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林壁》優質課教學設計

          時間:2024-08-16 23:37:28 題西林壁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題西林壁》優質課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目標

          《題西林壁》優質課教學設計范文

            1、有感情地朗誦古詩,會默寫古詩。

            2、正確理解詩句的意思,聯系生活體會詩中所蘊涵的哲理。

            3、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鑒賞能力,練習仿寫。

            教學重點

            借助以前學過的讀詩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感悟詩境。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哲理思想。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古詩,認識詩人

            1、誰了解蘇軾呢?誰會背他的詩?

            2、引入題壁詩,簡要介紹題壁詩形成原因。還可出示最有名的題壁詩《黃鶴樓》讀一讀。

            3、解讀課題,問:西林在什么地方?生指出在江西廬山后,引導背誦《望廬山瀑布》側面了解廬山。師介紹:廬山不僅水美,而且山也美。自古享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盛譽。朗讀課題,導入詩文教學。

            二、精讀古詩,理解詩意

            1、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學詩的方法。

            2、學生結合注釋,自由閱讀,自主思考。教師巡視指導。

            3、指名讀詩,正音。

            4、集體交流:能讀懂哪些?還有哪些不懂?教師相機進行以下指導:

            (1)當學生感知到廬山之美時,引導學生品讀、想象第一、二句,讓學生簡單畫一畫他讀出的嶺和峰,補充描述一下遠近高低所見的不同形態。引導學生讀中發現一個問題:觀察角度不同,結果也不同。最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可回憶課文《畫楊桃》。

            (2)教師重點引導學生品讀第三、四句。相機理解緣的意思,并注意強調其寫法:右上部分好似兩手做取景框狀。師生采用問答等形式反復朗讀該句。深層思考:為何身在廬山,卻不識廬山真面目呢?引導學生討論后歸納: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討論探究:那么,怎樣才看得清廬山真面目?集體交流。相機引讀名詩佳句:比如,王之渙《登鸛鵲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杜甫《望岳》: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三、吟誦古詩,品悟詩境

            1、出示并比較兩首寫廬山的名詩:《望廬山瀑布》和《題西林壁》。引導發現這兩首詩不同的構思:前者在于景,后者在于理。強調在吟誦《題西林壁》中要注意體會其中的理趣。

            2、教師提示讀詩方法,并進行朗讀示范,指名說說準備怎樣把握詩歌節奏(重音與停頓)?

            3、學生自由練習朗讀,引導學生在聯想中品味:你在朗讀中聯想到了什么類似的生活現象?一邊感受一邊朗讀。也可以引導學生說說生活中類似的身在廬山現象,再反復吟誦后兩句。

            4、指名展示,引導學生聽,評。

            5、配上樂曲,開展背誦比賽:看誰先把這首詩背下來?

            四、揣摩古詩,觸摸詩情

            1、教師提示:學習古詩,還應了解詩的寫作背景,才能觸摸到詩人的心靈。

            2、投影出示:蘇軾,學富五車,才氣橫溢,詩、詞、文都有極高造詣,被譽為奇才。因為不受當朝新黨的籠絡而受到迫害,遂引發了烏臺詩案。1080年,死里逃生的蘇軾被貶官至黃州,在黃州城東開荒種地,自食其力,號東坡居士。自貶謫黃州以后,他只好把政治上遭到壓抑的苦悶消解于山光水色之中,出現了蕭疏沖淡的格調。1084年,48歲的蘇軾被改貶到了汝州,在他走馬上任之前,他來到了江西,游覽了聞名遐邇的廬山,詩興萌動,揮筆書寫了《題西林壁》。

            3、學生了解寫作背景后,教師引導學生在讀詩中推測作者的詩情:蘇軾這樣一個非常有學問的文人,卻被以莫須有的罪名兩度貶謫,他的命運似乎并不由自己掌握,所謂人在官場,身不由己,他像繡球一樣被人拋來拋去。那么,《題西林壁》有沒有可能隱含他對這樣的人生的一種頓悟呢?再讀古詩。引導發現:廬山也許并不單指眼中的這座廬山,或許還暗指心中的那座廬山呢。學生討論交流,引導將廬山這一環境改為其它環境,例如:官場。換詞朗讀:不識xx真面目,只緣身在xx中。再引導回歸原句,反復品讀。

            4、教師引讀第三、四句:蘇軾觸景生情,脫口而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引領反復吟唱。

            五、比較閱讀,點燃詩心

            1、教師出示自己所作《象棋》:孤相單士護王宮,炮馬車卒狹路逢。不識棋局真面目,只緣身在棋局中。引導對比閱讀,找出異同。

            2、鼓勵把生活中的類似感悟也用詩歌形式表現出來。嘗試寫一寫。

            3、集體交流。

          【《題西林壁》優質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題西林壁教學設計09-18

          《題西林壁》教學設計06-19

          《題西林壁》教學設計08-13

          《題西林壁》經典教學設計08-03

          《題西林壁》教學設計06-07

          題西林壁教學設計05-08

          題西林壁的教學設計08-07

          蘇軾題西林壁教學設計03-24

          題西林壁教學設計[通用]06-21

          (必備)題西林壁教學設計07-0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另类久久久精品 | 亚洲第一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 亚洲日本乱码字幕综合 |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视频 |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