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我所欲也》閱讀答案

          時間:2025-02-05 09:15:03 晶敏 魚我所欲也 我要投稿

          《魚我所欲也》閱讀答案

            在各個領域,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我們解答閱讀題的金鑰匙。什么類型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魚我所欲也》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魚我所欲也》閱讀答案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者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本文是______(朝代)時期______(人名)的作品。

            2.在文中橫線上依據課文寫出課文原句。

            3.給下面句子劃分節奏。

            使 人 之 所 惡 莫 甚 于 死 者

            4.解釋下劃線的詞。

            二者不可得( )

            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 )( )

            故患有所不避( )( )

            如使人之所欲莫于生( )

            由是生( )( )

            妻妾奉( )

            一豆( )

            呼爾與之( )

            蹴爾而與( )

            萬鐘于我何加( )( )

            所識窮乏者得我( )

            向為身死不受( )

            是亦不可以乎( )( )

            此謂失其本心( )

            5.用現代漢語解釋下列句子。

            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文中與“不食嗟來之食”的意思一致的語句抄寫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看來,在什么情況下即使遇到禍患也要挺身而出?(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最能體現“人之初,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①本文的論述觀點前先寫“魚”與“熊掌”,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闡述了怎樣的觀點?批判了怎樣的做法?文中三個段落各自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多次使用對比手法,請舉例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認為“本心”應該包括哪些內容?(至少答兩點)請舉一例證明保有“本心”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當今社會,文章所倡導的觀點還值得提倡嗎?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這句話中,“所欲”和“所惡”分別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戰國 孟子

            2.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3.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

            4.同時得到;茍且,這里指為了生而不擇手段;厭惡;禍患;躲避;如果,假使;由于這個原因;可以獲得生存的手段;侍奉;湯;盛氣凌人喊叫的樣子;踩踏食物的樣子;優厚的俸祿;增加,這里指帶來好處;感激;從前;這;停止;天性,天良

            5.①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想要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不做茍且偷生的事。

            ②不僅僅賢人有這種思想,人人都有這種思想,只不過賢人能夠使它不致喪失罷了。

            ③不管是否符合禮與義就接受優厚的俸祿,這萬鐘俸祿對我有什么增益呢!

            ④從前為了道義寧愿身死也不接受別人的施舍,如今卻為了讓所有窮困貧苦的人感激的恩德而接受了它。

            ⑤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我就會舍棄生命而選取正義。

            ⑥如果呼喝著給他吃,過路饑民都不會接受;如果用腳踢著給別人吃,乞丐也輕視它。

            ⑦死亡也是我所厭惡的,但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禍不躲避。

            6.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7.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8.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9.①本文以“魚”和“熊掌”為喻,說明在人生的道路上,會面臨許多重要的抉擇,我們應以義為重,為了維護它,要不惜做到舍生取義。

            ②舍生取義見利忘義一段用了比喻論證、對比論證、道理論證,二段用了舉例論證,三段用了對比論證

            10.如:將魚與熊掌、生與義做對比,突出自己舍魚而取熊掌、舍生而取義的價值觀。

            11.本心:天性,天良。(舉例略)

            12.值得提倡。原因略。(言之有理即可)

            13.符合“義”的事物;違背“義”的事物。

            重點詞語含義

            1、二者不可得兼 同時得到

            2、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禍患,災難。辟:通“避”,躲避。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假如

            4、賢者能勿喪耳 不丟掉

            5、蹴爾而與之 用腳踢

            6、萬鐘則不辯禮儀而受之 通“辨”,辨別。

            7、萬鐘于我何加焉 有什么益處

            8、妻妾之奉 侍奉

            9、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通“德”,感激。與:通“歟”,語氣詞。

            10、鄉為身死而不受 通“向”,從前。

            11、是亦不可以已乎 停止,放棄。

            12、此之謂失其本心 本性,天性

            13、故不為茍得也 茍且取得,這里是“茍且偷生”的意思。

            14、何不用也 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5、乞人不屑也 因輕視而不肯接受

          【《魚我所欲也》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魚我所欲也的閱讀答案11-25

          《魚我所欲也》閱讀答案05-28

          魚我所欲也閱讀及答案10-13

          《魚我所欲也》閱讀及答案12-04

          閱讀魚,我所欲也及答案10-24

          《魚我所欲也》的閱讀答案09-04

          《魚我所欲也》閱讀答案12-02

          魚我所欲也閱讀答案09-25

          魚我所欲也閱讀與答案07-07

          《魚,我所欲也》 閱讀答案10-0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在线观看激情不卡网站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无线 | 亚洲永久中文字幕在线 | 色A在线免弗看五月丁香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亚洲大片在线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