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4-10-27 21:42:08 總結 我要投稿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知識點是課文學習的要點,是課本的精華所在,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歡迎參考閱讀!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1、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2、在地圖上確定方向: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

            3、比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一般來說,所畫范圍大,內容簡單,選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畫范圍小,內容詳細,選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個分數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4、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0°緯線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緯線,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緯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別用N和S表示。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有180°,分別用E和W表示。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

            5、以赤道為界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為界把地球分為東、西半球。

            6、緯度范圍:0°  30°NS為低緯度;30°  60°NS為中緯度;60°  90°NS為高緯度。

            7、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

            名稱 形   狀 長 度 指示方向

            經線 半圓(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緯線 都是圓(極點除外) 有長有短 東西方向

            8、地球表面,陸地面積占29%,海洋面積占71%,所以有形象地稱地球為“三分的陸地,七分的海洋”。

            9、七大洲的名稱按面積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亞洲和歐洲連成一塊合稱亞歐大陸,中國位于亞洲上。

            南極洲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洲;亞洲是面積最大的大洲。

            10、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洋。

            11、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2、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通常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

            13、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黃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4、五種基本地形的特點:

            平原:海拔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坦蕩,邊緣陡峻;

            山地:海拔較高,峰巒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

            15、地球表面形態處于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態的地形是地球內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

            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巖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16、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最容易發生火山和地震。

            17、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上。

            18、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總數已超過60億。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19、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

            20、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區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原因是這些地區處在中低緯度地區、氣候溫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臨海地帶。

            21、人口增長過快、過慢都會帶來嚴重的問題:

            人口增長過快帶來了就業、居住、教育、醫療等難以解決等問題;

            人口增長過慢造成了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22、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23、城市問題主要表現在: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工業污染、噪聲干擾、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24、世界三大人種分別是: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

            黃色人種分布在:亞洲東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也屬黃色人種。

            白色人種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種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25、目前被聯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其中使用范圍最廣的是英語;使用人數最多的是漢語。

            26、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教:產生于公元1世紀,經典為《圣經》,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蘭教:產生于公元7世紀,經典為《古X經》,主要分布在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

            佛教:產生于公元前6世紀,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

            27、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

            28、天氣和氣候概念和區別:

            概念 特點

            天氣 某個地方短時間內發生的陰、晴、冷熱等變化 多變、不穩定

            氣候 某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 相對穩定

            29、氣候的兩個要素:氣溫和降水。

            30、在北半球,最熱月出現在7月,最冷月出現在1月。

            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后2點(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

            31、世界氣溫分布的規律:由低緯度(赤道)地區向高緯度(兩極)地區逐漸降低。

            32、降水形成的條件:空氣中含有足夠的水汽;空氣溫度下降到能夠凝結出來的程度。

            降水的主要類型有: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

            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33、世界降水的分布規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中緯度地區大陸的西岸降水多于東岸和內陸地區;

            南北回歸線穿過的大陸西部或內陸地區降水少。

            34、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狀、地球的運動、海陸分布、地形地勢、人類活動、緯度位置、洋流因素。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總結七年級上冊知識點地理10-21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03-04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推薦】03-04

          晉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06-09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匯編13篇)06-02

          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02-16

          地理知識點總結04-26

          地理知識點總結03-23

          七年級地理上冊教學總結11-1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首页在线播放 | 偷偷碰偷偷鲁免费视频一区 | 日本一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 | 亚洲欧美人成网站在线观看看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午夜福利93波多野结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