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郭聲健教授的《音樂教育論文寫作與課題研究》,郭教授就論文選題與寫作進行講解。郭老師特別強調我們不要只顧自己寫,要先看看別人寫過什么和怎么寫,再決定自己該寫什么。我覺得我自己就是犯了這個錯,之前我也寫過幾篇論文,寫的時候沒有認真的去看過別人怎么寫,就只顧自己寫,造成寫出來的論文經常是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卻沒有解決問題。另外,郭教授還希望我們能堅持每天寫教學情景再現,養成動筆的習慣。我覺得這一點是積累論文素材的關鍵。
在他們的身上,我們感受到他們勤懇、愛崗敬業的精神,這很值得我們學習。在此,我真心感謝這些名師給予我們的引領和啟迪的同時,我們也找到了自己身上的許多差距,提升自己的職業情操和素養是我以后不斷努力和追求的方向。
三、學習考察,思想得到了新的洗禮
劉老師雖然事務繁忙,但都能把我們的跟崗學習安排得非常周全、細致。按劉老師計劃要求每天都安排的很充實和緊湊,在緊張和忙碌的各種學習和教學實踐活動中我總能不停地思考、感悟、學習和總結,另外,她還動用了自己一切的人際關系,安排我們到紅嶺中學觀看江楠老師的合唱訓練;參觀學習深圳高級中學的管弦樂隊的排練和合唱隊訓練;觀看福田中學第二十一屆藝術節舞蹈展演專場;在深圳音樂廳觀看了來自加拿大漢密斯頓童聲合唱團的深圳專場音樂會。我的思想得到了新的洗禮,使我重新認識了自我,發現了自身視野之局限,猶如井底之蛙。我意識到,作為教師,不僅僅是簡單傳授知識,還需要我們了解學生成長需求,創造各種有利于學生成長的條件。教師已不再是充當“傳道、授業、解惑”的單一角色,而更多是扮演“組織者”、“指導者”、 “協作者”、“參與者”、“學習者”等多元角色。通過學習,我深深感覺到,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與時俱進。
四、學員教學精彩紛呈,學習受益匪淺。
我們這次參加名師工作室跟崗培訓的學員共有10位教師,雖然來自不同的城市不同層次的學校,但都積極進取,渴望提高,大家一見如故,志同道合。在劉老師的帶領和感召下,骨干教師們認真觀摩研討,精心準備公開課,建立了一種坦誠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圍。雷英老師為了打磨公開課教案,通宵苦干,精益求精地制作課件;王征老師上課方法靈活巧妙,學生極易接受;王敏紅老師評課中肯直率,毫無保留;肖棉老師上課教態親切,娓娓道來;陳麗蓉老師甜美的歌聲征服了我們……總之,每個老師都有獨自的風格特色,每個老師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尤其是通過觀摩聽課、集體評議、經驗交流及平日的隨意雜談,在劉老師的指點和引領之下不斷調整,學習了許多的突破難點的技巧和方法,學員教學設計環節越來越完整,,越來越體現高度和難度的把握和突破,授課技巧都有大幅提升,真正專家引領,學有所長。劉教師的教學設計創意獨特新穎,讓我收獲頗豐。同時通過點評這些課例,更提高了我的評課能力。 “工作室內,切磋技藝;三尺講臺,風光無限”。這種氛圍,是對我的鼓舞和激勵,不僅讓我們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而且使人胸懷高遠,身心舒暢。身處這樣一群骨干教師當中,我感覺到只有刻苦勤奮,方能不辜負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懷。本次培訓大大拓寬了我的視野,引起我內心深處極大的震撼。我看到了眾多教師身上的閃光點,也進一步發現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在二十天的培訓中,收獲最大的也許并不是培訓本身,而是十位學員帶來的獨特資源。我們同甘共苦,我們切磋教藝,我們暢所欲言,我們學習著,快樂著,收獲著。
五、總結跟崗學習,收獲太多。
盡管跟崗學習非常辛苦,但也收獲了很多,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學習中我掌握了許多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方法;通過聽講座和學習交流讓我走出職業倦怠,結識了一批良師益友;更使我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技能、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創新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更可喜的是在培訓過程中發現,自己教學中仍有許許多多新的東西待探索,對教學重又煥發了熱情。在教學改革的今天,社會對教師素質的要求更高。這一次的充電會讓我獲得足夠大的動力,在以后的工作中,首先在自己的教學注重寬度和廣度,注重自己的教科研能力,努力把自己的教學經驗轉化化成智慧,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積極開展課題,撰寫論文。其次在科組建設上拓寬視野,提升高度、積極推動課題的開展,做一些系列成果。
快樂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快樂的日子總是讓人回味。真的很遺憾和劉宏偉老師朝夕相處的日子結束了,心中滿是不舍。二十天的耳濡目染,我們十位劉家弟子仰慕導師的人格風范,追求老師的人生境界,彼此之間也結下了深厚的情誼,臨別之際,大家依依不舍,互訴離情,相約再見。對教學藝術的追求永無止境,我們的友誼也必將歷久彌新。作為劉老師省級骨干教師工作室的首批學員,我們深感自豪;用省級骨干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我們倍感責任重大。我將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彌補不足,開拓進取。用我的實際行動,盡心盡力、踏踏實實地工作,做一名名符其實的中學骨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