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瀑布》語文教學反思

          時間:2024-11-01 04:39:52 望廬山瀑布 我要投稿

          《望廬山瀑布》語文教學反思

            今天上《望廬山瀑布》及杜甫的《絕句·兩只黃鸝明翠柳》主要是以自讀自悟的方式進行。

          《望廬山瀑布》語文教學反思

            沿過去古詩學習中感受詩的意境的教學及學習基礎,在教學《望廬山瀑布》時,我讓學生觀察文中插圖,讓學生通過插圖大致了解詩人所占位置和所見的景物。在看圖后,我認為學生對詩人所處的位置應該了解得比較清楚了,但設想到,學生眼里有山頂,山崖,山腰山腳,就是沒有“遠處”一詞。我只好笨拙地引出:是在遠處還是在近處?。由此看來,在成人眼中,很快而且很容易想到的“遠處”卻讓我在孩子們面前大跌眼鏡,他們的思維是直觀的,形象的,而遠處是從直觀抽象出來的。因此,我們讓學生品析時就不能只憑老師自己的理解去界定你的教學或學生的學習是否有效。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我調整了一些方式,盡可能從學生的形象、直觀的思維入手,對體會廬山瀑布的壯美,盡可能讓學生從可抓、可摸、可聞、可見的東西入手,再在此基礎上體會全詩。如理解“望”字,我先讓學生看老師的幾個動作,讓學生從老師的動作中直觀感受,找到有關望的詞語,如“看”,“瞧”“瞅”“眺望”,“遙望”,“仰望”,等,然后聯系課文插圖,應用“遙望”用自己的話說:在遠遠的地方看,再想,為什么要遠遠的看的,這樣學生聯想到了瀑布的高與大,從形象實體體會其壯美,然后讀詩,體會詩中寫實的部分“掛前川”,進一步感受其高大,為下一步體會“飛流”句做了較好的鋪墊。

            體會詩的意境是學習古詩的非常重要的方法,這種意境有時靠人們的言傳,就破壞了個人對詩境的理解個性,而作為教師又不能不講,不講學生就很難理解,就如“飛流直下三千尺,這樣以夸張手法表現的意境,學生是不容易體會的,因此,教學中就要想辦法縮短學生現有關知識與詩的意境的距離,以便,更好地體會。如前面對“望”的理解就是從直觀的觀察到實景的觀察再到句子的描寫,層層遞進,而對“望”字的理解,又成為學生理解全詩的一座橋梁,這樣對“望”字的品讀,理解就應當是有效果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如能抓住關鍵詞、句,以達到對詩的理解,應當是我們作為語文教師的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望廬山瀑布》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10-29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08-08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07-30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09-23

          《望廬山瀑布》反思05-28

          【薦】《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07-25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熱門】06-30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薦】07-23

          古詩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06-02

          【推薦】《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07-2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不卡二区 | 亚洲国产性色AⅤ | 欧美国产亚洲精品 | 亚洲日韩欧美黑人专区 | 中国久久精品综合网 | 精品免费AV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