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的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時間:2024-06-15 07:56:24 曉怡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有關魏征的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在我們上學期間,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漢語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五四”運動以前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是不是有很多人在為文言文的理解而發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魏征的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魏征的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魏征的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篇1

            閱讀下文,完成下題。(16分)

            魏征,巨鹿人也。雅有經國之才,性又抗直,無所屈撓。太宗每與之言,未嘗不悅。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勞之曰:卿所諫前后二百余事,皆稱朕意。非卿忠誠奉國,何能若是!三年,累遷秘書監,參預朝政,深謀遠算,多所弘益。太宗嘗謂曰:卿罪重于中鉤①,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寧有似我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宮,宴近臣,長孫無忌曰:王珪、魏征,往事息隱,臣見之若仇,不謂今者又同此宴。太宗曰:魏征往者實我所仇,但其盡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慚古烈?征每犯顏切諫,不許我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導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龍鱗,觸忌諱也!太宗大悅,各賜錢十五萬。七年,代王珪為侍中,累封鄭國公。

            尋以疾乞辭所職,請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虜之中,任卿以樞要之職,見朕之非,未嘗不諫。公獨不見金之在礦,何足貴哉?良冶鍛而為器,便為人所寶。朕方自比于金,以卿為良工。雖有疾,未為衰老,豈得便爾耶?征乃止。后復固辭,聽解侍中,授以特進,仍知門下省事。

            【注】①中鉤:人名

            1.本學期我們學過魏征的《 》。(1分)

            2.解釋下列加點字(4分)

            (1)雅有經國之才 (2)太宗幸九成宮

            (3)朕能擢而用之 (4)尋以疾乞辭所職

            3.下列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朕方自比于金 而況于明哲乎?

            B尋以疾乞辭所職 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邪?

            C竭其力用 其皆出于此乎?

            D不許我為非 未為衰老

            4.翻譯下列句子。(6分)

            (1).卿罪重于中鉤,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寧有似我于卿者乎?

            (2).公獨不見金之在礦,何足貴哉?良冶鍛而為器,便為人所寶。

            5. 本文除了用語言描寫刻畫魏征外,還較多地運用 的方法來刻畫魏征 、 的性格特點。(3分)

            參考答案:

            1.《諫太宗十思疏》(1分)

            2.一向;(2)皇帝到某地;(3)提拔;(4)不久(4分)

            3.B(2分)

            4.(1)你的罪過比中鉤還重,(而)我任用你超過管仲,近代君臣之間互相投合,難道有類似于我和你這樣的嗎?(句式,于,得,寧;3分)

            (2)你難道沒有看到礦石中的'金子,哪里值得珍重呢?優秀的工匠(把它)冶煉出來造成工具,便被人視為寶貝了。(句式,獨,寶;3分)

            5.側面描寫 忠君愛國(忠誠奉國)、勇于勸諫(3分)

            魏征的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篇2

            閱讀下面兩則材料,完成題目。(19分)

            甲 貞觀六年,有人告尚書右丞魏征,言其阿黨親戚。太宗使御史大夫溫彥博案驗此事,乃言者不直,彥博奏稱,征既為人所道,雖在無私,亦有可責。遂令彥博謂征曰:爾諫正我數百條,豈以此小事,便損眾美?自今以后,不得不存形跡。居數日,太宗謂征曰:昨來在外,聞有何不是事?征曰:前日令彥博宣敕語臣曰:因何不存形跡?此言大不是。臣聞君臣同氣,義均一體。未聞不存公道,唯事形跡。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則邦國之興衰,或未可知!太宗瞿然改容曰:前發此語,尋已悔之,實大不是,公亦不得遂懷隱避。征乃拜而言曰:臣以身許國,直道而行,必不敢有所欺負。但愿陛下使臣為良臣,勿使臣為忠臣。太宗曰:忠良有異乎?征曰:良臣使身獲美名,群受顯號,子孫傳世,福祿無疆。忠臣身受誅夷,君陷大惡。家國并喪,獨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遠矣。太宗曰:君但莫違此言,我必不忘社稷之計。乃賜絹二百匹。

            乙 余觀太宗常屈己以從群臣之議,而魏鄭公①之徒,喜遭其時,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無不諫諍,雖其忠誠所自至,亦得君以然也。則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稱賢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淵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以其書存也。及觀鄭公以諫諍事付史官,而太宗怒之,薄其恩禮,失終始之義,則未嘗不反復嗟惜,恨其不思,而益知鄭公之賢焉。

            注:①魏鄭公:指魏征。

            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 溫彥博案驗此事( ) ⑵ 尋已悔之( )

            ⑶ 而魏鄭公之徒( ) ⑷ 恨其不思(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乃言者不直 豈以此小事

            B。乃賜絹二百匹 及觀鄭公以諫諍事付史官

            C.雖在無私 征既為人所道

            D。雖其忠誠所自至 但愿陛下使臣為良臣

            3.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⑴ 未聞不存公道,唯事形跡。

            ⑵ 能知其有此者,以書存也。

            4.乙文稱太宗為賢主,認為魏征是賢臣,從甲文看,太宗之賢具體表現是

            ⑴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

            魏征之賢具體表現為

            ⑴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話回答)(6分)

            5.結合甲文君臣對話和乙文君臣對立,試對唐太宗或魏征作簡要評價。(3分)

            參考答案:

            1.(3分)⑴審查,追究 ⑵隨即,不久 ⑶這些人

            2.(2分) C

            3.(4分)⑴沒有聽說過大臣不留心安邦治國的大事,而只注意檢點平日的`細小言行。(2分) ⑵能夠知道魏鄭公有諫諍之事,是因為有他的奏章還存在。(2分)(意到即可)

            4.(6分)太宗之賢:重事實,不偏聽偏信;不因小事而否定別人的大美;主動詢問自己的過失;善于反思,勇于改錯;虛心向大臣請教,獎勵忠良之臣等(任一點得1分,共3分) 魏征之賢:用人無私心;勸諫太宗幾百次;敢于指出太宗說話不足之處;表明以身許國,直道而行的決心;希望做良臣等(任一點得1分,共3分)

            5.(3分)觀點:1分;分析有理有據、客觀辯證: 2分

            魏征的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篇3

            魏征,巨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內黃。武德末,為太子洗馬。見太宗與隱太子陰相傾奪,每勸建成早為之謀。太宗既誅隱太子,召征責之曰:汝離間我兄弟,何也?眾皆為之危懼。征慷慨自若,從容對曰:皇太子若從臣言,必無今日之禍。太宗為之斂容,厚加禮異,擢拜諫議大夫。數引之臥內,訪以政術。

            征雅有經國之才,性又抗直,無所屈撓。太宗每與之言,未嘗不悅。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勞之曰:卿所諫前后二百余事,皆稱朕意。非卿忠誠奉國,何能若是!三年,累遷秘書監,參預朝政,深謀遠算,多所弘益。

            七年,代王璉為侍中,累封鄭國公。尋以疾乞辭所職,請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虜之中,任卿以樞要之職,見朕之非,未嘗不諫。公獨不見金之在礦,何足貴哉?良治鍛而為器,便為人所寶。朕方自比于金,以卿為良工。雖有疾,未為衰老,豈得便爾耶?征乃止。

            十二年,太宗以誕皇孫,詔宴公卿。帝極歡,謂侍臣曰:貞觀以前,從我平定天下,周旋艱險,玄齡之功無所與讓。貞觀之后,盡心于我,獻納忠讜,安國利人,成我今日功業,為天下所稱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于是親解佩刀以賜二人。

            尋遇疾。征宅內先無正堂,太宗時欲營小殿,乃輟其材為造,五日而就。遣中使賜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后數日,薨。太宗親臨慟哭,贈司空,謚曰文貞。太宗親為制碑文,復自書于石。特賜其家食實封九百戶。太宗后嘗謂侍臣曰: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因泣下久之。乃詔曰:昔惟魏征,每顯予過。自其逝也雖過莫彰朕豈獨有非于往時而皆是于茲日故亦庶僚茍順難觸龍鱗者歟!所以虛己外求,披迷內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周而不言,誰之責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誠。若有是非,直言無隱。

            (節選自《貞觀政要·任賢》)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征雅有經國之才 雅:一向。

            B.尋以疾乞辭所職 尋:不久。

            C.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加:超過。

            D.遂其所尚 遂:于是。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虛詞用法與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

            A.朕拔卿于仇虜之中 以其無禮于晉

            B.便為人所寶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C.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D.言而不用,朕所甘心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11.為文中畫線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

            A.自其逝也雖過/莫彰朕/豈獨有非于往時/而皆是于茲日故/亦庶僚茍順/難觸龍鱗者歟

            B.自其逝也/雖過莫彰朕/豈獨有非于往時/而皆是于茲日/故亦庶僚茍順/難觸龍鱗者歟

            C.自其逝也/雖過莫彰/朕豈獨有非于往時/而皆是于茲日/故亦庶僚茍順/難觸龍鱗者歟

            D.自其逝也/雖過莫彰/朕豈獨有非于往時/而皆是于茲日故/亦庶僚茍順/難觸龍鱗者歟

            12.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

            A.唐太宗一開始就對魏征禮遇有加,每次與魏征交談都令太宗非常高興。

            B.貞觀七年,魏征假托生病請求辭去侍中一職,而遭到了唐太宗的反對。

            C.太宗認為貞觀以前玄齡之功無人可比,貞觀之后以魏征的功勞最大。

            D.太宗放棄了自己建造一座小殿的打算,把材料用來替魏征建造正堂。

            參考答案:

            13.將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卿所諫前后二百余事,皆稱朕意。非卿忠誠奉國,何能若是!(4分)

            譯文:

            ②公獨不見金之在礦,何足貴哉?(3分)

            譯文:

            ③自斯已后,各悉乃誠。若有是非,直言無隱。(3分)

            譯文:

          【魏征的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文言文閱讀《史綱評要魏征》題目及答案04-11

          文言文閱讀題和答案05-29

          中考文言文閱讀題附答案06-23

          孔子世家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09-27

          牛郎織女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08-13

          經典閱讀題及答案03-22

          《夸父逐日》文言文閱讀訓練題及答案07-06

          《鴻門宴》的文言文閱讀題(附答案)09-23

          文言文《魯人徙越》閱讀題及答案05-0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真实国产老熟女无套中出 | 欧美九九久久精品黄 | 日本按摩高潮s级中文片 | 伊人成伊人成综合网222 | 亚洲аv在线观看 | 亚洲九九视频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