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別兒童入京》唐詩賞析

          時間:2024-06-30 07:15:13 唐詩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南陵別兒童入京》唐詩賞析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zhàn)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xiàn)代新詩相對應(yīng)。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南陵別兒童入京》古詩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南陵別兒童入京》唐詩賞析

            原文

            《南陵別兒童入京》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爭光輝。

            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譯文

            白酒剛剛釀好時我從山中歸來,黃雞在啄著谷粒秋天長得正肥。

            呼喚童仆為我燉黃雞斟上白酒,孩子們嬉笑著牽扯我的布衣。

            一面高歌,一面痛飲,欲以酣醉表達快慰之情;醉而起舞,閃閃的劍光可與落日爭輝。

            苦于未在更早的時間游說萬乘之君,只能快馬加鞭奮起直追開始奔遠道。

            有很多像會稽愚婦輕買臣一樣輕視我,但是盡管輕視我,我今天也辭家西去長安。

            仰面朝天縱聲大笑著走出門去,我怎么會是長期身處草野之人?

            注釋

            南陵:一說在東魯,曲阜縣南有陵城村,人稱南陵;一說在今安徽省南陵縣。

            白酒:古代酒分清酒、白酒兩種。見《禮記·內(nèi)則》。《太平御覽》卷八四四引三國魏魚豢《魏略》:“太祖時禁酒,而人竊飲之。故難言酒,以白酒為賢人,清酒為圣人。”

            嬉笑:歡笑;戲樂。

            起舞落日爭光輝:指人逢喜事光彩煥發(fā),與日光相輝映。

            游說(shuì):戰(zhàn)國時,有才之人以口辯舌戰(zhàn)打動諸侯,獲取官位,稱為游說。

            萬乘(shèng):君主。周朝制度,天子地方千里,車萬乘。后來稱皇帝為萬乘。

            苦不早:意思是恨不能早些年頭見到皇帝。

            會稽愚婦輕買臣:用朱買臣典故。

            買臣:即朱買臣,西漢會稽郡吳(今江蘇省蘇州市境內(nèi))人。

            西入秦:即從南陵動身西行到長安去。

            秦:指唐時首都長安,春秋戰(zhàn)國時為秦地。

            蓬蒿人:草野之人,也就是沒有當(dāng)官的人。

            蓬、蒿:都是草本植物,這里借指草野民間。

            賞析

            李白素有遠大的抱負,他立志要“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shù),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但在很長時間里都沒有得到實現(xiàn)的機會。天寶元年(742),李白已四十二歲,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詔書,異常興奮。他滿以為實現(xiàn)自己政治理想的時機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與兒女告別,并寫下了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詩。

            詩一開始就描繪出一派豐收的景象:“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這不僅點明了歸家的時間是秋熟季節(jié),而且,白酒新熟,黃雞啄黍,顯示一種歡快的氣氛,襯托出詩人興高采烈的情緒,為下面的描寫作了鋪墊。

            接著,詩人攝取了幾個似乎是特寫的“鏡頭”,進一步渲染歡愉之情。李白素愛飲酒,這時更是酒興勃然,一進家門就“呼童烹雞酌白酒”,神情飛揚,頗有歡慶奉詔之意。顯然,詩人的情緒感染了家人,“兒女嬉笑牽人衣”,此情此態(tài)真切動人。飲酒似還不足以表現(xiàn)興奮之情,繼而又“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爭光輝”,一邊痛飲,一邊高歌,表達快慰之情。酒酣興濃,起身舞劍,劍光閃閃與落日爭輝。這樣,通過兒女嬉笑,開懷痛飲,高歌起舞幾個典型場景,把詩人喜悅的心情表現(xiàn)得活靈活現(xiàn)。在此基礎(chǔ)上,又進一步描寫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

            “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這里詩人用了跌宕的表現(xiàn)手法,用“苦不早”反襯詩人的歡樂心情,同時,在喜悅之時,又有“苦不早”之感,正是詩人曲折復(fù)雜的心情的真實反映。正因為恨不在更早的時候見到皇帝,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所以跨馬揚鞭巴不得一下跑完遙遠的路程。“苦不早”和“著鞭跨馬”表現(xiàn)出詩人的滿懷希望和急切之情。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詩從“苦不早”又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晚年得志的朱買臣。據(jù)《漢書。朱買臣傳》記載:朱買臣,會稽人,早年家貧,以賣柴為生,常常擔(dān)柴走路時還念書。他的妻子嫌他貧賤,離開了他。后來朱買臣得到漢武帝的賞識,做了會稽太守。詩中的“會稽愚婦”,就是指朱買臣的妻子。李白把那些目光短淺輕視自己的世俗小人比作“會稽愚婦”,而自比朱買臣,以為象朱買臣一樣,西去長安就可青云直上了。真是得意之態(tài)溢于言表!

            詩情經(jīng)過一層層推演,至此,感情的波瀾涌向高潮。“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多么得意的神態(tài):“豈是蓬蒿人”,何等自負的心理,詩人躊躇滿志的形象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首詩因為描述了李白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對了解李白的生活經(jīng)歷和思想感情具有特殊的意義。而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也有其特色。詩善于在敘事中抒情。詩人描寫從歸家到離家,有頭有尾,全篇用的是直陳其事的賦體,而又兼采比興,既有正面的描寫,而又間之以烘托。詩人匠心獨運,不是一條大道直通到底,而是由表及里,有曲折,有起伏,一層層把感情推向頂點。猶如波瀾起伏,一波未平,又生一波,使感情醞蓄得更為強烈,最后噴發(fā)而出。全詩跌宕多姿,把感情表現(xiàn)得真摯而又鮮明。

            創(chuàng)作背景

            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已經(jīng)四十二歲的李白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詔書。他異常興奮,滿以為實現(xiàn)政治理想的時機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與兒女告別,并寫下了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詩,詩中毫不掩飾其喜悅之情。

          【《南陵別兒童入京》唐詩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翻譯賞析09-11

          岑參《逢入京使》唐詩鑒賞09-27

          岑參《逢入京使》賞析05-28

          唐詩《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賞析09-07

          《逢入京使》的閱讀答案與翻譯賞析09-09

          《江夏贈韋南陵冰》唐詩鑒賞07-04

          唐詩《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藝術(shù)賞析10-10

          唐詩《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意賞析06-07

          《新婚別》杜甫唐詩鑒賞06-0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 | 夜夜天天狠狠偷偷青青久久 | 视频在线精品综合 | 夜夜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色多多 | 在线视频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