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經典教學設計

          時間:2024-09-20 05:05:43 一剪梅 我要投稿

          《一剪梅》經典教學設計

            導語:《一剪梅》是李清照代表作之一,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一剪梅》教學設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一剪梅》經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了解李清照詞的婉約風格

            2、體會作者生平遭遇與創作的密切關系

            3、利用開放性原則培養學生再造意境的創新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感受鑒賞作品的意象美、意境美、韻律美、音樂美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補充空缺意象、再造意境的創新思維能力

            教學原則:開放性原則

            教學方法:聯想法 比較法

            教學準備:CAI課件、多媒體設備

            教學教程:

            一、詩畫導入

            展示一組CAI畫面:溪亭日暮、藕花深處、歸舟爭渡、驚飛的鷗鷺

            師:(明示畫面中的意象)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同學們看到這些畫面能想起初中學過的哪首詞?

            生:李清照的詞《如夢令》。

            師生齊背《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師:(啟發)詞中寫的是作者少女時代無憂無慮的生活和開朗愉快的心情。真是“少年不識愁滋味”啊。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的變遷,女詞人還能一如既往地做個快樂天使嗎?帶著這個疑問,我們學習作者的另一首名篇《一剪梅》。(屏幕顯示課題)

            二、研習新課

            1、范讀比較:(屏幕顯示)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師:(啟發理解)這兩首詞在內容上有哪些不同?

            (提示)粗讀可發現:

            景物時令——前寫夏景,后寫秋景;

            作者年齡——前為少女時期,后為少婦時期;

            感情基調——前愉快開朗,后細膩深婉。

            師:(提示)女詞人初婚不久,思念外出的丈夫趙明誠

            2、清理思路、賞析意境

            上片:詞人舟中所想 → 下片:回到現實

            分析理解:感悟意象美和意境美。

            上片:寫女詞人獨居生活——舟中所想

            紅藕香殘:以點代面——透露秋景的冷落、蕭條,

            獨上蘭舟:背面敷粉——如果能與丈夫一同劃船該多好啊!

            云中錦書:相關聯想——猜想丈夫的信該到家了,

            月滿西樓:生發想象——仿佛身處西樓,望月計算著丈夫回家的日子。

            下片:寫女詞人由想象回到現實

            花飄水流: 移情于物、借物抒情——韶光易逝青春難再啊!

            一種、兩處:直抒胸臆——合寫夫妻雙方此刻望月思人的心情。

            無計可消除: —— 情之深、重!

            } 揭示主旨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名句)平字見奇,化無形為有形(由外到內,運動之速)。

            3、名句賞析:“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學生發言,教師小結:好在關聯詞“才……卻”:前輕后重,無法排遣

            比較“才……又”(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剛……又”(剛考完數學,又要考語文):前后并舉同等

            提示:寫作一得——說話作文要力求煉字煉意

            小結——①本詞重寫相思,次寫愁情。

            ②抒寫閨情而非閨怨。

            4、誦讀指導:

            結構特點:①本詞為雙調,每段四句,每句四拍,與七律相近;

            ②雙數句分解為兩小句,每小句四字。

            誦讀要領:單數句緩慢悠長,雙數句輕快短促,借助意象和韻腳(秋、 舟、樓、流、愁、頭)幫 助記憶。

            誦讀節奏: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自由朗讀:(2分鐘)

            個別朗讀:1 ~ 2名學生演讀(大屏幕顯示相關畫面、音樂)

            學生齊背:

            5、影象欣賞:播映依據課文改編的優美影象,達到形象直觀,寓教于樂。

            6、隨堂練筆:(5分鐘)合理想象,補充空缺形象,再造意境

            (課堂重頭) 將全詞改寫成情景連貫、意境優美的抒情散文

            (教師巡視學生完成情況,選定點評習作2篇)

            當堂點評:(3分鐘)(習作投影顯示,作者朗誦)

            學生發言,教師小結

            教師背誦:(下水作品)改寫的散文詩(大屏幕顯示、音樂背景)——

            粉紅的荷花已經凋謝,鋪著的竹席也生秋涼,

            輕輕解下絲綢帔,獨自登上木蘭船。

            天邊飛來隊隊鴻雁,是誰捎來了遠方的佳音?

            西樓灑滿月光,思念的人兒啊該早日歸來。

            花兒自管飄落,水兒自管流淌,

            彼此都在思念對方,卻只能獨自愁悶各天一方。

            這樣的相思愁苦,哪兒有辦法可以消除,

            皺著的眉頭方才展開,心里頭卻又想念起來。

            三、擴展鑒賞: 《聲聲慢》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鑒賞提示——這首詞所表達的是女詞人晚年寡居時孤獨、凄苦的生活感受。以一個“愁”字收束全篇,卻用反問形式,含無窮之意于言外,更顯“愁”之深重。

            金人南侵后,女詞人連續遭到國破、家亡、夫死的苦難,過著長期的流亡生活,寫出了許多反映個 人不幸遭遇的動人詞篇。《聲聲慢》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小結:《如夢令》《一剪梅》《聲聲慢》三首詞從三個不同的時期即少女時期——少婦時期——晚年寡居,反映了不同的生活經歷。這些經歷在作者筆下得到形象逼真的再現, 由此可見,生活是文學創作取之不盡的源泉。

            四、探討婉約詞風格:

            (提示)剛才復習和學習的三首詞在風格上有一個共性,即都是婉約詞。試說說婉約詞的風格特點 (讓學生大膽發言,凡是能挨邊的說法都予以肯定,然后由教師小結)

            語言清麗、含蓄,感情婉轉、纏綿,

            題材較為狹窄(多寫個人遭遇、男女戀情等)

            五、創新思維練習:發散聯想

            李清照除了創作婉約詞,還有沒有不同于婉約詞風的文學作品呢?若有,試舉例。

            ——有。①豪放詞:《漁家傲·記夢》: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以夢幻形式表現作者沖破現實尋求光明和自由的愿望。采用浪漫主義創作方法,風格豪放,意境闊大。)

            ②詩歌:《絕句》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歌頌楚霸王項羽失敗后不愿逃往江東茍且偷生的英雄氣節,諷刺南宋朝廷在金人南侵后窩居江南的妥協逃跑政策。)

            ③散文:《金石錄后序》

            (——南渡后所作。介紹《金石錄》的內容與成書過程,回憶婚后三十四年間的患得患失,是一篇優美動人的散文。)

            六、音樂欣賞:

            多媒體播放《一剪梅》改編的歌曲《月滿西樓》,畫面意境優美,音樂婉轉動人,第二段師生同唱,將課堂結束在師生情感共鳴的最高峰,余音繞梁,意味雋永。

            附:《一剪梅》擴寫

            寒梅素露冬渫擷,一盞清荈,微散清陽.涼風金華秋衣篅,幾米余輝,燃影焚腸.

            畫不了踟羸歲月,淡霞濃輝,天乾地坤,包羅萬象畫晨昏,心剪一梅,苦入衰腸.

            金秋的日子陽光普照,寒風毫不遜色,夾著陽光濾出沸騰的氣息.一慣急促的步伐變得更加急促了.沉淀出的沸騰氣息被急促的步伐踢得一干二凈.

            金秋的日子又是個懷舊的日子.陽光總是昏黃昏黃的,像褪了色的照片褪去了昔日的光彩.這人哪每當長期處于郁郁當中就容易懷舊.我也不想過分懷舊,回憶已經沒有意義,無論你是將它塵封或是將它攤開都得面對未來,你就將它作為你的慰問品吧!

            “等”,是一種期待.我們在等明天,卻又不舍得放棄昨天.當你期待的事物沒有來時,“等”就會隨著時間升值.當別人的期待放在你身上,隨著時間增值的“等”就是你身上的壓力.因為我們有希望,所以就會心甘情愿的等,承擔著壓力,希望的破滅就是郁悶的源頭.我們就變得不愿等了,人就會變得懷舊.

            金秋從未有過梅花的盛開,有人為一睹她冰清玉潔的身姿卻不惜等到寒冬.她的嬌美正如清真居士所言:“一剪梅花萬樣嬌,斜插疏枝,略點梅梢.”可是我卻覺得造物主讓梅花在冬天開放是個錯誤.梅花的暗香正如李易安的“花自飄零水自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與金秋給人的情調相似.周邦彥有一句“夜漸寒深酒漸消,袖里時聞,玉釧輕敲.”如若梅花是在蕭瑟的秋季開放,“夜漸寒深”也并無不可,只是“酒漸消”,愁漸濃.

            其實何為“剪梅”?就是將內心憂愁的情感訴說出來,就像剪成梅花一樣.梅經寒冬才開放,就像人的情感在經過挫折失敗后渲泄出,然后仔細一想梅在冬天開放而不在金秋開放的緣由了.秋只是會給人以內心的悲傷,而冬天已經將你內心的傷感像梅花一樣釋放開來,層次更深了.

            那又何為“一剪梅”呢?從詩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中得知“梅花”似乎代表著成功.“一剪梅”的含義也就不得而知了.

            朝春朝輝暮秋衰,朝朝暮暮,春輝秋衰.沉夕塵埃浮月虧,沉沉浮浮,夕哀月虧.

            剪不出暗香寒梅,頹唐歲月,朝花夕拾,賞梅難是一剪梅,踏雪尋梅,心映雪輝.

          【《一剪梅》經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一剪梅》教學設計04-19

          《一剪梅》教學設計案例04-17

          李清照《一剪梅》詳細教學設計04-24

          《一剪梅》教學設計案例分享04-19

          《一剪梅》教學設計(精選7篇)08-28

          李清照《一剪梅》教學設計及反思04-17

          李清照《一剪梅》優秀教學設計04-16

          高中古詞《一剪梅》教學設計04-17

          高中語文《一剪梅》教學設計04-2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美女性爱在线 |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国产亚洲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动漫 | 日本野外强奷在线播放97 | 亚洲欧美中文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