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拌和站管理制度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各種制度頻頻出現,制度具有使我們知道,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懲惡揚善、維護公平的作用。那么相關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拌和站管理制度,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拌和站管理制度 1
一、人員著裝要求
1.拌和站工作人員要求穿工作服上班,控制室外拌和樓巡邏人員和配合同擊破要戴好安全帽,嚴禁穿拖鞋上班。
二、瀝青拌和樓運轉工作期間
1.在開機器前控制室操作手需要拉喇叭示警,機器周圍工作人員聽到喇叭后離開危險部位,操作手在確認外面人員安全的情況下才能開動機器。、
2.機器在運轉當中工作人員不能擅自進行設備的維修,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進行維修,同時要讓控制室操作手知道,控制室操作手只有得到外面人員的認可后才能重新開動機器。
三、拌和樓維修期間
1.人在高處工作時一定要系好安全帶。
2.當有人在機器械內部工作時需有人在外面照看,同時拌和機電源應切斷,不經外面人員認可控制室操作手不能擅自開面。
四、鏟車方面
1.鏟車在場地上料過程中要注意車前車后的`人員,上料時一定要注意速度和位置,不能碰撞設備。
五、其他方面
1.在柴油罐和放刷車油桶的周圍3米內不準抽煙,不準生明火,放油者一定要確保油不能漫出來。
2.放瀝青時一定要先看好罐內瀝青數量,把整個閥開好后才能開泵放瀝青,同時嚴禁在瀝青罐上抽煙。
拌和站管理制度 2
1、攪拌站場地平整,排水暢通,拌和站設沉淀池,將混凝土運輸車沖洗后的廢水及沖洗攪拌設備后的廢水集中處理。站內衛生由專人打掃,及時清除裝載機上料灑落的材料、皮帶輸送機灑落的.料、攪拌機卸砼灑落的混凝土、車輛進出場帶的泥土等。
2、攪拌站站內的所有機械設備需時刻保持清潔,由值班操作員、司機自己打掃、沖洗。在進行設備保養的同時,也要進行衛生清理,如油污、泥土等灑落地面,由設備保養人進行衛生清理。
3、混凝土攪拌運輸車行使到城鎮、居民生活區時要減速慢行,防止揚程過大影響居民生活。夜間行使至居民區,禁止汽車鳴笛擾民。
4、配合環保監理的日常檢查工作,并對提出的問題及時整改。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盡量避免夜間施工。
5、定期發放個人衛生防護用品,現場負責人檢查落實噪音控制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6、對于機械設備使用后更換下來的廢舊油品,不得隨地潑倒撒放。廢舊油品必須慎重回收,建立廢舊油品分類存放專用場地,集中分類存放,定期統一處理。廢舊油品處理過程中的搜集、存放、運輸,要切實做到安全、可靠,更要做好嚴防滴、漏、撒、潑的工作,使油品的全部管理符合環境保護工作的要求。
拌和站管理制度 3
材料管理制度:所有進場原材料需經專人驗收,查驗質量證明文件并按規定抽樣送檢,合格后方可入庫。不同規格、型號的砂石料、水泥等應分區堆放,設置明顯標識牌注明品名、規格、進場日期及檢驗狀態,嚴禁混放。倉庫管理員需每日核對材料庫存,建立臺賬,確保賬物相符,對臨近保質期的'材料優先使用。
設備運行管理制度: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熟悉設備性能及操作流程,持證上崗。開機前需檢查設備各部件是否正常,潤滑系統是否通暢,確認無誤后方可啟動。運行中密切監控儀表數據,發現異常立即停機排查,嚴禁設備 “帶病” 作業。每日工作結束后,及時清理設備內外殘留物料,進行日常保養,每周進行一次全面檢修,做好記錄存檔。
生產質量管理制度:嚴格按照施工配合比進行配料,由專人負責電子計量系統的校準,確保砂石料、水泥、水等計量誤差在規定范圍內。攪拌過程中定時檢查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等指標,每批次制作試塊送檢。生產記錄需詳細完整,包括配料數據、攪拌時間、施工部位及質檢員簽字等,做到可追溯。
安全管理制度:拌和站區域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嚴禁非工作人員隨意進入。操作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防護手套等勞保用品,高空作業時系好安全帶。電氣設備接地接零保護裝置完好,定期檢查電路線路,避免漏電事故。消防器材配備齊全且在有效期內,工作人員需掌握基本消防知識和應急處理技能。
人員崗位職責制度:明確站長、技術員、操作員、質檢員等各崗位人員職責,簽訂責任書。實行班前例會制度,布置當日工作任務及安全注意事項,班后總結生產情況及存在問題。建立績效考核機制,對嚴格遵守制度、確保生產質量的人員給予獎勵,對違規操作、造成損失的進行處罰,情節嚴重者調離崗位。
【拌和站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培訓管理制度 培訓管理制度08-19
工廠管理制度-《倉庫管理制度》03-18
會議的管理制度11-05
中學的管理制度11-07
賓館管理制度11-10
(經典)礦山管理制度12-26
工具管理制度06-10
巡邏管理制度06-05
病案管理制度11-19
藥店管理制度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