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預習學案

          時間:2024-07-28 06:01:55 小石潭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石潭記預習學案

            《小石潭記》全文著意突出的,就是文中的“清”字。我們可以感到,景物在作者的筆下是那樣的幽美清新。下面是小石潭記預習學案,和小編有一起來看看吧。

            一、自主學習目標

            1.初讀課文,掌握重點字詞的音、形、義。

            2.整體閱讀課文,按照游覽順序,分析課文內容。

            3.整體翻譯并背誦課文,體會作者的情感。

            二、自主學習過程

            (一)了解背景,切入課題

            本文作者柳宗元,唐朝著名文學家。在唐德宗貞元九年考中進士,是一位學識淵博而又年輕的政治家。他參加了王叔文的政治集團,力圖變革。但不久遭到迫害。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永州當時是個非常荒涼的地方,但自然風景很美。柳宗元為了排遣郁悶,去城郊尋勝探幽,搜奇攬勝,把青山綠水作為自己描繪的對象,從中寄托自己的情懷。人們把他在永州寫的八篇散文稱作《永州八記》。《小石潭記》就是其中的一篇。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二)預習檢測,溫故知新

            1.給加點的字注音

            篁( )竹 卷( )石底以出 為坻( ) 佁( ) 然不動 21教育網

            寂寥( )無人 翕( )忽 幽邃( ) 犬牙差( )互

            2.解釋詞語。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2)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3)其岸勢犬牙差互( ) (4)以其境過清

            (三)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掌握重點字詞。

            2.通篇翻譯課文。

            (四)分析課文內容:(朗讀――思考―討論――分析――點撥相結合)

            1、這篇散文是按怎樣的順序描寫景物的?具體寫了哪些景物?

            2、小石潭的全貌是什么?潭中游魚和潭水有什么特點?

            3、潭上有什么景物?

            4、根據課文內容,說說作者觀魚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游覽到最后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友情提示:作者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所以才會有發現小石潭時心樂之,觀魚時覺得魚似與游者相樂的愉悅心情;但這種歡快畢竟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境的觸發,便會凄神寒骨,悄愴幽邃,憂傷、悲涼的心境便會自然流露出來。就很自然的融情入景了。

            (五)鞏固拓展

            1.背誦向導:

            (1)文中寫水聲清脆悅耳的語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側面描寫水清澈透明的語句:________________。

            (3)寫潭中游魚動靜相宜、靈活有趣的語句:__________。

            (4)描寫溪流曲折悠遠的語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結全文:

            本文生動地描寫了小石潭環境景物的幽美和靜寂,抒發了作者貶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語言簡練生動,景物刻畫細膩、逼真,充滿了詩情畫意,表現了作者杰出的寫作技巧。

            三、檢測反饋

            1.《小石潭記》作者是 ,字 ,唐代河東人,所以世稱 。

            2、選出加點字文言現象不同的一項是( )

            A、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B、其岸勢犬牙差互

            C、其一犬坐于前

            D、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

            3.選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項是( )

            A、聞水聲,如鳴佩環     B、似與游者相樂

            C、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D、其岸勢犬牙差互

            4.選出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

            A、(潭)的四面被竹林樹木包圍著,寂寞空曠,沒有別的人。

            B、(潭)的四面被竹林樹木纏繞著,靜悄悄的,沒有別的人。

            C、(潭)的四面被竹林樹木包圍著,靜悄悄的,沒有別的人。

            D、(潭)的四面被竹林樹木環繞著,沒有別的人,感到寂寞。

            5.選出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

            A、我帶著一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

            B、跟著一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

            C、跟著一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小孩。

            D、我帶著一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小孩。

            拓展閱讀:小石潭記的寫作手法

            構思新巧,結構嚴謹。

            作者以游蹤為序,采用移步換形、依序寫景的手法組織材料。寫小石潭,先寫“聲”(水聲),后寫“形”(潭中景物),寫潭中景物又先寫“近觀”(水、石、樹、魚),后寫“遠望”(水源),最后概寫環境,引發感觸。這種構思既新穎,又自然,真是匠心獨具。文章按游覽順序,先寫發現小石潭,然后描寫潭中景物(水、石、樹、魚),再寫小潭源流(溪身、溪岸)及潭中氣氛,最后記錄了同游者,使全篇游記結構完整。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環境結合起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對景物描繪中結合著作者自身的遭際,滲透著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懷。這遠離塵世的小石潭雖充滿了生機──“聞水聲,如鳴佩環”,但卻無人賞識,四周被竹圍抱,其幽清無聞與自己的遭遇相同,觸景傷情。作者離開國都長安來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習慣。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為了擺脫抑郁心情。此刻過于清冷的環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與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強烈的比襯,有力反襯出作者那種無法擺脫的壓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對冷酷現實的不滿。

            抓住特征,細致描繪。

            這篇游記描繪景物抓住特征,既肖其貌,又傳其神,給讀者以鮮明的印象,如臨其境。例如寫潭西南邊的小溪,作者連用了“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三個比喻,把小溪的特征形象地再現出來,非常真切。

            此文的語言極為精美。

            如“皆若空游無所依”,既正面寫出游魚的自由自在,又側面表現了潭水的清澈透明,語言極為精練。“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青”、“翠”寫顏色,“蒙絡搖綴”寫形貌,“參差披拂”寫動態,寥寥數語,寫得宛如圖畫。用“如鳴佩環”的比喻形容水聲悅耳,用“心樂之”的主觀感受啟動讀者的興趣,然后寫“伐竹取道,下見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用比喻“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寫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狀,給讀者的印象非常鮮明突出。而“斗折蛇行”四個字,卻用了兩個比喻,寫出了靜態和動態,含義豐富而并不深奧。“明滅可見”,用光線的明暗來說明視線和溪身的交錯,說明水面的光亮。 “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作者巧妙地把“佁然不動”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兩種情態加以對比,動靜結合,尤能顯出魚的活潑。“似與游人相樂”,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更把游魚的那種閑適、輕快、靈敏、活潑的神態寫得維妙維肖,語言簡潔而又豐富,細致而又生動,用短句產生節奏感,讀起來悅耳動聽,字里行間還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情感。

          【小石潭記預習學案】相關文章:

          小石潭記預習資料11-06

          小石潭記教學案08-02

          《小石潭記》教學案05-10

          小石潭記學案及答案08-07

          《小石潭記》經典教學案09-07

          《小石潭記》課文導學案10-09

          《小石潭記》導學案范文11-27

          小石潭記的優秀的導學案08-05

          小石潭記的優秀導學案06-25

          《小石潭記》教學案例03-1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午夜成本人动漫在线观看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 日本久久在精品线影院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本大道 | 亚洲色大情网站久久久 |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