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征文800字(精選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征文的身影吧,征文的主要目的是宣傳與教育,內容選擇主要是頌揚和體會。那么你有了解過征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征文800字,歡迎大家分享。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征文 1
中華歷史,源遠流長。時光的長河如長車般濺起滾滾塵埃,最后,又被新的一段歷史所掩埋,在這段時光中,有的可能被遺忘,可能被記載,可能被后人所嘲笑,但也有可能因為一件小事改變了世界。歷史它見證了中華的輝煌與恥辱,朝代的更替,社會的變遷等等。因此,歷史造就未來,圓夢中華。
人們都說,每樣事物都有兩個方面,一面好的,一面壞的,當然歷史也有,一面是輝煌的,一面是恥辱的,并沒有完美的歷史。
公元前202年,劉邦推翻秦朝,建立漢朝。由于,秦朝的暴政,窮奢極欲,濫用民力,勞役賦稅繁重,導致經濟蕭條,國家貧窮。因此,統治者吸取親王的經驗,采取休養生息政策來恢復經濟。漢高祖接連下令:讓士兵復原從事生產,免除若干年搖役;將田租定為十五稅等。漢文帝:連續十二年免除全部田稅,減輕刑罰,廢除肉刑等一系列人物。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朝達到了巔峰。這是時期,漢朝注重對外交流與民族和諧,同時,開辟了絲綢之路,漢朝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頻繁,成為了東西反貿易往來的重要通道
時光慢慢向前推進,歷史也翻開了新一頁。
到了明清時期,雖然,維護了民族的和諧了,擴大了疆域版圖,農耕文明十分繁榮,但也就在這時期,是中國一步步走向低谷。在這時期,明清時期的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采取多種手段加強思想文化專制,如:文字獄,廢除丞相,設內閣,置六部,閉關鎖國不與外國經商,不重視科技,黃泉達到高度膨脹等使帝國逐漸衰落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導致中國與各國交戰連連落敗,簽訂了各種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如:《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與《辛丑條約》是中國一步一步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
到如今,人們往往只會嘲笑某某朝的行為是多么的愚蠢,多么的`落后,封建,而不去譴責現在的錯誤,到最后可能會步明清的后潮,做事永遠不能只停留嘴頭,而不去做實際的行為,要吸取前朝的經驗,重點發展科技,開放思想,是代表中華九天神龍飛向那夢想的蒼穹。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征文 2
七十年了,每當鼓舞人心的紅歌響起,每當回憶歷史的影片放映,我們便會想起,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先輩們高舉著抗戰的旗幟,迎著炮火,誓死驅除敵寇。
我們出生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我們所走過的每一寸土地,沒有燃燒的戰火。目光觸及的事物,沒有染上血色,我們身邊的是棟棟樓房,而非重重的封鎖線與碉堡。
我常去回顧,在這平靜祥和的年代之前,滿目瘡痍的中華大地上,先輩們是如何浴血奮戰,將侵略者驅逐出華夏土地的。在蟬聲陣陣的夏夜里,我似乎可以看見,先輩們的雙眼眺望著天邊,火紅的夕陽將云彩染得通紅,好像象征著前進不息的炎黃子孫。他們的眼里充滿了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和對守護這一片土地的決心。
不知多少人在前進的道路上永遠地沉睡了,鮮紅的血液染上貧瘠的土地,滋養著后一代抗戰著。一代又一代,一代又一代,只為了心中的同一個夢想:守衛中國!
多少年了,烈士們英勇獻身。在祖國需要的危急關頭,他們義無反顧,赴湯蹈火。堅守著自己的信念,矢志不渝。
漢代名將霍去病曾有一言:“凡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直至今日,仍然擲地有聲。先輩們一直用行動踐行著這句話。及時再艱難,也將反法西斯戰爭進行到底,誓死將法西斯驅逐出我國疆域。
大漢疆域,何容丑虜踏足;臥榻之側,豈容異族鼾睡!中國,何為中?取義不偏不倚。這是一個中正的國家,人人平等,容不得異族在我們的土地上肆意妄為,殺戮我們的同胞,壓迫我們的人民!
如今的`中國站起來了,她的地基由血肉筑成,堅固無比。她的魂魄由夢想凝成,剛毅不屈。縱使千災百難迎面而來,她也咬緊牙關。天災人禍讓她傷橫累累,但她依舊大步往前走。多難興邦,天佑中華!
如今的我們,更應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刻苦努力,立志成才。沒有人有資格瞧不起中華民族,她應該看著我們讓她更加富強。
七十年了,祖輩們傳承給我們的精神,我們從未忘記過,而且立志將它發揚光大。它代表的是中國人的頑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它是一個民族奮勇抗戰的動力。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征文 3
——且說錢塘江大橋
親愛的同學們,當你漫步在水光瀲滟的西湖之畔時,當你沉醉在浩瀚書海自由徜徉時,當你偎在媽媽的懷里數看點點星光時,可曾記否,70年前的今天,中國的歷史舞臺上演繹著怎樣一幕壯烈的史詩!日寇的鐵蹄,肆意地踐踏著祖國的河山,流離失所的人們在淪陷的國土上苦苦掙扎。
歷史無言。
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我和同學共5人組織了“西小.飛虎隊”,“五虎將”參觀了杭州革命烈士紀念館,聽著講解員叔叔的耐心講解,我們了解了抗戰8年國人的苦難歲月。我們又尋訪了杭州守橋三中隊的英雄事跡,向他們學唱革命歌曲,并且親手描繪出烽火硝煙中、和諧社會中的錢塘江大橋。以橋為史,以我們最深最真的心靈,穿越時間的滄桑,趟過空間的遼遠,緬懷這場戰爭,向曾經浴血奮戰的英烈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國難當頭,英烈輩出。黑山白土上傳誦著讓敵人聞風喪膽的楊靖宇,呼嘯的長江水頌嘆著將軍張自忠,還有杭州錢塘江畔的巾幗英豪孫曉梅……每一個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曲蕩氣回腸的愛國之歌。
說起抗戰時期的.杭州,怎能不讓人想到中國史上第一座自主建造的公路、鐵路兩用橋——錢塘江大橋。1937年9月26日,由茅以升主持設計的錢塘江大橋開通,軍火物資通過大橋運往抗戰前線。8月,淞滬會戰上海失守,戰火燒到杭州。開通的短短3個月里,就有數以百萬計的生命通過這座生命之橋而得救!
同年12月23日下午5點多,茅以升接南京政府密電,為抗戰需要,他親手啟動了爆炸裝置。隨著14號橋洞里炸藥的幾聲巨響,鋼鐵巨龍應聲倒臥在滾滾江水中,阻斷了日寇的進攻!
1945年8月抗戰勝利,次年錢塘江大橋得以修復,“錢塘江橋,五行缺火”,經歷了烽火硝煙的洗禮,五行俱全,屹立至今!
這就是錢塘江畔——濱江,這就是美麗的家鄉——杭州,這就是生生不息的——我們!
歷史浩蕩了70年風云變幻了70年,70年的光陰掩蓋不了那段血寫的回憶!傷痛已成為過去,挺起不屈的脊梁,我祈求,我期望,我古老民族的覺醒——精神的覺醒!
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征文 4
窗外的雨點拍打著地面,“叮咚,叮咚”奏出歡快的樂曲,但歡樂的背后不知有多少悲傷……
雨,絲毫未減,如一道雨幕劈頭蓋地落下去。窗內的課卻依然保持如潮的熱情,善于表達的'我在課上被沖昏了頭,開始為所欲為。老師批評著我們,說我們總找不到本子。“唉,跳到黃河都洗不清了”我用搞怪的聲音說到,老師瞪我一眼,繼續滔滔不絕地放飛唾沫星子,我心中很是不滿,又嬉皮笑臉地接到:“黃河本來就是渾的嘛!”,話一出口,引得全班哄堂大笑,老師怒火中燒,火冒三丈,將“炮口”又對準了我,又開始了長篇大論。身為班主任的媽媽聽聞了這個消息,還真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回家把我狠狠得批評了一頓。
看著淅淅瀝瀝的雨幕,心中的憂愁不禁又添了幾分,右手甩著筆盒,嘴中嘀嘀咕咕,撒著悶氣,“不就說了幾句話嘛,小題大做。”我悶悶不樂,隨手拿起一本《銘記歷史圓夢中華》,翻開書,一行行靈巧的小字仿佛在我眼前舞蹈著,慢慢的,我走入了書的世界,在里面遨游,我仿佛身臨其境的與中國歷史打交道,“勿忘國恥”使我悲憤至極,“銘記英烈”讓我……“咦”,這居然有少年英雄,一張張俊朗、陽光的臉孔,不敢想象,他們是如何慘死在日本軍惡爪之下!
思,想,兩字開始從我的腦海中不斷徘徊……現在的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嬌生慣養,衣食無憂,學習不認真,抱怨作業多。而抗戰時期的孩子呢!他們難道就不是孩子嗎?不想好好生活嗎?小小年紀便扛起了紅纓槍,只有吃草根艱難度日,他們是多少渴望學習呀!“智送雞毛信”、“二小放牛郎”……抗戰時期一個又一個的少年英雄又讓我明白:人是要有骨氣的,不能因為受到一點挫折就哭喪著臉,應該去正視自己的缺點,善于改正,成為真正的好青年……
“有志不在年高”小時候就應該在心中樹立夢想,向著那方向起航。而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新世紀的青年應學會吃苦,成為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我決定要好好學習,改掉陋習,努力成為一名受人歡迎的學生。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征文 5
“夢”,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詞,它帶給了人們多少遐想、多少憧憬、多少希望!圓夢,更是無數中國人偉大的目標,每一個中華兒女擁有夢想,都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圓夢,期望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好,越來越強大!
今年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懷著悲痛而又沉重的心情來到烈士陵園,緬懷為了新中國的崛起和人民的安寧而英勇犧牲的革命戰士,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烈士陵園是那么的莊嚴、寂靜,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站在烈士墓前,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革命先烈們有的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赴后繼,英勇作戰;也有的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完成的事業;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面對你們,我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深深地刻在史記上!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戰爭的年代造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為祖國奉獻的機會。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在這里,我宣誓——————祖國是我們共同的母親,養育了無數聰明勇敢的中華兒女,我一定好好學學,發奮圖強,將來報效祖國!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征文 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銘記歷史,圓夢中華”!
每當看著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我的耳邊就會回響起這首歌:“五星紅旗,你是我的驕傲,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每每聽到這首充滿激情的歌曲,我心中總會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動。我驕傲,為生長在這個朝氣蓬勃、不屈不撓的民族而驕傲;我自豪,為浴血奮戰、換取和平的那些可親可敬的人而自豪。
我們的中國曾經有一段屈辱的歷史。外國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犯下了滔天罪行。我們不能忘記,當鴉片戰爭擊碎“天朝上國”的迷夢時,當西方文明劇烈沖擊“天不變,道亦不變”時,當中華民族面對“千年未有之強敵”時,中華兒女就有了一個夢,一個民族復興的夢。170多年過去了,是無數仁人志士把自己的夢融入“中國夢”,是一代代人執著堅韌地接續“中國夢”,“中國夢”才有今日之榮光。
抗日戰爭勝利72周年了,望著每天與朝霞一道升起的五星紅旗,我們不能忘記革命戰士們前仆后繼,拋頭顱、灑熱血,用鮮血換來的今天的和平和民族的'尊嚴。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才能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才能不枉先輩們付出的巨大代價。
昨天,雄關漫道真如鐵,是夢想的追求;而今邁步從頭越,是夢想的執著;長風破浪會有時,是夢想的實現!來吧,讓我們攜起手來,響應時代的號召,為了美好的明天,為了光榮的未來,前進!
今天,中華大地上的戰火硝煙早已散盡,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依然是未竟使命。作為21世紀接班人的我們只有將國恥銘記在心中,奮發圖強,努力學習,報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信念,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才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歷史的接力棒已經交到我們手中,我們要大聲宣言:勿忘昨天的苦難與輝煌,無愧今天的責任與使命,不負明天的夢想與追求。
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歷史,傳承這個長長的夢,幾經輾轉,幾經浮沉。時至今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擔,將歷史的車輪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同學們,拿出我們作為未來主人的氣勢,請和我一起大聲的喊:銘記歷史,振興中華!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征文 7
2015年10月5日,諾貝爾醫學家揭曉,我國科學家屠呦呦金榜題名,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本土科學家。她在獲獎感言上說:青蒿素是中醫對世界的禮物!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在浙江寧波,從小對植物化學、本草學和植物分類學有著極大的興趣。2011年9月,屠呦呦獲得了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她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功勞來緣于,她和她帶領的團隊先驅性的發現了中國神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
瘧疾的防治是上世紀60年代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當時,瘧原蟲已對奎寧類藥物產生抗藥性,所以60世紀以來,美、英、法、德等國發費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卻始終沒找到滿意的療法。1967年5月3日,中國政府啟動了代號為523項目的研究,尋找具有新結構、克服抗藥性的新型抗瘧藥物,在1969年,屠呦呦所在團隊加入了這一項目。查閱歷代醫學書籍,挑選其中最常見的藥方,再試驗其效果。整理出來一張含有640種中草藥,包括青蒿在內的《抗瘧單驗方集》。可是最初的實驗卻一度陷入僵局。屠呦呦在翻找中被葛洪的《肘后備急方》中的幾句話吸引住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這話令屠呦呦意識到,問題出在水煎法上,因為高溫可能會破壞一些有效成分。于是,她采用了低沸點溶劑進行實驗。經過190次失敗后,屠呦呦和她的團隊終于成功了!他們發現了青蒿提取物,并從中提煉出了抗瘧效果為100%的青蒿素!
屠呦呦,這個偉大的醫學家,她和她的團隊的'成果讓世界幾億人受益!然而,由于當時專利意識的淡薄,這個偉大的成果被外國公司搶住,瑞士諾華公司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復方蒿甲醚生產商,其產品在WHO居壟斷地位,而中國的大部分藥廠只居于原料藥的生產環節,甚至有人還一度認為青蒿素是外國的原創產品。
專利已被搶注,事實不容篡改。青篙素是中醫對世界的禮物,諾貝爾獎是世界對中醫的認可!讓我們銘記這段喜中帶憂的歷史,悲愴而堅毅地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征文 8
2016年是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在這次反法西斯戰爭中,日本對中國發動了猛烈地進攻,為了讓中國人民過上幸福、和平的生活,許多抗日英雄英勇奮戰,與日本軍隊斗智斗勇,甚至還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們在戰爭中抱著必勝的決心,終于擊敗了日本。在諸多抗戰英雄中,讓我感觸最深,最令我敬佩的是楊靖宇。
楊靖宇是共產黨一名優秀的黨員。他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他常率領部隊與日軍作戰數百次,沉重地打擊了日偽軍,擴大了游擊根據地。為抗日做出了偉大的貢獻。楊靖宇帶領部隊和日軍作戰的事跡多如牛毛。每次楊靖宇支隊在和日軍作戰時,他都會充分發揮他的作戰才能,一次又一次突破了敵人的圍攻。盡管他們英勇作戰,但對于敵人突如其來的飛機轟炸,機槍掃射,許多戰士難逃此劫,就是這樣也沒有一個戰士當逃兵,他們奮力地向前沖,與鬼子激烈地廝殺。因此,許多戰士死在了敵人的刺刀和槍口下。而活下來的戰士繼續奮戰。奮戰中的戰士大多數餓著肚子硬撐,他們餓了就吃地上的草根,樹上的樹皮,冬衣中的棉花來維持生計。由于我方火力不足,戰士饑餓難忍,能硬撐下來的.戰士寥寥無幾。為了保住活下來的戰士,楊靖宇下令,自己帶7名戰士留下,其他人全部撤退。楊靖宇帶7名戰士又與敵人進行了幾次交火。這幾名戰士死的死,傷的傷。楊靖宇將他們安頓好,就決定獨自一人孤軍奮戰。因為饑餓,他走得十分艱難。這時,敵人發現了他,于是一窩蜂地擁了上來,敵方軍官要求楊靖宇投降,還說“快投降吧,有你的大官當!”但回應他的只有一陣槍聲。子彈射死了許多敵人,但他自己也身負重傷。最終,一顆子彈射穿了他的胸膛。就這樣,年僅35歲的楊靖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了解了楊靖宇的英雄事跡,從中我對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他為了革命出生入死,他為了保護戰友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為了抗日能取得勝利,和敵人英勇奮戰的精神令我敬佩。
他之所以英勇奮戰,勇于獻身,是為了讓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作為華夏子孫的我,應當努力學習,長大后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千千萬萬個抗日英雄中,楊靖宇是一個突出的代表。讓我們永遠銘記這些抗戰中的英雄,為祖國能有這樣的英雄感到驕傲!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征文 9
想要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我們必須銘記歷史——那個灰暗的、絕望與希望并存的過去……我們不能忘記那段歷史,不能忘記,永遠,不能……
1937年,盧溝橋上的硝煙揭開了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序幕,接著,是那灰暗的八年,艱苦的八年,在黑暗中苦苦尋找那一點微弱的光的八年……
盧溝橋上的石獅至今還記得橋上那刺耳的槍聲,被戰火席卷過的土地仍能想起那震天的吶喊聲和那愛國之血的溫度,南京城不會忘記那淚水的味道和尸體腐爛的氣味,它們還記得……
這是一個能讓所有人的心靈為之顫抖的故事——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入南京城。12月15日,日軍開始了長達六個星期的大屠殺,30多萬人喪命。短短的六個星期,南京城血流成河,凄慘的`呻吟幽幽地回蕩在街頭巷尾,尸骨腐爛的臭味彌漫了整個南京城,惡魔般的笑聲似乎響徹了每個人的心底……
恐懼、抵抗、死亡——南京城成了一座恐怖的混沌之城……
南京城的那片觸目驚心的腥紅,將許多人從睡夢中驚醒。那片腥紅,讓他們拿起了武器,抗爭,抗爭……
不斷抗爭,不斷犧牲,前赴后繼……
他們用自己的燃燒,為最黑暗的時刻帶來了一點光亮,一點希望之火……終于,在1945年,這點點的小火星點亮了黑夜,勝利了! 花開花落,樹木生長,潮水漲落,時光流轉……七十多年過去了,生活在和平時代的我們不需要吶喊著去沖鋒陷陣,也不用在紛紛的戰火中極力逃脫死亡。我們應該做的,是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中國夢,為了永遠的和平而不懈地奮斗。不需要你一定要干出一些驚天動地的大事,只需從能做的小事做起,但當把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拼湊在一起時,也許將會是一個驚人的成績。
當我們在奮斗的路上,感到疲憊、絕望,想要放棄的時候,不妨回過頭看看那個灰暗過去——這就是落后導致的結果! 勇敢地向前沖吧,少年!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艱苦地穿過那充滿硝煙的戰場,可不希望聽到“放棄”這個詞。讓我們用自己的活力與智慧,給這片土地注入新的力量吧!
不需要你對天地立下多么偉大的誓言——別驚擾了沉睡的朽骨,只要行動起來,帶著這段歷史,為中國夢而不停地去追逐,去努力奮斗吧!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征文 10
在一個蒙蒙細雨的下午, 我們一家三口開車來到了抗日戰爭勝利浙江受降紀念館對面的千人坑遺址停車場。只見一個偌大的停車場里停滿了車,此時距下午開館時間大約還 有半小時。在爸爸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停好車之后, 我迫不及待地順著人群, 蹦蹦跳跳地往地下通道走。城墻般的地下通道是由堅固的青灰色的石磚砌成的,它直接通向紀念館里面。
走在像迷宮一樣的 “城墻”里,感覺有種莊嚴的氣息,繞了幾個彎后, 我來到了受降紀念館的入口處。在門口等了幾分鐘,我滿懷期待地跨進了大門。突然“轟”的`一聲爆炸聲把我嚇了一大跳,我抬頭一看,在頭頂的電子屏里彌漫著日本戰機上投下來的炸彈的煙霧。天空黑蒙蒙地壓下來, 我趕緊撒腿就跑。我加快了腳步往里走,發現在兩側的墻上,掛滿了一幅幅殘忍的圖畫。有的畫著橋梁、火車、船只、飛機場被炸毀;有的畫著鄉親們的房屋被炸成了一堆廢墟;有的畫著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橫尸街頭;有的畫著……我心里像扎了無數根針一樣的刺痛。我揉了揉眼睛,繼續往里走,但是此刻我感覺我的腿被繩子拖住了似的。我還 是依舊一步步往里走,希望逃過那悲慘的場景。在一轉彎處,突然發現幾只小老鼠的樣本和小老鼠的畫。在畫里,小老鼠的旁邊躺著許多老人、小孩和幾個全身裹著的醫生。怎么會有小老鼠呢?媽媽指了指旁邊的文字說明, 我看了說明后才知道:原來小老鼠的體內被注射了化學毒劑,帶有病毒的小老鼠到處竄來竄去散播著病毒。被感染的人群全身腐爛,我們甚至能夠看到他們腐爛的肌肉和糜爛見骨的手和腿。這就是日本侵略者的細菌戰。我全身發抖,心里十分憤慨,像爆炸了一樣, 想,“日本鬼子真殘忍!”
我一度憤怒,直到看到一幅幅中國軍民英勇奮戰打敗日本鬼子的畫面和日本鬼子慘敗后灰溜溜地遞交投降書的畫面,我的心才慢慢地平靜下來。
走出紀念館,媽媽問我:“你現在幸福嗎?”我說:“我現在非常幸福。”媽媽又問我:“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哪里來的?”我說是用烈士們的鮮血換來的。此刻雖然還 下著小雨,地面濕漉漉的, 但是我卻感覺光芒圍繞在我們身邊,我和爸爸媽媽幸福地走向回家的路!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征文 11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這句話是幾十年來人們一直堅持的理念,可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我的老家在鳳臥,那是中國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的所在地。從小,我就聽著革命家的故事長大。今天,我來到了老家,來到了馬頭岡和冠尖村,來到了這個意義非凡的地方。
遠遠地,就望見了那聳立在山腰的紀念碑。經過幾十年的風吹雨打,它變得傷痕累累,卻又是那么的神圣。我們跨進陳列館,迎面撲來一陣特殊的氣味,帶著古老的氣息,帶著對陳年舊事的感慨,向我們徐徐訴說著往事……
劉英,一個偉大的抗戰英雄,他是中共早期優秀黨員、浙江臨時省委書記。他曾經帶領著紅軍在戰場上揮灑鮮血,最后卻被國民黨組織逮捕,在監獄中堅貞不屈,死于非命。一個生而為英死而為靈的生命就這么離開了。
我站在劉英的雕塑前,望著他那挺拔的身軀和那目光炯炯的眼神,心中不禁激情澎湃。
隔壁,就是劉英的臥室了。我們跨進門檻,發現里面除了一張破舊的床,還有一套桌椅之外,什么都沒有了。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陳年古味,墻壁上的水泥很潮濕,變得凹凸不平。我輕輕地在劉英曾坐過的`那張椅子上坐下,“吱——嘎——”,椅子發出一陣奇怪的聲音,好古老的椅子啊!
我來到會議室,里面整整齊齊地擺放著一張長桌和十張椅子。我想,最邊上的那張椅子應該就是毛主席坐過的吧?他們也許在討論如果應對漢奸的出賣,還有……
然后,我們又去了冠尖村,里面陳列著各種戰爭時代的打仗工具。每一件兵器上都鋪著一層厚厚的灰塵,都已看不清它原來的顏色了,只能隱隱約約地看見手柄上有兩個手的印記。
我轉過頭,看見石碑上寫著一句話:中國一大會的召開讓人們有了抗戰的核心。原來第一大會是如此的重要,怪不得經過了這么久的時間,人們依然完好無損地保留著它。
現在,我感到很榮幸。因為,我的老家在鳳臥,在這個意義獨特,又十分重要的地方。可以這么說,沒有它,就沒有中華的崛起!
讓我們共同努力,打造出一個更加強壯的新中華!憶崢嶸歲月,傳紅軍精神!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征文 12
“亙古浩劫,文明罹難,百年悲嘆,警鐘鳴響。積貧積弱,山河蒙羞,內憂外患,國破家亡。”每當翻開這本書,《和平宣言》的話語便回響在耳邊,讓人忍不住再次對著眼前的書陷入思考。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顧名思義,這本愛國主義讀本講述的是中國自“九一八”事變到抗戰勝利的過程中經歷的屈辱侵略與苦難,是中國人民堅強不屈、不畏強侮的抵抗,是沾染了血與淚的歷史,是奮起向前的崛起。我從書中看到家國淪陷,目睹日軍的殘忍屠一殺與細菌戰,看到了無數軍民英雄的勇敢抵抗、寧死不屈。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少年英雄”這一節。它講述了智送雞毛信、二小放牛郎、寧波小張嘎和傳奇女一童軍這四個故事。故事中的孩子都不是一般的孩子,他們有著十足的勇氣和智慧,冒著生命危險讓別人得到安全。這種奮不顧身的品質令人敬佩!為此,我還 特別喜歡唱新學的歌曲《歌唱王二小》,旋律象一個娓娓動聽的故事在耳邊敘說。
在中國長達十四年的抗日斗爭中,涌現出了許多用鮮血和身軀筑起城墻的人,前仆后繼地迎向敵人的刀槍。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了戰爭的勝利,國家的獨立,換回了今天中國的和平安定、繁榮富強。如果沒有先輩們在抗日戰場上的努力,如今我們怎么能在校園中愉快地學習玩耍?所以我們應當深深銘記這段歷史,銘記那些為中國奮斗的人,銘記他們保家衛國、寧死不屈的節氣與精神,向他們學習!
同時,我們還 應當做些什么呢?書的后半部分給了我們答案——“以史為鑒”,“復興之路”、“與夢同行”、“放飛夢想”。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的國家不斷發展,一個一個有智慧、有勇氣、有夢想的中國人,用自身的`努力把國家變得更好。錢學森、鄧稼先、王飛雪、于敏、馬云、蘇步青。這些耳熟能祥的名字承擔了復興中國的偉大責任,讀完他們的故事讓人忍不住為他們肅然起敬。
“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新一代的少年,正是祖國的未來。讓我們從今天起,立志成才,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讓我們面向未來,勇于創新,大膽挑戰,向著心中的目標前進,為國家圓夢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我們新一代通過努力終將譜寫出最美麗的祖國樂章!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征文 13
那面迎風飄揚的紅旗中,是血,是淚,是痛苦的回憶。疼痛,會慢慢退卻,傷疤,永遠抹不凈。——題記
歷史的風,吹開了那張古老的黑白照片。那是1937年8月28日,外國記者在上海火車南站拍的真實情景。
在日本人轟炸車站的前一刻,南站里還是摩肩接踵、人聲鼎沸、小販風風火火地賣東西,游客歡天喜地交談一派熱鬧的景象。突然,“嗡嗡”的.敵機聲傳進人們的耳朵里,所有人都想:不好啦!日本鬼子來啦!頓時車站里炸開了鍋,大家都使勁往外擠,一對夫婦和自己年僅四歲的兒子走散了。“轟轟”,炸彈如雨點般落下來。頃刻間,車站繁華的景象化作了一片廢墟。
那個孩子奮力從廢墟里爬出來,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天橋斷裂了,上面的尸體一具具往下掉:月臺傾斜了,仿佛再碰一下就會倒塌;鐵軌已經被炸開了,像猙獰的面孔,天橋的殘骸堆成了山,血流成了河,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尸體浸在血里,很快就發出陣陣惡臭。孩子四處張望,偌大的車站只有他一個幸存者!
孩子跪在地上,充滿了無助。他又孤獨又害怕,還很餓。他的衣服哪里還是衣服,東一片西一片掛著。他的頭、腿上都是殷紅的血。他在廢墟中嚎啕大哭,淚水和血溶為一體,滴在了鐵軌上。他拼撕心裂肺地叫喊著:“媽媽!爸爸!你們在哪兒呀?”一遍又一遍地哭喊著,喊得嗓子都啞了,喉嚨都破了,可還不見有人回應。他孤苦伶仃地跪在那兒,就像一只嗷嗷待宰的羊羔,無依無靠。也許前一分鐘,媽媽還慈愛地撫摸著他的額頭,親著他的小臉;也許前一天,爸爸還帶他去公園玩他們在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下午;也許前一星期,他們一家三口還開心地慶祝他的生日,他手捧著玩具,喜笑顏開,爸爸媽媽也高興得合不攏嘴。可一瞬間,這一切都只是美好的回憶了!
想到這里,我不敢再想下去了。這個孩子該何去何從?十有八九是被日本人狠心地殺害了。或許他很幸運,被八路軍發現了并收留了,但這件事,會在他心里劃下一痕,留下陰影,永遠抹不去。我又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孩子也像他一樣,只有三四年的生命!釀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誰?究竟是誰?是那可恨的戰爭!可憐的孩子們!可惡的日寇!戰爭啊戰爭,你何時才能停止?!和平啊和平,你何時才能來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現在的我們都不曾見過戰火,更不曾聞過硝煙,這樣的幸福生活來之不不易,是千百萬英雄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我們怎能不好好珍惜?!
那哭聲永遠的映在我腦海里。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征文 14
盛夏八月,翻開歷史的畫卷,撣去歲月的風塵。
——題記
“我們的敵人是世界性的敵人,我們的抗戰是世界性的抗戰。”
一場鐵血之戰。
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在地板上,翻開太爺爺那本老舊的相冊,泛黃的紙業任憑微風吹起,一張張發皺了的黑白相間的照片展露在面前。
“看什么呢?”轉頭一望是太爺爺,“沒事,我看看舊照片呢!”太爺爺輕輕地在我身旁坐下,“諾,這是阿拉班長,他身手矯健得很呢!可惜啊……”太爺爺沒有再說下去,只是默默地低下了頭。
氣氛沉重得令人緊張。
午后,手捧著花,懷著無比沉重的心情,登上青龍山,來到烈士紀念碑前,我將白色的菊花輕輕放下,望著眼前這座挺立的烈士紀念碑,眼眶陡然濕潤。
恍惚中,我仿佛看到炮臺上彌漫的硝煙,日寇鐵蹄踐踏普陀山時的場景,一聲聲嘶吼,一陣陣槍聲,還有那些不顧一切飛奔向前的背影。我閉上眼,盡量讓淚水流回去,腦海里卻全是槍林彈雨的場面,睜開眼繞著烈士紀念碑走了一圈,我看到許許多多烈士的名字印刻在上面,太爺爺他們班長的名字也顯得格外耀眼!
“莫忘國恥,興我中華;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小玙你要明白!”太爺爺微微顫抖的聲音從后方傳來。
是啊,我們現在幸福舒適的`生活是誰換來的?是他們,是那些不畏生死,誓死捍衛祖國的人們,拋頭顱灑熱血甚至是用自己寶貴的生命換來的!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我們牢記抗戰歷史,并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從歷史中得到有益啟示,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我們絕對不能夠忘記,忘記歷史就是背叛,我們絕不能讓殷紅的鮮血只剩下淡淡的殘夢。血已經流了,但不能讓他白流,我們雖不能做出像那些烈士那樣感天動地的大事,我們的任務只有一個:勿忘國恥,振興中華!銘記歷史,替中華圓夢。我們是祖國新一代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的棟梁,更是祖國精神的寄托,我們應當銘記慘痛的歷史,不要讓那些烈士的鮮血白流,我們應當振作起來,銘記歷史的悲慘,發奮苦讀,替中華圓夢!
歷史的慘痛教訓告訴我們一個國家想要在世界上立足就必定要強,靠誰強?我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一場保衛戰已經打響!
泛黃了的紙業,依舊在風中翻動,夕陽西下,是56個民族的人民堅定的背影:莫忘國恥,興我中華;銘記歷史,圓夢中華。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征文 15
只要這面讓西方畏懼多年的國旗一天不倒,我們就不會倒下。
——題記
那晚,天空開始飄起細雨,我,靜靜地,望著不徇麗的天空,任由雨水打在臉上。
過不久就是抗日戰爭紀念日了。此刻,心情在冰冷雨珠的渲染下更加糟糕,這場雨會是他們的淚嗎?想起那八年抗日中那些不斷涌起的愛國戰士,無辜被殺的老百姓,那些幸存下來卻流離失所的.中國人……
生在那樣硝煙四起的年代,他們是不幸的;可他們何嘗不是幸運的?雖戰爭頻繁國破人亡,他們卻能夠深刻感受到人性的美麗,生生不息,蔑視死亡,不畏強敵,遇強則強,更讓人心生畏懼的是全國自上而下的團結對敵,沒有黨派之分,沒有貧富之見。試問大家,這些在21世紀又有幾人能做到嗎?
日本侵略者一次次慘無人寰的大屠殺,中國一次次陷入危機甚至是絕境,好在那面國旗始終不肯倒下,好在中國人民的尊嚴不允許自己親眼看著國家被瓜分,一步步淪陷。那個時代的中國人民是可怕的,沒錯,只能用可怕一詞來形容。他們別無選擇,這片入地是他們扎根的地方,那面不倒的旗幟是他們的信念。
七十多年前的那一頁是恥辱,但同樣也是一種警示: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閉上眼,用指尖去輕輕觸摸雨絲。我忽然開始慶幸出生在和平年代,慶幸每一天醒來,我還能見到我親愛的家人。有什么事能比無端端就失去生命還可悲呢?
是啊,中國累了,世界累了,我們早以厭惡了。這世界不能再有戰爭了,每個人都有他們活下去的權力。“和平”一詞,十二個筆畫,卻讓多少人丟棄一切,哪怕是放下生命也要去追求,他們得付出多大的勇氣去詮釋。
現在,該輪到我們為這份詮釋去堅守,為圓夢中華而努力。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中國夢是我的夢,即使這些對于現在的我們都太大,但這一切卻又不能在空言與大話中消磨,至少我們可以從點滴做起,你可以每天問問自己:你是否認真學習,為建設祖國積累好本領?當升旗儀式時,我們是否唱起莊嚴的國歌?在異國時,你是否以自己是中國人為傲?是否時時刻刻維護祖國的尊嚴?
千年來,從屈原到荊軻到辛棄疾,再到抗日抗法西斯的愛國戰士們,他們無不熱血沸騰,這份流傳千年的選擇,就是愛國,那種刻在骨子里的愛國情懷。
篝火繁星,映射出他們光芒的人生。
在這穿越時空而永恒不變的選擇中,我已心有所悟。
夜闌人靜,蒼穹深處,亦有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豪情,圓夢中華,我們繼承。
這份選擇亙古不變,而我們初心不變,中國永不倒!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征文】相關文章:
小學生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征文600字03-01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形勢與政策論文3000字07-17
勿忘國恥圓夢中華征文(精選11篇)08-11
2023年小學五年級作文:銘記歷史,圓夢中華(精選15篇)12-29
銘記歷史珍愛和平主題征文(精選20篇)07-19