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學生整體學習興趣濃厚,在課堂上積極性高,表現欲強。大部分學生學習較為主動,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基礎知識比較扎實,但整體較為浮躁,特別是在計算方面,粗心現象普遍存在,經常出現抄錯數,寫錯符號,忘記進位等情況。班里還有4名學生對于獨立解決兩步應用題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題意導致,另外還有少部分學生學習狀態不穩定,還需要老師和家長做好思想引導工作,力爭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之上成績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二、指導思想
1、明確復習課的目的。復習課是為了幫助學生系統地整理所學過的知識,使遺忘的內容得以重現,薄弱環節得以鞏固,涵蓋著全部教學內容。
2、復習課過程要尊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愛、進步與成功,會讓他們更有復習的動力。卡耐基說過:“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美和鼓勵。”
3、復習課要內容新穎、形式多樣。拓寬學生參與的渠道,調動學生復習的主動性,激發他們復習的興趣。
4、復習課的主動權要交給學生。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更要密切,探究程度更要深沉。
三、復習內容
1、除法。2、年、月、日。3、平移和旋轉。4、乘法。5、觀察物體。6、千米和噸。7、軸對稱圖形。8、認識分數。9、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10、統計。11、認識小數。12、整理和復習。
四、復習目標
1、復習本學期所認識的數與量的基礎知識,簡單的分數、小數等知識有進一步的認識。
2、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計算,在速度和正確率兩方面都能達到基本要求,使計算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3、復習觀察物體、平移和旋轉、軸對稱圖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等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4、復習統計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統計觀念。
5、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提高數學思考的能力。
6、讓學生經歷回顧和整理知識,激發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學生總結與反思的態度和習慣。
五、主要內容學習狀況
1、數與代數:口算乘除法,筆算乘除法以及估算學得都很好,認識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不太熟練,年月日、千米的認識和噸的認識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解決問題的辦法:;加強連續兩次平均分的實際問題訓練,用小數加、減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進行求整體的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的練習,從實際中了解千米與噸的知識。
2、空間與圖形:對生活中常見的平移、旋轉、對稱現象已初步形成了概念,物體的三視圖學得也較好,但面積的單位、計算卻還有一些問題。解決問題的辦法:多練習一些平移圖形的訓練,進行與計算面積有關的實際問題訓練。
3、統計:統計表與條形統計圖學得較好,但求平均數的方法卻存在著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針對學生求平均數時只求出總數而不再去求平均數的現象多進行練習,并讓學生懂得什么才是平均數,從而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
六、采取措施新 課 標第一 網
1、 正視自己在教學中的問題,在期末復習中盡最大地努力彌補。
2、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尤其審題習慣),學習方法的指導。
3、老師要準確了解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才能使復習有針對性、實效性。
4、課上注重知識的整理,基本概念理解到位,比較知識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形成知識網絡。
5、注重對知識的整合,一題多用。如:一些圖形中面積的計算。
6、關注后進生,加強對他們的輔導。
七、復習方法
1、整理歸納法
復習階段重在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結構,梳理知識之間的縱橫聯系,為發展能力做好知識方面的儲備。
2、討論明辯法
進入復習階段,學生對有的知識可能有“似曾相識”之感,卻并不十分清晰知識的來龍去脈。這時,采取討論法以進一步明晰疑難問題。可以在理論層面進行討論,也可以舉例子深入淺出地分析道理。不論采取什么方法,都十分注意保護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力求讓學生克服畏懼心理,真實地展現自己的缺漏,以助矯正。
3、變題比較法xkb 1.c om
復習階段,學生會接觸各式各類的習題。為了讓學生精練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幫助學生透徹理解知識以達到舉一反三的水平,設計了一題多變的練習。這樣,學生可以自覺地對變式題型進行比較,找出異同,深入理解。
4、查漏補缺法
以上方法在實際運用中,各有針對性,但也難以面面俱到。當從學生的練習中發現缺漏之處,就獨立設計相關的典型題目,讓學生練習,這樣有利于強化一些疑難知識。
八、課時安排(10課時)
教材體系 單元內容 課 時 安 排
數與代數 1、除法
4、乘法 乘除法口算、筆算與乘法估算
用乘除法解決的實際問題
2、年、月、日
6、千米和噸。 年、月、日與千米和噸
8、認識分數
11、認識小數 認識分數
認識小數
空間與圖形 5、觀察物體
3、平移和旋轉 觀察物體、平移和旋轉。
7、軸對稱圖形 軸對稱圖形
9、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綜合練習
統 計 10、統計 求平均數
新課標第一網系列資料 www.xkb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