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三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5-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口算方法的過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內的兩位數加兩位數及相應的減法。 

          2、讓學生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學會用兩步計算解決一些相應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的價值,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4、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 

          二、教學時間:7課時。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9-40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內的兩位數加兩位數,以及進位的整百數加整百數法。

          2、讓學生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相應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的價值,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4、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問題的意識、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字號。 

          教學難點:正確地口算無敬畏的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結果。 

          教學具準備:教學情境掛圖。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新課。 

          談話:小朋友們,你們去玩具店買過玩具嗎?今天也有兩個小朋友要去玩具店買玩具,你們想幫他們參謀參謀嗎?現在我們就到玩具店看看吧。 

          看!玩具店到了,誰在買東西呀?我們給插圖中的小朋友起個名字,男孩叫貝貝,女孩叫瑪麗。 

          二、探索新知。 

          1、同學們,這個玩具店真漂亮,玩具真多,(出示商店圖)貝貝和瑪麗每人要買兩件玩具,你能說出他們購買什么玩具嗎?你是怎么知道的?他們怎樣付款呢,你們能幫他們算算嗎? 

          2、提問:書上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你打算先解決什么問題,再解決什么問題? 

          你能幫他們列出算式嗎? 

          3、學生口頭列式:教師同時板書算式: 

          (1)貝貝應付錢:44+25=        (  ) 

          (2)瑪麗應付錢:44+38=        (  ) 

          4、談話:這兩道算式如果用豎式計算,我想每位同學都不成問題。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口算的機會是很多的,貝貝和瑪麗到商店來的時候就沒有帶紙和筆,他們只能口算出應付的錢數。你能口算出得數嗎?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在小組里相互交流。 

          5、反饋:通過交流學生可能得出以下算法: 

          第一道算式:44+25=        (   ) 

          (1)先算44+20=64,再算64+5=69;(2)先算44+5=49,再算49+20=69;(3)先算40+20=60,再算4+5=9,最后算60+9=69;(4)先算4+5=9,再算40+20=60,最后算60+9=69。 

          第二道算式:44+38=       (   ) 

          (1)先算44+30=74,再算74+8=82;(2)先算44+8=52,再算52+30=82;(3)先算40+30=70,再算4+8=12,最后算70+12=82;(4)先算4+8=12,再算40+30=70,最后算70+12=82。 

          6、再次交流,確認和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 

          7、比較兩道算式的異同點。(小組討論交流) 

          8、通過討論得出:第一道算式相加時不需要進位,第二道算式相加時需要進位。 

          9、對表現出色的小朋友進行表揚。 

          三、鞏固深化。 

          1、算一算、比一比。(做“想想做做”第1、2題。) 

          (1)電腦出示第1、2題,讓學生看清題意后把口算結果直接寫在書上。 

          (2)集體反饋,電腦驗證。 

          (3)比較每組題的異同點。(第一題讓學生體會進位加與不進位加在計算方法上的聯系與區別;第2題讓學生體會如何在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基礎上思考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 

          2、想一想、填一填。(做“想想做做”第3題。) 

          (1)讓學生根據要求在書上填表。 

          (2)電腦驗證。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為什么這樣算。 

          3、比一比、算一算。(做“想想做做”第4題。) 

          (1)引導學生先口算每組題的第1小題,再算第2小題。 

          (2)口算結束后交流算法。 

          (3)讓學生說一說通過口算發現了什么。 

          (4)教師對學生的發言給予評價。 

          4、先估計得數是幾十多,再口算。(做“想想做做”第5題。)(1)選出其中一組題先估算再口算,并請學生說說估算的理由,將估算結果和口算結果對照,看有無錯誤。 

          (2)其余每組題同桌合作完成。 

          (3)集體反饋,電腦驗證。 

          (4)講述: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預測口算的得數。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檢驗口算的結果。希望同學們今后自覺地在計算前或計算后進行估算。 

          5、解決實際問題。(做“想想做做”第6、7題。) 

          (1)電腦出示第6題。 

          提問:從熊貓館到老虎館有幾條路?學生回答后逐一闡述每一條線路。 

          提問:你打算用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先估算,再回答問題。 

          讓學生在組內交流解答另外兩個問題的想法。 

          讓學生到到講臺前將自己的思考過程說給大家聽。 

          電腦驗證,并對講述有條理的學生進行表揚。 

          (2)電腦出示第7題。 

          讓學生弄清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學生獨立在書上列式計算。教師對后進生予以幫助。 

          集體反饋。讓學生將自己分析、思考的過程說給大家聽,同學間相互補充、相互評價。 

          四、課后延伸和課堂總結。 

          小朋友,今天這節課學習的什么?你學會了什么?課后同學間可以相互出題考對方,回家后,也可以用你學到的本領來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1-42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探索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 

          3、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體驗,進一步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正確的口算需要退位的兩位數減兩位數。 

          教學具準備:情境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今天,老師帶大家去一個你們最喜歡的地方,想不想知道去哪兒?出示情境圖:玩具商店。 

          二、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學生自主觀察玩具商店的情境圖。 

          你從題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們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怎樣列式?想好后在小組中互相說一說,然后各小組的選一名代表給全班同學說一說。 

          對學生的回答給予及時的評價并分類解決。如果學生提出用加法做的問題,讓學生口述算式和得數,這樣及時復習并鞏固上節課的知識。如果提出用減法做的問題教師將這類問題按不退位減和退位減的順序分類板書如下: 

          (1)玩具客車比玩具小汽車貴多少元? 

          (2)玩具火車比玩具小汽車貴多少元? 

          (3)玩具火車比玩具客車貴多少元? 

          2、學生自己讀一讀板書問題,獨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指名說算式并板書:38-25、44-25、44-38) 

          3、學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這三道題的筆算方法我們早已學過,這節課我們研究口算方法,先來研究38-25的口算方法。你能口算出得數嗎?小組里討論。 

          在班內交流各自的算法,教師板書。學生可能說出的算法有: 

          (1)38-20=18,18-5=13。(2)38-5=33,33-20=13。(3)30-20=10,8-5=3,10+3=13。 

          你們的想法,老師已經寫在了黑板上,看著這些算式,你能說說口算時各是先減哪一位上的數,再減哪一位上的數嗎? 

          44-25得多少呢?請同學們開動腦筋,自己想辦法口算得數。 

          先在小組內交流口算方法,再在班內交流,教師板書。學生可能說出的算法有: 

          (1)44-20=24,24-5=19。(2)44-5=39,39-20=19。 

          (3)把44分成30和14,,30-20=10,14-5=9,10+9=19。 

          看著這些算式,你能像上一題那樣說說每種算法各是怎樣計算的嗎? 

          小組討論,比較38-25、44-25在口算時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找相同點時,著重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算法,都可以先用被減數減減數十位上的數,再減個位上的數,也都可以先減個位上的數,再減十位上的數,還可以十位上數、個位上的數分別相減,然后把兩次減得的差合起來。不同點是,第一題是不退位減,第二題是退位減,特別是用第三種方法計算退位減時,要從被除數十位上退一作十,和個位上的數合并后再減) 

          讓學生自己口算44-38。 

          三、鞏固應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在書上填寫得數。完成后組織交流,讓學生說說自己怎樣算的,并比較每個蘑菇上兩個算式在計算時有什么不同。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奪紅旗”游戲。各學習小組的成員,每人完成一組式題,4人共完成四組式題。比一比,每組三道式題之間有什么聯系。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1)學生讀題后,獨立填寫統計表。 

          (2)集體交流,體會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1)比一比每組中的兩個算式,再比較中發現聯系。 

          (2)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5、做“想想做做”第5題。 

          (1)學生先在小組內說一說,估計得數是幾十多,再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 

          (2)口算得數,集體校正。 

          6、做“想想做做”第6題。 

          (1)讓學生先說說從題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書中提出了什么要求。 

          (2)學生交流估計方法。 

          (3)通過算一算,經驗估算情況。 

          7、做“想想做做”第7題。 

          (1)仔細看圖,收集題中的信息。 

          (2)獨立解決問題,再交流自己的思考過程和和解題結果。 

          四、全課總結,深化理解。 

          小朋友,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這些知識你是怎么學到的?先相互說說,再告訴大家。(根據學生敘述,板書課題: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

           

          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3-44的例題和“試一試”,第43-44頁的“想想做做”第1-4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學習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學會解決與倍有關的兩步計算實際問題及相應的變式問題。 

          2、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學會解決與倍有關的兩步計算實際問題及相應的變式問題。 

          教學具準備:情境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發現你們穿的衣服很漂亮,你知道你的上衣和褲子誰買的嗎?你知道它們價格嗎?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一個有關買衣服的問題。(板書:解決實際問題) 

          二、學習新知。 

          1、教學例題。 

          (1)課件出示媽媽帶著玲玲去買衣服的情境。出示褲子標價“28元”,營業員阿姨說:“上衣的價錢是褲子的3倍。”玲玲的媽媽問營業員:“買一套衣服要多少錢?” 

          提問:從上面的情境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理解買一套衣服的意思嗎? 

          (2)談話: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一位數學小助手,他的名字叫線段圖。我們可以先用一條線段表示出褲子價錢。(教師在黑板上畫出表示褲子價錢的線段圖) 

          表示上衣價錢的線段該畫多長呢?(學生討論) 

          為什么要畫這樣的3份長?讓學生在書上畫出表示上衣價錢的線段,并指名到黑板上畫。 

          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錢,也就是求褲子和上衣的價格一共是多少,我們可以這樣表示問題(畫出括號,寫上?)。 

          這樣線段圖就畫完了,誰能指著線段圖的每一部分說說表示的意思? 

          (3)談話:這個問題需要幾步計算來解決?你會解答嗎?做在草稿紙上,如果不會解的,可與同桌討論后再解答。 

          (4)交流: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你會解答嗎?(指名說,教師板書) 

          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估計學生一般先求上衣的價錢,再求一套衣服的價錢) 

          (5)提問:有沒有不同的方法?如果沒有不同的算法,教科書上的第二種方法不再教學。如果有學生說出第一種解法,先讓學生說出算式,教師板書。再讓學生指著線段圖說一說“1+3”表示的意思,即褲子的價值是1個28元,上衣的價錢是3個28元、一套衣服的價錢是4個28元。所以第二步用28×4求出一套衣服的價錢。 

          2、教學“試一試”。 

          (1)談話:媽媽想考考玲玲,她把問題改了改。(出示問題:一件上衣比一條褲子貴多少元?)指名讀問題。 

          (2)談話:我們先看線段圖,問題改了,線段圖要不要改?怎樣改? 

          你能指出要求的是哪部分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在黑板上改線段圖。 

          會解答嗎?做在草稿本上。指名板演。 

          (3)交流: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提問:有用第二種解法解答的嗎?如果沒有,不再教學這種解法;如果有第二種解法解答的,讓學生板演,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3、比較。 

          提問:這兩道題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在學生回答時,把課題板書完整。 

          三、組織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帶子圖,說說問題是求什么。 

          獨立解答后交流是怎樣解決的。 

          說說你還能求什么。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指名說說線段圖所表示的意思。獨立解答。 

          交流并訂正。說說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題中告訴我們哪些信息?要我們做什么? 

          學生各自填表。 

          全班共同校對。 

          4、補上合適的條件。 

          養牛場里有黃牛25頭,                     ,奶牛和黃牛一共有多少頭? 

          (1)補上一個條件,使它成為一道一步計算的問題。 

          (2)補上一個條件,使它成為一道兩步計算的問題。 

          先獨立思考,再交流。 

          5、出示情境圖。 

          編一道用今天學習的兩步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 

          四、布置作業。 

          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練習課

          教學內容: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學會看線段圖,并能利用畫線段圖幫助理解題意。

          2、  能根據題意用兩種方法解決簡單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看線段圖解題

            1、口述線段圖意義。

          2、要求列出算式。

          3、小結(兩種解題思路)。

          二、應用題練習

          1、  一袋面粉重15kg,一袋大米的重量事面粉的4倍。大米和面粉一共重多少千克?大米比面粉重多少千克?

          要求:1、先畫出線段圖。

                   2、列出算式并解答。

                   3、思考:你能用幾種方法解答?

          2、  小白兔拔了28個蘿卜,小灰兔比小白兔少拔6個。它們一共拔了多少個蘿卜?小灰兔比小白兔少拔多少個蘿卜?

          要求:1、先畫出線段圖。

                   2、列出算式并解答。

                   3、思考:你能用幾種方法解答?

          三、課堂練習

          1、紅花有32朵,綠花的朵數是紅花的5倍。                    ?(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2、紅花有32朵,綠花的朵數比紅花朵5朵。                    ?(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四、全課總結。

          五、作業:P44--45.5、6、7

           

          練習課

          教學內容:兩步計算應用題

          教學目標:

          1、  一步學會看線段圖,并能利用畫線段圖幫助理解題意。

          2、  能根據題意用兩種方法解決簡單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練習指導

          1、P45.8

            出示題目,學生獨立審題。

            口述題目意思,口答問題的含義。

            指名回答本題的數量關系。

            學生獨立完成。

            小結。

          2、P45.9

            學生獨立審題,理解題目含義。

            學生獨立完成。

            班級評講:本題的數量關系是什么?怎么列式?

            小結。

          3、P45思考題

            指導學生先畫出線段圖表示題重的數量關系。

            引導學生看線段圖說出自己的思考和發現。

            學生獨立解答。

          二、課堂練習

          1、  停車場有小轎車28輛,大客車的輛數是小轎車的3倍。一共有多少輛車?(還可以怎樣提問?)

          2、  小紅摘了25千克黃瓜,小明摘的西紅柿的重量比黃瓜的3倍少10千克。小明摘了多少千克西紅柿?

          3、  小方家養了4只母雞,每只母雞孵出21只小雞。現在一共有多少只雞?

          三、全課總結

          四、作業:P45.8、9

           

          練習五1

          容教學內:P46.1--5

          教學目標:

          進一步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快速地口算出和在100以內的兩位數加兩位數及相應的減法。

          教學過程:

          一、練習指導

          1、P46.1

            出示題目。

            先自由口算,再獨立口算。

            評講:1、比較分析每組中兩題的區別和聯系。

                  2、小結加、減法在算法上的共同點。

          2、P46.2

            師生合作進行口算(教師出示教具帶領學生口算。)

            學生同桌合作練習。

          3、P46.3

            出示題目,學生根據要求進行估算。

            引導學生總結出估算的方法。

            任意指其中一題要求估算出結果。

          4、46.4

            口算比賽。

            評講。

          5、46.5

            出示題目,要求說出題目含義。

            讓學生根據題意提出求和或求差的一步計算的問題,并口算出結果。

          二、課堂練習

          1、  先口算出上、下兩數的和,再算出這兩個數的差。

            

           

          練習五2

          教學內容:P46--47第6--9

          教學目標:

          進一步學會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題,能看懂線段圖,能利用線段圖幫助解決問題,基本上會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練習指導

          1、P46.6

            學生獨立審題并解答。

            評講:你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要求什么問題?

                  能一步求出問題嗎?先求什么?為什么?再求什么?怎樣列式?

            小結。

          2、P47.7

            學生獨立審題并解答。

            評講:你從圖中得到哪些數學信息?要求什么問題?

                  你能畫出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數量嗎?

                  怎樣列式?為什么?

          3、P47.8

            學生獨立審題完成,并要求畫出線段圖。

            評講。

            小結:兩題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4、P47.9

            指導學生畫出線段圖。

            問:這題的線段圖和前面的比有什么不同?

          先求什么?為什么?再求什么?

            小結。

          二、課堂練習

          1、  一輛中巴車可以坐25人,有80位同學坐車郊游,3輛這樣的車夠坐嗎?

          2、  桃樹有2棵,梨樹的棵數是桃樹的2倍,蘋果樹的棵數是桃樹的3倍。(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3、  學校買來了39只籃球,買來的排球比籃球的3倍還多4只,買來的足球有多少只?

          三、全課總結

          四、作業:P46--47.8、9

           

          練習五3

          教學內容:P47--48第10--13題

          教學目標:

          進一步學會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題,能看懂線段圖,能利用線段圖幫助解決問題,基本上會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練習指導

          1、P47.10

            獨立完成后評講。

            小結(鼓勵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P48.11

            引導看圖,找出數學信息。

            分析每小題,指出必須找出合理的選擇信息解決問題。

          二、課堂練習

          1、  某城市六月份的降水量是42毫米,七月份比六月份少了14毫米。六、七兩個月一共降水多少毫米?

          2、  狗的壽命大約有12年,馬的壽命大約是狗的2倍,大象的壽命大約比馬長6年。大象的壽命大約有多少年?

          3、  一班收集了69節廢電池,二班收集的是一班的3倍,兩個班一共收集了多少集廢電池?

          4、  卡車有34輛,客車比卡車多17輛,轎車的輛數是卡車的4倍。轎車比卡車多多少輛?(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三、思考題

          1、P48

            出示第一組的三道算式,引導觀察并研究同一道算式中各部分的數之間以及三道算式之間的聯系。發現規律后再嘗試著按規律接著往下寫。

            第二組題由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評講。

          2、找規律填數。

            ⑴1、3、9、27、()、()

            ⑵1、2、3、5、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 | 中文字幕第8页在线亚洲 | 一级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色偷偷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