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酈道元閱讀答案

          時間:2022-08-19 19:16:17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三峽(酈道元)閱讀答案

            在日常學(xué)習(xí)和工作中,我們經(jīng)常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具有開放性,不是唯一的,我們要敢于辨證揚(yáng)棄,吸取精華,棄其糟粕,使其更完善。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幫助到我們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峽(酈道元)閱讀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峽(酈道元)閱讀答案

          三峽(酈道元)閱讀答案1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或巚)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小題1】給加橫線的字注音。(2分)

            ①略無闕處( ) ②曦月( )③飛漱其間 ( )④素湍( )

            【小題2】解釋加橫線的詞語。(4分)

            ①沿溯阻絕( ) ②夏水襄陵( )

            ③雖乘奔御風(fēng)( ) ④屬引凄異( )

            【小題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各句。(4分)

            ①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譯:

            ②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譯:

            【小題4】從作者對三峽四季景象的描繪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懷?(2分)

            答案

            【小題1】①quē ② xī ③ shù ④tuān

            【小題2】 ①逆流而上 ②上 ③飛奔的馬 ④ 連接

            【小題3】 ①即使騎著飛奔的馬駕著疾風(fēng),也不如它行得快。②水清,樹榮,山高,草茂,實(shí)在有很多樂趣。

            【小題4】表達(dá)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之情。

          三峽(酈道元)閱讀答案2

            文言文閱讀。(16)三峽 (10分)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的字。(2分)

            (1)沿溯阻絕( )(2)或王命急宣( )

            (3)略無闕處( )(4)不見曦月( )

            小題2:翻譯下列句子。(2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小題3:李白詩“兩岸猿聲啼不住”,在本文中具體描述的句子是

            。(2分)

            小題4:第三段寫三峽春冬景色時,既描寫了“ ”的.靜景,也描寫了“ ”的動景,動靜結(jié)合,相得益彰。(2分)

            小題5:如果你有機(jī)會去三峽旅游,你會選擇哪個季節(jié)前往?為什么?請用自己的話說明理由。(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1)逆流而上(2)有時(3)通“缺”,中斷(4)急流的水

            小題1:(1)如果不是正午和夜分,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2)水清樹榮山高草盛,實(shí)在是趣味無窮。

            小題1: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

            小題1: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懸泉瀑布,飛溯其間(1空1分,共2分)

            小題1:進(jìn)一步突出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diǎn),同時渲染三峽秋天蕭瑟凄清的氣氛。

            略

          三峽(酈道元)閱讀答案3

            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日:“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答謝中書書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①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shí)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②以來,未復(fù)有能與③其奇者。

            7.結(jié)合文意,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4分)

            (1)或王命急宣( ) (2)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

            (3) 曉霧將歇( ) (4)四時俱備( )

            8.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 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9.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字解釋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2分)

            A. 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 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B. 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 絕巘多生怪柏。

            C. 實(shí)是欲界之仙都; 魚我所欲也

            D. 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吾與徐公孰美

            10.兩文都寫到了“猿嗚”,請分別說明“猿嗚”各渲染了怎樣的氣氛。(2分)

            參考答案:

            9、A 10、《三峽》渲染三峽秋天凄涼的氣氛《答》渲染了山中早上歡快、生機(jī)勃勃的氛圍

          三峽(酈道元)閱讀答案4

            ①到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②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③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日:“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嗚三聲淚沾裳。”

            1.解釋文中加粗的詞語。

            ①襄:__________②雖:__________③奔:__________④湍:__________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文中描寫的三峽四季的景物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文共寫了三峽的`哪些景物?其特點(diǎn)怎樣(用文中一個詞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譯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漫上②即使③快馬④急流的水

            2.夏暴漲,春冬景美,寒秋肅殺

            3.山、水、樹、草清榮峻茂

            4.①除非正午,看不見太陽;除非半夜,看不見月亮。

            ②水清,樹茂,山高、草盛,實(shí)在是趣味無窮。

          三峽(酈道元)閱讀答案5

            讀《三峽》,完成問題。

            三峽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對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B.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C.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D.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對畫橫線句子的翻譯,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雖然像風(fēng)那樣飛奔,也沒有那么快。

            B.雖然騎著如飛的快馬,也沒有那么快。

            C.即使騎著飛奔的馬,駕著風(fēng),也沒有那么快。

            D.即使騎著風(fēng)奔跑,也沒有那么快。

            3.文章第四段給讀者的感受是()

            A.莫名的驚恐與無盡的哀愁,具有凄婉美。

            B.淡淡的`煩惱與朦朧的傷感,具有幽怨美。

            C.豪放而又灑脫,具有粗獷美。

            D.細(xì)膩而又柔軟,具有平和美。

            4.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錯誤的一項(xiàng)是()

            A.文章第一段寫山勢,先寫其連綿不斷,再寫其高聳。

            B.文章第二段寫水勢,先寫水之速,再寫水之盛。

            C.“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讓人自然想到李白的詩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D.作者抓住三峽不同季節(jié)的景物特點(diǎn),寫出了三峽的美,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參考答案:

            1.B

            2.C

            3.A

            4.B

          三峽(酈道元)閱讀答案6

            閱讀《三峽》,(回答1-4題,共10分)

            ①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②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③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④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解釋文中加點(diǎn)的詞。(2分)

            闕襄

            2.翻譯下列語句。(4分)

            (1)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2)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3.總結(jié)三峽的景物特點(diǎn),給下面的對聯(lián)補(bǔ)出上聯(lián)。(2分)

            ,天高地厚華夏情。

            4.下面是《小石潭記》中的一段文字,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較,在寫水方面有什么異同?(2分)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答案]

            1.闕:通缺 襄 :上 評分標(biāo)準(zhǔn):(2分)每詞解釋各1分,闕多答缺口,襄多答漫上不扣分。

            2.(1)即使是騎著快馬,駕著疾風(fēng),也不如它快。 (2)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評分標(biāo)準(zhǔn):(4分)每句2分,重點(diǎn)詞雖奔自非亭午夜分,其中答對兩個得1分。

            3.示例:山險水急三峽景;山峻水清三峽美等。 評分標(biāo)準(zhǔn):(2分)寬對即可得分,要在對聯(lián)中體現(xiàn)三峽的.特點(diǎn)。

            4.相同點(diǎn):都從側(cè)面寫水。不同點(diǎn):《三峽》寫出水勢大,水流急的特點(diǎn);《小石潭記》寫出水清澈透明的特點(diǎn)。 評分標(biāo)準(zhǔn):(2分)相同點(diǎn)得1分,不同點(diǎn)得1分。

          三峽(酈道元)閱讀答案7

            文言文閱讀

            ①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小題1】解釋文中劃線的詞。(2分)

            ①闕( ) ②襄( )

            【小題2】寫列劃線詞的.意思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2分)A.清榮峻茂,良多趣味B.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C.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D.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小題3】翻譯下列語句。(2分)

            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小題4】從全文看,第④段中引用漁者歌謠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案

            【小題1】闕:通“缺” 襄:上

            評分標(biāo)準(zhǔn):(2分)每詞解釋各1分,“闕”多答“缺口”,“襄”多答“漫上”不扣分。

            【小題1】A

            【小題1】即使是騎著快馬,駕著疾風(fēng),也不如它快。

            【小題1】進(jìn)一步突出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diǎn),同時渲染三峽秋天蕭瑟凄清的氣氛。(意思對即可。逗號前后各1分。共2分)

          三峽(酈道元)閱讀答案8

            三峽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粗詞語。

            (1)不見曦月( )

            (2)沿溯阻絕( )

            (3)或王命急宣( )

            (4)每至晴初霜旦( )

            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結(jié)尾引用“巴東三峽巫峽長,袁鳴三聲淚粘裳”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日光,這里指太陽;(2)逆流而上;(3)有時;(4)早晨

            2.即使騎著駿馬,駕著疾風(fēng),也不如它快。

            3.渲染秋天蕭瑟的`氛圍,表現(xiàn)三峽的凄婉美。 (意思對即可)

          三峽(酈道元)閱讀答案9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獻(xiàn)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三峽》閱讀題目:

            11.下列加點(diǎn)詞意義解釋有誤的一項(xiàng)是( )

            A.略無闕處(闕:通“缺”) B.良多趣味(良:實(shí)在)

            C.晴初霜旦(旦:早晨) D.林寒澗肅(肅:嚴(yán)肅)

            12.翻譯: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13.文章花了大量筆墨,運(yùn)用正面描寫的手法直接描繪三峽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卻寫到“漁者歌曰”,這是采用 的描寫手法,其作用是。

            14.文中對三峽景物的描寫很有特色。請從文中再選出兩處景物,仿照例句進(jìn)行描寫。

            例:碧綠的潭水,怪異的'松柏。

            15.對文章賞析有誤的一項(xiàng)是(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qū)懭龒{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節(jié)的特點(diǎn)。

            B.文章使用了大量極富表現(xiàn)力的駢散句,語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關(guān)于三峽江水的描寫與李白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有異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寫山,后寫水,突出了三峽山高水險的特點(diǎn)。

            《三峽》閱讀答案:

            11.D

            12.即使騎上快馬,駕著風(fēng),也沒有這樣快。

            13.側(cè)面描寫(或“間接描寫”)渲染出三峽秋景的凄清蕭瑟。

            14.示例:飛懸的瀑布,悲涼的漁歌險峻的山峰,凄厲的猿啼。

            15.A

          三峽(酈道元)閱讀答案10

            三 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自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讞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日:“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閱讀題及答案解析

            15.解釋下列加點(diǎn)詞在文中的意思。(5分)

            (1)略無闕處 闕: (2)沿溯阻絕 溯:

            (3)則素湍綠潭 素: (4)屬引凄異 屬

            (5)故漁者歌曰 故:

            解析:(1)闕:通“缺”,中斷 (2)溯:逆流而上 (3)素:白色 (4)屬:連接 (5)故:所以。

            16.翻譯下列句子。(4分)

            (1) 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2)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解析:(1) 即使騎著飛奔的馬,乘著迅疾的風(fēng),也沒有它快。

            (2)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確實(shí)有很多的趣味。

            17.文中引用“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淚沾裳”與前文中寫猿聲的□和□形成照應(yīng)。(每格限填一字)(2分)

            解析:“凄”和“哀”。

            (一)第①段寫出了山的'什么特點(diǎn)?第②段寫出了水的什么特點(diǎn)?(4分)

            解析:山:連綿不絕,重重疊疊,高可蔽日。

            水:水勢險惡、水位高、水流急。

          三峽(酈道元)閱讀答案11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小題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語。(4分)

            (1)不見曦月( ) (2)沿溯阻絕( )

            (3)雖乘奔御風(fēng)( ) (4)屬引凄異( )

            小題2:下列句子停頓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2分) A.自/三峽七百里中B.相與/步于中庭。

            C.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D.雖乘奔/御風(fēng)

            小題3:翻譯:清榮峻茂,良多趣味。(2分)

            小題4:作者寫三峽的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氛圍?(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日光,逆流而上,奔跑的馬連接延長

            小題1:D

            小題1:水清,樹榮,山高,草茂,實(shí)在有很多趣味。

            小題1: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聲,突出了凄清肅殺的氣氛。

            小題1:此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實(shí)詞含義的理解和識記,要求學(xué)生對重點(diǎn)詞語的`解釋進(jìn)行重點(diǎn)識記。還要求學(xué)生對文章熟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

            小題2:此題考查學(xué)生對句讀的分析,要求學(xué)生熟讀,了解其含義后劃出停頓來即可。

            小題3:此題考查學(xué)生的閱讀理解和翻譯能力,要求學(xué)生多讀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點(diǎn)詞的翻譯。

            小題4:此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段學(xué)生的理解和把握,注意“秋”字。猿聲,突出了凄清肅殺的氣氛。

          三峽(酈道元)閱讀答案12

            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甲]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shí)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乙]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fù)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1.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1)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文中寫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體描寫高峰 “入”的動態(tài)的'幾個四字短語是:__________

            3.[甲]、[乙]兩文都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自從(南朝的)謝靈運(yùn)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景色了。

            (2)治理政務(wù)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連忘返。

            2.(1)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2)從流漂蕩,任意東西。(3)奇山異水,天下獨(dú)絕。(4)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xì)石,直視無礙。(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6)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不絕。

            3.答案要點(diǎn):熱愛自然,娛情山水;避世退隱,鄙棄名利。

          三峽(酈道元)閱讀答案13

            閱讀《三峽》與《醉翁亭記》選段,完成12—14小題。

            醉翁亭記(節(jié)選)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三 峽(節(jié)選)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diǎn)詞的意思。(2分)

            (1)晦明變化 晦

            (2)沿溯阻絕 溯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4分)

            (1)野芳發(fā)而幽香

            翻譯:

            (2)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翻譯:

            14.兩文都表達(dá)了作者對山水的贊美之情,請從文中各摘錄一個直接抒發(fā)這種情感的語句。(2分)

            答:

            參考答案:

            12.(1)陰暗 (2)逆流而上

            (共2分。每個詞語1分)

            13.(1)野花開放,發(fā)出清幽的'香味。

            (2)即使騎著飛奔的快馬,駕著風(fēng),也不如這樣快。

            (共4分。每句2分)

            14.(而)樂亦無窮(也) 良多趣味

            (共2分。每個語句1分)

          三峽(酈道元)閱讀答案14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獻(xiàn)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素,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嗚三聲淚沾裳。”

            1.解釋文中加粗的詞。

            溯:_____________

            絕:_____________

            2.翻譯句子。

            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引用漁者歌謠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發(fā)揮你的想象,請將“清榮峻茂”的景色描繪下來。50字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逆流而上 停止

            2.即使乘著快馬駕著風(fēng)也不認(rèn)為快。

            3.引用悲涼的漁歌借以表現(xiàn)三峽秋日的`蕭瑟和凄清的特點(diǎn)。

            4.示例:(這里)江水清澈得可以看見江底的砂石,魚兒在石間嬉戲。岸上的樹木枝繁葉茂,濃蔭成片。群山險峻挺拔,氣勢高昂。野草翠綠,郁郁蔥蔥,為山川添上了秀色。

          三峽(酈道元)閱讀答案15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小題1】解釋下列語句中劃線詞的意思。(4分)

            ⑴不見曦月 曦:

            ⑵沿溯阻絕 沿:

            ⑶晴初霜旦 初:

            ⑷屬引凄異 引: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4分)

            ⑴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⑵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小題3】作者從俯視的角度,描寫了春冬之時三峽什么樣的景物?(用原文語句回答)(2分)

            答案

            【小題1】⑴日光,這里指太陽⑵順流而下⑶剛剛⑷延長。

            【小題1】⑴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絲毫沒有中斷的地方。

            ⑵即使騎著飛奔的'馬,駕著疾風(fēng),也不如它快。

            【小題1】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解析【小題1】學(xué)生對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點(diǎn)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

            【小題1】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注意對句子中關(guān)鍵詞的理解和重點(diǎn)句式的調(diào)整。如:“略無”“奔”“疾”等。

            【小題1】學(xué)生提高對文本的理解能力,學(xué)會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內(nèi)容。

          【三峽酈道元閱讀答案】相關(guān)文章:

          三峽 酈道元閱讀答案10-27

          《三峽》酈道元06-14

          《三峽》酈道元06-13

          《三峽》酈道元06-13

          《三峽》酈道元07-04

          三峽酈道元的課件08-24

          酈道元《三峽》的鑒賞09-24

          《三峽》閱讀答案03-24

          《三峽》的閱讀及答案06-19

          三峽閱讀答案06-2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午夜国产免费观看 | 午夜福利在线视频性色 | 最新国产在线精品观看 | 亚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亚洲观看精品过产 | 午夜性刺激在线视频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