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的語文閱讀附答案

          時間:2024-11-04 21:22:40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看海的語文閱讀附答案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看海的語文閱讀附答案

            看海

            李銳

            女兒早就吵著要去看海。去年夏天總算讓她如愿以償了。

            ……

            久居鬧市,總擔心孩子喪失了對大自然的感悟。可鬧市里的“大自然”只有家門對面的那個公園。公園里有山,有水,有森林,但在它們的前面都得加一個“假”字。有時為了躲開這個“假”字,我有意在傍晚或是干脆等到月亮升起來時,才帶女兒進公園。這種時候游人寥寥,公園里有種難得的沉靜。牽著孩子的手散散漫漫地隨意而行,聽她講些學校里的事情,或是什么突發的奇想。有時我們都停下來,都不說話。然后,我問她:“你看藏經樓現在好看嗎?”暮色中的藏經樓隱去了鮮艷的色彩,只留下一個幽深悵然的剪影,晚歸的紫燕精靈般地在昏暗中劃出虛線,遠遠的天光中還留著最后一點依稀的殘紅。女兒看看,說:“好看。”后來在一篇老師的命題作文中,女兒提到藏經樓,她寫道:“傍晚的藏經樓很孤獨。”但我知道,這還不是大自然。這種古老的人文景觀,在古老的中國到處都有。

            仔細回想起來,我與大自然刻骨銘心的相遇只有兩次。第一次是因為插隊來到呂梁山的腹地。那時候根本就想不到還有大自然這碼事,是懵懵懂懂地被命運扔進大山里來的。沒有汽車,沒有電燈,沒有任何機器的響聲,隨便撿一條小路走下去,就會淹沒在林木之間。寒來暑往,山坡上的畫除去舊的,又換上新的;風霜雨雪,峽谷里的音樂或喧嘩,或蕭瑟,錯雜繽紛。有許多次,獨自一人待在蔥蘢的樹林里,或是站在荒遠的山頂上,忽然就覺得,自己變成了一株樹,變成了一塊石頭。滿心的孤獨,如麻的惆悵,都隨著腳下的溪水蜿蜒而去,都隨著起伏的群山蔓延到極遠的地方——那時候,就忘了還有一個自己;那時候,就覺得敞開的心胸無遮無攔地躺在天地之間,仿佛一股清風,纖毫之動便可極游八方……

            第二次是因為無意中闖進了河西走廊。那一次也有一輛汽車,也有滿車的旅游者,那次的目的地原本是敦煌。可是當汽車翻越烏鞘嶺進入了河西走廊的時候,你就會覺得,突然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拋到了生物圈外面,拋到一個任何生命都不可企及的地方,你的肉身不知被留在何處,跟著自己的,只是一個充滿了猶豫、恐懼、彷徨、驚嘆的靈魂。猙獰而又莊嚴的祁連山,廣漠如海卻又冷酷死寂的戈壁灘,輕而易舉地淹沒了可以稱作人類文明的那點東西。舉目所見,除了地平線,還是地平線。河西走廊是造化給人類留下的形而上的大課堂,是人類語言的終點站.從這兒再向前,你將沒有任何熟悉的經驗和理念可以依憑……

            這樣想著,又覺得自己有些太功利,有些杞人憂天。與大自然的溝通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的人終生置身亍自然環境當中,卻一直麻木不仁;有的人只因為在一個早晨,偶然朝一片有露珠的葉子瞥了一眼,便在剎那間領悟了宇宙。

            于是,我跟著尖叫不已的女兒走下海去。沁涼的海水翻卷著雪白的浪花涌上身來,淹沒了所有恐懼而又驚喜的孩子。這種在剎那之間得到的恐懼和驚喜,用不著任何事先的準備和安排,也是任何準備和安排都不可能得到的。在這一剎那,女兒開始了她自己和大海的相遇。

            也許有一天她會明白,自己和所有走到海邊來的人一樣,終其一生都將無法窮盡這種浩茫無涯的恐懼和驚喜。

            1.作者帶女兒“看海”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寫了“我”與大自然的哪兩次相遇,作者為什么說這兩次相遇是“刻骨銘心”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句子語言優美,請你選擇一個角度進行賞析。寒來暑往,山坡上的畫除去舊的,又換上新的;風霜雨雪,峽谷里的音樂或喧嘩,或蕭瑟,錯雜繽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合全文,談談你對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走進大自然,感悟大自然。

            2.第一次是因為插隊來到呂梁山的腹地,第二次是因為無意中闖進了河西走廊,作者認為這兩次經歷,自己被真正的大自然陶醉和震撼了,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忘卻了自我,所以才是“刻骨銘心”的。

            3.示例:本句采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四季交替使山林變了顏色,大自然的變化給峽谷增添了聲音。

            4.大自然是博大的,我們,對大自然的認識還是膚淺的。作者意在表達我們應親近自然,享受自然。(意對即可)

          【看海的語文閱讀附答案】相關文章:

          《看海》的閱讀答案11-10

          《看海》文章閱讀答案06-28

          《細菌與安全》語文閱讀附答案08-17

          《我們去看海》閱讀答案06-27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亡羊補牢附答案07-07

          語文閱讀試題:孔雀比美(附答案)07-09

          語文閱讀理解訓練題附答案11-13

          語文閱讀題《絲路織錦》附答案09-05

          高手閱讀附答案03-22

          《絕唱》閱讀附答案09-1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五月综合缴缴情婷婷 | 日本有码aⅴ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 夜色福利院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欧美卡通在线一区 | 久久免费清高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