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的特殊句式

          時間:2024-10-22 22:55:59 小石潭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石潭記的特殊句式

            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其文言句式涵蓋了非常多的文言知識,今天就隨語文小編來學習下《小石潭記》特殊句式吧!掌握這些文言知識,對于提高文言文翻譯能力和理解能力非常有幫助。

            《小石潭記》特殊句式

            倒裝句:

            1、如鳴佩環(正確語序:如佩環鳴) 好像玉環玉佩相碰擊發出的聲音。

            2、全石以為底(正確語序:以全石為底) 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

            3、卷石底以出(正確語序:石底卷以出) 石底向上彎曲,露出水面。

            修辭手法:

            1、聞水聲,如鳴佩環。(比喻) 聽到水聲,好像玉環玉佩相碰擊發出的聲音。

            2、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擬人) 往來輕快敏捷的樣子,好像在與游人相互嬉戲。

            3、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比喻) 兩岸的地勢像狗牙那樣參差不齊,不能知道它的源頭。

            省略句:

            1、乃記之而去。(省略主語這番景致) 于是記下這番景致便離開了。

            2、斗折蛇行。(省略主語小溪的岸邊) 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前行那樣蜿蜒。

            3.以其境過清。(省略主語我)我因為它的環境過于凄清。

            小石潭記的教案

            一、導入新課

            唐代著名作家柳宗元,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上學期我們學過他的《黔之驢》,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小石潭記》。

            二、明確目標:

            1、疏通文意,落實字詞,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2、理清文章結構

            三、齊讀課文

            四、教學目標完成

            1、討論下列問題

            作者是怎樣發現小石潭的?

            ——隔著茂密的竹林,聽到了水聲,好像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環相碰發出的清脆聲音,我的心情也歡快起來。

            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

            ——一整塊石頭作為潭底,靠近岸邊,有一圈從潭底周圍突出水面底石頭,成為不同底形狀。

            游魚和潭水有什么特點?

            ——潭中底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靠似的,陽光直找到水底,魚的影子散在水底,靜止不動;忽然向遠處游走了,往來很快。

            作者是怎樣描寫潭中景物的?

            ——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樹木圍繞著,寂靜寥落,沒有人家,使得心神凄涼,寒氣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課文是按游覽的順序來寫,條理清楚,請說說本文的寫作思路。

            ——發現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

            2、 熟讀課文

            五、 布置作業

            1、 熟讀并背誦課文

            2、 翻譯全文

            課后反思:

            教學設計的策劃:以“石”為線,串起對課文的閱讀理解。

            教案實施:

            教師:文中哪些句子寫了“石”?請說明理由,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小石潭記 》教學設計3》。

            學生甲:“全石以為底”、“卷石底以出”、“影布石上”這些句子寫了“石”。

            學生乙:甲同學講的是明寫“石”的句子。我覺得“其岸勢犬牙差互”這句是暗寫“石”。句子中的“犬牙差互”不僅摹出了兩岸的形,而且描繪出了兩岸的神。

            學生丙:“聞水聲,如鳴佩環”也寫了石。如果“潭”不是“石潭”,它能發出這么悅耳的聲音嗎?

            涼刺骨的意思。

            師:文中描繪的景物無不浸透著“石”的氣息。“全石以底”、“卷石底以出”說明這個“潭”的確是個“石潭”。“如鳴佩環”形容聲音嘹亮,說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寫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優美形態。“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魚影表現水的清澈透明。“凄神寒骨”不盡是石的冰涼,不容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優傷、悲涼的心境。

            [評析]

            嚴格地講,上述的內容是一個教學的片段,課下反思感覺內容有點單薄。

            一:教者在教例中使用的,是一種“整體賞析”的導讀法。

            此法適用于精美的短篇。其特點是或從點,或從線,或從面的角度發現課文中能夠構成一個“集合”的知識板塊,然后巧妙設計教學題,引導學生進行咀嚼、體味,從整體上去感受課文的美點及思想內容。

            比如《小石潭記》,還可以牽出很多線條,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整體賞析。

            ①《小石潭記》中的“水”。

            ③《小石潭記》中的“對比”與“烘托”。

            ④《小石潭記》中的“景”與“情”。

            ⑤《小石潭記》中的“鏡頭”與“畫面”。

            ⑥《小石潭記》中的寫景短句。

            ⑦《小石潭記》中的“樂”與“凄”。

            ⑧《小石潭記》中的“清”。

            二:教學中對教材有獨到的發現,是一種境界;教師在教學中若能點撥學生建立“發現”的意識,積聚“發現”的勇氣,學到“發現”的技能,則又是一種境界。教師除了引讀、講讀,還應特別注意“教讀”,特別注意教給學生學習的本領。

            比如前述教例,若能利用些許時間,告訴學生這“一‘石’激起‘千層浪’”的讀法叫做“整體賞析”法,且點撥給學生一些整體閱讀賞析的角度和方法,那么,這節課就可以稱之為“具有畫龍點晴之妙”的好課了。

          【小石潭記的特殊句式】相關文章:

          小石潭記08-29

          《小石潭記》01-20

          《小石潭記》習題10-08

          《小石潭記》解讀08-17

          小石潭記柳宗元01-30

          《小石潭記》賞析09-16

          柳宗元小石潭記10-25

          《小石潭記》練習08-12

          小石潭記的答案05-16

          [精選]小石潭記教案06-1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免费最新免费视频 | 香蕉伊蕉中文在线视频播放 | 在线观看肉丝少妇被日字幕 | 亚洲日本韩国欧美特黄 |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 最新国产视频自拍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