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合10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借助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等描寫來表現人物,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母親磨煉兒子的特殊母愛,激發獨自面對生活、磨煉自己意志的情感。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搜集并閱讀作家畢淑敏的資料,閱讀有關獨立面對生活、磨煉自己意志的文章。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復習舊知:
先復習四年級上冊《烏塔》一課,感受對烏塔的敬佩之情。
2、談話導入:
在中國有位著名女作家,她為了鍛煉兒子學會看病,竟然在兒子發燒生病時,讓他獨自去醫院看病。今天,我們就來讀讀這位作家寫的這個故事。
3、揭示課題。
二、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檢查交流預習成果:
1、用卡片認讀十二個生字。
2、讀課文中生字所組的詞語。
3、說說自己是怎么預習的,或者說說預習后知道了什么。
三、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1、各自用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⑴ 說說你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
⑵ 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⑶ 讀了課文,你有什么話要說:
(可以是對母親的敬佩,可以是對文中兒子的贊揚,可以是對自己現實生活中的某些現象的看法等等。)
四、再讀課文,體會母愛
1、各自再讀課文,說說從文中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一兩句話。
2、小組合作,交流各自閱讀所得。
3、全班討論:
⑴ 你從母親的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
(交流中讀有關語句。)
⑵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交流后就讀有關句子。)
五、分角色朗讀,體會母愛感情變化
1、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
2、全班交流,指名幾組分角色朗讀朗讀課文。
3、說說從課文中,你體會到母親的感情有什么變化。
六、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1、總結:
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可以是對母親磨煉兒子的特殊母愛敬佩,可以對兒子獨立面對生活的稱贊,可以是每個孩子都有巨大潛能等等。)
2、拓展:
⑴ 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過這樣類似的母愛或父愛嗎?
⑵ 你看見過獨自面對生活、自覺磨煉自己意志的孩子嗎?或你讀過哪些這樣的故事?
3、延伸課外:
課后,請同學自己參加一次磨煉自己意志活動,說一說或寫一寫自己的親身經歷。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我國第一位少年聾人大學畢業生、中國的“海倫.凱勒”周婷婷今年被美國加勞德特大學錄取,近日她已奔赴這所世界上一流的聾人大學攻讀心理咨詢專業碩士學位。
周婷婷從小失去聽力,曾是個全聾全啞的小女孩。富有愛心的父親周弘不忍女兒一生生活在冰冷寂寞的無聲世界之中,他一邊為女兒四處求醫治病,一邊對女兒進行語言基礎訓練。幾百個日日夜夜的艱辛與努力終于創造了奇跡,聾啞女兒不但開口說話了,而且與正常兒童一樣走進了學校。周婷婷6歲已認識20xx個漢字;8歲能背出圓周率小數點后1000位數字,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10歲時,她與爸爸共同完成12萬字的童話故事《從啞女到神童》;16歲她以優異的成績提前學完高中課程,考入遼寧師范大學教育系,成為中國第一位少年聾人大學生;她的畢業論文《聾人如何適應主流社會》被指導教授稱贊為“可以成為載冊的精品”。大學畢業后,周婷婷又以優異的成績通過托福考試,并通過國際互聯網向加勞德特大學“推薦”自己,最終接到校方發出的錄取通知書。
婷婷的人生定位是做一個自己快樂并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的人,為聾人服務是她最強烈的愿望。因此,她選擇到全世界對聾人的心理世界研究最多、最新的美國加勞德特大學心理咨詢專業去學習。在赴美讀書之前,周婷婷像海倫.凱勒一樣創作了自傳小說《無言的歌》,最近將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聰、活”等11個生字,會寫“以、后”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小松鼠的環保行為,并練習復述這篇童話。
3.懂得樹木是人類的好朋友,有珍惜樹木,愛護樹木的情感。
教學重點:正確識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復述課文。
教學課前準備:
1.收集有關松鼠的資料。
2.生字卡片、課件、掛圖。
3.學生準備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小松鼠),師:同學們,你們看誰到我們班級來做客了?你們喜歡和小松鼠做朋友嗎?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你知道哪些有關小松鼠的知識?
2.學生自由介紹。例如:小松鼠尾巴彎彎的,可以當降落傘;小松鼠喜歡吃松果……
3.你們知道嗎?小松鼠還是造林的能手呢。他們冬天把松果儲藏在地下,春天來了,小松果長出小松樹,漸漸的成為松樹林。那么小松鼠為什么要種小松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松鼠和松果》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課前和學生愉快的交流,不僅使孩子們了解了小松鼠的有關知識,而且,為孩子們創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老師提出希望。注意讀準字音,讀通長句子,圈出生字及生字組成的新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復習學過的識字方法:我們以前學過的識字方法有那些?(編兒歌、加偏旁、換偏旁、猜字謎、打招呼等)。用以前所學的識字方法或更有創意的識字法來識記生字。
3.小組交流自學所得,教師隨機指導。結合本課實際自主識字的常用方法有:
編兒歌識字:如小聰明,耳朵靈。會聽課,總專心。(聰)還有意、忽、總的巧記:意有心,忽有心。在心底,總有心。
做動作識字:眨:讓學生做眨眼睛的動作,體會“眨”跟眼睛有關,所以是目字旁。
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識字:活潑、忽然、主意
小組合作識字:如、以。不要求統一方法,要激發學生的自主識字愿望。
4.“提醒專家”提示大家注意生字中的字音、字形的難點。強調平翹舌音、前后鼻音的發音難點和形近字的區分。同學間互相提醒,達到互助學習。
5.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齊讀等多種形式鞏固讀音。
6.逐段指名讀或齊讀來再讀課文,邊讀邊校正讀音,并在讀后交流: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喜歡文中的小松鼠嗎?為什么呢?讀文時你遇到不懂的句子了嗎?請你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來。
(遵循閱讀教學從整體入手的原則,讓學生初步整體感知故事內容,并結合識字的教學,使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讀中讀準字音,鞏固識字。)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指名讀文:這篇課文應找幾位小朋友來讀,為什么?(請六名同學來逐自然段讀課文)大家一邊聽一邊思考:這是一只怎樣的小松鼠呢?
2.出示課件:同學們,你們看一只活潑可愛的小松鼠走來了,他去干什么呢?(讓學生在充分的想象中引發對小松鼠的興趣。)
3.課文中哪一段是寫這幅畫的?誰愿意給大家讀讀?小松鼠多高興啊,怎樣才會把小松鼠的這種高興的心情讀出來呢?
4.教師范讀第二段。學生自由練讀,小組成員之間可采用互讀、齊讀或者組長指名讀等方式練讀。
5.松果那么香,那么可口,小松鼠正在大飽口福,可他忽然想到一個問題,小朋友們讀讀2、3自然段,劃出小松鼠想的句子,再交流松鼠、松果和松樹的關系。
6.可是如果沒有了松樹,森林,松鼠們會吃什么,到哪里住呢?想到這些,小松鼠的心情會怎樣?那我們就帶著這種擔心,焦急、害怕的心情來讀這樣的幾句話。
7.學生自由讀、同桌配合讀、師生評價讀。
8.小松鼠的愿望實現了嗎?請你大聲讀讀第5自然段。
9.一棵棵小松樹迎著蒙蒙細雨挺拔的生長著,那么將來,將來這里會是什么樣呢?請同學們大膽想象描繪未來的松樹林美景。
(多種方法練讀,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領悟,在讀中學習,合作學習。)
四、讀一讀,演一演
聰明活潑的小松鼠,茂盛蔥郁的松樹林,森林媽媽有了小松鼠這樣的愛家小衛士,未來的家園一定會更美好。
1.再讀課文,找最要好的伙伴,準備表演。
2.表演課本劇。(可配適當的畫面和音樂背景)演后評議。
(建立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把學習的權利交給了學生,演一演,評一評,體現了學生個性化,也避免了課文內容的繁瑣分析講解。)
五、鞏固識字
1.比一比誰的果子摘得多?(讓學生自主識字,鼓勵個性化識記方法。)
2.給生字找朋友。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讓學生在游戲中識字形,記字音,鼓勵個性化識字和創新。)
六、指導書寫
1.重點指導“意、總”兩個字中“心字底”的寫法。
2.范寫“以”、“主”、“總”。
3.學生評老師,引導學生評價老師范寫的字。
4.生練寫,生生互評,評選“寫字王”。
(寫字教學也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評價和激勵有機結合,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打下良好的寫字基礎。)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以自主創新教學為理念,巧妙運用鮮活有趣的CAI課件,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體現學生主體在閱讀實踐中自讀、精思、感悟、吸納的過程,從而引導學生體會丹頂鶴的美麗,初步認識保護野生動物的意義。
運用CAI課件輔助教學,教師“導”而不“牽”,引導學生感知、感受、感悟,積極主動地探究知識。
一、借助媒體步入意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1、播放音樂和錄像:“丹頂鶴從北方向南方邊飛邊鳴的遷徙的場面”,老師朗誦第一自然段導入新課。
2、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相互評價。
3、請學生伴著音樂朗讀第一自然段。
二、增加密度開闊視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一)、導讀第二自然段:
(1)、提問:看了錄像后,你覺得丹頂鶴怎么樣?
(2)、(出示靜止的丹頂鶴的畫面和第二自然段)請學生在輕柔的音樂中一邊讀一邊思考:你從那些地方體會到了丹頂鶴的美?讀好以后,同桌討論交流,并給紙上的丹頂鶴涂上顏色,看看你讀懂了什么?
(3)、選取作品,請學生上機作圖,并要求說出理由。
(4)、教師相機引導學生學習重點句。
A:出示句子
1:“丹頂鶴有一身潔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邊兒卻是黑的。”
1、配樂播放錄像,引導學生欣賞丹頂鶴“潔白”、“黑”的顏色之美。
2、指導朗讀。
B:出示句子
2:“它的頭頂就像嵌著一顆紅寶石,鮮紅鮮紅的,怪不得人們都叫它丹頂鶴。”
1、配樂播放丹頂鶴的頭部特寫,理解“鮮紅鮮紅”。
2、提問:丹頂鶴頭上的顏色是紅色的,所以我們叫它丹頂鶴。課題中的哪個字是指紅顏色的呢?
3、出示畫面“美麗的丹頂鶴”(“丹”字閃動出現)。
4、指導朗讀“鮮紅鮮紅”。
5、指導朗讀全句。
6、教師相機小結板書:顏色美
7、指導背誦:
(1)、出示提示:丹頂鶴有一身(),而脖子和翅膀邊兒卻是()。它的頭頂就像嵌著(),()的,怪不得人們都叫它()。
(2)看著提示嘗試背誦。
(3)、去掉提示,自由配上動作背誦。
(二)、導讀第三自然段
1、過渡:丹頂鶴很美,所以它很逗人喜愛(出示卡片:逗人喜愛)。
2、(出示靜止的丹頂鶴的畫面和第三小節),請學生繼續在輕柔的音樂下自讀,并且請學生邊讀邊思:看看還有哪些句子使你感受到了丹頂鶴的美麗?
3、交流:
A:相機出示句子3:“它的腿長,脖子長,嘴巴也長。”
(1)師:丹頂鶴的身材多像芭蕾舞蹈演員啊!(板書:形體美)
(2)指導朗讀。
(3)連讀第三自然段的一、二兩句。
B:相機出示句子4:“丹頂鶴無論是在地上引吭高歌,還是在天上展翅飛翔,都顯得那么高雅。”
(1)、請學生質疑提問。
(2)、引導學生結合錄像、圖片理解“引吭高歌”、“展翅飛翔”、“高雅”的含義。
(3)教師板書“姿態美”。
(4)指導朗讀“引吭高歌”、“展翅飛翔”、“高雅”這幾個詞語。
(5)指導朗讀全句。
(6)連讀第三自然段的第一、第三句。
4、指導背誦:
(1)、出示提示:丹頂鶴很()。它的腿(),脖子(),嘴巴也()。丹頂鶴不論是在地上(),還是在天上(),都顯得那么()。
(2)、看著提示嘗試背誦。
(3)、去掉提示,自由配上動作背誦。
5、齊讀第二、三小節
三、欣賞畫面激活想象豐富說話內容
1、過渡:丹頂鶴從北方飛向南方,它們是怎么生活的呢?
2、請學生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3、交流:
(相機引導:A:第二故鄉是什么意思?第一故鄉在哪里?丹頂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黑龍江省和鹽城建立起來的一北一南兩個自然保護區,都是供丹頂鶴棲息繁殖的場所。)
4、說說你最喜歡這一自然段的哪幾個詞語?(卡片出示:三五成群、無憂無慮)
5、丹頂鶴三五成群,無憂無慮的生活是什么樣的呢?請同學來看錄像。
6、看了錄像,你會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和“三五成群、無憂無慮”說一句話嗎?
7、看全文配樂、朗誦,齊讀全文。
8、丹頂鶴是珍稀動物,可是有些人卻還在捕捉它,你想對這些人說些什么?
9、師:同學們,現在全世界野生丹頂鶴僅剩1200余只,我們要努力保護它們,做它們的好朋友,讓美麗的丹頂鶴永遠飛翔在大自然的懷抱中。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正確讀寫“腳丫、拽住”等詞語。
2、了解故事主要內容,體會人物形象,感受童話的奇妙。
3、根據文中奶奶給王葆講的故事,選一個,根據已有內容創編新故事。
[教學重難點]
感受童話的奇妙,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創編故事。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觀看《寶葫蘆的秘密》動畫片中的片段。其實這部動畫片是由一部長篇童話故事改編而成的。出示《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的封面,讓學生自己試著讀書名。
2、了解封面,介紹作者。(板書課題課件出示作者簡介)
二、初讀課文,提出質疑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說說你對這篇課文還有哪些疑問。
2、鼓勵其他學生自主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針對不能解決且對理解課文內容有一定價值的問題進行匯總。
問題預設:
(1)奶奶講了幾個故事?這些故事是怎么發生的?
(2)王葆為什么想得到一個寶葫蘆?
三、帶著問題,合作學習課文
1、四人為一小組,合作探究大家提出的問題。
2、全班交流。
(1)奶奶講了幾個故事?這些故事是怎么發生的?
奶奶講了4個故事,分別是:張三劈面撞到神仙得到了一個寶葫蘆;李四遠足旅游到龍宮得到了一個寶葫蘆;王五肯讓奶奶給他換衣服得到了一個寶葫蘆;趙六掘地得到一個寶葫蘆。
(2)王葆為什么想得到一個寶葫蘆?
不管是誰,只要得到了寶葫蘆,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王葆希望得到一個寶葫蘆幫助他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四、理清脈絡
1、說一說文中的主人公是誰。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2、指名說,教師點撥、匯總。第1~4自然段可以概括為:故事的主人公王葆是一個愛聽故事的少先隊員。
3、引導學生按照這樣的方式,歸納文章其他自然段的意思。
(1)第5~18自然段:奶奶每逢要求我做什么,就得給我講故事,所以,我聽奶奶講了很多關于寶葫蘆的故事。
(2)第19~21自然段:我想有一個萬能的寶葫蘆。
五、識記生字、詞語
1、要求學生默讀課文,關注生字。
2、組織學生自主認識生字,全班交流識字方法。
預設:
(1)我見過“向日葵”和“秋葵”,它們都是一種植物,所以是草字頭。
(2)我在《西游記》中看見過“妖怪”這個詞,所以我認識“妖”。
(3)我是通過拆分編故事的方法記住“攆”字的,兩個車夫將小偷拽出門去。
六、學習寫字
1、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寫字,全班交流易錯字的書寫。
預設:
(1)“妖”字右邊是“夭”,不是“天”。
(2)“規矩”中的“矩”變讀為輕聲。“矩”與“短”不同,形近易錯。
(3)“舔”右上是“天”,不是“夭”。右下是“”,不是“小”或“氺”。
2、教師重點指導難字書寫后,學生抄寫本課生字。
七、布置作業
抄寫本課詞語表中的詞語,每個寫3遍。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設計理念
這一課的設計注重目中有同學,關注同學的學,目中有學情,根據同學的學情進行設計,以學定教。切合同學實際,尊重同學個性,倡議在自身的閱讀中去體會,讓同學自學、自讀、自悟、自得;平等對話交流,鼓勵發表個人見解,維護同學的學習興趣,讓同學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體現語文課程的綜合性、實踐性、發明性的特點,體現語文課潛移默化、熏陶感染的特點,將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融入方法習慣之中,體現文道關系。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認識本課的生字,會寫課后的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培養同學閱讀兒歌的興趣,讓同學有主動讀兒歌的愿望。體會到種樹的快樂,種樹的種種好處。
3?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聯系實際邊讀邊想邊問。
教學重點
認寫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聯系實際邊讀邊想邊問。
教學準備
教師:1?制作生字卡片、準備教學掛圖(簡單課件)。
2?與音樂老師聯系,讓同學認識音符和歌譜;與美術老師聯系,畫一畫樹。
同學:觀察樹木,了解種樹帶來的種種好處。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讀題激趣,感知兒歌大意
1?齊讀課題,說說:讀了課題你想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2?同學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看看兒歌里說了些什么,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二、自主識字,交流評議
1?自由、輕聲地朗讀兒歌,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不熟悉的字多練讀幾遍。
(2)運用已有的識字經驗,試著記住字形。
(3)勾畫生字詞,把兒歌中不明白的詞語或句子做上問號。
2?交流自主識字情況。
(1)同學相互提醒音難讀、形難記的字。
(2)用生字擴詞語,選自身喜歡的詞語造句。
同學個別質疑問難,提出自身不明白的地方,全班交流討論,仍不能解決的問題放入下一環節解決。例如:“綠色音符”、“綠色歌譜”、“種下歌聲”、“種下幸福”等等。
三、自讀自悟,邊讀邊悟,自主解疑
1?讓同學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提示:要聯系自身的生活實際,聯系已有的知識經驗,邊讀邊想。
音樂經常與快樂相伴,一個個音符,就像一個個快樂的因素,它將構成快樂的歌譜。兒歌中的這兩個比喻可謂意味深長,筆者認為可從這一角度去理解,為理解后文“種下歌聲”、“種下幸福”奠定基礎。
“音符”是什么?(樂譜中表示音長或音高的符號,這里用來比喻一棵小樹。)
“歌譜”是用來干什么的? (歌曲的樂譜、譜子,人們唱歌時用的。這里用來比喻一行小樹。)
2?樹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好處?
環境得到美化,生活更加快樂,人與動物、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3?讀讀自身喜歡的詩句。
四、進一步誦讀課文,體會情感
1?采取多種方式指導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朗讀或背誦,積累語言,進一步體會種樹的快樂,感受樹木的作用。
五、語言積累活動
結合課后第二題,積累詞語,感受語言的優美。
六、書寫練習
1?出示要求會寫的字。
同學提出難寫的字、筆畫筆順不清楚的字,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
“興”字集體書空筆順;“唱”、“福”左右結構,左窄右寬,指導書寫。
2?交流展示、展評,激發寫好字,主動練字的積極性。
3?寫寫你想寫的字或詞語、句子。
七、拓展
1?說說你準備為小樹做點什么。
2?根據你對兒歌的理解給兒歌配畫。
3?試著仿照兒歌的樣子當小詩人說一說。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了解宋慶齡與保姆之間的親密關系,懂得無論職位高低,都是為人民服務,人與人之間應當民主平等、真誠相待。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讀課文,這文章講的是什么?
2、根據宋慶齡和她的保姆之間的關系,這文章可以分成哪幾個部分?
三、自學課文第一部分
1、讀一讀,體會課文內容。
2、理解詞語的意思。
3、人們對什么感到震動?
四、自學課文第二部分
1、讀課文,這部分主要講的是什么?
2、是什么使李燕娥緊張情緒一下子消失了?“顯赫”是什么意思?
3、李燕娥都幫宋慶齡做了些什么?說明了什么?
五、鞏固練習
1、閱讀全文
2、有感情地朗讀前兩部分內容。
第二課時
一、自學課文第三部分
1、讀課文,這部分主要講的是什么?“一如”是什么意思?
2、宋慶齡對保姆抱什么態度?這說明什么?
3、宋慶齡是怎樣真心實意地對待保姆的?“大無畏”是什么意思?
4、為什么說“最講民主、最講平等的是夫人”?
二、自學課文第四部分
1、讀課文,這部分講的是什么?
2、你覺得宋慶齡具有什么樣的?
三、課文
1、宋慶齡是怎樣一個人?
2、哪些最讓你感動?說說你的看法。
四、鞏固練習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板書設計:
保姆:迎送 是非分明 拒收買
忠心耿耿
親密關系
民主平等
宋慶齡:念念不忘 親自照顧 同等位置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⒈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新奇、有趣的語氣。
⒊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識,激發了解科技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太空常識。
課前準備
⒈課件。
⒉學生查閱的太空生活資料,彩筆和畫紙。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⒈談話引入:同學們,在20xx年10月,中國航天事業發生了一件振奮人心的大事。回想一下是件什么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上太空,楊利偉是第一個登上太空的中國人。)楊利偉在太空中生活了二十多個小時,那么在太空中生活是怎樣的呢?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32課《太空生活趣事多》(板題)
⒉課件激趣: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宇航員在太空中生活的畫面。教師講述:這位就是楊利偉叔叔,你們認識他嗎?(學生談話)他從太空中返回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太空中的趣事,你們想了解這些事情嗎?那就讓他給我們講講太空的趣事吧!我們到文中找答案。
二、自讀課文
⒈先自己讀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畫下來,再向別人請教。
⒉采取同桌互讀、小組分段輪讀、指名讀等形式,引導學生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⒊重點練讀2至4自然節,用自己的話說說太空中究竟有什么趣事?(睡覺、喝水、走路、洗澡)
三、交流識字
⒈自由讀字卡、同桌互相指認、小組內識字比賽、全班開火車讀。
⒉教師相機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用字擴詞。強調重點字的讀音,如:“塑”是平舌音;“嗽”在“咳嗽”一詞中讀輕聲等。
⒊教師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如下訓練:
⑴正確讀出下列帶有生字的詞語:舒服、挺好、必須、綁住、普通、塑料杯、咳嗽
⑵去掉詞語中熟字開火車讀生字:舒、必須、綁、通、塑 、鉤、件、 設、杯、噴、嗽
⑶找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句子讀一讀,小組討論如何記住這些字。
⑷用“必、通、鉤、噴”等字擴詞。
⑸用“要想……必須……、要想……得……、為了……都……”各說一句話。
四、指導寫字
⒈整體指導,發現規律。
指導寫字,盡量不要拘泥于對每個字逐一細致的指導,應該多從整體規律上著手,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寫好字的方法。比如,引導學生發現,有些字左窄右寬(杯、件、住、須),有些字是左右大致相等(能、飄)。
⒉精講解,多示范。
講解不可多,要抓住要點(如,“必”字只講解“臥鉤”的寫法、注意筆順),把重點放在示范書寫上,盡量發揮學生的模仿能力,讓他們在觀察老師書寫的過程中感悟字的間架結構、筆順規則、運筆方法。示范時有兩點務必注意:一是要求學生認真看,每個學生都必須全神貫注;二是老師書寫時應注意速度和力度,不能太慢,也不能用力過大。
⒊先描紅,后臨寫
臨寫時,請注意三點:一看二寫三對照。寫前先看范字,看偏旁、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看字的結構特點及筆畫的差異;臨寫時,要一氣呵成,把整個字一氣寫完,不能寫一筆看一筆;寫完一個字后,再回頭看看范字,對照一下哪兒寫得好,哪兒寫得不好,發現問題并找到原因,寫下一個字的時候力求有所進步。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
⒈認讀生字
⒉生字擴詞
二、朗讀課文
⒈小組內朗讀:每人讀一段。看誰讀的好,選拔一名同學參加全班的比賽,比賽要求是:一是要讓人聽了覺得新鮮有趣,二是讓人覺得驚奇。
⒉全班比賽。
三、閱讀感悟
⒈默讀全文,思考——楊利偉此次太空之行,你能給他做做參謀長,提醒他該帶哪些生活用品嗎?完成以下填空:
⑴在宇宙飛船里睡覺,宇航員(楊利偉)必須
⑵在宇宙飛船里喝水,宇航員(楊利偉)必須
⑶在宇宙飛船里走路,宇航員(楊利偉)必須
⑷在宇宙飛船里洗澡,宇航員(楊利偉)必須
在文中找出有關依據,做上記號。
交流,在生不斷的補充中完成以上練習。
課件輔助相關情境的教學。
⒉你覺得太空中的生活如何?圍繞以下兩方面展開:
⑴有趣
①那么,師就說——的確,在太空生活中(睡覺、喝水、走路、洗澡)都很有趣,所以我們可以說太空生活趣事多。師板書課題。之后,讓生把相關語段讀出趣味。
②思考:太空為什么會發生這么有趣的事呢?誰能從課文中找到一句話來說明睡覺,喝水,走路,洗澡都這么奇特的原因?
在生的交流中,教師講解——物體在太空中幾乎沒有地球的引力,幾乎沒有重量,顯得輕飄飄,所以會發生這些有趣的事。
⑵很不容易。
①那么,師就拓展文字(為了能適應太空生活,宇航員在地球上刻苦訓練的例子)
②圍繞刻苦鍛煉的主題,展開多種句式的說話訓練:
要想能適應太空生活,宇航員必須 。
要想能適應太空生活,宇航員得 。
為了適應太空生活,宇航員都 。
四、交流續說
把自己從網上,書上查閱到的有關太空生活的資料拿出來進行交流。教師可以穿插(太空吃飯講究多)見資料袋。
五、擴展延伸
⒈你們還知道太空生活中別的趣事嗎?是怎么知道的,誰來向大家介紹?
⒉以“我要向楊利偉叔叔學習”為題,想象在太空中會發生什么事?并說說自己將來想在太空中做點什么?
⒊自由想象太空的奧秘,用彩筆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
附:資料袋
太空吃飯講究多
太空餐桌是特別的,它具有磁性,能吸住刀、叉、勺、盤等餐具,桌上裝有水冷卻器和加熱器。吃飯時,宇航員必須先把腳固定在地板上,把身體固定在座椅上,以免飄動。面對擺在餐桌上的飯菜,千萬不能著急,一定要注意端碗、夾飯、張嘴、咀嚼一連串動作的協調。端碗要輕柔,動作太猛,飯會從碗里飄出去。夾飯、夾菜要果斷,要夾準、夾住,使用叉子效果最好。飯菜夾住后,張嘴要快,閉嘴也要快,因為即使是放到嘴里的食物,不閉嘴它也會“飛”走。
咀嚼時節奏要放慢,細嚼慢咽利于消化,還可以減少體內廢氣的產生和排泄,避免宇航生活環境的污染。在太空吃飯最忌諱的就是邊吃邊說,這樣會使嘴里嚼碎的食物碎末飛出嘴外,飄在餐廳或生活艙里,宇航員稍不注意吸進鼻腔就容易嗆到肺里發生危險。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塞下曲》。
2、理解古詩《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
3、體會李廣將軍的力大無比,射箭本領高強。
學習過程:
一、課前組內幫對檢查
學案5、6、7題完成情況。
二、課內檢查預習
1、小組交流:同學們課前都預習了課文,生詞會讀了嗎?下面小組內互相檢查:學案2(1、6號;2、5號;3、4號),隨即糾正,錯的改正過來,一會找同學讀一讀。看哪個組讀得最快、最正確。找一兩個組的6號讀,其余同學、老師相機糾正指導。集體讀。
2、小組交流:同學們能把課文讀正確、流利嗎?下面小組內分工讀(組長分工),讀錯的及時糾正,再讀一讀,讀對為止。
集體交流:找一個組同學讀課文,師生相機糾正指導。齊讀課文。
3、質疑、解疑:
(1)小組內交流對詞語的理解。
(2)通過預習,同學們可能還有不明白的地方,下面小組內交流一下,解決不了的小組長進行匯總,一會兒提出來。
(3)小組長匯報(寫在各自的黑板板塊上)。
(4)小組間解疑。解決不了的,老師引導讀書,思考、解疑,或者精讀時解決。
4、精讀理解,感情朗讀:
(1)齊讀1、2自然段,說說“神勇無比”的意思。當時發生了怎樣的一件事呢?
(2)下邊請同學們仔細讀一讀第3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你覺著李廣將軍怎么樣?從哪里看出,標畫出有關語句。交流:李廣將軍怎么樣?(力大無比)讀讀有關語句。教師相機指導,讀出李廣將軍的力大無比——大家練習感情朗讀。
(3)下邊請同學們仔細讀一讀第4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你覺著李廣將軍怎么樣?從哪里看出,標畫出有關語句。交流:李廣將軍怎么樣?(射箭本領高強)讀讀有關語句。教師相機指導,讀出李廣將軍的射箭本領高強——大家練習感情朗讀。
(4)結合3、4自然段,說說《塞下曲》這首詩的意思:自己說——幫對說——集體交流,教師指導。
(5)背誦并默寫《塞下曲》:自己背——幫對檢查——集體檢查——自己默寫——改錯3遍。
5、李廣的隨從看到深深扎進石棱的白羽箭,會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圍繞這個話題展開想象寫一段對話。
說一說——自己寫——小組交流修改。
6、找出課文中帶引號的句子,探究一下這里的引號在用法上有何相同與不同。
這位“夜引弓”的“將軍”(引用古詩中出現的詞)
便是被人們稱為“飛將軍”的李廣(引用人們對李廣特別的稱呼)
樹木野草發出“沙沙”的聲音。“嗖”的一聲。(模擬事物發出的聲音或象聲詞)
7、搜集盧綸的其他詩作,讀讀背背。
小學語文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本課要求會認的“拇、姆、襤、褸、婚、剖、寵、款”8個生字,會寫“拇、湯、姆、襤、褸、婚、趁、揣、妖、倒、廚、剖、鞠、躬、寵、腫、款”17個字;掌握“大拇指、衣衫襤褸、結婚、又踢又踹、妖精、倒出、剖開、鞠躬、受寵、款待”等詞語。
2.理解文章內容,明白善良會給人帶來幸福與快樂。
3.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文章內容,通過理解課文最后兩句話,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一課時
一、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學習本課要求會認的“拇、姆、襤、褸、婚、剖、寵、款”8個生字,會寫“拇、湯、姆、襤、褸、婚、趁、揣、妖、倒、廚、剖、鞠、躬、寵、腫、款”17個字;掌握“大拇指、衣衫襤褸、結婚、又踢又踹、妖精、倒出、剖開、鞠躬、受寵、款待”等詞語。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清文章線索,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本單元已經學習了三篇童話,我們知道了童話故事不僅有趣,還給我們講道理,受到啟迪。童話還有許多作用呢,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今天,我們再一次走進童話世界,感受《大拇指湯姆》給我們帶來的神奇。
(二)新課:
1.自學課文:
一讀:小聲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讀: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和不理解的詞語,并聯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標出自然段
2.檢查自學效果:
(1)認讀生字:
出示:拇、姆、襤、褸、婚、剖、寵、款
自學中,你覺得這些生字中,哪個字的讀音容易讀錯?快指出來,告訴大家。
重點:剖(pōu):讀準字音。剖開、解剖
(2)記、寫生字:拇、湯、姆、襤、褸、婚、趁、揣、妖、倒、廚、剖、鞠、躬、寵、腫、款
如果讓你給同學聽寫,這些字中,你認為哪個字最引起你的關注?你怎樣記?
重點:
襤褸:形容衣服破舊。因為與衣服有關,所以兩個字都是衤旁。
鞠躬:鞠,左邊是革字旁,比較容易寫錯。
你知道“鞠”字為什么是革字旁嗎?“鞠”的本意是古代游戲用的一種皮球。所以是革字旁。因為鞠有圓包之意,引申為彎曲。記住了字的本意,我想同學們就不會寫錯了。
款:款字左上邊是個“士”字。
(3)詞語意思:
大拇指、衣衫襤褸、結婚、又踢又踹、妖精、倒出、剖開、鞠躬、受寵、款待
在這些詞語中,你知道哪個詞語的意思?
款待:親切優厚地招待。
除了這幾個詞語,你覺得課文中哪個詞語也很重要?
喜出望外:
在課文中出現在哪句話中?(母親正在為找不到湯姆而痛哭流涕,一見到他,喜出望外,趕緊把他放在盛滿溫水的茶杯里洗了又洗。)
你能結合語句,說說“喜出望外”的意思嗎?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別高興。
你能再用“喜出望外”說一句話嗎?
3.整體把握,捋出線索。
(1)學了幾篇童話,回憶前三課,我們在學習課文時,都先做什么?
(引導學生認識到應先對課文有初步的了解,拉出線索。)
(2)題目是《大拇指湯姆》,自學了課文,題目告訴我們什么?(文章主人公)圍繞大拇指湯姆,介紹了哪些內容?
(離奇的身世、可怕的歷險、成為父母的驕傲)
(3)分段:
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分別介紹了這三方面內容?
(1—5介紹湯姆離奇的身世。6—14介紹湯姆歷險的經歷。15—19國王讓湯姆帶金幣回家看父母,湯姆每月都看父母,成為父母的驕傲。)
(4)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師梳理學生的問題。
教師提出:為什么課文最后說是他們的善良,給自己帶來了幸福?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1.理解文章內容,明白善良會給人帶來幸福與快樂。
2.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文章內容,通過理解課文最后兩句話,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大拇指湯姆》這篇課文。
(二)新課:
1.整體把握,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昨天,我們給文章分了段,誰來說說這篇童話主要寫什么?
教師總結方法:把三段內容連起來,就可以說清這篇童話的主要內容。
2.在評價中讀懂課文內容:
你喜歡這篇童話嗎?為什么?
(學生可能會從故事情節奇特、故事含義深刻等幾方面說)
(1)感受這篇童話想象的大膽、奇特:
教師相機對學生進行引導:
①從大拇指湯姆離奇的身世中感受:
誰從第一段,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大膽、奇特?
出示:
默林很同情他們。他暗暗施展法力,讓農夫的妻子生了個跟她丈夫的大拇指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兒。夫婦倆很喜歡這個孩子,給他取名為大拇指湯姆。幾年過去了,湯姆一點也不見長大
引導學生從暗暗施展法力、跟她丈夫的大拇指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兒、幾年過去一點也不見長大等入手分析,聯系人類生育,談作者想象的大膽奇特。
大拇指的身世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奇”,你能讀出這種奇特嗎?
指名讀。
②從可怕的歷險中感受作者想象的大膽、奇特。
誰從第二段,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奇特、大膽?
默讀課文,找出湯姆有哪些神奇的經歷?根據課文內容填寫下列表格。
歷險原因歷險過程怎樣獲救
自己讀課文,按表提示把湯姆幾次歷險過程復述下來。
指名復述課文,同學評價是否說清楚了。
簡要說說你認為怎么奇特?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作者的想象豐富、大膽。
湯姆因為太小,遇到了很多危險。他的經歷也可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險”,但每次能神奇地化解,非常幸運。你能用一個四字詞語來概括嗎?(有驚無險、化險為夷……)
你能讀出這“險”嗎?
指名讀。
(2)體會童話故事蘊含的思想感情。
①文章中有沒有直接點明作者寫這篇文章要說明的內容?
讀懂文章的最后兩句話:
出示:
但是他們不會想到,這一切都是因為多年前他們款待過一個素不相識的乞丐。是他們的善良,給自己帶來了幸福。
讀了兩這句話,你明白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善良可以給人帶來幸福;善良是一種美德,并不為了索取;人與人之間需要善良。)
朗讀。
②角色換位,進一步體會作者情感。
此時你們就是這對貧苦的夫婦,當得知是因為你們的善良之舉獲得了今天的幸福時,你們想對大家說些什么?
對魔術師說——
對國王說——
對湯姆說——
總結:正像同學們體會的那樣,作者通過這樣的童話,表達著自己一個美好的愿望,那就是人與人之間需要善良,善良可以人人們獲得幸福。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合10篇】相關文章: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集合6篇05-06
精選小學語文課文教案范文集合七篇01-23
人教版小學語文優秀教案范文集合6篇04-24
【精華】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合9篇05-08
【推薦】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合6篇05-08
有關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合10篇05-08
【精華】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合10篇05-08
關于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合5篇05-07
【必備】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合10篇05-06
精選小學語文課文教案范文集合十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