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頎的唐詩琴歌

          時間:2025-04-10 17:05:14 詩琳 唐詩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李頎的唐詩琴歌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古詩才經(jīng)典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李頎的唐詩琴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李頎的唐詩琴歌

            《琴歌》

            作者:李頎

            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

            月照城頭烏半飛,霜凄萬樹風入衣。

            銅爐華燭燭增輝,初彈淥水后楚妃。

            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從此始。

            【注解】:

            1、廣陵客:廣陵客泛指彈奏古琴的人。因為在古琴的流派一面有一個廣陵派(揚州的),后來多用廣陵指彈奏古琴的人了。 古有《廣陵散》琴曲,晉名士嵇康擅此調(diào),后來以“廣陵客”稱謂技藝高超的琴師。

            2、《淥水》:琴曲名。

            3、清淮:地近淮水。

            【韻譯】:

            今夜主人有酒,我們暫且歡樂;

            敬請彈琴高手,把廣陵曲輕彈。

            城頭月明星稀,烏鵲紛紛飛散;

            嚴霜寒侵樹木,冷風吹透外裝。

            銅爐薰燃檀香,華燭閃爍光輝;

            先彈一曲淥水,然后再奏楚妃。

            一聲琴弦撥出,頓時萬籟俱寂。

            星星為之隱去,四座沉默陶醉。

            奉命出使清淮,離家千里萬里;

            告歸四川云山,是夜萌生此意。

            【講解】:

            此詩是詩人奉命出使清淮時,在友人餞別宴會上聽琴后所作。詩以酒詠琴,以琴醉人;聞琴懷鄉(xiāng),期望歸隱。

            這是一首聽琴的歌,寫了聽琴時被音樂所陶醉的感受,并由此而動了歸隱的念頭,覺得要去赴任是一種精神上的負擔。既入仕途,又向往在詩酒和音樂聲中怡然自得,表明了舊時代文人大都有的矛盾心情。

            首二句以飲酒陪起彈琴;三、四句寫未彈時的夜景:月明星稀,烏鵲半飛,冷風吹衣,萬木肅煞。五、六句寫初彈情景;銅爐香繞,華燭齊輝,初彈《淥水》,后彈《楚妃》。七、八句寫琴歌動人;一聲撥出,萬籟俱寂,星星隱去,四座無言。后兩句寫聽琴聲之后,忽起鄉(xiāng)思:客去清淮,離家萬里,歸隱云山,此夜之思。

            全詩寫時,寫景,寫琴,寫人,步步深入,環(huán)環(huán)入扣,章法整齊,層次分明。描摹琴聲,重于反襯,使琴聲越發(fā)高妙、更加動人。

            【評析】:

            這首詩通過對美妙琴音的贊嘆,從而引起自己歸隱的情思。作者把“奉使”和“云山”對舉,顯然是對仕途的不滿。在描繪琴音效果上,此詩最大的特色就是借助環(huán)境描寫,進行側(cè)面烘托,從而在動靜形和室外的烏鴉紛飛、霜摧萬木的悲凄景狀進行鮮明對比,在極不協(xié)調(diào)的畫面構(gòu)置中,寄寓隱隱的憂情。他在另一首《不調(diào)歸東川別業(yè)》詩中,一再表示:“慚無匹夫志,悔與名山辭。紱冕謝知已,林園多后的”,急欲棄官歸隱,都說明了他“厭薄世務”的人生態(tài)度。

            【作者介紹】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唐代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xiāng)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李頎與王維、高適、王昌齡等著名詩人皆有來往,詩名頗高。其詩內(nèi)容涉及較廣,尤以邊塞詩、音樂詩獲譽于世。擅長五、七言歌行體。趙郡(今河北趙縣)人,一說東川(今四川三臺一帶)人。少時家本富有,后結(jié)識富豪輕薄子弟,傾財破產(chǎn)。后刻苦讀書。隱居潁陽(今河北南許昌)苦讀10年,于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年)考取進士,曾任新鄉(xiāng)縣尉。任職多年,沒有升遷,晚年仍過隱居生活。他一生交游很廣,當時著名詩人王昌齡、高適、王維等都與他關(guān)系密切。李頎性格疏放超脫,厭薄世俗。他的詩以邊塞詩成就最大,奔放豪邁,慷慨悲涼,最著名的有《古從軍行》 、 《古意》 、 《塞下曲》等。李頎還善于用詩歌來描寫音樂和塑造人物形象。他以長歌著名,也擅長短詩,他的七言律詩尤為后人推崇。 《全唐詩》中錄存李頎詩三卷,后人輯有《李頎詩集》 。

            《琴歌》賞析

            唐詩中有不少涉及音樂的作品,其中寫聽琴的詩作尤多,往借詠琴而言志,或借寫聽琴而抒情。李頎的《琴歌》就是這樣的作品,它是詩人奉命出使清淮時,在友人餞別宴席上聽琴后所作。

            首二句交代聽琴的場合、時間、緣起以及演奏者。因酒興而鳴琴,可見其心情之暢達自適。著一“歡”字,渲染了賓主之間推杯換盞、其樂融融的熱鬧氣氛。“鳴琴”二字點題,提挈全篇。

            三、四句轉(zhuǎn)折一筆,不寫演奏,而寫夜景,描繪了一幅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深秋月色圖:月光如水傾瀉在靜默的城垣上,不時有烏鵲驚飛;銀霜滿樹,木葉蕭蕭,寒風吹衣,一派凄冷肅殺之氣。與前兩句所傳達的歡快融洽之情相比,這兩句則低沉壓抑,這是以哀景反襯樂情,即便秋氣凜然,但有酒有琴有知己就足以抵擋了。同時,它為下文寫彈琴作了鋪墊。

            五、六句寫初彈情景。“銅爐華燭燭增輝”這一句是陪襯,扣合首句“歡今夕”三字,表明酒宴已入高潮。銅爐熏染檀香,華燭閃爍生輝,在莊嚴華麗的氣氛中,廣陵客登場獻藝,格外引人注目。“初彈淥水后楚妃”,這一筆是直寫,交代演奏者所彈之曲的名稱,暗含其意。《淥水》是著名的古琴曲,此曲清空淡雅。杜甫《淥水曲》說“浩歌《淥水曲》,清絕聽者愁”,白居易《聽彈古淥水》中說“聞君古淥水,使我心和平。欲識慢流意,為聽疏泛聲。西窗竹陰下,竟日有余清”;這些都表明此曲有清心怡情之效。“楚妃”,也是一首當時廣為流傳的名曲,屬于深情綿邈之曲。

            七、八句從聽者反應的角度寫演奏者的高超技巧。一聲琴弦撥動,頓時萬籟俱寂,滿座為之陶然沉醉。“皆靜”二字形象地寫出人們徹耳聆聽琴歌的專注著迷的神態(tài)。愈是言其靜,就愈突出琴音樂勾魂奪魄的心靈穿透力,就愈烘托出“廣陵客”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在這曼妙琴音的洗滌下,人們似乎忘記了塵世的酸辛,漠然了黑夜的漫長。蒼茫的高天之上,星子越來越少,天將放白,他們還沉浸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恍然自失。良友佳朋相聚總是太短暫了,徜徉在琴歌中,這一夜是過得很快。“欲稀”二字巧妙地點明了演奏時間的持續(xù),也照應了首句中的“歡”字,并為下文的直抒胸臆埋下伏筆。

            末尾兩句寫自己的感觸。詩人奉命出使清淮,別宴上縷縷琴音不禁牽動了他的無限鄉(xiāng)思。想到自己離家萬里,不知何日能還鄉(xiāng),他必會暗自潸然垂淚。人生如白駒過隙,就不要如此奔波辛苦了,也許仕途之累使他深感厭倦了,他萌生了一種強烈的愿望——歸隱。“敢告云山從此始?”這個反問句是詩人的內(nèi)心獨白,也是他聽了琴歌之后所得的人生啟悟。詩人曾在《不調(diào)歸東川別業(yè)》中說:“漸無匹夫志,悔與名山辭;紱冕謝知已,林園多后時。”《唐才子傳》中說李頎“性疏簡,厭薄世務”。性格疏放超脫的他,耐不得住官場的名韁利索的羈絆,爾虞我詐的算計,還不如這樣約三五知己飲酒鳴琴似閑云野鶴般的生活來得逍遙自在。

            全詩寫時、寫景、寫琴、寫情,有條不紊,收放自然,“圓如貫珠”(《國雅品》卷二)。這首詩最值得賞玩的應該是詩人多方映襯、動靜結(jié)合,虛實相生的表現(xiàn)手法。誠如《詩筏》所言:“只第二句點出‘琴’字,其余滿篇霜月風星,烏飛樹響,銅爐華燭,清淮云山,無端點綴,無一字及琴,卻無非琴聲,移在箏笛琵琶觱篥不得也。”詩人通過營造意境、渲染氣氛、刻畫心理,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琴歌之美。

          【李頎的唐詩琴歌】相關(guān)文章:

          《琴歌》李頎唐詩鑒賞10-06

          古詩琴歌的解釋10-28

          古詩《琴歌》李頎拼音版09-29

          《琴歌》李頎唐詩注釋翻譯賞析10-18

          古意·李頎09-26

          李頎唐詩精選鑒賞11-23

          唐詩古意·李頎09-11

          《贈張旭》李頎唐詩08-21

          李頎塞下曲的閱讀答案11-22

          李頎唐詩《聽安萬善吹篳篥歌》原文翻譯鑒賞10-1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 | 一日本道久久久精品国产 |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 亚洲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va欧美va天堂v国产综合 | 亚洲乱码中文欧美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