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詩詞鑒賞-《送魏萬之京》

          時間:2024-10-24 04:04:36 唐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唐詩詩詞鑒賞-《送魏萬之京》

            《送魏萬之京》

          唐詩詩詞鑒賞-《送魏萬之京》

            唐代:李頎

            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

            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樹色一作:曙)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清晨聽到游子高唱離別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過黃河。

            懷愁之人最怕聽到鴻雁鳴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過客。

            潼關晨曦催促寒氣臨近京城,京城深秋搗衣聲到晚上更多。

            請不要以為長安是行樂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寶貴時光消磨。

            注釋

            魏萬:又名顥。上元(唐高宗年號,674—676)初進士。曾隱居王屋山,自號王屋山人。

            游子:指魏萬。離歌:離別的歌。

            初渡河:剛剛渡過黃河。魏萬家住王屋山,在黃河北岸,去長安必須渡河。

            “鴻雁”二句:設想魏萬在途中的寂寞心情?椭校杭醋骺屯局小

            關城:指潼關。樹色:有的版本作“曙色”,黎明前的天色。催寒近:寒氣越來越重,一路上天氣愈來愈冷。

            御苑:皇宮的庭苑。這里借指京城。砧聲:搗衣聲。向晚多:愈接近傍晚愈多。

            “莫見”句:勉勵魏萬及時努力,不要虛度年華。蹉跎:此指虛度年華。說文新附:“蹉跎,失時也。”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被送者為詩人晚輩。詩中一、二兩句想象魏萬到京城沿途所能見的極易引起羈旅鄉愁的景物。中間四句或在抒情中寫景敘事,或在寫景敘事中抒情,層次分明。最后兩句勸勉魏萬到了長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樂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歲月,應該抓住機遇成就一番事業。這表達了詩人對魏萬的深情厚意,情調深沉悲涼,但卻催人向上。

            詩一開首,“朝聞游子唱離歌”,先說魏萬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點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筆法,極為得勢。“初渡河”,把霜擬人化了,寫出深秋時節蕭瑟的氣氛。

            秋夜微霜,摯友別離,自然地逗出了一個“愁”字!傍櫻悴豢俺罾锫牎保蔷o接第二句,渲染氛圍。“云山況是客中過”,接寫正題,照應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歸,飄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聲,從天末飄來,使人覺得悵惘凄切。而抱有滿腹惆悵的人,當然就更難忍受了。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風景,而對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對云山,便會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傷。他鄉游子,于此為甚。這是李頎以自己的心情來體會對方!安豢啊薄皼r是”兩個虛詞前后呼應,往復頓挫,情切而意深。

            五、六兩句,詩人對遠行客又作了充滿情意的推想:“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睆穆尻栁魅ヒ涍^古函谷關和潼關,涼秋九月,草木搖落,一片蕭瑟,標志著寒天的到來。本來是寒氣使樹變色,但寒不可見而樹色可見,好像樹色帶來寒氣,見樹色而知寒近,是樹色把寒催來的。一個“催”字,把平常景物寫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動,傍晚砧聲之多,為長安特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然而詩人不用城關雄偉、御苑清華這樣的景色來介紹長安,卻只突出了“御苑砧聲”,發人深想。魏萬前此,大概沒有到過長安,而李頎已多次到過京師,在那里曾“傾財破產”,歷經辛酸。兩句推想中,詩人平生感慨,盡在不言之中。“催寒近”“向晚多”六個字相對,暗含著歲月不待,年華易老之意,順勢引出了結尾二句。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純然是長者的語氣,予魏萬以親切的囑咐。這里用“行樂處”三字虛寫長安,與上二句中的“御苑砧聲”相應,一虛一實,恰恰表明了詩人的旨意。他諄諄告誡魏萬:長安雖是“行樂處”,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寶貴的時光,輕易地消磨掉,要抓緊時機成就一番事業?芍^語重心長。

            這首詩以長于煉句而為后人所稱道。詩人把敘事、寫景、抒情交織在一起。如次聯兩句用了倒裝手法,加強、加深了描寫。先出“鴻雁”“云山”——感官接觸到的物象,然后寫“愁里聽”“客中過”,這就由景生情,合于認識規律,容易喚起人們的共鳴。同樣,第三聯的“關城樹色”和“御苑砧聲”,雖是記憶中的形象,聯系氣候、時刻等環境條件,有聲有色,非常自然。而“催”字、“向”字,更見推敲之功。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送別友人的詩。魏萬后改名魏顥。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因慕李白之名,南下到吳、越一帶訪尋,最后在廣陵與李白相遇,計程不下三千里。李白很賞識他,并把自己的詩文讓他編成集子。李頎晚年家居潁陽而常到洛陽,此詩可能就寫于作者晚年在洛陽時。

          【唐詩詩詞鑒賞-《送魏萬之京》】相關文章:

          李頎《送魏萬之京》唐詩鑒賞及譯文參考09-29

          《送魏萬之京》李頎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9-02

          唐詩送魏二賞析10-10

          岑參《逢入京使》唐詩鑒賞09-27

          王昌齡《送魏二》全文及鑒賞07-23

          唐詩詩詞鑒賞《錦瑟》08-13

          唐詩三百首之《送陳章甫》原文鑒賞06-26

          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唐詩鑒賞11-06

          《送國棋王逢》杜牧唐詩鑒賞05-26

          《送靈澈上人》劉長卿唐詩鑒賞08-0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美女乱婬试看视频 | 中文字幕巨乱亚洲 | 亚洲日韩va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AV人影片在线观看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理论视频 | 午夜免费啪在线观看视频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