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閱讀練習及答案

          時間:2021-07-07 14:36:07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墨子》閱讀練習及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墨子》閱讀練習及答案

            子墨子見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穅糟,而欲竊之。此為何若人?”王曰:“必為有竊疾矣。”子墨子曰:“荊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荊有云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宋所為無雉兔鰒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松、文梓、楩、枬、豫章,宋元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臣以王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取宋。”

            于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問其故,子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1、解釋句中加粗詞

            (1)舍其文軒 文_____________

            (2)公輸盤為我為云梯 為_____________

            (3)子墨子九距之 距_____________

            (4)公輸盤詘 詘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與例句中“之”用法相同的的一項是()

            例句: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

            A、宋之地,方五百里

            B、宋何罪之有

            C、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

            D、臣以王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

            3、翻譯下列句子

            ①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請無攻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簡要回答下列問題:

            (1)公輸盤距墨子的辦法是什么?墨子為什么說“雖殺臣,不能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墨子將楚國物產豐富與宋國的貧乏作對比,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華麗;(2)造;(3)通“拒”,抵御;(4)折服

            2、A

            3、①公輸盤多次運用攻城的巧妙戰術,墨子多次抵御了他的進攻。

            ②請允許我不在攻打宋國了

            4、(1)殺死墨子,墨子的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拿著防御的武器,準備迎戰。

            (2)勸說楚王放棄攻打宋國的計劃

          【《墨子》閱讀練習及答案】相關文章:

          《墨子.公輸》閱讀及答案參考11-15

          《墨子怒耕柱子》閱讀答案02-17

          《墨子尚同上》閱讀答案及譯文12-26

          《墨子》文言文閱讀答案及翻譯06-15

          墨子義探微閱讀理解答案12-07

          《墨子·兼愛》文言文閱讀答案09-15

          《等》閱讀練習及答案05-28

          精選的閱讀練習及答案03-19

          閱讀練習及答案09-1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一本到国产在线精品国内 | 亚洲精品亚洲国产3区 | 日本日本欧美另类视频在线 | 日本精品区视频 | 在线观看精品综合一区 | 综合日韩天天久久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