寬慰:真情留人間

          水調歌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借詠月表達的人生感觸,學習詞人樂觀曠達的生活態度。

            2、背誦全詞;積累詠月名句。

            3、了解閱讀對話的三條基本途徑。

            教學重點:

            詞人借詠月表達的人生感觸。

            教學難點:

            閱讀對話的基本途徑及方法。

            教學方法:

            組織閱讀對話,引導誦讀感悟、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ㄕn前欣賞鄧麗君歌曲《但愿人長久》)

            一、導入;示標。 師:大家覺得剛才欣賞的歌曲優美嗎?

            生:優美。

            師:就讓我們在這首歌曲的引領下解讀宋詞《水調歌頭》,走近文學大師蘇東坡。 (板書課題、作者)

            師:同學們在初一時學過蘇東坡的《浣溪沙》,還能記得詞中的一些句子嗎?

            生: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師:蘇東坡的詞,境界開闊,想像奇特,在宋詞中有著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學習的這首《水調歌頭》,更是不同尋常。請看清代評論家胡仔對它的評價:“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

            二、配樂朗讀全詞。 (音樂聲中,師范讀全詞一遍,然后生自由朗讀全詞一遍。)

            三、開展閱讀對話。

            師:有一句話說得好: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就是在和文學大師進行意味深長的對話。閱讀的過程,應該成為對話的過程。如何開展閱讀對話呢?我們可以嘗試從這三條途徑入手: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與環境對話。

            1、與文本對話 師:初讀課文后,我們了解了詞的大致內容。現在開展小組討論,請大家將自己覺得難以理解的詞句提出來,看看同學能不能幫你解決疑難。小組討論仍不能解決的,交由全班討論。

            生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應該怎樣理解?

            生2:在清冷的月宮中起舞,賞玩自己孤單的影子,哪里比得上在人間啊!

            生3:我是這樣理解的:我在清澈的月光下起舞,賞玩著自己的影子,清冷的月宮哪里比得上人間呢!

            師:兩位的理解都有道理。

            生4:“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币膊惶美斫狻

            師:這句話是在責問月亮:你對人不應該有怨恨呀,但你為什么偏偏在人們離別的時候又亮又圓呢?詞人借此來表達對弟弟子由的深切思念。

            ……

            師:解決了文句的疑難,讓我們整體把握一下詞的上下兩闋的主要內容――上闋:望月-思歸;下闋:責月-懷人。

            師:詩詞總是以最精煉的語言表達最豐富的內容,因此對其中精美的詞句要會賞析品味。你最欣賞詞中的哪一句,請說說你的理由。

            生1:我喜歡“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边@三個短句很有節奏地描繪了月亮的行蹤,表達了作者思念弟弟難以入眠。

            生2:我欣賞“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币驗樗稍铝恋膱A和缺推想到了人的悲歡離合,而且悟出了人生難以十全十美的道理。

            師:對。由“月”到“人”,是由自然到人事;而由今至“古”,則使得這人生感觸更為深刻。

            生3:我欣賞“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弊髡哂伤寄钭约旱牡艿芡葡氲教煜滤械碾x別之人,并祝愿他們幸福美滿。

            師:是啊!“長久”是時間,“千里”是空間,這兩句的境界是多么的開闊!

            師:讓我們再來朗讀這首詞,整體感知詞的內容,仔細品味精美的語言。

            2、與作者對話 師:語言,是情感的外殼。欣賞古代詩詞,應該經過語言這條通道,走進作者的內心,領會詞人的情感,這就是與作者對話。這里,老師提供兩個參考話題,同學們可以據此展開想像:假如你通過時間旅行站在東坡大師面前,和他談起這首詞,你將對他說些什么?

           。ǔ鍪驹掝}:讀你的詞,其實是在讀你。對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對你的人格,我最欣賞的是……)

            生1:我能理解“我欲乘風歸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獨郁悶,酒醉后幻想超脫人世間,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

            生2:我最欣賞你“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句中表現出來的人格。你和弟弟多年不見,飽受離別之苦,但你還能想到天下更多的離別之人,并祝愿他們,你有一種曠達的胸懷。

            生3:我會這樣問東坡大師:既然政治生活讓你感到愁苦郁悶,你為什么不像陶淵明那樣辭去官職,回歸田園,過著快樂的隱居生活呢?

            師:你的提問很

            有深度。實際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進”與“退”的問題。從詞中來看,東坡對此是很矛盾的。但從他為官的事實看,他沒有學淵明的“退”,他選擇了“進”!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雖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愛民,多為百姓辦實事,做好事,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百姓們尊稱他為“蘇公”。所以,東坡的可貴就在于,他孤寂過,愁苦過,矛盾過,但他最終選擇的是奮發!我們都應該學習他樂觀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師:讓我們第三次來朗讀這首詞,注意領會詞人情感的變化過程。 (生齊讀全詞。)

            3、與環境對話 師:這首詞的想象與抒情都是圍繞著什么來進行的? 生:明月。

            師:“月下”這一特定的自然環境,不知觸發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懷!你能聯想一下,課文以外,還有哪些詠月抒懷的古詩文名句,你能對它們進行簡要的評析嗎?

            生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庇珊I仙鸬拿髟孪氲搅诉h在天涯的親人,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

            師:這句和課文中哪兩句異曲同工? 生:“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生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遙望一輪明月,想起了自己的.家鄉。寫得很平實。

            師:真實的情感往往不需要任何的粉飾。 生3:“星漢燦爛,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庇每鋸埖氖址鑼憸婧5膲衙,表現了曹操收復中原的雄心壯志。寫得氣勢宏大,氣魄雄偉。

            生4:“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以月下登樓所見表達了詞人亡國的憂愁和對故國的思念。 生5:……

            師:讓我們從古人筆下的優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現實環境中來。當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與苦悶時,你是怎樣面對的,或你將怎樣面對?

            生1:我失敗時,大多是靠老師和父母幫我從苦悶中解脫出來,我自己一般做不到。

            師:相信今天的學習以后,你自己拯救自己的成份會逐漸多起來的。

            生2:我以后遇到挫折,我會有苦悶,但不會消沉。因為人生很難一帆風順,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我會認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訓,從頭再來,努力去爭取成功。 生3:……

            師:同學們的發言讓老師深受啟發。讀東坡的詞,我總想到李白。李白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東坡則說“明有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酒醉以后,東坡“欲乘風歸去”,李白則“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兩位大詩人的浪漫何其相似!李白還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里,老師斗膽將這兩句竄改為:“人生失意仍須歡,莫使年華付水流!”大家同意老師的觀點嗎? 生:同意!

            師:讓我們集體將這首詞朗誦一遍。 (生齊背全詞。)

            四、閱讀方法小結與作業。 師:現在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開展閱讀對話的途徑和方式:

            1、與文本對話:感知內容,品味語言。 2、與作者對話:展開想象,領會情感。

            3、與環境對話:拓寬視野,加深體驗。 大家對此有沒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生:有。

            師:好。這節課的作業是:嘗試通過閱讀對話的三條途徑解讀蘇轍詞《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師:最后,讓我們再來思考一個問題:十年以后,你還會再讀這首詞嗎?二十年以后,若干年以后呢?

            生:會的。 師:是啊!優秀的作品值得我們用一生去解讀。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如同暢飲陳年美酒,總讓人口齒留香,久而彌篤。東坡的這首詞,從千年以前的宋代向我們飄來,它的芳香,還將向遙遠的未來飄蕩,飄蕩……以后,無論在何時何地,只要能再一次與它相逢,我們都會從心底迸發出一個聲音:我愛東坡!

          水調歌頭教案 篇4

            第一課時時間:

            一、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識記詞中的字詞。

            能力目標:1、能當堂背誦全詞;積累詠月名句。。

            2、了解閱讀對話的三條基本途徑。

            德育目標:理解作者借詠月表達的人生感觸,學習詞人樂觀曠達的生活態度。

            2、教學重點、難點:

           。1)詞人借詠月表達的人生感觸。。

           。2)閱讀對話的基本途徑及方法。

            3、課型:新授

            4、教法:組織閱讀對話,引導誦讀感悟、合作探究。

            5、教具:多媒體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古往今來,不少文人騷客以中秋月亮為題材來吟詩賦詞,蘇東坡也以中秋月亮為題材,寫下了這首千古絕調。蘇東坡的詞,境界開闊,想像奇特,在宋詞中有著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學習的這首《水調歌頭》,更是不同尋常。請看清代評論家胡仔對它的評價:“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

            (二)誦讀欣賞

            1、放錄音泛讀,學生在聽的同時畫出停頓,揣摩語氣、語調。

            2、學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讀全詞,進一步了解全詞的內容。

            3、找同學泛讀,其他同學認真聽,并畫出詞中的生字詞。

            4、全班齊讀,記憶好的同學可以背誦。

            (三)文章分析、理解

            今天我們的學習采取一種新的方式,希望同學們積極參與。

            開展閱讀對話。有一句話說得好: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就是在和文學大師進行意味深長的對話。閱讀的過程,應該成為對話的過程。如何開展閱讀對話呢?我們可以嘗試從這三條途徑入手: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與環境對話。

            1、與文本對話

            (1)學生對照課下注釋解釋全詞,理解全詞大意(小組討論)。

            重點幾句話的理解: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其他同學還有疑難句子請提出來,大家討論。

            (2)解決了文句的疑難,讓我們整體把握一下詞的上下兩闋的主要內容

            上闋:望月-思歸(寫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下闋:責月-懷人。(抒情)

           。3)詩詞總是以最精煉的語言表達最豐富的內容,因此對其中精美的詞句要會賞析品味。你最欣賞詞中的哪一句,請說說你的理由。

            讓我們再來朗讀這首詞,整體感知詞的內容,仔細品味精美的語言。

            2、與作者對話

            語言,是情感的外殼。欣賞古代詩詞,應該經過語言這條通道,走進作者的內心,領會詞人的情感,這就是與作者對話。這里,老師提供兩個參考話題,同學們可以據此展開想像:假如你通過時間旅行站在東坡大師面前,和他談起這首詞,你將對他說些什么?

           。ǔ鍪驹掝}:讀你的詞,其實是在讀你。對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對你的人格,我最欣賞的是……)

          水調歌頭教案 篇5

            教學設想:

            1、在多次誦讀中,理解詞作者表達的意思;

            2、 在品讀重要詞句中,感受詞作的意境;

            3、 在想象與拓展中,獲得樂觀、豁達的人生思考。

            教學層次:

            一、朗讀詞文,整體感知;

            二、 借月抒情,走進詞境;

            三、名句重讀,讀懂詞情;

            四、拓展體悟,讀透詞心。

            一、教學導入

            師:說起月亮,幾乎沒有人不喜歡。中國古代文人更是喜歡。有人說,中國人隨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詩集,抖一抖,叮叮當當地會掉下好多“月”字來。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真的,中國詩人眼中的月亮一片冰心,于是千里嬋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蘆花深處是月,小樓吹笙是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啊,好詩多在明月中,詩人都拿月亮來抒發自己的情懷。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與月亮有著不解之緣的蘇軾的《水調歌頭》,看看它將圍繞月亮身我們訴說什么。

            二、誦讀品味

            1、字正腔圓地讀。注意“闕”“不勝”“綺”等字音的準確。

            2、有板有眼地讀。體會聲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讀中的停頓與節奏。

            3、有情有味地讀。這一環節中,學生先聽錄音朗讀感受,然后自由讀,要求讀出味道與感覺來。要達到這一要求必須是在理解詞境理解詞意之后。

            教師預設穿插問題:

            ①解讀從小序入手,問詞中借月亮來抒懷作者怎樣的情懷。讀懂懷子由的思念之情,賞析并誦讀上闕中的前幾句。(補充作者與子由兄弟情深的資料與詞作)

           、谥攸c理解“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的含義。

            以“不關我月,是君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對應“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句的對話練習,來充分理解懷子由的離愁別緒。

            ③“兼”字告訴我們作者舉杯對月,還另有一番感慨在其中。小序中沒有介紹,下面老師也給大家讀一次《水調歌頭》,你從詞中去發現。(配樂朗誦)

           、苜p析上闕,抓住“不知” “歸去”讀懂詞人借月懷的內心祈愿,從 “欲”“恐”的矛盾中,理解作者的抱負及遭遇,從而體會“寒”字背后的愁苦與幽憤。

           、葑髡呤欠褚恢毕萑脒@樣的幽憤與傷感中?從哪些詞句中可讀出來?(古難全;但愿)

            重點讀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深刻意蘊和曠達情懷。

            (理解:人生的聚散離合如明月的陰晴圓缺一樣,并非人力所能左右,這是人生無法擺脫的遺憾,既然如此就不必傷悲,在這里作者用形象化的語言表達出一種普遍而深刻的道理,體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同時表達了作者的曠達胸襟和樂觀精神,以及美好的祝愿———希望人人年年平安,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

            三、體悟拓展

            1、出示李白的《把酒問月》和《月下獨酌》給大家。

            比較詩句:

            青天有月來幾時?

            我今停杯一問之。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亂。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唯愿當歌對酒時,

            月光長照金樽里。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問:比較中發現了什么?

            (有相似或相近的地方。原來《水調歌頭》的問月、舞月、愿月是從“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李白詩中繼承而來,借月亮來抒懷的詞作中它確是屬于頂峰之作了。)

            2、同學們,這讓我想起評論家周嘯天的一句話:“向上看一首詩的繼承,可知推陳出新之妙;向下看一首詩的影響,則可見其衣被百代之力。”詞中的更妙處且不論說,就來看看它衣被百代之力。”衣被百代中的.被是動詞,該讀披,披及的意思,換一個成語就是——流芳百世的魅力。想過它為什么會有流芳百世的魅力嗎?

            (從苦悶的悲觀中走出來,到了豁達樂觀的人生境界,一位從失意矛盾中走向胸懷坦蕩的達觀的文人留給后人的溫暖與美好,慰藉著千年來普天下不得意與離恨的人,超脫的靈魂裝著美好的東西就會永世活著。)

            3、評述中接著還有一句“好的作品,往往在一個或幾個方面給后世之人以啟發!

            這就是說好的作品能讓我們更好更多地讀出自己所思所悟的東西。

            (借余光中的詩句脫化一下,來對名句說出你的味道與理解……)

            師:點撥長久與嬋娟

            千年后你的一句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輕叩我額頭

            “當”地一彈

            挑起回音裊裊…… 我明白

            ————————————

            ————————————

            4、詞讀到現在,你肯定相信一種評價了——清代詞評家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千古絕唱的中秋月詞作,用你共鳴感悟到的情感有情有味地再來讀讀這首東坡詞——《水調歌頭》,能背誦就更好了。(配樂朗誦)

            五、結束語:

            優秀的作品優秀的人值得我們一生用心去讀。東坡的這首詞,從千年前的宋代向我們飄來,它的芳香,還將向遙遠的未來飄去……以后無論在何時何地,只要能再一次與它相遇,讓我們都能從心底生發出一個真誠的聲音: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下課,同學們再見!

            板書:

            水調歌頭

            蘇軾

            月

            懷子由 離愁別恨

            嘆人生 失意矛盾

            悟真諦 超然高格

          水調歌頭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蘇軾的《水調歌頭》,是中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向來膾炙人口。這首詞有著極其豐富深廣的意蘊,它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孤高曠達的境界氛圍,在月的陰明圓缺當中闡明人生哲理,貫穿著對于自然、宇宙、人生的深刻而獨到的思索,具有令人回味無窮的永恒魅力。

            教學目的:

            1,了解蘇軾的生平和文學成就;

            2,指導學生了解本詞的創作背景和主旨,掌握本詞的名句和哲理句;

            3,背誦本詞,嘗試默寫有關月光與友情的古詩。

            教學課型:

            新授課。教學形式:講授、提問、練習、誦讀等

            教學重點:

            把握理解本詞所表達的哲理和美好感情。

            教學難點:

            作者現實人生態度的矛盾與所展示的曠達情懷之間的關系。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安排:

            第一課時

            一、 新課導入:

            各位同學,我們大家有誰聽說過享譽文壇有名的“三蘇”名?----對,他們就是北宋的著名文學家蘇洵和他的兩個兒子蘇軾和蘇轍,他們并成為我國散文“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中成就最大的是蘇軾,今天我們學的《水調歌頭》就是蘇軾的一首著名的寫中秋的詞。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所以他的作品集叫什么?---《東坡樂府》,他的詩詞文、書法繪畫樣樣精通,才比天高卻命運坎坷,常被貶謫異鄉。這首詞寫的是他41歲被貶謫到任山東諸城知州時在中秋之夜懷念弟弟蘇轍(字子由),詞中表達的美好情感的詞句既表現了他的曠達情懷也表達了人類共同的祝愿,因此流傳千古。

            二、 新課簡析講評:

            1學生試讀,老師示讀,學生再朗讀,注意重點字的讀音及詞義。

            宮闕que:宮殿不勝shēng禁受不住綺qǐ戶:雕花的門窗嬋chán娟:指月亮

            2邊講邊評新課

            A,先看《水調歌頭》四字,它是?---詞牌名,它的作用是規定了一首詞的每句字數平仄等。接著讀序言,問:它有哪句話告訴了我們這首詩的題旨和信息?-----對,“中秋”“兼懷子由”告訴了做詞的時間和目的。那么農歷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團圓。提示:當時子由被貶謫到離蘇軾約數百公里的山東濟南,兄弟七年沒有見面了。

            B,閱讀講析詞上片,詞以拿酒問月開端:明月什么時候就有了?天上的'宮殿今晚是何年何月?——體現蘇軾屢受打擊后在“出世”與“入世”之間抉擇上的徘徊困惑心態;于是想到乘風飛往月宮去,可是又擔心在高寒的月宮自己難以承受,——借神話傳說中的仙女相比,表達作者出世入世的雙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宮回不去,還不如在人間——說明蘇軾愿意在人間為國家出力,這顯現蘇軾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分析提問詞上片大意-----敘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C,閱讀講析詞下片,先是講自己徹夜難眠:月影移動,轉過紅色的樓閣穿過雕花的門窗。這樣寫的目的是?——承上啟下,自然轉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個主題上了。接著問月:為什么偏偏在人們分離時團圓呢?——1,什么語氣----反詰埋怨;2,懷念誰?---弟弟子由。接著有己推人,人間有悲歡離合如同月亮有陰晴圓缺,自古以來沒有不可能完美無缺的。——什么語氣、態度?------對離人的同情撫慰,更是賦予哲理,表現詩人曠達的心胸和情懷。最后用月光的普照表達對天下所有離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歲歲平安,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樣的名句體現作者怎樣的思想?----深摯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祝福。最后兩句是名句

            下片大意:抒發對弟弟的懷念之情。

            D,本詞的特點:以月為中心貫穿,色彩絢麗,想象奔放,闡發哲理含蓄自然。

            三,朗讀背誦課文,思考提問:

            1,本詞哪一句最能體現對弟弟的思念?

            2,哪一句最富有哲理?

            3,哪一句是名句?

            4,你還知道哪一些描寫月亮或者友情的古代詩句?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詩》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倫送我情—《贈汪倫》李白;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四,作業

            1,基礎題;

            2,寫出描寫月亮或友情的三句詩,默寫本詞;

            本文板書設計

            水調歌頭詞牌名

            蘇軾北宋文學家

            上片:敘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下片:抒發對弟弟的懷念之情。

          水調歌頭教案 篇7

            1教學目標

            1、 通過“品讀、研讀、賞讀等一系類的活動,把握詩歌意象,進而了解詞中的意境。

            2、聯系作者身世處境,結合詞中的描寫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理解并學習蘇軾對天下人的美好祝愿,對人間生活的熱愛。

            2學情分析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蘇軾的一首望月懷人之詞,詞人形象的描繪出一幅皓月當空,孤高曠遠的藝術境界。詞人深掩內心的`郁憤,仕途上的失意悵惘,大醉之后的曠達,對胞弟的無限思念。或隱或現,借助明月這一意象,表現出來,形成一種豪放灑脫的風格。

            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全體學生對本課的閱讀興趣,,然后指出大的探討方向,鼓勵學生相互討論并主動質疑,教師在其中擔導讀、歸納、點評的任務。在關鍵處,進行恰到好處的啟發引導,讓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把問題引向深入,開啟學生智慧,點燃思維火花,提高教學效率。

            3重點難點

            1、通過“品讀、研讀、賞讀等一系類的活動把握詩歌意象,進而了解詞中的意境。

            2、聯系作者身世處境,結合詞中的描寫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一,導入

            1,放音樂,王菲翻唱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渲染氣氛,使學生沉浸在詞所創造優美意境中。

            2, 學生齊誦《《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感受內容。并請學生描繪詞中畫面。整體把握

            活動2【講授】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二、研讀詞前小序, 思考以下問題。{小組合作交流}

            1,小序中交代了什么信息?

            小序中哪個字最意蘊豐富?讓我們窺見到詞的基本內容。

            學生展示,教師指導

            三。品讀上闋 ,小組交流以下問題。

            1、“我欲乘風歸去”中的“歸”字應該怎么理解。

            2、“寒”字怎樣理解?是指我們通常意義上的冷嗎?

            從“我欲 ” 到“又恐 ” 至“何似 ”顯示了此人怎樣的心理變化?

            以上過程中學生展示,教師點撥、指導。

            四、品讀下闋,小組交流以下問題。

            1、對“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這句話用藝術化的語言進行擴展再創作,

            2、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富有哲理,請你聯系現實,結合事例。寫一段話進行解讀闡釋。

            解讀“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古今中外還有哪些人在他們的作品中流露出和蘇軾一樣的心境呢。

            以上過程中學生展示,教師點撥、指導。

            五、賞讀全詞、把握全作者感情脈絡,小結全詞

            詞中作者的感情有哪些變化?請用四個詞語依次描述。

            苦悶——矛盾——豁達——祝愿

            這首望月懷人之詞。形象的描繪出一幅皓月當空、孤高曠遠的藝術境界。蘇軾官場的失意悵惘,深藏內心的郁憤,大醉之后的曠達、對胞弟的無限思念,或隱或現。既有理趣,又有情趣,讀來耐人尋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闊大,情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向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瀟灑的風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語言,至今還能給我們以健康的美學享受。所謂“余詞盡廢”這是一點也不過分的。

            活動3【作業】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六,布置作業

            把《水調歌頭》改成一篇文章。

            要求:結合詞的意境和作者情感,恰當的敘述,生動的描繪,很好的融入作者或顯或隱的情感。

          【水調歌頭教案】相關文章:

          水調歌頭教案07-28

          《水調歌頭》教案07-18

          《水調歌頭》教案07-25

          蘇軾水調歌頭教案09-07

          《水調歌頭》教學教案11-02

          水調歌頭課堂教案09-26

          水調歌頭教案(精選12篇)04-23

          水調歌頭導學教案10-17

          水調歌頭教案(精選10篇)05-24

          水調歌頭教案(精選11篇)08-0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曰韩国产欧美另类视频 | 亚洲香蕉线观看视频 | 中字幕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观看 | 日本精品在线不卡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