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我所欲也》高頻知識點(diǎn)

          時間:2024-09-11 23:15:21 魚我所欲也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魚我所欲也》高頻知識點(diǎn)

            譯文

          《魚我所欲也》高頻知識點(diǎn)

            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么我就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么我就只好放棄生命而選取大義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東西,所以有的災(zāi)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東西沒有超過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zāi)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采用呢?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躲避災(zāi)難,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yán)重的東西。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墒禽p蔑地。呵斥著給別人吃,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著給別人吃,乞丐也因輕視而不愿意接受。

            對于豐厚的俸祿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禮儀就接受了。那么,豐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熟識的窮困的人感激我嗎?以前,寧死也不愿接受,現(xiàn)在,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以前,寧死也不愿接受,現(xiàn)在,為了妻妾的侍奉卻接受了;以前,寧死也不愿接受,現(xiàn)在,為了熟識的窮困的人感激我卻接受了。這種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嗎?這樣做就叫做失去了本性。

            重點(diǎn)字詞

            (一)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辯:通辨,辨別。

            3.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通德,恩惠,在本課是感激之意。與:通歟,語氣詞。

            4.鄉(xiāng)為生死而不受。鄉(xiāng):通向,從前。

            (二)要明確

            1.二者不可得兼:同時得到。2.故患有所不辟也:禍患,災(zāi)難。3.賢者能勿喪耳:不丟掉。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假如;甚:超過。5.萬鐘則不辯禮儀而受之:高官厚祿。

            6.萬鐘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處。7.蹴爾而與之:用腳踢。8.妻妾之奉:侍奉。

            9.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放棄。10.此之謂失其本心:本性,天性。

            重點(diǎn)語句翻譯

            1.舍生而取義者也。譯:舍棄生命而選取正義。

            2.非獨(dú)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譯: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3.呼爾而與之。譯: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他。

            4.所識窮乏者得我與。譯:所認(rèn)識的貧窮的人感激我嗎?

            5.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譯:從前寧愿死也不接受(施舍),在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

            6.此之謂失其本心。譯:這就叫做喪失了人的本性。

            7.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譯: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采用呢?

            理解性默寫

            1.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無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魚我所欲也》中出現(xiàn)的成語有:舍生取義、嗟來之食;由此我們可聯(lián)想到與本文觀點(diǎn)相關(guān)的孟子曾說過的三句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魚我所欲也》中體現(xiàn)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獨(dú)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4.孟子認(rèn)為能做到舍生取義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5.孟子認(rèn)為失其本心的行為是: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6.不辯禮儀的接受萬鐘是為了: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7.文中與嗟來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閱讀理解

            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貴的東西是什么?答:指道義,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是指喪失道義。

            2.人的本心是什么?答:舍生取義。

            3.本文使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試舉例。

            答:比喻論證、對比論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用魚和熊掌作比喻論證對生與死的抉擇;用一簞食,一豆羹和萬鐘的事例論證義重于生的觀點(diǎn);用鄉(xiāng)與今對待一簞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進(jìn)行對比論證;用講道理來論證為何要舍生。

            4.文章開端沒有直接進(jìn)入議題,而是先從生活中人們可能遇到的事情寫起,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答:給所要論述的問題增加了通俗性,為下文論議正題作好了鋪墊。

            5.文中多次使用對比手法,請舉例說明。答:魚和熊掌對舉生與死對舉向與今天比較等。

            6.寫魚和熊掌不可得兼時,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答:意在說明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需要選擇的事,在兩者不可兼得的情況下,人們會選取價值更高的東西,用此事情來比喻舍生取義的道理。

            7.本文觀點(diǎn)廣為后人所贊同,請找出本文觀點(diǎn)并寫出與之一致的兩句詩。

            答:舍生取義。1.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魚我所欲也》高頻知識點(diǎn)】相關(guān)文章:

          魚我所欲也知識點(diǎn)06-16

          魚我所欲也03-21

          魚我所欲也知識點(diǎn)梳理10-15

          《魚我所欲也》知識點(diǎn)匯總10-02

          魚我所欲也知識點(diǎn)整理10-19

          魚我所欲也知識點(diǎn)歸類07-26

          魚我所欲也出處?09-17

          魚我所欲也--原文09-13

          《魚我所欲也》翻譯10-24

          《魚我所欲也》翻譯10-1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午夜福利久久 | 中文字幕在线看一区视频 | 在线视频国产1024 |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 |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