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開圣寺》鑒賞

          時間:2024-10-14 22:09:20 溫庭筠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溫庭筠《開圣寺》鑒賞

          溫庭筠《開圣寺》鑒賞1

            《開圣寺》

            唐代:溫庭筠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

            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

            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

            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

            《開圣寺》譯文

            飄拂的煙靄下,一條曲折的小道順著山谷蜿蜒而上,兩旁亂石磷石旬,叢林蒼蒼,山風吹來,落木蕭蕭。

            到寺廟后,長途跋涉后的馬兒,得以縱轡歇息,在悠閑地踢著蹄,打著響鼻,不時地仰頭長嘶;夕陽染紅了遠遠近近的山嶺,覓巢歸宿的烏鴉在層林之間飛來飛去,噪聲亂成一片。

            寺內枯草遍地,亂竹叢生,泉水自落其間,無人汲用,雖時近黃昏,山廚依然冷冷清清;影殿空空,木魚聲絕,殿外不遠處,墓塔林立,原來僧人已葬在那里。

            雖然再也不見舊時寺宇的風貌,但是記載當年建寺的南朝舊碑依然存在,讀讀舊碑上鐫刻的文字,再對照眼前的情景,開圣寺的興廢變遷已不言而喻,豈敢再去詢問休公!

            《開圣寺》注釋

            開圣寺:指潤州(今江蘇鎮江)丹陽之開圣寺,建于南朝。

            蹊(xī)石:溪流中的石頭。蹊:同“溪”,山谷。煙叢:叢叢煙樹。

            蕭蕭:象聲詞。這里形容草木搖落聲。

            出寺:指寺外。

            向陵:對著陵墓的地方。陵:南朝諸帝陵墓。

            山廚:山野人家的廚房。

            影殿:寺廟道觀中供奉佛祖、尊師真影的殿堂。

            南朝:南北朝時期據有江南地區的宋、齊、梁、陳四朝的總稱。

            恥:一本作“敢”。興廢:盛衰,興亡。休公:指南朝僧人惠休,后還俗出仕為官。借指開善寺住持僧。一本作“漁翁”。

            《開圣寺》創作背景

            唐武宗會昌元年(841年),溫庭筠自長安東歸吳中舊鄉。暮春抵達揚州,有較長時間逗留。秋天自揚州渡江至潤州(今江蘇鎮江)。此詩為作者歸吳中途經丹陽開圣寺時所作。

            《開圣寺》賞析

            這是一首寫景詩。開頭兩句寫的是通往開圣寺的途中景象。詩人并沒有設色描繪,而只是以白描的手法描繪了一幅秋日行旅圖,把讀者引進一個旅況蕭瑟的境界。山道、亂石、古樹、煙靄,旅途的荒涼、寂寞可想而知。但是詩人的感受程度似乎還不僅如此,“蕭蕭”一詞狀山中秋風蕭瑟、草木搖曳的窸窣之聲,更增添了旅途的凄涼況味。

            到了開圣寺,按常理,詩人該從旅途的寂寞中輕松下來,對這一建于三、四百年前的寺宇進行一番觀瞻了。然而,頷聯卻避卻寺宇,將目光移向寺外的天地。憑高望遠,長天寥廓,萬木蕭疏,天地之間一派深秋的景致。

            寺外的秋色是如此蕭然,寺內的景致也很寥落。頷聯通過馬嘶、鴉亂的寺外景色予以烘托,頸聯則又以泉落竹間和廚房靜寂,僧歸塔下與影殿空空相比照,充分地描寫了寺宇的衰敗寥落景象。上下兩聯于工整的對偶中,寓抑揚低昂的情調,為尾聯的慨嘆之音,醞釀了充分的抒情氣氛。

            面對這一片荒涼的情景,詩人不由得浮起了這座寺宇曾經香火鼎盛的揣想。寺中記載當年興建時寺宇巍峨、香客絡繹之盛況的南朝舊碑依然存在。這一聯就眼前所見情景抒發感嘆,寓意極深。南朝皇帝佞佛,曾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在全國各地興建寺廟(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不但嚴重地毀壞了農業,也加劇了階級矛盾的激化,再加上統治者的荒淫腐敗,使得南朝的幾個小朝代都是國運匆促,接踵而亡。南朝的這一歷史事實不但給后來的統治者以深刻的教訓,也刺激了許許多多的有識之士,引起了歷史家、文學家們的反思。因此,詩人面對這荒廢的寺宇,雖然也發出了“行人莫問當年事”(許渾《咸陽城西樓晚眺》)的感慨,但是這一感慨里卻融進了對社會歷史的巨大變化的思索,蘊含著詩人內心深處無限悲涼的感悟。

            全詩以寫景為主,由旅途的跋涉而開圣寺周圍的徘徊,游賞一路秋景,迤邐寫來,別具清暢流美的情致風調。詩人在感懷之余,似乎又對使他身心疲憊的功業之事感到厭倦,由此萌生了隱逸的想法。立意深沉,耐人尋味。

            《開圣寺》作者介紹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溫庭筠《開圣寺》鑒賞2

            路分溪石夾煙叢,

            十里蕭蕭古樹風。

            出寺馬嘶秋色里,

            向陵鴉亂夕陽中。

            竹間泉落山廚靜,

            塔下僧歸影殿空。

            猶有南朝舊碑在,

            敢將興廢問休公。

            溫庭筠詩鑒賞

            這是一首寫景詩。從詩的內容看,開圣寺約建于南朝時,故址已不可考。

            飄拂的煙靄下,一條曲折的`小道順著山谷蜿蜒而上,兩旁亂石磷石旬,叢林蒼蒼,山風吹來,落木蕭蕭。這是通往開圣寺的途中景象。詩人并沒有設色描繪,而只是以白描的手法描繪了一幅秋日行旅圖,把讀者引進一個旅況蕭瑟的境界 。山道、亂石、古樹、 煙靄,旅途的荒涼、寂寞可想而知。但是詩人的感受程度似乎還不僅如此,蕭蕭一詞狀山中秋風蕭瑟、草木搖曳的窸窣之聲,更增添了旅途的凄涼況味。

          【溫庭筠《開圣寺》鑒賞】相關文章:

          《開圣寺》 溫庭筠11-22

          溫庭筠《開圣寺》閱讀練習11-28

          溫庭筠《開圣寺》閱讀答案11-28

          溫庭筠的開圣寺唐詩賞析05-23

          溫庭筠的詩詞鑒賞11-08

          溫庭筠的詩詞鑒賞05-06

          溫庭筠《菩薩蠻》鑒賞07-12

          溫庭筠的菩薩蠻詩歌鑒賞11-12

          溫庭筠《送人東游》的古詩鑒賞08-27

          《蘇武廟》溫庭筠唐詩鑒賞10-0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有码日本高清在线视频 |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精品尤物日韩精品视频在线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 | 亚洲人成网在线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