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石壕吏閱讀答案

          時間:2025-06-24 10:01:41 賽賽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杜甫石壕吏閱讀答案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閱讀答案是我們在解答閱讀題時的參考。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自己的閱讀答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杜甫石壕吏閱讀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杜甫石壕吏閱讀答案

            杜甫石壕吏閱讀答案 1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提問】

            1、“暮投石壕村”簡潔的交代了詩人投宿的 和 。(1分)

            2、“有吏夜捉人”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3、老婦的三個兒子都被迫當兵,說明當時什么樣的社會環境?(2分)

            4、“急應河陽役”中的“急”字該怎么理解?(2分)

            5、“獨與老翁別”中的“獨”字突出了什么?(2分)

            6、老婦人說:“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边@句話的真正目的是什么?(2分)

            7、詩中集中而又形象地反映“吏”與“婦”的尖銳矛盾的詩句是: 。(2分)

            8、“獨與老翁別”換成“揮手別老翁”好不好?請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時間 地點

            2、總領。

            3、社會殘酷

            4、戰事緊,擔心孫子和兒媳

            5、說明國家急需兵源

            6、擔心家人,支持平息安史之亂。

            7、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8、不好,原詩“獨”暗示老婦已被帶走(1分)。詩人日暮投宿,老翁與老婦共同接待,一夜之間,只剩老翁(分析1分),“獨”表現了凄苦、悲憤之情(1分),改后的詩句表現不出這種意思和情感(1分)。

            【譯文】

            日暮時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來強征兵。老翁越墻逃走,老婦出門應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樣兇狠,老婦人啼哭得是那樣悲傷。我聽到老婦上前說:“我的'三個兒子去參加鄴城之戰。其中一個兒子捎信回來,說另外兩個兒子剛剛戰死;钪娜斯们一钜惶焖阋惶,死去的人就永遠不會復生了!老婦我家里再也沒有其他的人了,只有個正在吃奶的小孫子。因為有小孫子在,他母親還沒有離去,但進進出出連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沒有。老婦雖然年老力衰,但請允許我跟從你連夜趕回營去。趕快到河陽去應征,還能夠為部隊準備早餐!币股盍,說話的聲音逐漸消失,隱隱約約聽到低微斷續的哭泣聲。天亮后我繼續趕路,只能與返回家中的那個老翁告別。

            【賞析】

            《石壕吏》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別”之一。這首五言古詩通過作者親眼所見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統治者的殘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亂”引起的戰爭給廣大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此詩在藝術上的一大特點是精煉,把抒情和議論寓于敘事之中,愛憎分明。場面和細節描寫自然真實。善于裁剪,中心突出。詩風明白曉暢又悲壯沉郁,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典范之作。

            杜甫石壕吏閱讀答案 2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1)下列對古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 詩的前四句寫“致詞”的由來,也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

            B. “吏呼一何怒”,從“呼”“怒”中可見差役兇橫殘暴的形象。

            C. 詩人憎恨統治階級壓迫人民的行徑,不滿那場平叛戰爭。

            D. 這首古體詩主要內容是敘事性的,但又帶有比較強的抒彩。

           。2)從整首詩看,你覺得“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一句中的人物“泣”的原因是什么?從“如聞”二字中你感受到了杜甫怎樣的形象呢?

            答案:

           。1)C

           。2)示例:第一問:婆婆被拉走,公公不在家,丈夫又死了,孩子尚年幼,生活很貧困,苦不堪言,所以“泣”。

            第二問:關切人民痛苦的形象。

            【解析】

            1)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題,要仔細閱讀各選項,找出與內容不一致之處,再作出判斷。

            ABD.正確;

            C.有誤,作者當時的思想是矛盾的,他支持唐王朝的平叛戰爭,希望取得勝利,但同時他又為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而深感悲痛。

            故選:C。

           。2)本題考查對內容的理解概括。

            第一問:由“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可知,老嫗被差役帶走了;結合“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可知,“泣”的人應是老嫗的兒媳,“泣”的原因是:婆婆被拉走,公公不在家,丈夫又死了,孩子尚年幼,生活很貧困,苦不堪言。

            第二問:“如聞”是“仿佛聽到”的意思!叭缏劇倍,一方面表現了兒媳婦因丈夫戰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聲,另一方面也顯示出詩人以關切的.心情傾耳細聽,通夜未能入睡。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現實主義的敘事詩。它以“耳聞”為線索,按時間的順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從投宿敘起,以告別結束,從差吏夜間捉人,到老婦隨往;從老翁逾墻逃走,到事后潛歸;從詩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別,整個故事有開始、發展、高潮、結局,情節完整,并頗為緊張。詩的首尾是敘事,中間用對話,活動著的人物有五六個之多,詩人巧妙地借老婦的口,訴說了她一家的悲慘遭遇。詩人的敘述、老婦的說白,處處呼應,環環緊扣,層次十分清楚。

          【杜甫石壕吏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杜甫《石壕吏》閱讀答案09-26

          杜甫《石壕吏》閱讀練習及答案09-15

          杜甫《石壕吏》06-16

          《石壕吏》杜甫07-11

          石壕吏杜甫賞析10-07

          杜甫石壕吏原文08-18

          杜甫《石壕吏》的翻譯09-08

          杜甫石壕吏賞析09-05

          杜甫《石壕吏》賞析09-2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欧美国产亚洲欧美 |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成aⅴ人片 | 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 | 久久国产香肠视频限制免费 | 亚洲中文字幕永远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