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鑿壁借光》閱讀答案及譯文

          時間:2024-08-20 11:22:34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匡衡鑿壁借光》閱讀答案及譯文

            27.匡衡鑿壁借光

          《匡衡鑿壁借光》閱讀答案及譯文

            匡衡①字稚圭(guī),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③文不識④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⑤。衡能說《詩》,時人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⑥。”鼎,衡小名也。時人畏服之如是,聞者皆解頤歡笑。衡邑人有言《詩》者,衡從之與語質疑。邑人挫服倒屐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聽,更理前論⑦。”邑人曰:“窮矣。”遂去不返。

            (選自晉·葛洪《西京雜記》)

            [注釋]①匡衡:漢朝人。②不逮:指燭光透不過來。③大姓:大戶。④文不識:姓文,名不識。⑤大學:很有學問的人。⑥解人頤(yí):讓人歡笑。⑦更理前論:再把前面說的梳理一番。

            [文言知識]

            說“窮”。“窮”是個多義詞。一、指“困窘”。如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意為處境艱難時只能自己管好自己。二、指“盡”、“極”。上文“窮矣”,意為沒什么可說了。成語有“無窮無盡”,其中“窮”與“盡”為同義。三、指“貧困”。四、指“尋求到盡頭”。《桃花源記》:“欲窮其林。”其中的“窮”即為尋求到盡頭。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邑 ②怪 ③資

            2.翻譯:①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

            ②時人畏服之如是

            ③衡從之與語質疑

            3.理解:“邑人挫服倒屐而去”中“倒屐而去”是用來形容“邑人”什么的?

            答案:

            27.匡衡鑿壁借光

            1.①當地②感到奇怪③借、助

            2.①匡衡便給他做雇工而不求報酬;②當時的人就是如此敬畏匡衡;③匡衡便去跟他論理并追問。

            3.臨走時的狼狽相。

            譯文:

            匡衡字稚圭,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居家有蠟燭,光線卻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墻上打洞)鑿穿墻壁引來鄰居家的燭光,把書映照著光來讀。同鄉有個大戶叫文不識,家中有很多書。(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傭人卻不求得到報酬。文不識對匡衡的舉動感到奇怪,問他,他說:“我希望能夠讀遍主人家的書。”文不識感到驚嘆,就把書借給他。最終(匡衡)成為了大學問家。

            匡衡能夠講解《詩經》,人們為他編寫了一首歌謠說:“沒有人會講解《詩經》,請匡鼎來。匡鼎來講授《詩經》,能解除人們的疑問。”“鼎”是匡衡的小名。當時的人們竟如此敬佩他,聽他講解《詩經》的人都開顏歡笑。街上有個人講解《詩經》,匡衡前去聽講,與這個人討論《詩經》中的疑難問題,這個人辯論不過,對他十分佩服,倒穿著鞋子跑了。匡衡追上去說:“先生請留步,聽聽我和你討論剛才的問題。”那個人說:“我講不出什么來了。”于是就跑了,不再返回。

          【《匡衡鑿壁借光》閱讀答案及譯文】相關文章:

          《宋史》閱讀題答案及譯文09-10

          荀子《解蔽》閱讀答案及譯文08-26

          《史記》的原文譯文及閱讀答案09-20

          《柳宗元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6-24

          《大唐新語》閱讀答案及譯文11-19

          《列子》杞人憂天閱讀答案及譯文08-10

          童心說閱讀答案及譯文07-27

          蘇軾浣溪沙閱讀答案及譯文06-17

          《梁書·沈約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2-25

          《多言何益》閱讀答案及譯文07-2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做品人人做人人综合 | 婷婷色五月综合激情六月导航 | 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一线久 |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不卡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专区一 | 伊人小蛇婷婷色香综合缴缴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