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4-06-04 07:49:16 知識點總結 我要投稿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集錦15篇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干的一種好辦法,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我們該怎么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集錦15篇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1

            1、去0法:被除數和除數的末尾同時去掉相同個數的0,商不變。

            2、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數試除被除數的前兩位數,如果它比除數小,再試除前三位數。

            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寫商。

            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3、商的變化規律:

            被除數和商的'變化相同。

            除數和商的變化相反。

            商不變的性質: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

            除數× 商 + xxx = 被除數

            (被除數-xxx)÷ 商 = 除數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2

            一、除法:

            (1)試商時,將除數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數來試商,若除數變大,則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數變小,則初商可能偏大。

            例1:362÷43,將43看作(40)來試商,此時初商可能(偏大);

            362÷48,將48看作(50)來試商,此時初商可能(偏小)。

            (2)()53÷56,若商是一位數,()里可以填(5,4,3,2,1),最大是(5);若商是兩位數,()里可以填(6,7,8,9),最小是(6)。439÷()4,若商是一位數,()里可以填(4,5,6,7,8,9),最小是(4);若商是兩位數,()里可以填(3,2,1),最大填(3)。

            (3)被除數÷除數=商余數則被除數=商x除數+余數

            除數=(被除數-余數)÷商商=(被除數-余數)÷除數

            例2:一個數是786,處以24得到余數是18,求商是多少?

            解:(786-18)÷24

            =786÷24=32

            (4)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若有余數,余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

            如:14÷3=4……2(同時擴大10倍)100÷30=3……10(同時縮小10倍)

            140÷30……20

            10÷3=3……1

            15÷4=3……3(同事擴大3倍)88÷24=3……16(同時縮小4倍)

            45÷12=3……922÷6=3……4

            二、角:

            (1)直線、射線、線段的定義,端點數量,可否測量長度等。(2)兩點之間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點的距離。(3)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的角度范圍。例1:判斷題。

            A、鈍角都大于90度。……(√)

            B、鈍角都小于180度。……(√)

            C、小于180度的角都是鈍角。……(x)

            D、大于90度的角都是鈍角。……

            (x)

            (4)一副三角尺有兩只三角尺,其中含有的角度分別是45°,45°,90°;

            含有的角度分別是30°,60°,90°

            E、平角就是一條直線。……(x)G、周角只有一條邊。……(x)

            F、周角就是一條射線。……(x)

            經過組合,他們可以形成的角有:15°,75°,105°,120°,135°,150°,

            180°

            (5)鐘面上共有12大格,共360°,每一大格30°,每一小格6°。

            例2:3點和9點,分、時針形成的角是(直角)。

            6點,分、時針形成的角是(平角)。6:30是(銳角)

            3:30是(銳角、75°)

            9:30是(鈍角、105°)

            4:00是(鈍角、120°)

            三、混合運算:

            運算順序:有括號要先算括號,然后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只有加減法或乘除法的時候,要(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40+60x3=40+180

            例1:40+60x3

            =100x3

            (錯誤!)=300=220

            148-48x2

            例2:148-48x2

            =100x2(錯誤!)=148-96=200=52

            四、平行與相交

            (1)平行: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平行線。

            例1:始終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x)

            (2)垂直:相交成直角的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交點叫做(垂足)。

            ※注:作圖題中,作完垂直一定要畫上表示垂直的符號“”。

            (3)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的長度,叫做這點到這條直線的距離。

            五、找規律

            (1)在馬路一側種樹,1°若兩頭都種樹:樹的棵樹-1=段數

            2°若其中一頭種,另一頭不種:段數=樹的棵樹3°若兩頭都不種:樹的棵樹+1=段數

            (2)若是一個閉合的圖形,如:池塘一周、長方形或是三角形一周等,樹的棵樹=段數。

            六、運算律

            (1)加法:交換律:a+b=b+a

            乘法:交換律:axb=bxa

            結合律:(axb)xc=ax(b

            結合律:(a+b)+c=a+(b+c)xc)

            例1:37+56+63=56+(37+63)運用了(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25x13x4=13x(25x4)運用了(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2)乘法中配對的數字有:25x4,125x8……

            例2:簡便運算:327-(127+100)=327-127-100……減法的性質720÷54=720÷(6x9)=720÷9÷6……除法的性質

            125x25x32=(125x8)x(25x4)

            七、解決問題的.策略

            (1)在列表整理時,相應量的數據一定要一一對應,條件與問題都要看清楚。(2)計算要細心。

            八、統計與可能性

            (1)統計時,數數據要按順序數,不能重復,也不能遺漏,每數一個都要做好標記。

            統計完之后,檢查一遍統計的數據總和是否與題中數據總和相等。

            (2)畫柱狀圖時:要寫好日期,看清每一格代表的數值是多少。每畫好一個柱狀圖,要在上面或旁邊寫上所對應的數據。

            九、認數

            (1)讀:先分級,然后由數位的高位開始,一級一級地讀。

            如:46,3800,6254讀作:四十六億三千八百萬六千二百五十四

            (2)寫:先從讀法中找到“億”、“萬”字,將其視作分級線,再從高位往低位寫,每寫完一級畫一個分級線。若某一位上沒有數字以0補充。

            如:六千八百億三千零二十萬五千六百零八寫做:6800,3020,5608

            ※注:除了最高級,每一級都有4位數,在寫數的時候,若某一位沒有數字,必須填“0”補充。

            (3)讀零法則:每一級末尾的零都不讀,其他位上有一位或多位0時,都只讀一個零。

            例:用4個8和4個0寫出滿足一下條件的數字:

            ①一個零都不讀:8888,0000,8880,8000,8800,8800,8000,8880②只讀一個零:8808,8000,8088,8000,8008,8800,8080,8800,

            8880,0800,8880,0080,8880,0008,8800,0880,8800,0088,8000,0888

            ③讀兩個零:8808,0800,8808,0080,8808,0008,8080,0880,8080,0088,

            8008,0880,8008,0088,8800,0808

            ※注:在寫含有幾個零或讀幾個零這種題型時,寫出之后一定要讀一遍,看與要求是否符合。

            (4)改寫成以“億”或“萬”作單位:

            首先,先分級,若改寫成以“億”作單位,則先將億后面的一位(千萬位)進行“四舍五入”,再將億后面的數字全部去掉,并添上一個“億”字;若改寫成以“萬”字作單位,則先將萬后面的一位(千為)進行“四舍五入”,再將萬后面的數字全部去掉,并添上一個“萬”字。例:將下列數改寫成以“億”“萬”作單位的數。46,0000=46萬

            573,8000≈574萬

            495,8460,0000≈496億7853,0000,0000=7853億

            十、用計算器計算:

            (1)計算器分為(顯示器)和(鍵盤)兩部分。

            (2)計算器上有一種功能鍵叫CE鍵,又叫“改錯鍵”。

            例1:在計算器上按下如下鍵:123+455CE4

            56=

            其正確計算過程及結果為:123+456=579。

            (3)用計算器計算時,每一步驟之后,顯示器上顯示的內容是什么要清楚,詳見書上P102。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3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萬以上數的讀法知識點

            1、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

            2、個(一),十百、千、萬、十萬、百萬……都是是計數單位

            3、數位分級方法:從個位起,每四位為一級。

            個級包括個位、十位、百位、千位,個級表示多少個“一”;

            萬級包括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萬級表示多少個“萬”;

            億級包括億位、十億位、百億位、千億位,億級表示多少個“億”。

            4、十進制計數法:

            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都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5、讀數的法則:

            (1)、讀數的時候我們先把這個數按四位一級分級。

            (2)、從高位讀起,一級一級地讀;

            (3)、讀億級或萬級時,先按個級數的讀法去讀,再在后面加一個“億”或“萬”字

            (4)、每一級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0;每一級末尾的0都不讀。

            6、多位數的寫法法則:

            (1)把數分級

            (2)從高位到低位,一級一級地往下寫。

            (3)哪一個數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在哪一個數位上寫0。

            (4)寫完后再讀一讀所寫的數,檢查是否正確。

            7、萬以上數的大小比較方法:

            數位不同時:數位多的數大。

            數位相同時:先比較左起第一位,數字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也相同,再比較左起第二位…… 以此類推。

            數的大小比較兒歌

            兩數比大小,先把位數看。

            位數多的大,位數少的小。

            位數相同時,就把高位瞧。

            高位大的大,高位小的小。

            高位相同時,依次往下找。

            8、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

            (1)萬以上的數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的方法:

            改寫成“萬”并不難,右數四位很簡單。

            如果四位全為0,全部去掉添個萬。

            任意一位不為0,千位與5相比較。

            千位要是小于5,舍掉四位添個“萬”。

            千位大于等于5,向前進一再去掉。

            不舍不入用“=”,四舍五入用“≈”。

            (2)四舍五入法:在取近似數的時候,如果省略的尾數的位數字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數去掉。如果省略的尾數的位數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數舍去并且在它的前一位進"1",是“舍”還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數部分的位是小于5還是等于或大于5。這種求近似數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小學數學知識點: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1、直線外一點到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最短;這點到這條直線的垂足之間的長度叫距離。

            2、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

            3、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有無數條高,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

            4、一個平行四邊形在拉動過程中,面積變化,高變化,周長不變。平行四邊形具有易變性。

            5、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梯形。

            當梯形的兩條腰相等時,這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是軸對稱圖形。

            四個角都是直角的四邊形叫長方形。

            四個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條邊都相等的四邊形叫正方形。

            5、畫高:

            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垂足所在的邊叫做平行四邊形的底。

            當梯形的兩條腰相等時,這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特別注意:畫高時,請注意;虛線、垂直標記、和名稱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統計》知識點歸納

            栽蒜苗(一)(條形統計圖)

            【知識點】:

            1、統計圖中1格表示不同單位量,要結合具體的情況來判斷1個表示幾個單位。數據大,每1格所表示的單位就多,數據小,每1格所表示的單位就小。

            2、理解條形統計圖上的數據所表示的意義。

            3、明確條形統計圖的特點:直觀、方便、便于察看。

            4、制作條形統計圖的方法:確定水平方向,標出項目;確定垂直方向代表的數量(一格代表的數量);根據數據的大小畫出長度不同的直條;寫出標題。

            補充【知識點】:初步了解復式條形統計圖,能夠從中獲得信息,并能回答相應的問題。

            栽蒜苗(二)(折線統計圖)

            【知識點】:

            1、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獲取數據變化情況的信息,并進行簡單的預測。

            2、折線統計圖的方法:在方格紙中,根據所給出的數據把點標出來,再用線將點連接起來,要順次連接。

            3、能夠看出折線統計圖所提供的信息,并回答相關的問題。

            補充【知識點】:

            1、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不同:條形統計圖用直條表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用折線表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2、初步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能夠從中獲得相應的信息,回答提出的問題。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4

            運算定律及簡便運算

            一、加法運算定律:

            1、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a+b=b+a

            2、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三個數;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一個數,和不變。(a+b)+c=a+b+c

            加法的這兩個定律往往結合起來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據是什么?

            3、連減的性質: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等于這個數減去那兩個數的和。a-b-c=a-b+c

            二、乘法運算定律:

            1、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a×b=b×a

            2、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乘以第三個數,也可以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乘以第一個數,積不變。(a×b)×c=a×b×c

            乘法的這兩個定律往往結合起來一起使用。如:125×78×8的簡算

            3、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這兩個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積相加。

            (a+b)×c=a×c+b×c a-b×c=a×c-b×c

            雞兔問題公式

            (1)已知總頭數和總腳數,求雞、兔各多少:

            (總腳數-每只雞的腳數×總頭數)÷(每只兔的腳數-每只雞的腳數)=兔數;

            總頭數-兔數=雞數。

            或者是(每只兔腳數×總頭數-總腳數)÷(每只兔腳數-每只雞腳數)=雞數;

            總頭數-雞數=兔數。

            例如,“有雞、兔共36只,它們共有腳100只,雞、兔各是多少只?”

            解一(100-2×36)÷(4-2)=14(只)………兔;

            36-14=22(只)……………………………雞。

            解二(4×36-100)÷(4-2)=22(只)………雞;

            36-22=14(只)…………………………兔。

            (答略)

            (2)已知總頭數和雞兔腳數的差數,當雞的總腳數比兔的'總腳數多時,可用公式

            (每只雞腳數×總頭數-腳數之差)÷(每只雞的腳數+每只兔的腳數)=兔數;

            總頭數-兔數=雞數

            或(每只兔腳數×總頭數+雞兔腳數之差)÷(每只雞的腳數+每只免的腳數)=雞數;

            總頭數-雞數=兔數。(例略)

            (3)已知總數與雞兔腳數的差數,當兔的總腳數比雞的總腳數多時,可用公式。

            (每只雞的腳數×總頭數+雞兔腳數之差)÷(每只雞的腳數+每只兔的腳數)=兔數;

            總頭數-兔數=雞數。

            或(每只兔的腳數×總頭數-雞兔腳數之差)÷(每只雞的腳數+每只兔的腳數)=雞數;

            總頭數-雞數=兔數。(例略)

            (4)得失問題(雞兔問題的推廣題)的解法,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1只合格品得分數×產品總數-實得總分數)÷(每只合格品得分數+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數)=不合格品數。或者是總產品數-(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數×總產品數+實得總分數)÷(每只合格品得分數+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數)=不合格品數。

            例如,“燈泡廠生產燈泡的工人,按得分的多少給工資。每生產一個合格品記4分,每生產一個不合格品不僅不記分,還要扣除15分。某工人生產了1000只燈泡,共得3525分,問其中有多少個燈泡不合格?”

            解一(4×1000-3525)÷(4+15)

            =475÷19=25(個)

            解二1000-(15×1000+3525)÷(4+15)

            =1000-18525÷19

            =1000-975=25(個)(答略)

            (“得失問題”也稱“運玻璃器皿問題”,運到完好無損者每只給運費××元,破損者不僅不給運費,還需要賠成本××元……。它的解法顯然可套用上述公式。)

            (5)雞兔互換問題(已知總腳數及雞兔互換后總腳數,求雞兔各多少的問題),可用下面的公式:

            〔(兩次總腳數之和)÷(每只雞兔腳數和)+(兩次總腳數之差)÷(每只雞兔腳數之差)〕÷2=雞數;

            〔(兩次總腳數之和)÷(每只雞兔腳數之和)-(兩次總腳數之差)÷(每只雞兔腳數之差)〕÷2=兔數。

            例如,“有一些雞和兔,共有腳44只,若將雞數與兔數互換,則共有腳52只。雞兔各是多少只?”

            解〔(52+44)÷(4+2)+(52-44)÷(4-2)〕÷2

            =20÷2=10(只)……………………………雞

            〔(52+44)÷(4+2)-(52-44)÷(4-2)〕÷2

            =12÷2=6(只)…………………………兔(答略)

            雞兔同籠

            1、雞兔同籠屬于假設問題,假設的和最后結果相反。

            2、“雞兔同籠”問題的解題方法

            假設法:

            ①假如都是兔

            ②假如都是雞

            ③古人“抬腳法”:

            解答思路:

            假如每只雞、每只兔各抬起一半的腳,則每只雞就變成了“獨腳雞”,每只兔就變成了“雙腳兔”。這樣,雞和兔的腳的總數就少了一半。這種思維方法叫化歸法。

            3、公式:

            雞兔總腳數÷2-雞兔總數=兔的只數;

            雞兔總數-兔的只數=雞的只數。

            四則運算

            1、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四則運算。

            2、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3、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4、算式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括號里面的算式計算順序遵循以上的計算順序。

            5、先乘除,后加減,有括號,提前算

            關于“0”的運算

            1、“0”不能做除數; 字母表示:a÷0錯誤

            2、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 字母表示:a+0=a

            3、一個數減去0還得原數; 字母表示:a-0=a

            4、被減數等于減數,差是0; 字母表示:a-a=0

            5、一個數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數,還得0; 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 5÷0得不到商.(無意義)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5

            數級分類

            (1)四位分級法:即以四位數為一個數級的分級方法。

            我國讀數的習慣,就是按這種方法讀的。如:萬(數字后面4個0)、億(數字后面8個0)、兆(數字后面12個0,這是中法計數)……。這些級分別叫做個級,萬級,億級……。

            (2)三位分級法:即以三位數為一個數級的分級方法。

            這西方的分級方法,這種分級方法也是國際通行的分級方法。如:千,數字后面3個0、百萬,數字后面6個0、十億,數字后面9個0……。

            4.數位:數位是指寫數時,把數字并列排成橫列,一個數字占有一個位置,這些位置,都叫做數位。

            從右端算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等等。

            數的產生:

            阿拉伯數字的由來:古代印度人創造了阿拉伯數字后,大約到了公元7世紀的時候,這些數字傳到了阿拉伯地區。到13世紀時,意大利數學家斐波那契寫出了《算盤書》,在這本書里,他對阿拉伯數字做了詳細的介紹。后來,這些數字又從阿拉伯地區傳到了歐洲,歐洲人只知道這些數字是從阿拉伯地區傳入的,所以便把這些數字叫做阿拉伯數字。以后,這些數字又從歐洲傳到世界各國。

            阿拉伯數字傳入我國,大約是13到14世紀。由于我國古代有一種數字叫“籌碼”,寫起來比較方便,所以阿拉伯數字當時在我國沒有得到及時的推廣運用。本世紀初,隨著我國對外國數學成就的吸收和引進,阿拉伯數字在我國才開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數字在我國推廣使用才有100多年的'歷史。阿拉伯數字現在已成為人們學習、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數字了。

            角的種類

            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角的大小決定于角的兩條邊張開的程度,張開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張開的越小,角則越小。

            在動態定義中,取決于旋轉的方向與角度。

            角可以分為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負角、正角、優角、劣角、0角這10種。

            以度、分、秒為單位的角的度量制稱為角度制。此外,還有密位制、弧度制等。

            (1)銳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銳角。

            (2)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3)鈍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鈍角。

            數學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知識點

            一、兩位數加兩位數

            1、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把相同數位對齊列豎式,在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

            2、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①相同數位對齊;

            ②從個位加起;

            ③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3、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1”,十位上的數相加時,不要遺漏進上來的“1”。

            4、和=加數+加數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二、兩位數減兩位數

            1、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的筆算:相同數位對齊列豎式,再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減

            2、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筆算法則:①相同數位對齊;②從個位減起;③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在個位上加10再減。

            3、筆算兩位數減兩位數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個位加10再減,十位計算時要先減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減數-減數

            被減數=減數+差

            減數=被減數+差

            三、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

            1、連加、連減

            連加、連減的筆算順序和連加、連減的口算順序一樣,都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①連加計算可以分步計算,也可以寫成一個豎式計算,計算方法與兩個數相加一樣,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②連減運算可以分步計算,也可以寫成一個豎式計算,計算方法與兩個數相減一樣,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

            2、加減混合

            加、減混合算式,其運算順序、豎式寫法都與連加、連減相同。

            3、加減混合運算寫豎式時可以分步計算,方法與兩個數相加(減)一樣,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也可以用簡便的寫法,列成一個豎式,先完成第一步計算,再用第一步的結果加(減)第二個數。

            關于四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6

            1、平均數是通過把多的部分移給少的部分,使各部分都相等而得到的數,所以平均數在最大數與最小數之間

            2、平均數=總數÷總分數

            3、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也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在具體情境中體會為什么要學平均數,在統計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在比較、觀察中把握平均數的特征,進而運用平均數解決問題,了解它的價值。

            1、復式條形統計圖:用兩種以上的長方形直條表示不同數量的條形統計圖。

            2、復式條形統計圖要畫兩種以上的直條,為了區別可以用不同的顏色或者線條來表示。

            3、與復式統計表相比,復式條形統計圖更便于比較幾組數據的大小,提供的信息更多,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4、復式條形統計圖優點:可以直觀的看出不同項目數據是多少,能形象的比較不同的數據。

            5、復式條形統計圖缺點:需要自己計算總數,不大方便。

            6、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制作步驟:

            ①根據統計資料整理數據

            ②畫出縱軸和橫軸(縱軸高度的確定:要確定一個長度來表示一定的數量。橫軸長度的確定:要根據紙的大小、字數的多少來確定)

            ③畫直條或條形的寬度要一致,條形之間的間隔要相等。

            ④不同的直條做不同的標記(如顏色不同或在其中一組畫上條紋)

            ⑤寫上總標題、數量單位和制圖日期

            小學數學梯形的面積怎么求

            梯形面積與周長

            梯形的面積公式:(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a+b)×h÷2

            梯形的面積公式2:中位線×高

            用字母表示:l·h (l表示中位線長度)

            另外對角線互相垂直的梯形:對角線×對角線÷2

            梯形的周長公式:上底+下底+腰+腰,用字母表示:L=a+b+c+d

            等腰梯形的周長公式:上底+下底+2腰,用字母表示:a+c+2b。

            數學學習方法分享

            數學學習技巧

            在學習過程中,要準確地掌握抽象概念的`本質含義,了解從實際模型中抽象為理論的演變過程。對所學理論知識,要在更大范圍內尋求它的具體實例,使之具體化,盡量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思維方法應用于實踐。

            學數學指導

            1、上課認真聽講是打好數學基礎的重要環節,也是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的根本途徑。

            2、在解決問題時,我們可以試著用不同的方法,如假設法,特殊值法,整體法。

            3、深刻理解知識點,仔細閱讀課本,認真聽講,理解聯系實際。

            3怎樣學好數學

            主要是指養成思考的習慣,學會思考的方法。獨立思考是學習數學必須具備的能力。

            同學們在學習時,要邊聽(課)邊想,邊看(書)邊想,邊做(題)邊想,通過自己積極思考,深刻理解數學知識,歸納總結數學規律,靈活解決數學問題,這樣才能把老師講的、課本上寫的變成自己的知識。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7

            1.加法交換律:a+b=b+a

            2.加法結合律:a+b+c=a+(b+c)

            3.減法的性質:a-b-c=a-(b+c)

            4.乘法交換律: 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5.除法的'性質: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可以用這個數除以兩個除數的積。

            用字母表示:a÷b÷c=a÷(b×c)

            例題:

            簡便運算:

            1.102×99

            2.175×56+25×56

            3.4600÷25÷4

            4.1530+(592-530)-192

            5.101×101-101

            6.125×32×5×5

            7.546+(339-46)

            8.173-(55+73)

            9.99×22+33×34

            10.小明把10×(⊙十8)錯算成10×⊙十8,他算出的得數與正確答案相差多少?

            答案:

            1.102×99

            =(100+2)×99

            =100×99+2×99

            =9900+198

            =10098

            2.175×56+25×56

            =56×(175+25)

            =56×200

            =1120

            3.4600÷25÷4

            =4600÷(25×4)

            =4600÷100

            =46

            4.1530+(592-530)-192

            =1530+592-530-192

            =(1530-530)+(592-192)

            =1000+400

            =1400

            5.101×101-101

            =101×(101-1)

            =101×100

            =10100

            6.125×32×5×5

            =125×4×8×25

            =(125×8)×(25×4)

            =1000×100

            =100000

            7.546+(339-46)

            =546-46+339

            =500+339

            =839

            8.173-(55+73)

            =173-73-55

            =100-55

            =46

            9.99×22+33×34

            =33×3×22+33×34

            =33×(3×22+34)

            =33×(66+34)

            =33×100

            =3300

            10.小明把10×(⊙十8)錯算成10×⊙十8,他算出的得數與正確答案相差多少?

            正確:10×(⊙+8)

            =10×⊙十10X8

            =10×⊙十80

            錯誤:10×⊙十8

            相差:10×⊙+80-(10×⊙+8)

            二10×⊙+80-10×⊙-8

            =80-8

            =72

            即相差72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8

            第一單元 大數的認識

            數位:用數字表示數時,計數單位按照一定順序排列,它們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

            自然數:表示物體個數的0,1,2,3,4,5……都是自然數。所有的自然數都是整數。0是最小的自然數。

            計數單位:個(一)、十、百、千……都是計數單位。

            十進制計數法: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的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第二單元 公頃和平方千米

            1公頃: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

            1平方千米: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

            第三單元 角的度量

            角: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1°:將圓平均分成360份,將其中1份所對的角作為度量角的單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記作1°。

            平角: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周角: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銳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銳角。

            鈍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叫鈍角。

            第四單元 三位數乘兩位數

            積的變化規律: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或除以幾(0除外),積也乘(或除以)幾。

            速度:單位時間內行駛的路程叫做速度。(千米/小時米/分鐘)

            第五單元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平行: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也可以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垂直: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

            點到直線的距離: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垂直線段最短,它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

            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向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垂足所在的邊叫做平行四邊形的底。

            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第六單元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商的變化規律:

            1.除數不變,被除數乘或除以幾(0除外),商也乘或除以幾。

            2.被除數不變,除數乘或除以幾(0除外),商反而除以或乘幾。

            3.被除數和除數都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

            余數的變化規律:

            被除數和除數的末尾都去掉相同個數的0,商不變。但余數發生變化,去掉幾個0,余數末尾應添上幾個0。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學習方法

            一、思考:思考是數學學習方法的核心。在學這門課中,思考有重大意義。解數學題時,首先要觀察、分析、思考。思考往往能發現題目的特點,找出解題的突破口、簡便的解題方法。在我們周圍,凡是真正學得好的同學,都有勤于思考,經常開動腦筋的習慣,于是腦子就越用越靈,勤于思考變成了善于思考。我正因為掌握應用了這一方法,所以在全國數學競賽中獲得了武漢市一等獎。

            二、動手試一試:動手有助于消化學習過的知識,做到融會貫通。課下,我常常把老師講過的公式進行推導,推導時不要看書,要默記。這樣就能使自己對公式掌握滾瓜爛熟,可為公式變形計算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培養創造精神:所謂創造,就是想出新辦法,做出新成績,建立新理論。創造,就要不局限于老師、課本講的方法。平時,有一些難度高的題目,我在聽懂了老師講的方法后,還要自己去找一找有沒有另外的解法,這樣能加深對題目的理解,能比較幾種解法的利弊,使解題思維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9

            第一單元除法

            1、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筆算法則(1)從被除數的高位數起,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2)如果前兩位比除數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的上面;(3)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2、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一般把除數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來試商;試商大了要調小,試商小了要調大。3、在有余數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數=商×除數+余數4、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商可能是一位數,也可能是兩位數。

            第二單元角

            1、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射線。把線段的兩端都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直線。線段和射線都是直線的一部分。

            圖形相同點線段不同點有兩個端點,有限長(可以度量)射線都是直的有一個端點,無限長2、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經過兩點只可以畫一直線沒有端點,無限長條直線(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3、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連接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點間的距離。4、從一點起畫兩條射線,可以組成一個角。角通常用符號“∠”來表示。5、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6、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叉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

            7、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把半圓分成180等份(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就是1度的'角。“度”是計量角的單位,用符號“°”表示,如1度記做1°。

            8、量角和畫角要做到“點對點,線對邊,再看另一邊。0在內數內,0在外數外。”

            9、銳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鈍角大于90°又小于180°;平角180°;周角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

            10、1小時,時針轉一大格,所對的角是30°;分針轉一圈,所對的角是360°。

            第三單元混合運算

            1、在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中,如果只含有加減法或只含有乘除法應從左往右計算;如果含有加減法和乘除法應先算乘除法,在算加減法。

            2、在有括號的混合運算中,應先算括號里面的。

            第四單元平行和相交

            1、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平行線。(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不平行就相交)

            2、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垂足。

            3、點到直線之間垂直線段最短。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的長度,叫做這點到這條直線的距離。

            4、兩條平行線之間所有的垂直線段的長度相等。第五單元找規律

            1、兩個物體間隔排列成一行,兩端物體個數比中間物體的個數多1;排列成一圈,兩種物體的個數一樣多。2、每個間隔的長度×幾個間隔=總長

            第七單元運算律

            1、加法交換律:a+b=b+a加法結合律:(a+b)+c=a+(b+c)2、乘法交換律:a×b=b×a乘法結合律:(a×b)×c=a×(b×c)3、減法性質:a-b-c=a-(b+c)4、除法性質:a÷b÷c=a÷(b×c)

            第八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表解決問題時要注意一一對應。

            第九單元統計和可能性

            1、分段整理時要看清數據在哪一個段里,而且不能有數據的丟失。做到不重復不遺漏。2、兩人贏的可能性相等時,游戲規則才公平。

            第十單元認數

            1、10個一千是一萬,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2、10個一千萬是一億,10個一億是十億,10個十億是一百億,10個一百億是一千億。3、按照我國的計數習慣,從右邊起,每四個數位是一級。4、數位順序表

            數級千數位億億級百億十億億位千萬萬級百萬十萬萬千個級百十個位位位計數單位千百十位位位千百十位位位位位億億億億萬萬萬萬千百十個5、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的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6、只是在每一級的末尾加上“萬”或“億”字;每級末尾的0都不讀,其它數位有一個0或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寫數,萬級和億級上的數都是按照個級上數的方法來寫,哪一位不夠用0來補足。7、改寫“萬”或“億”作單位的數,只要將末尾的4個0或8個0去掉加上“萬”或“億”字就行了。8、通常我們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看尾數最高位上的數,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數舍去,并把尾數的各位都改寫為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數的各位都改寫為0。

            第十一單元用計數器計算

            計算器的優點是體積小,運算快,操作簡便。用計數器計算找規律時,要看清“變”與“不變”。(什么變了,什么沒變,怎樣變化的)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10

            (一)口算除法

            1、整十數除整十數或幾百幾十的數的口算方法。

            (1)算除法,想乘法;比如60÷30=( )就可以想(2)×30=60

            (2)利用表內除法計算。利用除法運算的性質:將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如:200÷50想20÷5=4,所以200÷50=4。

            2、兩位數除兩位數或三位數的估算方法:除法估算一般是把算式中不是整十數或幾百幾十的數用“四舍五入”法估算成整十數或幾百幾十的數,再進行口算。注意結果用“≈”號。

            (二)筆算除法

            1、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計算方法: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數試除被除數的前兩位,如果前兩位數比除數小,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2、除數不是整十數的兩位數的除法的試商方法:如果除數是一個接近整十數的兩位數,就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數看做與它接近的整十數試商,也可以把除數看做與它接近的幾十五,再利用一位數的乘法直接確定商。

            3、商一位數:

            (1)兩位數除以整十數,如:62÷30;

            (2)三位數除以整十數,如:364÷70

            (3)兩位數除以兩位數,如:90÷29(把29看做30來試商)

            (4)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如:324÷81(把81看做80來試商)

            (5)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如:104÷26(把26看做25來試商)

            (6)同頭無除商―,如:404÷42(被除數的`位和除數的位一樣,即“同頭”,被除數的前兩位除以除數不夠除,即“無除”,不是商8就是商9。)

            (7)除數折半商四五,如:252÷48(除數48的一半24,和被除數的前兩位25很接近,不是商4就是商5。)

            4、商兩位數:(三位數除以兩位數)

            (1)前兩位有余數,如:576÷18

            (2)前兩位沒有余數,如:930÷31

            5、判斷商的位數的方法:

            被除數的前兩位除以除數不夠除,商是一位數;被除數的前兩位除以除數夠除,商是兩位數。

            (三)商的變化規律

            1、商變化:

            (1)被除數不變,除數乘(或除以)幾(0除外),商就除以(或乘)相同的數。

            (2)除數不變,被除數乘(或除以)幾(0除外)商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數。

            2、商不變: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

            (四)簡便計算:同時去掉同樣多的0,如9100÷700=91÷7=13

            小學數學如何解題

            1、首先是精選題目,做到少而精。只有解決質量高的、有代表性的題目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絕大多數的同學還沒有辨別、分析題目好壞的能力,這就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來選擇復習的練習題,以了解高考題的形式、難度。

            2、其次是分析題目。解答任何一個數學題目之前,都要先進行分析。相對于比較難的題目,分析更顯得尤為重要。我們知道,解決數學問題實際上就是在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待求結論中架起聯系的橋梁,也就是在分析題目中已知與待求之間差異的基礎上,化歸和消除這些差異。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反映出對數學基礎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理解程度和數學方法的靈活應用能力。例如,許多三角方面的題目都是把角、函數名、結構形式統一后就可以解決問題了,而選擇怎樣的三角公式也是成敗的關鍵。

            3、最后,題目總結。解題不是目的,我們是通過解題來檢驗我們的學習效果,發現學習中的不足的,以便改進和提高。因此,解題后的總結至關重要,這正是我們學習的大好機會。對于一道完成的題目,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總結:

            ①在知識方面,題目中涉及哪些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礎知識,在解題過程中是如何應用這些知識的。②在方法方面:如何入手的,用到了哪些解題方法、技巧,自己是否能夠熟練掌握和應用。③能不能把解題過程概括、歸納成幾個步驟(比如用數學歸納法證明題目就有很明顯的三個步驟)。④能不能歸納出題目的類型,進而掌握這類題目的解題通法(我們反對老師把現成的題目類型給學生,讓學生拿著題目套類型,但我們鼓勵學生自己總結、歸納題目類型)。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11

            四則運算

            一.加減混合運算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中,只有加法和減法運算,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如5+6-8=11-8=3有時為了計算簡便,可以調整算式的順序。如225+67-25=225-25+67=267

            二.乘除混合運算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中,只有乘法和除法運算,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如2×9÷6=18÷6=3有時為了計算簡便,可以調整算式的順序。如72×32÷9=72÷9×32=8×32=256

            三.加減乘除四則混合運算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中,有乘除和加減運算,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如8÷4+3×4=2+12=14加減運算為第一級運算,乘除運算為第二級運算。

            四.運算中含有小括號①算式里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如(27-18)÷3=9÷3=310÷(8-2×3)=10÷(8-6)=5②小括號起到改變運算順序的作用。如不能改變運算順序就省略。(32×8)+2=32×8+2

            五.0在運算中的特性

            一個數加上0,仍得原數如a+0=a;一個數減去0,仍得原數如a-0=a;任何數和0相乘都得0如a×0=0;0除以一個非0的數,仍得0如0÷a=0(a≠0)。

            位置與方向

            一.物體的位置

            ⑴確定物體的位置,需要方向和距離二個條件⑵畫平面圖的步驟;

            ①確定觀察點(起點)

            ②確定方向和角度(以觀察點為垂足,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畫出方向標,標出角度)③確定距離(以選定的單位長度為基準來確定距離,標出名稱)如金蘋果教育在靈昆小學西偏北30度200米處①以學校觀察點②以學校畫出方向標標出角度(西偏北30度角度以正西邊偏向正北)③選定單位長度確定距離標出名稱。

            二.物體位置的相對性

            ⑴物體的位置與觀察點有關,觀察點不同,物體位置的敘述就不同;同一個物體,在不同的觀察點,它的位置不同,但物體不一定變動位置。⑵位置關系的相對性:分別以二個物體中的一個為觀察點來描述另一個的位置時,它們的方向相反,距離相等。

            如①金蘋果教育在學校的()偏()方向()度()米

            ②學校在金蘋果教育的()偏()方向()度()米

            ①以金蘋果教育為觀察點②以金蘋果教育畫出方向標標出角度(東偏南30度角度以正東邊偏向正南)③選定單位長度確定距離標出名稱。

            運算定律和簡便計算

            運算定律

            一.加法

            1.加法交換律:a+b=b+a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如:3+4=4+3

            2.加法結合律:a+b+c=(a+b)+c=a+(b+c)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和第三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和第一個數相加,和不變如:4+2+8=(4+2)+8=4+(2+8)

            3.加法運算中綜合運用交換律和結合律:a+b+c=(a+c)+b如:4+5+6=4+6+5

            二.減法

            減法的性質:abc=a(b+c)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可以用第一個數減去后面兩個數的和,差不變。如:23-4-6=23-(4+6)

            三.乘法

            1.乘法交換律:a×b=b×a兩個數相乘,交換乘數位置,積不變。如2×3=3×2

            2.乘法結合律:a×b×c=(a×b)×c=a×(b×c)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三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一個數相乘,積不變。如3×2×5=(3×2)×5=3×(2×5)

            3.乘法運算中綜合運用交換律和結合律:a×b×c=(a×c)×b如2×8×5=2×5×8

            4.乘法分配律:(a+b)×c=a×c+b×c兩個數的和與第三個數相乘,等于把這兩個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它們的積加起來,結果不變。如(15+25)×8=15×8+25×8

            5.乘法分配律的逆運用:a×c+b×c=(a+b)×c如15×8+25×8=(15+25)×8

            四.除法

            除法的性質:a÷b÷c=a÷(b×c)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等于被除數除以兩個除數的積,商不變。如1200÷25÷4=1200÷(25×4)

            簡便計算

            一.加法

            在一個加法算式中,當某些加數可湊成整十或整百數時,運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來改變連叫的運算順序,可以使計算簡便。a+b+c=(a+b)+c=a+(b+c)如55+67+33=55+(67+33)15+132+68+85=(15+85)+(132+68)

            二.減法

            減法的性質:abc=a(b+c)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可以用第一個數減去后面兩個數的和,差不變。如:23-4-6=23-(4+6)

            三.乘法

            運用乘法結合律的簡便方法:(a×b)×c=a×(b×c)17×25×4=17×(25×4)運用乘法分配律的簡便方法:(a+b)×c=a×c+b×c36×48+52×36=36×(36+52)56×38+56×56+38×44+56×44=38×(56+44)+56×(44+56)

            四.除法

            除法的性質: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等于被除數除以兩個除數的積,商不變。a÷b÷c=a÷(b×c)1200÷25÷4=1200÷(25×4)

            注意:①運用簡便算法時,一定要仔細觀察算式結構及數字的特點,合理選用算法。

            ②只有運用到交換律和結合律使運算簡便時,才運用運算定律,否則直接按四則混合運算順序計算

            典型簡便運算

            1.55+260+140+45=(55+45)+(260+140)=100+400=500,55+67+33=55+(67+33)=1552.700-56-44=700-(56+44)=700-100=600,127+(36-27)=127-27+36=100+36=1363.68×99+68=68×(99+1)=68×100=6800,12×36+12×64=12×(36+64)=12×100=12010.56×38+56×56+38×44+56×44=38×(56+44)+56×(44+56)=3800+5600=94005.123×25-23×25=(123-23)×25=100×25=25006.32×125×8=32×(125×8)=32×1000=32010

            7.104×25=(100+4)×25=100×25+4×25=2500+100=2600

            8.1200÷25÷4=1200÷(25×4)=1200÷100=12,72×15÷36=72÷36×15=2×15=309.1+2+3+…+100=(1+100)+(2+99)+…+(50+51)=101×100÷2=505010.1+2+3+…+50=(1+50)+(2+49)+…+(25+26)=51×50÷2=127511.1+2+3+…+25=(1+25)+(2+24)+…+(12+14)+13=26×25÷2=32512.2+4+6+…+52=(2+52)+(4+50)+…+(26+28)=54×26÷2=70213.2+4+6+…+50=(2+50)+(4+48)+…+(24+28)+26=52×25÷2=65014.1+3+5+…+49=(1+49)+(3+47)+…+(23+27)+25=50×25÷2=625此類題型的解法:(第一個數+最后一個數)X總個數÷2=得數

            15.9999+999+99+9=(9999+1)+(999+1)+(99+1)+(9+1)-4=11110-4=11106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1、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別寫作0.1、0.01、0.001……

            2、每相鄰兩個記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3、小數的數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數部分的最低位是個位。個位和十分位的進率是10。

            4、小數的數位順序表小數整數部分小數部分點數位…萬位千位百位十位個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萬分位…萬分之…一

            5、小數的讀法:先讀整數部分(按照原來的讀法),再讀小數點,再讀小數部分。讀小數部分,小數部分要依次讀出每個數字,而且有幾個0就讀幾個0。

            6、小數的寫法:先寫整數部分(按照原來的寫法),再寫小數點,再小數部分:寫小數部分,小數部分要依次寫出每個數字,而且有幾個0就寫幾個0。

            7、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8、小數的大小比較:(1)先比較整數部分;(2)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就比較十分位;(3)十分位相同,就比較百分位;(4)以此類推,直到比較出大小。

            9、小數點的移動

            計萬數單…位千百十一(個)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小數點向右移:移動一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倍;移動兩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0倍;移動三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00倍;移動四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000倍;……小數點向左移:1;101移動兩位,小數就縮小100倍,即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1001移動三位,小數就縮小1000倍,即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10001移動四位,小數就縮小10000倍,即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10000

            10、生活中常用的單位:

            質量: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長度: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面積: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公頃1公頃=10000平方米

            人民幣: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11、小數的近似數(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1)保留整數,表示精確到個位,就是要把小數部分省略,要看十分位,如果十分位的數字大于或等于5則向前一位進一。如果小于五則舍。

            (2)保留一位小數,表示精確到十分位,就要把第一位小數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這時要看小數的第二位,如果第二位的數字比5小則全部舍。反之,要向前一位進一。

            (3)保留兩位小數,表示精確到百分位,就要把第二位小數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這時要看小數的第三位,如果第三位的數字比5小則全部舍。反之,要向前一位進一。

            (4)為了讀寫的方便,常常把不是整萬或整億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改寫成“萬”作單位的數就是小數點向左移4位,即在萬位的右邊點上小數點,在數的后面加上“萬”字。改寫成“億”作單位的數就是小數點往左移8位即在億位的右邊點上小數點,在數的后面加上“億”字。然后再根據小數的性質把小數末尾的零去掉即可。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1、小數的加、減法要注意:小數點要對齊也就是把數位對齊,得數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2、整數的運算定律(以及簡便的方法)在小數運算中同樣適用。移動一位,小數就縮小10倍,即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12

            四則運算: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四則運算。

            1、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

            (1)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和=加數+加數 加數=和-另一個數

            (2)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數的運算,叫做減法。

            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差=被減數-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3)加法和減法是互逆運算。

            2、乘除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

            (1)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積=因數×因數 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2)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商=被除數÷除數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運算。

            3、關于“0”的運算

            (1)“0”不能做除數;字母表示:a÷0錯誤

            (2)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字母表示:a+0=a

            (3)一個數減去0還得原數;字母表示:a-0=a

            (4)被減數等于減數,差是0;字母表示:a-a=0

            (5)一個數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數,還得0;字母表示:0÷a(a≠0)=0

            (7)被減數等于減數,差是0。A-A=0被除數等于除數,商是1.A÷A=1(a不為0)

            4、四則運算順序

            (1)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2)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3)一個算式里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括號里面的算式計算順序遵循以上的計算順序。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13

            1、由一個頂點引出的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角也可以看成是一條射線圍繞它的端點旋轉而成的。

            2、當角的兩邊旋轉成一條直線時,這時所形成的角叫做平角;當角的兩邊經過旋轉重合時,這時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3、角有一個尖尖的頂點兩條直直的邊,角的大小與張口有關,張口越大角就越大,張口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4、小于90度的角是銳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鈍角,等于180度的角是平角,等于360度的角是周角。

            5、認識度。將圓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對的角叫做1度,記作1°,通常用1°作為度量角的單位。

            6、認識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點、0刻度線、內刻度線、外刻度線。

            7、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兩合一看”,“兩合”是指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與角的一邊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邊所對的量角器的刻度。

            8、看角的度數時要注意是看外刻度還是內刻度。角的開口向左看外刻度線,角的開口向右看內刻度線。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14

            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都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數量的多少,但條形統計圖比統計表更形象直觀。更能看出數據之間的關系。

            1、條形統計圖常用1格代表2個單位,有時還要用半格來代表1個單位。如果要表示的數據比較大,可以用一格代表5個單位或更多的單位,一個代表幾個單位,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這樣比較方便。

            2、由統計表畫統計圖的步驟和注意要點:

            (1)觀察表中項目,確定數據項(一般為數量)和類別項(小組名稱、年份、時間等)

            (2)確定橫縱軸、刻度以及圖的類型(橫向或縱向)。

            (3)畫條形,標數據,注意條形的高度要符合刻度,縱向統計圖的順序是從左往右,橫向統計圖的順序是從下往上。

            (4)添上圖例,根據圖例補充完條形的條紋以示區別。

            (5)標上標題。

            (6)檢查要素是否齊全。

            4、學會統計圖中提取信息,發現問題,進行合理的判斷、預測和決策,并能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如何學好小學數學的方法

            1、重視課本的內容

            書本知識是小學生學習數學最根本的一部分了,小學生一定要重視書本上的知識點,不管是概念還是公式以及書本上的練習題,小學生一定要熟練掌握。小學生要想更熟練的掌握書本的知識點,可以將數學課本的每一章節,從頭到尾的仔細閱讀,這樣可以增加自己對容易忽略的知識點的了解。有很多學生常常會忽略課本的習題,雖然課本的習題很簡單,但是考察的知識點卻特別有針對性,所以一定要引起學生的重視。

            2、通過聯系對比進行辨析

            在數學知識中有不少是由同一基本概念和方法引申出來的種屬及其他相關知識,或看來相同,實質不同的知識,學習這類知識的主要方法,是用找聯系、抓對比進行辨析。如直線、射線、線段這些概念,它們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3、多做練習題

            要想學好初中數學,必須多做練習,我們所說的“多做練習”,不是搞“題海戰術”。只做不思,不能起到鞏固概念,拓寬思路的作用,而且有“副作用”:把已學過的.知識攪得一塌糊涂,理不出頭緒,浪費時間又收獲不大,我們所說的“多做練習”,是要大家在做了一道新穎的題目之后,多想一想:它究竟用到了哪些知識,是否可以多解,其結論是否還可以加強、推廣等等。

            4、課后總結和反思

            在進行單元小結或學期總結時,要做到以下幾點:一看:看書、看筆記、看習題,通過看,回憶、熟悉所學內容;二列:列出相關的知識點,標出重點、難點,列出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這相當于寫出總結要點;三做:在此基礎上有目的、有重點、有選擇地解一些各種檔次、類型的習題,通過解題再反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小學數學三角形的公式

            三角形體積

            三角形是二維圖形,二維圖形沒有體積公式。一維空間物件(如線)及二維空間物件(如正方形)在三維空間中都是零體積的。

            體積,幾何學專業術語,是物件占有多少空間的量。體積的國際單位制是立方米。一件固體物件的體積是一個數值用以形容該物件在三維空間所占有的空間。一維空間物件(如線)及二維空間物件(如正方形)在三維空間中都是零體積的。

            三角形計算公式

            1、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

            2、大角對大邊。

            3、周長c=三邊之和a+b+c

            4、面積:

            s=1/2ah(底_高/2)

            s=1/2absinC(兩邊與夾角正弦乘積的一半)

            s=1/2acsinB

            s=1/2bcsinA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15

            1、加法運算定律:

            ①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a+b=b+a

            ②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三個數;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一個數,和不變。

            (a+b)+c=a+(b+c)

            ③加法的這兩個定律往往結合起來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

            2、連減的性質: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等于這個數減去那兩個數的和。

            a—b—c=a—(b+c)

            3、乘法運算定律:

            ①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a×b=b×a

            ②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乘以第三個數,也可以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乘以第一個數,積不變。

            (a×b) ×c=a×(b×c)

            乘法的這兩個定律往往結合起來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簡算。

            ③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這兩個數分別與這兩個數相乘,再把積相加。

            (a+b) ×c=a×c+b×c

            4、連除的性質: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等于除以這兩個數的積。

            a÷b÷c=a÷(b×c)

            5、有關簡算的拓展:

            102×38—38×2

            125×25×32

            37×96+37×3+37

            125×88

            3.25+1。98

            10.32—1。98

            易錯的情況:

            0.6+0.4—0.6+0.4

            38×99+99

            小學數學四大領域主要內容

            數與代數:的'認識,數的表示,數的大小,數的運算,數量的估計;

            圖形與幾何:空間與平面的基本圖形,圖形的性質和分類;圖形的平移、旋轉、軸對稱;

            統計與概率: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處理數據;

            實踐與綜合應用:以一類問題為載體,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活動,是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重要途徑。

            數學整除的特征

            1、能被2整除的數的特征:個位上是0、2、4、6、8。

            2、能被5整除的數的特征:個位上是0或5。

            3、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一個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之和能被3整除,這個數就能被3整除。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數學的知識點總結04-16

          中考數學的知識點總結05-22

          數學知識點總結11-07

          初中數學的知識點總結12-12

          初中數學的知識點總結03-11

          四年級數學的知識點總結06-10

          中考數學知識點總結08-11

          高二數學的知識點總結03-08

          初中數學《整式》知識點總結10-21

          數學高二知識點總結03-0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 欧美日韩精品高清一区二区 | 只有国产99有精品视频 | 综合久久久久久综合久 | 五月婷婷丁香视频在线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自拍有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