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瀑布的教學實錄

          時間:2020-06-28 17:11:56 望廬山瀑布 我要投稿

          望廬山瀑布的教學實錄

            教學內容: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六冊

          望廬山瀑布的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古詩內容,弄懂詩句意思,了解祖國河山的壯美。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3、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了解詩歌描繪的景色,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把學生引入詩的意境。

            教具準備:廬山風光錄像片、計算機、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創情境,引入境

            師:在講課之前,先請同學們欣賞一部短片。

            (播放廬山美景的錄像片)

            師:這兒的山,這兒的霧,這兒的飛流瀑布都深深地吸引著我們,使我們不由得想起了李白的那首《望廬山瀑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板書課題)

            二、知詩人,解詩題

            師:課前同學們都查閱了資料,誰能說說你對李白這位大詩人有哪些了解?

            生:李白是唐朝人,號清蓮居士,字太白。

            生:李白被稱為詩仙。

            師:人們對他的詩篇喜愛至極,所以給他這樣的稱號。

            三、勤質疑,明詩意

            師:你們知道的可真多!那李白筆下的廬山瀑布究竟是什么樣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首詩。

            (學生自由朗讀古詩)

            師:誰愿意試讀?

            (學生紛紛試讀)

            師:現在,同學們就找自己喜歡的小伙伴用你喜歡的方式來學習這首詩,開始。(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師:剛才看到同學們學習的非常認真,哪個小組愿意先來匯報,說說你們組學懂了什么?

            生:“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的意思是太陽照在香爐峰上,升起了紫色的煙霧。遠遠的看瀑布就像一條河掛在山上。

            生:老師,我們發現李白寫了一個錯別字,他把“升起”的“升”寫成了“學生”的“生”。

            師:同學們快看看,李白是寫錯別字了嗎?

            生:沒有,這里的“生”是“產生”的意思,李白是說香爐峰產生了紫色的煙霧,而不是升起了煙霧。

            師:(轉向質疑的同學)你明白了嗎?那你再來重新解釋一下詩句的意思。

            (學生解釋詩句)

            師:這位同學善于發現問題,說明他用心讀書了,大家要向他學習!誰愿意來有感情的讀讀前兩句?

            師:誰來說說后兩句是什么意思?

            生:“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說瀑布從三千尺那么高的地方落下來,是從天的最高處落下來的。

            生:“三千尺”是夸張的說法,應該是從很高很高的地方落下來。

            師:你理解的真好!在古詩中,用來表示數字的“三”“六”、“九”、“千”、“萬”等都是虛指,不是實指,一般用來形容很大很大,很多很多,很高很高。那你還知道那些詩句使用了夸張的寫法嗎?

            生:“危樓高百尺。”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

            生:“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生:“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師:大家知道這么多的詩句,真不錯!剛才那位同學說好像是銀河從天的最高處落下來,這個“好像”解釋了“疑”字。“疑”還有不同的解釋嗎?

            生:“好似”。

            生:“可能是”。

            生:“如同”。

            生:“好像是”。

            師:都可以。這瀑布就像是銀河從天上落下來,多么壯觀!自己讀一讀這兩句,想象一下瀑布奔騰而下的氣勢。

            (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老師范讀,學生再次練讀)

            師:誰再試試?

            生:“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師:不錯,銀河從九天上落下來,何等壯觀。這里詩人為什么用上“疑”字呢?

            (板書:疑)

            生:不是真有銀河從天上落下來,而是詩人想象出來的,所以用上“疑”字。

            師:對,這不禁使我們想起了李白的另一首詩《靜夜思》中好像也有這樣的筆墨:“床前明月光-----”

            生:(一起接背)“疑是地上霜。”

            師:這離奇的想象,大膽夸張的語言,正是李白詩詞的特有風格,所以他被世人稱為“詩仙。”你還知道哪些李白的詩句具有離奇的想象呢?

            生:李白《清平調詞》中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欄露華濃。”

            生:《望天門山》中:“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生:《蜀道難》里有一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生:《將進酒》中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也是夸張的寫法。

            :生:《秋浦歌》中的“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也是。

            生:還有“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師:看來,同學們課下真是讀了不少的詩呀!還有用其它方式來匯報的`嗎?

            生:老師,我們組是用繪畫的方式。

            師:來,展示一下你們組的畫。

            (教師將畫貼在黑板上)

            生:(指著畫上的景物)這是“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這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師:大家看,這幅畫畫得美不美?

            (生齊答:“美!”)

            師:那么大家就帶著這種美美的感情把這首詩讀一遍。

            (學生有感情齊讀)

            四、想畫面,悟詩情

            師:大家讀得真是太好了!在你讀這首詩時,你的眼前浮現出一幅怎樣的畫面?

            生:我仿佛看見了一個珍珠串成的簾子。

            生:我看見瀑布閃著銀光,從高高的山崖上飛瀉而下!

            生:我看見青山襯著綠水。仿佛兩條藍綠相間的帶子。師:你們想不想親眼看一看這景象?

            師:什么感覺?

            生:雄偉!

            生:壯麗!

            生:氣勢磅礴!

            師:現在,你面前就是廬山的瀑布,你們想不想做一回小詩人,也來吟誦一下這首詩呢?(學生有感情背誦

            生:老師,他站的位置不對。李白是望廬山瀑布,他離瀑布那么近,怎么能看到瀑布的全身呢?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那么你到前面來給大家吟誦一下。

            (該生搖頭晃腦地吟誦)

            生:老師,我們組想給大家吟唱這首詩。

            (一生唱,兩生隨音樂翩翩起舞)

            生:我覺得他們選的這個樂曲不適合這首詩,咱們以前還學習過一首七言的樂曲,更適合這首詩。我想給大家唱唱。(全班學生有感情的吟唱《望廬山瀑布》)

            五、遷移運用背詩文

            師:(由衷地贊美)瀑布不但看起來美,吟誦起來美,唱起來更美。你們還找到了哪些描寫瀑布的詩句呢?

            生:徐凝的《廬山瀑布》中有一句“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生:張九齡的《湖口望廬山瀑布》中有一句“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生: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中有一句“掛落三百丈,噴壑數十里”。

            生: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中還有一句“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

            師:看來大家課下真是下了不少功夫!我想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一定更加喜歡瀑布了。但愿有一天咱們師生能共同站在瀑布腳下吟唱這首《望廬山瀑布》。

            總評:

            湯洋老師執教的這節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注重培養學生自學古詩的能力,

            打破傳統古詩教學模式,提高了古詩教學質量。這節課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打破常規,改革古詩教學的課堂教學結構

            這節課較大的突破就是改變了古詩教學由老師牽引著學生,逐字逐句串講詩意的傳統做法。課堂上,由廬山風光的短篇開場,引出今天要學的古詩。而后,安排自學時間,使學生有一個潛心讀書的過程。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讓學生匯報“讀懂了什么”,師生共同討論,互相補充。對于學生沒有弄懂的問題,老師安排了質疑環節,啟發學生共同探討。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在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的探討中,完成了教學任務。這種設計,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一個參與者、合作者。

            二、以學定教,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1、自學時間充分。

            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學,學生能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寫寫畫畫,動手查,同桌還可以商量商量,學生學得主動,的確有所收獲。

            2、質疑環節落實

            在匯報了讀懂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而且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3、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古詩。

            這樣的安排徹底放開了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最喜歡的方式學習,真正體現出對學生尊重,體現出教為學服務的思想,課堂氣氛熱烈。

            三、創設情境,以讀為本

            為了增強教學效果,激發學生朗讀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壯美,體會到詩人的思想感情,老師千方百計創設情景,營造氛圍,使學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如,老師的配樂范讀,投影打出的畫面,錄像片中真實的廬山瀑布,有感情色彩的激勵語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學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開了想象,提高了教學效率。

            與此同時,老師以讀為本,把讀和理解、讀與想象等有機結合,并不斷提高讀的要求,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學習理解地讀,投入感情地讀,配畫加上動作地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直至會背誦,使學生在讀中感受詩詞的想象力,領悟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凝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老師舍得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自由練讀”,讓讀得不夠的學生再讀,重現了群體活動,同時也注意到了學生的差異,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四、加強了課內外的結合

            課堂上啟發學生互相交流查閱資料的收獲,不但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這對學生終生有益。

          【望廬山瀑布的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望廬山瀑布》教學實錄11篇08-04

          【熱門】《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2-20

          【薦】《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2-18

          【推薦】《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2-17

          【精】《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2-17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推薦】12-17

          望廬山瀑布改寫12-23

          改寫望廬山瀑布12-23

          《望廬山瀑布》反思06-26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15篇)10-1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一本中文字幕 |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 | 婷婷久久丁香五月综合色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久久久 | 婷婷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永久免费Aⅴ在线观看 午夜激情视频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