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喻閱讀練習及答案

          時間:2024-08-10 09:35:07 詩琳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日喻閱讀練習及答案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需要跟閱讀答案打交道,閱讀答案是教師進行閱卷打分時的參考,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日喻閱讀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日喻閱讀練習及答案

            【原文】:

            生而眇①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扣②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③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④,以為日也。日之與鐘、龠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

            ——選自《東坡小品·日喻》

            【注釋】:①眇(miǎo):目盲。②扣:敲打。③捫(mén):用手摸。④龠(yuè):古代一種樂器,形狀像笛子,但比笛子短。

            【翻譯】:

            一個生下來就是瞎子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太陽,他就向眼睛好的人詢問。一個人對他說:“日之狀如銅盤。”盲人就敲銅盤聽到了它的聲音。后來他聽到鐘的聲音就以為是太陽。另一個人對他說:“日之光如燭。”盲人摸蠟燭知道了其形狀。后來他摸到一支短笛,便以為是太陽。太陽和鐘、笛相差甚遠,可盲人卻不知道它們之間的差別,因為他從來沒有見過太陽,只是從別人那里間接地聽到的啊!

            【閱讀訓練一】:

            ⒈“問之有目者”省略了什么?請從文中找出原詞補充出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眇者”為什么會把“鐘”和“龠”當作“日”?請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扣”、“捫燭”的行為和下列哪一個成語的意思相同?()

            A.盲人摸象 B.緣木求魚 C.掩耳盜鈴 D.利令智昏

            ⒋“盲人識日”的錯誤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⒌傳統(tǒng)上習慣把“眇者”看作貶抑對象,如果換個角度思考,進行逆向思維,你就會發(fā)現(xiàn)“眇者”有許多值得肯定和稱道的地方。請把你的發(fā)現(xiàn)寫出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訓練二】:

            一、解釋加點的詞

            1.生而眇者不識日(    ) 2.他日揣,以為日也(    )

            3.而人之未達也(    )   4.捫燭而得其形(    )

            二、翻譯

            1.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于盤與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盤而至鐘,自燭而至,轉而相之,豈有既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盲人識日”的錯誤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一】:

            ⒈生而眇者。

            ⒉日之與鐘、龠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

            ⒊B

            ⒋“盲人識日”的錯誤在于只是依據(jù)間接的、片面的經驗來認識事物,因此得出違反客觀實際的錯誤結論。

            ⒌①勇于求學,不以求知為恥;②沒有思想束縛,大膽探索,敢于嘗試,勇于類推和應用。(只要有理有據(jù),能自圓其說,以理服人即可)

            【參考答案二】:

            一、1.眼瞎  2.古代樂器,形狀像笛  3.洞曉  4.用手摸

            二、1.即使有巧妙的譬喻,好的誘導,也超不過盤和燭的。2.從盤到鐘,從蠟燭到短笛,輾轉推求下去,還會有終結嗎?

            三、只了解事物的局部,甚或是皮毛。它告誡我們,單憑道聽途說或者走馬觀花,至多不過是一知半解;要真正了解事物,一定要接觸它、觀察它,親自實踐。

            【補充新解】:

            “眇者識日”的故事出自《東坡小品·日喻》,蘇東坡講這個故事是強調接觸實際和直接體驗對于學習的重要性,說明學習上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斷實踐,才能深入了解客觀事物,獲得真正的知識和技能。

            但是,換一種眼光看問題,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那個“眇者”鬧出了把鐘、笛當太陽的笑話,與那兩個“有目者”有直接關系。因為“眇者”有先天性生理缺陷,他無法看到太陽究竟是個什么樣子。可是那兩個“有目者”卻不考慮“眇者”的實際情況,且沒有抓住太陽的主要特征,只是就太陽某一方面特點而各持一端,一個講“日之狀”,一個講“日之光”。這樣對一個從未見過,也無法見到太陽的人去講什么是太陽,盡管引譬設喻,最終也只能是枉費苦心,因為這兩個“有目者”違反了“因材施教”的原則。

            當然,“眇者”也是有過錯的。人家講形狀,他偏去聽聲音,人家講光亮,他偏去摸形狀。這樣去認識事物,怎能不誤入歧途?

          【日喻閱讀練習及答案】相關文章:

          《日喻說》閱讀答案06-13

          蘇軾《日喻說》閱讀答案06-20

          《日喻說》閱讀答案7篇06-14

          杜甫《九日》閱讀練習及答案03-11

          《太空一日》閱讀練習及答案06-21

          《等》閱讀練習及答案09-12

          冰心《一日的春光》的閱讀練習及答案10-10

          《銀杏》閱讀練習及答案02-02

          《清明》閱讀練習及答案03-2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五月天色婷婷国产精品 | 亚洲精品网国产 | 亚洲成aⅴ人在线电影 | 永久免费国产成 | 亚洲成在人线久久综合 | 污污污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