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詩歌閱讀答案

          時間:2024-10-08 23:23:07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詩歌閱讀答案

            初發揚子⑴寄元大校書詩歌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詩歌閱讀答案

            [唐]韋應物

            凄凄去親愛,泛泛入煙霧。歸棹洛陽人,殘鐘廣陵樹。

            今朝此為別,何處還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⑵安得住。

            【注釋】①韋應物曾客游廣陵,元大(大是排行,其人名字已不可考)是他在廣陵的朋友,公元763年(代宗廣德元年),韋氏被任命為洛陽丞,在乘船離開廣陵赴任洛陽的時候,于是寫了這首詩寄給他。②親愛:相親相愛的朋友,指元大。③沿洄:順流而下為沿,逆流而上為洄。此指指處境的順逆。

            8.歸棹洛陽人,殘鐘廣陵樹描寫了怎樣的情景?采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有何效果?(5分)

            9.詩歌的后兩聯在表達上有何特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結合詩歌分析。(6分)

            參考答案:

            8、描寫了詩人乘船往洛陽方向漸行漸遠,在迷茫的煙霧之中,他還不停地回望廣陵城外迷蒙的樹林。忽然聽到廣陵寺廟里的殘鐘余音,從朦朧的煙樹中隱隱傳來。(2分)

            這兩句,以景喻情,融情于景,言簡意深。船已啟行,詩人還忍不住凝望著廣陵城外迷蒙的樹林,迷戀地傾聽寺廟里傳來的殘鐘余音。詩人對廣陵之物如此依戀,實則是對摯友的依戀。雖不著情語,卻處處透出依依惜別之情,可謂情景交融,含蓄不盡,表面平淡,內蘊豐厚。(3分)

            9、后兩聯直抒胸臆,抒寫內心感慨。(2分)詩人望著滾滾東流、一去不返的江水,禁不住感嘆分別容易重逢難,后會之期就難以預料;另一方面他又自我寬慰,自己身世飄浮不定,有如波上的行舟,世事又怎能由個人作主呢?(2分)后兩句蘊含了詩人羈縻漂泊、無法自主的身世之感。(2分)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詩歌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譯文10-28

          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全文及鑒賞06-30

          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唐詩鑒賞及譯文10-04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韋應物唐詩注釋翻譯賞析10-11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_韋應物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12

          元祐初閱讀答案11-21

          《寄歐陽舍人書》閱讀答案08-12

          寄遠閱讀答案11-09

          《滕元發》閱讀試題及參考答案06-03

          《元遺民詩歌創作特征》閱讀題及答案10-2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一区 | 最新看片国产精品 | 亚洲精品乱码不卡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另类一区 | 久久香蕉国产观看 | 亚洲无AV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