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蘇軾詩詞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4-08-13 00:36:57 蘇軾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江神子》蘇軾詩詞原文及賞析

            原文:

          《江神子》蘇軾詩詞原文及賞析

            江神子·初至休寧冬夜作

            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摧手佳人,和淚折殘紅。為問東風余幾許,春縱在,與誰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歸鴻。去吳中。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寄我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江神子·初至休寧冬夜作字詞解釋:

            ⑴江神子:詞牌名,即“江城子”。

            ⑵東風:代指春天。

            ⑶隋堤:指汴河的河堤,因建于隋朝而得名。

            ⑷背歸鴻:詞人南下湖州(今屬浙江)而大雁北飛,所以說是“背歸鴻”。

            ⑸彭城:即徐州,漢高祖劉邦的家鄉。

            ⑹楚江:即泗水。

            江神子·初至休寧冬夜作翻譯:

            流離天涯,思緒無窮無已。相逢不久,便又匆匆別離。拉著佳人,只能采一枝暮春的杏花,含淚贈別。你問春天還剩多少,即便春意尚在,又能和誰一同欣賞?

            三月的隋堤,春水緩緩。此時鴻雁北歸,我卻要到飛鴻過冬的湖州。回望舊地,清清淺淺的泗水在城下與淮河交匯。想要讓泗水寄去相思的千點淚,怎奈它流不到湖州地。

            江神子·初至休寧冬夜作創作背景:

            此詞作于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三月。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因不滿王安石的新法,請求出京任職。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豐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隨后調往湖州任知州。此詞即作于蘇軾由徐州調至湖州途中。

            江神子·初至休寧冬夜作賞析:

            此詞化用李商隱《無題》詩中“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句意,將積郁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抒發了作者對徐州風物人情無限留戀之情,并在離愁別緒中融入了深沉的身世之感。

            詞的上片以感慨起調,言天涯流落,愁思茫茫,無窮無盡。“天涯流落”,深寓詞人的身世之感。蘇軾外任多年,類同飄萍,自視亦天涯流落之人。他在徐州僅兩年,又調往湖州,南北輾轉,這就更增加了他的天涯流落之感。這一句同時也飽含著詞人對猝然調離徐州的感慨。“既相逢,卻匆匆”兩句,轉寫自己與徐州人士的交往,對邂逅相逢的喜悅,對驟然分別的痛惜,得而復失的哀怨,溢于言表。“攜手”兩句,寫他永遠不能忘記自己最后離開此地時依依惜別的動人一幕。“攜手佳人”,借與佳人乍逢又別的感觸言離愁。“和淚折殘紅”,寫作者面對落花,睹物傷懷,情思綿綿,輾轉不忍離去,同時也是寫離徐的時間,啟過拍“為問”三句。末三句由殘紅而想到殘春,因問東風尚余幾許,感嘆縱使春光仍在,而身離徐州,與誰同春。此三句通過寫離徐后的孤單,寫對徐州的依戀,且筆觸一波三折,婉轉抑郁。

            詞的下片即景抒情,繼續抒發上片未了之情。過片“隋堤三月水溶溶”,是寫詞人離徐途中的真景,將浩蕩的悲思注入東去的三月隋堤那溶溶春水中。“背歸鴻,去吳中”,亦寫途中之景,而意極沉痛。春光明媚,鴻雁北歸故居,而詞人自己卻與雁行相反,離開徐州熱土,南去吳中湖州。蘇軾是把徐州當成了他的故鄉,而自嘆不如歸鴻。“清泗與淮通”暗寓作者不忍離徐,而現實偏偏無情,不得不背鴻而去,故于途中頻頻回顧,直至去程已遠,回顧之中,唯見清澈的泗水由西北而東南,向著淮水脈脈流去。看到泗水,觸景生情,自然會想到徐州(泗水流經徐州)。歇拍三句,即景抒情,于沉痛之中交織著悵惘的情緒。徐州既相逢難再,因而詞人欲托清泗流水把千滴相思之淚寄往徐州,無奈楚江(指泗水)東流,相思難寄,令詞人不禁悵然若失。托淮泗以寄淚,情真意厚,且想象豐富,造語精警;而楚江東流,又大有“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感情沉痛、悵惘。

            此詞寫別恨,采用了化虛為實的藝術手法。作者由分別之地彭城,想到去湖州途中沿泗入淮,向吳中新任所的曲折水路;又由別時之“和淚”,想到別后的“寄淚”。這樣,離愁別緒更顯深沉、哀婉。結句“流不到,楚江東”,別淚千點因春水溶溶而愈見浩蕩,猶如一聲綿長的浩嘆,余韻悠長。

            個人資料: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自號道人,世稱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間進士。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江神子》蘇軾詩詞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江神子·博山道中詩詞賞析07-15

          《江神子·黃昏猶是雨纖纖》蘇軾翻譯賞析10-27

          《江神子·杏花村館酒旗風》原文及賞析10-08

          謝逸江神子詩詞鑒賞11-27

          蘇軾方山子傳原文及賞析09-20

          蘇軾的方山子傳原文翻譯及賞析10-16

          蘇軾《行香子》古詩原文及賞析07-16

          蘇軾《定風波》詩詞原文及翻譯賞析05-22

          蘇軾行香子·丹陽寄述古原文及賞析11-05

          行香子·寓意_蘇軾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07-2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日本在线在线看片4k超清 | 中文字幕永久免费视频最新 | 亚洲欧美人另类成在线观看 | 欧美亚洲国产aⅴ人妖 | 日本精品你懂的在线观看 | 日韩2021亚洲天堂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