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物體3(蘇教國標版二年級教案設計)

          發布時間:2016-1-2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課題內容:基于第一學段教材的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與運用

          教材簡析:教材充分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熟悉的空間環境和物體作為觀察對象,讓學生在具體的觀察活動中學會觀察和判斷,體悟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事物,所得結果是不樣的,注意引導學生判斷不同結果與不同位置間對應關系,積累觀察經驗,發展空間觀念。共安排了兩道例題:第一道例題是從教室前后兩面拍到的照片,要求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判斷觀察者的位置。第二道例題通過從前后左右四方位觀察玩具猴,要求學生在實物與相應視圖間建立聯系!跋胂胱鲎觥蓖ㄟ^讓學生在比,說,連中進一步積累觀察經驗,發展空間觀念和直觀思考能力。 

          學情分析:此前學生已掌握左、右、前、后的知識,并有了二維的空間觀念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際的觀察、比較,初步體會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一樣,學會根據看到的形狀正確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鍛煉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學法設想: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過比較判斷,推測判斷從而總結出解決的方法。

          教學過程

          片斷一:(一 )從熟悉的情境出發,有層次地觀察                 

           課件出示:一只卡通胡蘿卜的橫切面

          師:猜猜看,它可能是什么?

          生:太陽、雞蛋、餅干……落日

          [鼓勵孩子展開自由的想像,與此同時他們的創造力也得到了保護,孩子們的回答有的竟極富創意。]

          課件:胡蘿卜的動態旋轉的過程。生:胡蘿卜!(出乎意料)。

          [此處安排學生熟悉的情境直入主題,學生自然而然地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教學中,并產生濃厚的興趣,意會到“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同一物體”結果可能不一樣。]

          師:為什么同樣的一個胡蘿卜現在一下子就看出來了?

          生1:因為看的地方不同。

          生2:剛才看到的少,現在看到的多了。

          師生共同小結:同樣的物體因為觀察到的位置(或說角度)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觀察物體(板書課題)

          (二)兩個方位--三個方位的觀察

          1、課件出示教室前后的圖片

          生判斷觀察者的位置,并表達判斷理由。

          2、兩方位--三個方位

          動畫汽車徐徐而來,三個小朋友飄然而至。

          師:三個小朋友會看到什么呢?一樣嗎?為什么?

          生:小明會……小紅會……小東會……不一樣

          [再次體會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學生肯定的語氣、流利的表達,連判斷的理由也闡述的很清晰,學習過程真的不僅僅是認識的過程,更是一種能力與素質生成的過程。]

          師(追問):小朋友知道小紅(右側面的)站在汽車的哪一面?

          [此處為解決后面的左右兩側而掃除障礙,降低難度]

          生1:小紅站在汽車的右面,因為我跟奶奶到姑姑家就坐這樣的車……

          生2:不對,是左邊(邊說邊比劃)

          [其實在錯與對的交鋒中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體驗何其深刻!在群體當中,我們確實需要一些有個性而又善求異并因此而出類拔萃的人,教師應正確引導使之成為群體前進的中流砥柱,并為大家樹立一個奮進的目標]

          師:你真了不起!多細心的孩子!老師跟你握握手……

          片斷二:從四方位觀察,在實物與相應視圖間建立聯系,提煉判斷方法。

          師:有位小客人早等不及了,小組長請出可愛的小猴吧!

          組長拿出小猴玩具。

          師:打個招呼吧!

          生摸摸猴子的小臉蛋、小屁股、耳朵……

          [其時,孩子們早就想摸一摸了!安排這一環節的確很有意義,對小猴四面形象的構建 .想象與表述都離不開它;再者,學生此時的注意力全在小猴身上,你不讓他“全方位”地接觸,他們根本就不會認真進行下面的活動。其次,摸一摸這些“特征”也暗含著分清圖片的方法。]

          師:說說看,你坐在小猴的哪一面?看到的是哪一部分?

          生回答(略)

          閉上眼睛想一想,剛才看到的是?

          [先觀察后說,再想象,實質是在考察學生觀察的有效與否,同時也將活動充分細化]

          請組長拿出①號信封,生選自己看到的圖片

          師:認為圖片難選的小朋友站起來。(這時有的小朋友站起后又被其他小朋友示意坐下,并有組內小朋友主動教給判斷方法,看得出學生已自覺地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看得出,學生選擇前后兩面很容易,左右兩面費周折,盡管有實物在前面。不過很快就互相改正過來了!俺C正”才是知識真正形成的過程。]

          師因勢利導組織討論、匯報并相機指導生用動作說明

          生①:我是拿著圖片到小猴身上比一比的(大約70%的學生生用此方法)

          生②:我是根據小猴左右耳朵來判斷的(有十多個學生舉手贊成)

          師:抓特征解決問題,這主意的確很好。

          生③:我是看小猴臉朝向我的左邊,而正好這張圖片也是……

          生④::假設不選這一張,(邊說邊舉起手中圖片)會……

          師引導優化方法。

          組織生換位置重選圖片,應用方法。

           

          (2)判斷對面而來的動物左右面的圖片,幫小叮當選照片,并說明判斷依據。[此處用學生喜愛的小動物穿插,以使學生本已疲倦的思維二次興奮,從而以積極的情感投入學習;知識層面上,也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一種提升,對學生所學知識及空間想象力的綜合考察]

          片斷三:鞏固深化,強化已形成的認知

          (一)認茶壺

          《1》     畫一畫

           組長拿出茶壺放于桌中央,生自行觀察。

          組長取出2號信封,互相選一選,畫一畫。

          《2》     組織作品展,找找作品中相異點。

          《3》     做95頁第3題,連一連實物圖

          (二)出示銅牛燈圖片,師口述拍照片的要求,生選擇合適的拍攝位置。

          (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已然形成。)

           

          教后效果分析

          學生能100%很容易地判斷前后兩面的圖片,并能流利地說出判斷理由。說明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觀察經驗和空間觀念。對于本課的難點:物體左右兩面的圖片,有70%的同學能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正確選擇和說理,說明學生已有了一定的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

          總之,本節課無論從知識的積累還是能力的培養均已達到課始的目標,效果很好。

          教后反思:

          本節課我曾嘗試直接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教師在講臺上用一個學具茶壺來講解對于左右兩個側面如何分清,并引導學生明白“我”和“他們”對面時看到的同一個茶壺有何區別,明了觀察結果與觀察位置的對應關系。學生中的大多數也能找到實物圖間的對應關系,并用由易到難的排除法進行斟選,甚至有的比小組合作交流和電教媒體參與的準確率還高。)是這種授--受式的根深蒂固?還是上面的課例不太科學?我分析了一下兩種方法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為了方便,我們把借助多媒體和學生全程參與活動的課例稱為A,“授--受”方式的稱為B。

          一、A課例的設計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從兩方位--三方位--四方位,從熟悉的教室場景到可愛的玩具,從易觀察的小物體--需要想象推理的大建筑,從可以直觀看到一個側面的物體到兩個側面都需想象的抽象圖,從實物--實物圖,由淺入深,細化活動,對教材進行有效重組,做到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以教材內容為本,適當向外拓展延伸。

          二、在認知過程中,學生活動充分,小組合作,師生互動,摸摸、看看、說說、畫畫,學生全員全程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活而有趣亦有序。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活動的舞臺,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培養,對知識系統有真實、身臨其境的體驗,在活動的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已由簡單的“授--受”過程躍為一個主動感知、領悟和建構的過程,是一個融觀察、操作、思考、想象、交流于一體的充滿挑戰、富于思考的過程。

          三、蘇聯霍姆林斯基說過:當知識與積極的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時候,學習才能真正成為孩子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故本節課充分利用電教媒體的聲、形、色……及可操作的實物作為施教媒介,以“小客人拜訪”的情境貫穿全課,學生學得主動且生動。充分激發了學生參與的熱情和比較,表達的欲望。在“玩”中學、“樂”中學。

          A課所采用的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本就是體現學生主體性的一種重要形式,是形成信息多向交流和反饋的新型課堂教學結構的重要活動方式。本課注意在獨立的基礎上對學生的所得進行有效融合,每個學生都有事做,有信心說,避免了合作交流的形式化。

          總的來說,如果說B課型的設計學生是在教師“說”數學中聽數學看數學的話,A課程則是學生在積極地做數學`用數學中玩生活中的數學。其實,數學活動課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學生充分地活動,充分地體驗和感受,這樣才能對學生于不知不覺中慢慢滲透相應的數學知識,學生學得也較開心,課堂氣氛亦相對融洽?梢哉fA課型充分發揮學生作為認識主體的能動作用,為學生個性特長開辟了廣闊天地,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和深遠的意義。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 日本道二区免费 | 制服丝袜视频高清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在线看h片666 | 日本乱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综合另类欧在线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